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木化石+雨花石木化石廣義樹木形狀成因分析(原創2018年12月26日胭脂木化等)【原創命名2017年1+2018年】

2021-02-22 荷塘月色雨花石

1.胭脂木化石【原創命名2017年12月10日】

         胭脂木化石,屬於雨花石-樹化石類的一種,是蕨類氣根、莖外延性化石部分,顏色以粉紅色為主,大部分附帶黃色、黃綠色,紋理多為條狀、散絲紋狀、交織狀,因其顏色酷似中國古代女性使用的胭脂粉紅色,而得名。

       胭脂木化石石語:胭脂、蕨類、化石、中國、美女、古典、置換等。

上圖為胭脂木化石的原始蜂窩石氣根化石

      胭脂木化石鑑定標準如下:

      1.屬於雨花石-木化石範疇。

      2.形狀多為相對樹木形狀,也有接近卵形。

       3.色彩多為粉紅色或粉紅色和黃綠色交織,圖案有條狀、散絲紋狀、交織狀、含混狀等,目測微透,強光電筒照射半透,內部為置換料。

       4.屬於蕨類氣根、莖外延性、上延性化石,有各個坂區證據石,和彩莖化石裡粉紅瓤版概念重合,但因其色彩、類型特殊,故單獨形成品種。

      5.顏色粉紅的原因,是根據密度暈染非同定律,沉積過程中,礦物質對置換過的化石不同密度部分的暈染程度不同,而累積的礦物質厚度形成的不同顏色。

             上圖為胭脂木化石裡木化石置換蛋白等級

         下面為2018年12月積攢的胭脂木化圖片合集

        不可多得的胭脂木化石,富含古代中國美女的韻味,色彩讓人難忘。

         上面3圖為胭脂木化石和水衝木化石的過渡坂區(含明顯木紋)

             上面3圖為胭脂木化石具有拉長蕨類氣根蜂窩坂區


                  上面幾圖為表層瑪瑙化的胭脂木化石

          上圖2塊為胭脂木化石和水紅料木化石、彩木化的過渡坂區

上面3塊木化石,上面為胭脂木化石(臉譜),右邊藍底木化石、左邊棕黃木化石

                              上圖為胭脂木化石的木心
 

           下面4圖為一塊斷裂的胭脂木化石內部(絮狀紋理木纖維排列)



             下圖為彩木化石和胭脂木化石的過渡坂區

     下圖為胭脂木化石(右下角是竹節紋特徵和龍鱗木化石的鱗片特徵過渡)

                            下圖為胭脂木化石的的木心

                                         胭脂木化置換蛋白

                      下圖為胭脂木化石的木心對穿

                   下面3圖為胭脂木化石過渡坂區標本

2.雨花石木化石廣義樹木形狀成因分析(原創2018年12月26日胭脂木化等)

       雨花石裡的木化石形狀分兩大類,第一大類就是我們憑生活經驗都能看出來的,直接就像一個木頭,另外一類需要通過雨花石上中下坂區,判斷出它是木化石,但仔細看,它仍舊具備樹木的相對形狀,這種形狀就是把銳角變成鈍角以後,磨圓的一種相對樹木形狀。

      那麼在雨花石裡經常出現,比如說胭脂木化石之類,它不具備樹木的非常明顯形狀,為什麼呢?分析是如下遠古時代,蕨類植物中類似於現在的香蕉樹,芭蕉樹內部的白色草本結構,這種屬於泡沫狀比較軟的結構,它具有木纖維,但是它不具有木本植物比較堅硬的形狀,所以經過置換石化、玉化之後,再經過長江水搬運打磨,它會變得不太像樹木形狀,但仔細分析,它仍舊具備樹木的相對形狀,所以這類在雨花石裡,稱為廣義木化石,如果你沒有看過蕨類植物的內部,你一定看過芭蕉樹、香蕉樹,或其它草本植物的白色漿狀纖維組織,這種白色的漿狀帶狀的草本結構,這類東西你把它切成一個方塊,經過水打磨以後,肯定沒有紅木的這種木質的花紋,它的形狀也是相對於樹木的形狀,依照雨花石縱橫木纖維打磨定律,依舊具備樹木的相對形狀,同時具有木纖維的痕跡或特徵,這個也就解釋了,類似於胭脂木化石之類的廣義木化石,為什麼不具備明顯的樹木形狀的成因。

