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S濾鏡光束大師插件教程,簡單營造出丁達爾效應光線
本教程是用2019的PS軟體做的,如有需要2019最新版本的Ps,以及今天的插件,關注公眾號【PS平面美工設計營】回復PS2019即可免費獲取。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個PS插件,叫做光束大師,他主要是可以快速營造出很自然的光線效果,我們稱為丁達爾效應光線,有時候我們拍攝的光線不夠,那就只能我我門後期來湊,今天分享給大家一個比較簡單的插件快速營造效果圖:原圖:
-
(photoshop修圖丁達爾效應)
前言本篇是PS系列教程的第7篇,一鍵添加丁達爾效應(耶穌光),快速提升照片逼格,讓今天的你我成為「亮」仔,該項技術主要運用於人像和風光攝影。案例講解▌效果展示江湖慣例,女士優先。靠窗的光源讓我們可以通過丁達爾效應提升照片氛圍,仙女,當然要有光環!
-
膠體粒子對光線散射而形成丁達爾效應,放電影也屬於丁達爾效應
膠體粒子對光線散射而形成丁達爾效應,放電影也屬於丁達爾效應丁達爾效應因英國物理學家丁達爾於1869年發現而得名。當光束通過膠體時,看到的光柱是被膠體粒子散射的現象,並不是膠體粒子本身發光。所以,當光束通過膠體時可觀察到丁達爾效應,而通過溶液時則觀察不到這種現象。這條光亮的「通路」是由於膠體粒子對光線散射(光波偏離原來方向而分散傳播)形成的,叫做「丁達爾效應」。利用丁達爾效應是區分膠體與溶液的一種常用物理方法。丁達爾效應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
-
PS光束大師濾鏡,快速打造丁達爾/耶穌光等上帝之光
完美的光線是好照片不可或缺的因素,那在PS中如何能打造出諸如丁達爾效應,耶穌光等上帝之光的效果呢?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款PS頂級光線濾鏡——PS光束大師。測試版本:CC2017 Win系統PS光束大師是一個專門用來製作耶穌光效果的插件,又稱PS丁達爾效應插件(丁達爾效應 ,當一束光線透過膠體,從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觀察到膠體裡出現的一條光亮的「通路」,這種現象叫丁達爾現象,也叫丁達爾效應。)
-
photoshop後期也能製作丁達爾效應嗎?
歡迎關注,每天分享攝影+ps技巧在很多照片中,我們會看到一種光線,從雲的縫隙中、樹林的縫隙中、陳舊的窗口處照射出來,形成一條清晰可見的光路。這種光線讓畫面變得充滿層次感,也免得充滿神秘感。這種光就是我們常說的「耶穌光」,也叫做「丁達爾效應」。當光照到空氣中的霧氣和灰塵產生的光的散射現象。在人眼看來,就是一條清晰可見的「光路」。
-
PS:"丁達爾效應" 上帝之光
圖/文來源 網絡 丁達爾效應又被稱為上帝之光,因為這像是從天上延伸下來的一條道路,一般為攝影人所追逐。Brightness:亮度,調整光線的亮度Color:調整光線的顏色Amount:調整光線的破碎程度Phase:調整光線的破碎形態Rays:光線的透明度Source:觀察光線形態但是想要用好這些參數可不是簡單的事情。
-
PS模擬神秘丁達爾效應
這些現象就是是丁達爾效應,是不是很神秘呢~「丁達爾效應」原理丁達爾效應 ,當一束光線透過膠體,從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觀察到膠體裡出現的一條光亮的「通路」,這種現象叫丁達爾現象,也叫丁達爾效應在光的傳播過程中,光線照射到粒子時,如果粒子大於入射光波長很多倍,則發生光的反射;如果粒子小於入射光波長,則發生光的散射,這時觀察到的是光波環繞微粒而向其四周放射的光,稱為散射光或乳光。丁達爾效應就是光的散射現象或稱乳光現象。由於溶膠粒子大小一般不超過100 nm,小於可見光波長(400 nm~700 nm),因此,當可見光透過溶膠時會產生明顯的散射作用。
-
PS教程:2種方法製作丁達爾光線,哪種方法更好呢?
(每期的圖文教程都有相關視頻教程,圖文結合視頻,學習效果更好哦)本期教程我們來學習製作光束,也叫做丁達爾光線,透過樹林,透過雲層,透過建築物,我們經常能看到這種光線,它是攝影師最愛捕捉的光線,丁達爾光線讓畫面更添一種生命的張力。本教程我們來分享兩種製作方法,第一種方法:提取高光法,這個方法簡單快捷,網上的教程也很多;第二種方法:漸變填充法,今天我會重點來說第二種方法。
-
用PS模擬丁達爾效應,美到你無法想像!
