彈琴不用弦? 高二學生設計無弦琴獲創新大賽一等獎

2020-11-22 上遊新聞

無弦電子琴結構設計圖

一隻手在空中隨意拂過,就能響起優美的「琴」聲。近日,重慶育才中學高二7班的江一鳴同學設計的這款無弦琴,拿下了第33屆重慶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並獲得重慶理工大學專項獎獎金1000元。

為殘障人士設計無弦琴

為什麼要設計這款無弦琴?江一鳴說,自己經常在商圈遇到街頭賣唱的殘疾人,拿著話筒演唱很吃力,還有些人失去手指沒有辦法彈唱。他想到是不是可以設計一款不需要手指、甚至用腳就能演奏的樂器呢?

江一鳴開始留意生活中的細節,尋找創作的思路。「我發現在商場衛生間洗手時,只要通過伸手感應就觸發了水龍頭的開關。」懷著興奮的心情,江一鳴利用主動式紅外障礙檢測系統,設計了這樣一款無弦琴。

無弦電子琴成品

上遊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在實驗室看到,江一鳴的這一創新成果作品《 人人都是演奏家——基於主動式紅外障礙檢測無弦電子琴的設計與製作》,半月形的造型小巧便攜,還有一個電子顯示屏。江一鳴向記者現場示範了無弦琴的使用方法,他用手掌依次拂過,樂器依次發出樂聲,雖然沒有琴弦,卻能撥出動聽的琴聲。

原來,在無弦琴的內圈有多個紅外發射器,外圈的對應處紅外接收器,當撥動「琴弦」(擋住一束紅外線)時,對應的接收器便發出一個音頻的響聲,連續撥動不同的琴弦時,美妙動聽的旋律便流淌出來了。

值得一提的是,江一鳴還特別設置了教學模式,存放了《月亮代表我的心》、《新年好》等幾首耳熟能詳的歌曲,初學者跟著燈光亮的地方就能進行演奏學習。此外,音樂模式還可以選擇自由演奏或演示。

「失去手掌的殘疾人可以通過胳膊的揮動進行彈奏,無弦無鍵的設計也可以讓小朋友演奏時沒有按鍵的疲憊、撥弦的疼痛感,學琴更輕鬆。」江一鳴還考慮過改進方案,將無弦琴放置在舞臺上方,舞蹈家起舞時,就能通過肢體操控無弦琴,進而發出美妙的音樂。

校園的科技「小達人」

頒獎現場

高一時,江一鳴報名進入學校的科技創新社團,利用課餘時間學習計算機、編程等內容。「從小我就對機器人、模型感興趣,所以想也沒想就加入了社團。」江一鳴回憶,最開始學習時,看見這些密密麻麻的代碼,感覺自己像在看天書一樣,根本無從下手。後來,自己從頭開始觀看教學視頻,邊看邊做筆記,再結合原始碼將視頻中的實驗一一完成。一步一個腳印,慢慢有了編程的頭緒。「在這個過程中,自己自學、總結的能力也提高不少。」

除了無弦琴,之前江一鳴曾獲得第十八屆全國中小學生電腦製作活動WER項目重慶市冠軍,成為重慶市該項目唯一代表重慶參加全國比賽的選手,在國賽中獲得全國二等獎;他設計的智能水杯獲得了第十八屆全國中小學生電腦製作活動創客項目市級三等獎,並被DFROBOT官網收錄為創客優秀作品。江一鳴說,未來希望還能代表重慶市繼續參加國賽,取得更好成績。

江一鳴

指導老師劉青文表示,江一鳴在科技創新上思維特別活躍,在解決各種問題方面都有自己的見解。「生活中,他善於觀察、發現,完成的作品也都很接地氣,能夠解決人們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