        拋磚引玉,不足之處,還請石友老師們海涵,謝謝






相關焦點

  • 罕見木化石有1.6億年歷史 估值兩三千萬
    吳國明笑著說:別看它不起眼,這可是木化石,至少有1.6億年的歷史,和恐龍是同一個時代的。吳國明喜歡收集木化石,其中最大的一棵長26米,直徑1.6米。十幾年來,他收集木化石500噸,堪稱福建省之最。1沙漠中徒步七八個小時,生怕自己回不來吳國明說,收藏木化石其實是緣分。
  • 測評:紅帆船木化石系列之彩虹木化石
    中國陶瓷網訊 紅帆船木化石系列,由紅帆船人遍尋世界各地古生代至中生代的頂級木化石為設計藍本,融入紅帆船特有的現代高端科技研製而成,完整的表現出億萬年偶然沉積才能結晶木化的稀有石材質感。紅帆船木化石集天地之靈氣,納日月之精華,是集木、石、玉為一體的寶石佳品。
  • 木化玉驚現「億年玉蟲」,價值不菲!
    它是一塊重約260公斤的白色木化玉。在木化玉的底部有兩個對稱的蟲眼,兩個蟲眼中間微凸處一條玉蟲清晰可見,栩栩如生。
  • 新疆的矽化木與化石
    ,為什麼有些樹木死後變成了煤炭,有些卻變成矽化木?距今至少有1.5億年,樹根、樹幹、樹皮、樹枝保存完整一株長達17米直徑1.05米,另一株長11.5米,小頭直徑1.15米。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西南方向的哈順戈壁灘上,在雅丹地貌上,人稱「魔鬼城」的地方有1.4億年前的矽化木化石。
  • 【魅力江蘇】小小雨花石裡藏著大學問
    【魅力江蘇】小小雨花石裡藏著大學問 2020-10-26 16: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延安發現大面積矽木化石群 1.8億年前森林遺蹟
    有關專家稱,該化石是距今一億八千五百萬年前的侏羅紀松柏化石,對研究陝北地質地貌和古生物具有珍貴价值。   據了解,矽木化石屬古生物化石,是遠古時期的森林深埋於地下,通過矽酸鹽的長期浸泡而演變成矽木化石,是不可再生的自然遺產。
  • 價值日漸攀升 1.5億歲木化石雕刻藝術展舉行
    全部用珍稀的木化石雕刻而成的70件藝術品,即日起在上海餘姚路1號石緣收藏館舉行為期一個月(9月15日至10月14日)的展出。  木化石距今有1.5億年的歷史。原始森林經地殼運動被深埋在封閉的地層裡,經過億萬年的演變,受氧化矽水溶液的作用,形成了矽質「石頭樹」。
  • 雨花石裡藏著2000萬年前的珊瑚化石
    科普特展《美麗奇妙的雨花石》將於6月9日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館開展,70多件雨花石藏品現場展出。 南報網訊(記者 毛慶 通訊員 盛捷)科普特展《美麗奇妙的雨花石》將於6月9日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館開展,70多件雨花石藏品現場展出。今天(6月5日),博物館召開發布會,介紹這批雨花石藏品背後的故事。
  • 新疆再次發現一億年前海洋生物化石群及矽化木
    新華網烏魯木齊6月5日電 最近,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的考古人員,在溫泉縣境內的山谷地帶發現了海洋生物化石群以及大量矽化木。  新疆人民廣播電臺的報導說,這些化石可分為珊瑚類、海藻類、貝類以及樹木類,分布面積約6平方公裡。其中珊瑚化石分布最為廣泛;矽化木直徑在兩米左右,樹木排列緊密,紋理清晰可辨。據專家考證,這些化石距今至少有一億三千萬年的歷史。
  • 說說木化石、木化玉,黃蠟石市場裡的植物舍利子
    木化石,淺顯的說,就是木頭埋在泥土裡幾千萬幾億年後,變成的石頭。早就不玩奇石的同村人中金,就撿到過好幾塊體量特別大的木化,當時真是羨慕。即使此刻,這麼大的木化石,還是比較少見的,重點是木化特徵一應俱全,扔在田埂屋角就是一塊活生生的木頭該有的樣子,農村人壓根就不會去多愁一眼,更不會去質疑與好奇。
  • 到錦州看古塔,千萬別忘了看木化石林
    就在古塔公園旁,有組由221株姿態各異的化石樹木聳立形成的木化石林景觀,木化石主要產於離此不遠的義縣及遼西地區。木化石又叫矽化木,說白了就是石化了的大樹幹化石。在距今1億5千萬年前的侏羅紀,由於地殼運動或火山爆發,森林瞬間被泥沙碎石或火山熔巖掩埋,樹木在地下逐漸變成了化石。
  • 陝西發現億年「樹化石」 紋理上布滿「蟲孔」(圖)
