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教授:間諜衛星可撕破F35隱身外衣,專家:中國可以!

2020-12-06 軍範

五代隱身戰鬥機已經成了當前各國空軍爭先搶奪的香餑餑,沒有隱身戰機的國家,想必在此後都不好意思說自家空軍擁有先進戰機。

但目前全球能夠數得上名號的隱身五代機,也就美國的F-22、F-35以及中國的殲-20,還有俄羅斯的蘇-57。所以事實上,全球也僅中、美、俄三個國家擁有製造隱身戰機的能力。

不過沒有能力製造五代隱身戰機也沒關係,只要錢到位,美國F-35也是可以落戶自家空軍的。譬如我們的近鄰日本、韓國以及美國的其它盟友國空軍也已經開始使用F-35戰機。

隱身戰機開始全世界大量部署之際,自然如何應對隱身戰機就成了眾多學者的研究方向之一。目前各國五代機均無法實現光學隱身,皆通過低可視度塗裝來降低視覺發現。如何能夠通過現有技術,撕去五代機的隱身外衣呢?現今,日本靜岡大學教授小川和久提出反制隱身戰機的方法。

日本教授認為,未來反導防空作戰皆離不開大數據,其必然通過網絡為中心,集成火控系統可進行搜集、識別最後消除隱身戰機及飛彈威脅。而隨著太空間諜衛星的日趨成熟,利用間諜衛星即可對五代隱身戰機進行跟蹤,進而可撕去F-35戰機隱身外衣。

日本教授此言一出,國內很多網友首先想到的是:中國可以!

通過早前中國高分衛星拍攝到的一級視頻,我們獲釋,我國衛星已擁有對高空高速飛行戰機動態跟蹤的能力。相比靜態拍攝,動態跟蹤難度自然要大得多,雖然官方沒有給出更多的相關數據,不過從畫面來看,畫像中的戰機外形結構頗似美國F-22戰鬥機。

據此我們不難得出結論,中國民用衛星已具備跟蹤世界最強五代隱身戰機的能力。所以通過間諜衛星來撕去F-35戰機隱身外衣,我們中國真的可以!

事實上除間諜衛星跟蹤隱身戰機這一能力外,中國遠程預警雷達,早前就有過跟蹤美軍F-22戰鬥機的經歷,而該預警雷達就是我們出口給委內瑞拉的JW-29遠程預警雷達。

作為一個擁有隱身戰機的國家,中國在反隱身作戰能力方面,其實也就早就開始著手進行了,因此即便美國F-35賣到全世界去,中國也無懼其隱身作戰能力,可輕鬆剝去其隱身外衣。