據悉,儘管實驗室裡研究需要投入很多時間,但江一鳴卻很好地兼顧著自己的文化課學習,一直保持在班級前幾名。

相關焦點

  • 彈琴不用弦?重慶高二學生設計無弦琴獲創新大賽一等獎
    近日,重慶育才中學高二7班的江一鳴同學設計的這款無弦琴,拿下了第33屆重慶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並獲得重慶理工大學專項獎獎金1000元。   為殘障人士設計無弦琴   為什麼要設計這款無弦琴?江一鳴說,自己經常在商圈遇到街頭賣唱的殘疾人,拿著話筒演唱很吃力,還有些人失去手指沒有辦法彈唱。
  • 藝境與道境:說陶淵明的「無弦琴」
    原標題:藝境與道境:說陶淵明的「無弦琴」 陶淵明「無弦琴」的故事是盡人皆知的,歷代的文人墨客大都津津樂道,視為風雅之舉,脫俗之行。《宋書》卷九十三《隱逸列傳》: 潛不解音聲,而畜素琴一張,無弦,每有酒適,輒撫弄以寄其意。
  • 從陶淵明詩歌中琴曲的文化意蘊淺談「無弦琴」說法
    陶淵明不僅在中國古代詩壇上獨領風騷,在古琴的發展史上也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雖然他不像阮籍、嵇康那樣寫了專門的文章來論述古琴,但在他的很多詩文中都提及到了古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彈奏「無弦琴」的故事。那麼,為什麼陶淵明要彈無弦琴呢?難道說他不會真的彈琴,還是別的什麼其它原因?
  • 湘潭市一中學生獲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一等獎
    在七月底舉行的第四屆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全國總決賽中,湘潭市一中高二學生楚海諝憑著自身實力與來自全國各地的一千多名選手較量,榮獲全國一等獎。第四屆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全國總決賽於7月27日在北京聯合大學昌平校區舉行,由中國科普作家協會、世界華人科幻協會主辦。本次比賽湖南省共有十名選手獲得一等獎,楚海諝是湘潭市唯一的一等獎獲得者。
  • 小發明嬰兒床獲省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
    丹溪小學一女生的科學夢實現了:  小發明嬰兒床獲  省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  「王乙格同學獲得了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創新項目一等獎了!」最近,在丹溪小學的校園裡同學們都在討論這個事情。原來,上個月在湖州舉行的為期3天的浙江省第28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上,王乙格同學的小發明「五合一多功能松木嬰兒床」經過公開展覽、封閉答辯等環節在大賽中脫穎而出,將一等獎收入囊中,並且在頒獎典禮上作為典型展示,同時被推薦參加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 寮步:西溪小學學生科幻畫獲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
    日前,寮步西溪小學謝晉譽同學創作的科幻畫作品《地下黑能源採集工程》榮獲廣東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並被推薦參加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那麼這幅作品究竟是怎樣的呢?
  • 惠州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30個作品獲發明類一等獎
    惠州市第十八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在這裡舉行,來自各縣(區)和市直學校的8支代表隊607名師生,帶著621個項目前來參賽。經過評委評選,惠州市第一中學(初中部)的作品「一種方便攜帶的迷你保鮮袋」,惠州市實驗中學的作品「電鍍除油除蠟清洗水採用納米碳+陶瓷膜過濾回用系統」,惠州市綜合高級中學的作品「5G高鐵軌道螺絲警報器」,陳江五一小學的作品「防溺水救援箱」,仲愷中學的作品「智能語音沐浴房」等30個項目作品獲得惠州市第十八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創新項目作品發明類一等獎。
  • 大慶師範學院獲第七屆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微課與課件類一等獎
    第七屆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全國總決賽於近日在東北大學落下帷幕,大慶師範學院代表隊作品《幼兒園語言領域教學課件》獲本次大賽微課與課件類一等獎。
  • 金科院學生獲省賽物理實驗科技作品創新一等獎
    金陵科技學院學生吳官東、黃瀟和戈明月,針對目前測量儀器笨重、測量精度不夠高的缺點,設計出一套基於線陣CCD與麥可遜幹涉儀的金屬絲楊氏模量測量方案,該作品在蘇州科技大學舉行的江蘇省高校第十四屆大學生物理及實驗科技作品創新競賽決賽中獲得一等獎。
  • 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交大斬獲3個一等獎!