    本報記者賈凡攝原標題:白水發現億年「樹化石」(圖)本報渭南訊(記者賈凡)近日,白水縣一樹雕愛好者,將三年前在河邊撿到的一塊石頭,翻出來再次研究時,越來越覺得這塊石頭很特別。經當地收藏協會初步鑑定,認為這塊石頭約形成於1億多年前,是一塊「樹化石」,學名叫「矽化木」。石頭表層可以看到樹木紋理12月25日,在白水縣馮雷鎮南乾村村民王安康家中,記者見到院中豎立著一塊類似樹幹,呈黑褐色的石頭,石頭表層可清晰地看到類似樹木的紋理,細看之下紋理上還布滿了「蟲孔」和「樹皮」裂開的痕跡,石頭背面還有類似樹洞的凹陷。
  • 個人對矽化木見解!!
    受CuC03浸染,使木化石呈顯綠色。孔雀石呈薄膜狀附著於木化石表面及裂隙中,在木化石中常成片分布,也呈斑塊狀、花斑狀出現。18)、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老石旦煤礦附近產出的矽化木化石,樹幹長38米。19)、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西南方向的哈順戈壁灘上,在雅丹地貌上,人稱「魔鬼城」的地方有1.4億年前的矽化木化石。20)、四川省自貢市矽化木出露於月長山嶺採石場,1983年9月被採石工人發現。
  • 瓷磚搭配新選擇-諾貝爾瓷磚木化石系列
    在兩億年前的侏羅紀時代,那茂密的森林就是就是恐龍的棲息居所,經過兩億年的地質變化樹木被迅速深埋地下,經過極嚴苛的地理條件和漫長的歲月,成為了如今的木化石,諾貝爾瓷磚穿越侏羅紀時代為大家獻上侏羅紀時代的瑰寶諾貝爾瓷磚木化石系列。
  • 木化玉為何受到社會各界的追捧?
    億萬年來,那些高大的樹木保持著最初的形態,靜靜地沉睡在地下,經過物理和化學變化,樹木和火山巖發生了交換替代反應,致使木質纖維逐漸消失,樹木的有機物被矽元素所替代,形成了生物遺體化石矽化木。正是那場全球唯一一次的浩劫,造就了木化玉億萬年不朽的傳奇,成為宇宙間唯一、永恆的誓言。木化玉形成的地質環境極其苛刻,不是所有樹木埋於地下都能化為玉,古生物化石形成玉的概率僅為區區百萬分之一,故顯得彌足珍貴!地殼大變動在地球上僅發生了一次,而且木化玉儲量有限,開採一塊少一塊,故木化玉屬於不可再生的稀缺資源。
  • 上億年松柏類木化石 北碚施家梁重見天日(圖)
    重慶晚報訊 近日,重慶晚報記者跟隨中國觀賞石協會的「化石獵人
  • Science期刊盤點2018年十大科學突破
    2018年12月22日/生物谷BIOON/---每年年底,Science期刊都會評選出十大科學突破。他們在一些已知的最奇怪的化石---稱為埃迪卡拉動物(Ediacarans)的神秘生命形式---中發現了脂肪分子的特徵,此外,他們還發現海綿動物早在它們出現在化石記錄之前就已存在的分子證據。狄更遜水母化石含有膽固醇樣分子的痕跡,這是動物生命的一種象徵。圖片來自D. Grazhdankin。70多年來,科學家們對埃迪卡拉動物化石令人眼花繚亂的形狀感到困惑。
  • 何為矽化木?
    據云南省地質學會寶玉石專業委員會的高級工程師王世勳介紹,「樹化玉」生成於中生代,是產生高溫高壓經幾億年的石化過程而形成的,它上面美麗的年輪和樹皮的滄桑記錄著遠去的那個年代的若干信息,有較高的經濟價值、觀賞價值和科考價值
  • 走進香港如心化石公園 賞珍貴木化石(組圖)
    原標題:走進香港如心化石公園 賞珍貴木化石(組圖)   1月5日,遊人觀賞古木化石形態。面積近8萬平方呎的如心化石公園,搜羅多種逾億年歷史的古木化石,是香港唯一的大型樹木化石公園。香港中通社圖片  香港如心化石公園搜羅多種逾億年歷史的古木化石,古木化石形態優美,色澤豐潤,當中最搶眼的是百呎長的木化石。香港中通社圖片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
  • 湖南常德:億萬年前木化石顯美麗而珍貴
    2015年6月22日傍晚,湖南常德詩牆公園內新建成的木化石林,在藍天白雲下顯得美麗而珍貴。木化石是地質學所稱矽化木中的極品,它誕生於距今約1.6—1.7億年時期,因突發的劇烈的地質變化,將樹木深埋地下,經過極為苛刻的地理條件形成,是天下稀有億萬年前遺世孤品。它保留了樹木的形態、木質結構和紋理。顏色為土黃、淡黃、黃褐、紅褐、灰白、灰黑等,是集木、石、玉為一體的寶石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