相關焦點

  • 局座一語成真,日本f35墜毀真相?來自戰忽局的神秘力量
    局座一語成真,日本f35墜毀真相?來自戰忽局的神秘力量日本的F35墜毀,再次引起了諸多購買國以及美國內部的爭議。這一次,日本又一次墜毀了F35,引起了各個購買國的恐慌,很多購買國已經停飛了F35。近日,又有美國專家猜測日本的F35墜毀原因可能也是因為「缺氧」。巧合的是,教授張召忠此前就說這次F35的墜毀可能是由於缺氧造成的,東方的神秘力量再次上演。似乎張召忠的「預言」再次得到驗證。
  • 美媒:用網絡系統,日本教授:用間諜衛星
    此前委內瑞拉就利用我國的JY-27A反隱身雷達發現過其蹤跡,也有未經證實的消息表示敘利亞也用同款雷達在中東"看透"過F-35的隱身偽裝。那麼除了用毫米波雷達"硬剛"F-35之外,對付它還有什麼辦法呢?對此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援引多方消息稱,憑藉現有多種技術都能夠探測到F-35的行蹤,其並非像美國軍工企業吹噓的那樣強大。
  • 從衛星上可以看清鬍鬚?超清間諜衛星成各國安防新威脅
    「發現者1號」成功發射,打開了新時代從空天獲取情報的大門,間諜衛星效率高,可以留下音頻視頻資料,比傳統間諜收集的情報高好幾十倍,依靠該手段可以輕易的建立信息優勢,對此,蘇聯於1962年發射了「宇宙號」間諜衛星,從此空天博弈大戰拉開序幕。
  • 日本種子島航天中心發射第5枚間諜衛星
    核心提示:日本政府官員11月28日表示,在日本南部九州島南端的種子島航天中心,通過發射日本研製的H-2A運載火箭,將第5枚間諜衛星送上了太空。據悉,該顆衛星價值5.65億美元。
  • 間諜衛星偷窺東亞(組圖)
    日首相小泉很沒面子  分析人士表示,此次被迫自毀的兩顆間諜衛星對日本來說至關重要,因為這兩顆衛星是構成四顆一組「太空眼」的重要部分,發射的失敗讓日本的獨立間諜系統遭到重創。  日本今年3月28日首次成功發射兩顆間諜衛星。此次發射失敗的間諜衛星和上次發射的一樣,都是由光學衛星和雷達衛星配對而成的衛星組,每顆衛星重2噸,設計壽命為5年。衛星在高空能夠分辨出地面上大小為1米的物體。衛星將在高度為400公裡至600公裡的軌道上,按南北方向繞地球運行。不管天氣如何變化,衛星都可以在24小時內拍攝到地球上的任何特定地點。
  • 吉林一號衛星秀出實力,動態跟蹤飛機全程監測速度,專家:可用於五代機探測
    ,可以在熱點地區完成每30分鐘進行一次重訪,而第二階段將會有超過130顆衛星在軌組網完成,每10分鐘進行一次熱點地區的重訪,如今這款民用衛星再次秀出了強大實力。,在此期間,視頻內容公布了對於飛機的動態跟蹤,能清楚的顯示飛機目前的狀態以及飛行速度,這樣的實力也是位居全球領先水平的,更值得注意的是吉林一號只是一個普通的民用衛星項目,我國在軍用領域的衛星很有可能比吉林一號更要強大,不少專家也表示,未來衛星的這一能力也可以用於進行五代機的探測。
  • 特殊時期,中國一個正常操作,白宮卻坐不住,美媒炒作:間諜衛星
    此次發射的遙感三十號07組衛星是多星的組建模式,發射目的是為了開展電磁環境相關探測實驗。對此,中科院專家做出介紹,表示我國在遙感衛星的規模上已經位居世界第二,而在一些性能上,已經超過了世界領先水平。 美國質疑中國從事間諜活動 由此就引發了美國的質疑,美國甚至懷疑這三顆中國衛星是
  • 天空一聲巨響,日本火箭第35次成功發射,一顆間諜衛星飛上太空
    就在剛才,日本成功進行了間諜衛星的發射,再一次證明了自己在這方面強大的技術實力。據俄羅斯衛星網2月9日消息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證實,在當天日本使用H-2A型運載火箭,成功地將一顆間諜衛星送上了太空。經過這次發射之後,日本H-2A運載火箭已經實現連續35次發射成功。
  • 英美科學家利用光學原理研製出「隱身衣」(圖)
    日本「隱身衣」 來源:法制晚報  首件二維「隱身衣」問世  據美國媒體北京時間今晨報導,科學家開發出全球首件二維「隱身衣」。這個隱身衣既可以減少光線的反射,同時也可以減少物體的影子。不過,目前兩者還都沒有完全被隱藏起來。  據介紹,在理想情況下這兩者可完全「消失」,人們無法察覺到「隱身衣」和它隱藏物體的存在。  設計者稱:「目前,我們只是使物體的影子和它反射的光線不易被人眼發現。這意味著它的背影仍然能夠看得見,只不過是變暗了。今後我們還要改進它的結構,讓它成為徹底的隱身衣。」
  • 十院士專家揭開偽科學內幕:浙大量子隱身衣、滴血測癌等在榜