    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交大斬獲3個一等獎!本屆大賽主題為「智慧家居,幸福家庭」。據悉,參與第九屆大賽高校所屬的省(直轄市、自治區)為30個,參賽高校678所,各賽區預賽中切題作品共4719項。我校學子獲一等獎3項(最高獎),二等獎2項。
  • 魯能軟體獲移動網際網路及5G應用創新技能大賽一等獎
    魯能軟體獲移動網際網路及5G應用創新技能大賽一等獎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11-18
  • 機電工程學院學子在第九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中斬獲佳績
    新聞網訊 11月20—22日,「中鐵工業杯」第九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決賽在西南交通大學舉行。由我校機電工程學院程聯軍、田東老師指導,學生趙曉東、管錫志、楊新宇、劉思宇、陳智鵬設計製作的《點集顫動式助老洗浴設備》在全國總決賽中獲全國一等獎,由我校機電工程學院孫萬超、李新建老師指導,學生王清正、葛遙、趙宇辰、孫連發、邵凱偉設計製作的《慧暖——基於反燒原理的全自動智能炊暖兩用採暖爐》獲全國二等獎。
  • 第五屆全國大學生生物醫學工程創新設計大賽落幕
    第五屆全國大學生生物醫學工程創新設計競賽閉幕式暨頒獎典禮日前在電子科技大學舉行。本次大賽由教育部高等學校生物醫學工程專業類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電子科技大學承辦,旨在鼓勵廣大學生在醫療健康領域的創新探索,展現當代大學生、研究生在生物醫學工程領域的創新實踐成果。
  • 市小蘭若湉獲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少兒科幻繪畫一等獎
    龍泉新聞網訊(記者 嘯武 通訊員 黃冰梅)近日,從「第27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組委會傳來喜訊,我市實驗小學蘭若湉同學的作品《太陽能空中停車場》獲得全國少年兒童科學幻想繪畫一等獎,另有綠谷外國語小學鄭易洲同學的作品《未來學校》獲浙江省少年兒童科學幻想繪畫二等獎,楊錦鴻同學的《機器人保姆》作品獲浙江省少年兒童科學幻想繪畫三等獎。
  • 30個參賽作品獲科技創新項目發明類一等獎
    30個參賽作品獲科技創新項目發明類一等獎 2020-11-23 18: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陶淵明一生最愛琴 為啥專彈無弦琴?
    其實,陶淵明還有一好,而且好得痴迷,好得怪異,那就是彈琴。這在其詩文中也多有記述,只不過人們沒太注意罷了。  一生最愛琴  彈的卻是無弦琴  早在陶淵明所處的時代,已有一種說法,說他的詩「篇篇有酒」。這當然是一種誇張的說法,極言陶淵明人詩如一,人既好酒,詩也多寫酒而已。套用這說法,說陶淵明的詩文篇篇有琴,當也不為太過。
  • 六安市二院在第二屆康復科普創新作品大賽中獲一等獎
    會上對第二屆康復科普創新作品大賽獲獎的單位和個人進行了表彰和頒獎,二院取得一等獎1項,優勝獎5項的好成績。頒獎現場,右三為二院榮獲一等獎選手王婷婷5月下旬,中國康復醫學會科學普及工作委員會、中國康復醫學會康復醫學教育專業委員會、中國康復醫學會康復工程與產業促進專業委員會聯合發起第二屆康復科普創新作品大賽
  • 四川長江職院在第八屆全國高校數字藝術設計大賽中獲佳績
    中國網12月2日訊(劉楊)12月1日,四川長江職業學院建築工程與設計學院學子在由四川省教育廳主辦的第八屆全國高校數字藝術設計大賽(NCDA)四川省賽區中獲得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7項。省賽一等獎由四川省教育廳推薦參加國賽,在國賽中,學校學子獲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
  • 重慶兩位小學生調查作品獲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
    建議把大轟炸相關知識寫入鄉土教材  本報訊 (記者 匡麗娜)為期6天的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於7月25日在澳門落幕。重慶市南岸區珊瑚實驗小學五年級學生魏子博和李梓豪參賽的作品《探尋歷史遺蹟,發掘抗戰精神——重慶市小學生對「重慶大轟炸」歷史的認知情況調查》獲得青少年項目一等獎。
  • 西南交通大學承辦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決賽
    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每兩年舉辦一次,大賽旨在引導高等學校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設計意識、綜合設計能力與團隊協作精神;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和工程實踐的訓練,提高學生針對實際需求通過創新思維,進行機械設計和工藝製作等實際工作能力;吸引、鼓勵廣大學生踴躍參加課外科技活動,為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創造條件。  11月21日上午,大賽順利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