    在前不久由北京市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舉行的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發布會上,10位院士專家共同揭開這些「科學」騙局的內幕。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金兼表示,相比謠言,「科學流言」的產生一般指非主觀故意,大多受限於傳播人的知識和時空,經常披著科學的外衣反映社會的一些痛點和癢點。
  • 這顆衛星不懷好意?以色列間諜衛星跟蹤伊朗:只要核試驗就被鎖定
    根據據以色列國防部報導,在2020年7月6日發射的間諜衛星,已經成功傳回了伊朗所有的核工廠的最新畫面。以色列利用國產火箭發射了以色列航空工業製造的「地平線-16」(Ofek-16)光學間諜電子偵察衛星。
  • 看看日本的F35就知道,隱身在它面前沒用
    不久前,日本從美國購買的隱形戰鬥機F-35A墜入大海。雖然戰鬥機殘骸沒有被發現,但在墜入大海之前,F-35A仍然出現在雷達屏幕上。這條線索可以讓日本軍方探測到F-35A最後一次事故的位置,同時也為打撈戰鬥機殘骸的工作提供了一些支持。
  • 日本發射間諜衛星,美國偵察機偽裝成客機,直接進駐西太平洋基地
    11月29日,日本共同社報導稱,當天下午日本成功發射了H2A運載火箭43號機,這枚運載火箭搭載的是兩枚數據中繼衛星。乍看之下,這兩枚衛星僅僅是人畜無害的數據中繼衛星和通訊中繼衛星,但實際上,其中一枚是用於傳輸偵察衛星收集數據的中繼衛星,而另一枚則是光數據通訊中繼衛星,這兩枚衛星都是為從事間諜和偵察任務的衛星服務的。
  • 間諜衛星可穿透雲層拍出「水晶般清晰」的照片
    來源:科技日報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無論陰晴圓缺,一顆環繞地球運行的新衛星可使用雷達在地球任何地方產生高解析度圖像,並且其強大功能足以穿透建築物的牆壁。由凱佩拉空間公司設計的這顆名為「凱佩拉—2」的間諜衛星,使用了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一直使用的合成孔徑雷達技術,無論空氣能見度、雲層覆蓋或一天中的任何時間
  • 間諜衛星揭示阿富汗古代失落的帝國
    最近,阿富汗絲綢之路失蹤的商隊用衛星圖像發現了。在這裡,一個17世紀carvanserai,或waystation的衛星圖像。
  • 中國某戰略飛彈專家曾被臺間諜策反 叛國罪獲死刑
    2013年的一天,一名操著生硬中國話、自稱某軍事雜誌社「主編」的人打來一個電話,說有一份現場考察員的工作可以給他幹,而且薪酬不菲。  於是,在金錢的誘惑下,曹某每逢周末或節假日就按照「主編」的指令,到附近的軍事基地轉悠並伺機拍照。為了更好地完成「主編」交給的任務,他還在對方的指使下購買了進口品牌高倍望遠鏡,以及用於手機拍攝的專用鏡頭。
  • 華裔科學家參與隱身試驗 實現物體可見光下隱身
    華裔科學家參與美國重大科學突破:首次實現三維物體在可見光下隱身  本報特約撰稿 池晴佳  披上隱身衣,瞬間便可隱匿行蹤,哈利•波特的魔幻本領有望藉助現代科技而成為現實。隱身衣看似只是科幻小說裡的離奇情節,事實上離我們並不遙遠。
  • 東亞高空情報戰升級 衛星能看到長安街行人(圖)
    日本要發衛星,美國要換偵察機  日本媒體稱,日本政府已決定在2006年4月至2007年3月發射兩顆間諜衛星,與2003年3月發射升空的另外兩顆間諜衛星組成可以每天對地球任何角落拍攝圖像、搜集情報的間諜衛星系統。目前,日本只有一組間諜衛星從高空對東亞各國進行偵察和監視,需要兩天才能對整個地球拍照一遍。
  • 專家解讀美國打衛星事件 稱其針對中國和俄羅斯
    專家:打衛星針對中俄  一場失敗的公關戰  2月13日美國斷然拒絕了中國和俄羅斯關於防止太空軍備競賽的提案;2月21日美國海軍就發射飛彈擊中還未來得及墜入大氣層的間諜衛星。這一切發生得如此巧合,可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問題專家倪峰向記者解讀整個事件說,這絕不是巧合,美國的拒絕就應是這次打衛星的前兆。  美國周密的公關戰  倪峰告訴記者,可以從近期美國政府發布的相關消息看得出來,美國在為飛彈打衛星進行有計劃的公關戰,這也說明美國海軍發射飛彈打間諜衛星是早有安排。
  • 可以隱身的材料,二氧化釩製造
    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能夠精確設計二氧化釩相變溫度的方法,未來可能用於光學、隱身、熱調節的可調材料。這種方法就是使用離子束轟炸樣品特定區域產生缺陷,利用缺陷實現對相變溫度的控制。一個多機構團隊的研究人員們已經開發出一種能夠精確設計二氧化釩相變溫度的方法,而二氧化釩可以應用於從家用電器到衛星等高科技裝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