何為丁達爾現象呢?當一束光線透過膠體從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觀察到膠體裡出現的一條光亮的「通路」>這種現象就叫丁達爾現象也叫丁達爾效應但是這種現象利用PS我們自己也可以模擬出丁達爾效應(前後背景前黑後白)將多餘的光線畫去最終效果如下這樣我們的丁達爾效果就出來了是不是十分壯觀美麗!
-
用丁達爾效應檢測車內空氣淨化效果,通俗易懂有點意思,建議普及
這場實驗的重點詞彙——丁達爾效應,這是個什麼的東西?一般而言,PM2.5微小顆粒和灰塵越多,丁達爾現象就越為明顯,相反如果空氣足夠乾淨,光在空氣中缺少反射物,則不會出現丁達爾現象。
-
「丁達爾效應」
當一束光線透過溶膠體,從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觀察到膠體裡出現的一條光亮的「通路」,這種現象叫丁達爾現象。如下圖所示:光線穿過膠體?光線我們都懂!那麼什麼叫做膠體?膠體又稱膠狀分散體,是化學範疇內的概念。一般有固體、液體、氣體溶膠之分。如氣溶膠是指粒徑在納米尺度的固體或液體顆粒漂浮在氣體中,形成的分散體系。如霧靄就是一種氣溶膠,是由直徑很小的固態納米顆粒漂浮在空氣中形成的。
-
丁達爾效應
1869年,丁達爾發現,若令一束匯聚的光通過溶膠,則從側面(即與光束垂直的方向)可以看到一個發光的圓錐體,這就是丁達爾效應。
-
青島出現「丁達爾效應」:太陽照在海上,光線清晰可見
青島出現「丁達爾效應」:太陽照在海上,光線清晰可見 2018-12-18 10: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丁達爾效應-光束的製作,讓你的素材可以發光的神技能
日常做圖之丁達爾效應-光束的製作素材丁達爾效應-光束的製作1.Ctrl+Alt+2將高光部分選取出來,並Ctrl+J剪切出來一個新的圖層濾鏡-模糊-徑向模糊,數值調為最大,模糊方法為縮放,品質好,右邊的線稿白色預覽圖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光源位置3.添加一個圖層蒙版,使用畫筆工具,將多餘的部分擦除4.光束效果製作完成
-
破解「丁達爾現象」消失之謎
我的發現:「丁達爾現象」消失了 在初三的一次化學課上,我第一次接觸「丁達爾現象」這個新名詞,當時老師只是告訴我們丁達爾現象是區分膠體和溶液的一種手段。但我總覺得丁達爾效應的產生應該是有條件的,比如當我用一束白光照射牛奶時,就不會有很明顯的丁達爾現象。我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答,直到後來我有機會走進實驗室。
-
美輪美奐 瀘州敘永現「丁達爾效應」景觀
瀘州市敘永縣水潦彝族鄉「雞鳴三省」大峽谷一帶出現「丁達爾效應」景觀。蘇忠國 攝人民網成都6月18日電 6月16日,瀘州市敘永縣水潦彝族鄉「雞鳴三省」大峽谷一帶出現「丁達爾效應」景觀,陽光透過雲層灑下,美輪美奐,吸引遊客駐足觀賞拍照。
-
自製丁達爾效應詳盡教程
所謂丁達爾效應,就是當一束光線透過膠體,從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觀察到膠體裡出現的一條光亮的「通路」,常見於迷霧中的森林清晨。這種場景可遇而不可求,不過如果遇不到也沒關係,可以幫你自製丁達爾效果。選擇的範圍不同,所產生的模糊和效果就會有偏差。第四步 為了產光源再加柔和,執行 「濾鏡」→ 「模糊」→ 「高斯模糊」。第五步 按住CTRL點擊當前圖層,再次載入選區,然後添加曲線調整圖層,將區域提亮。
-
化學試講 | 高中《丁達爾效應》試講稿+答辯
《丁達爾效應》試講稿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高中化學組的***號考生,我試講的題目是《丁達爾效應》,下面開始我的試講。一、新課導入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分散系和它的幾種分類,誰能回憶一下上節課的內容? 你來說下!
-
丁達爾效應==膠體嗎?
1869年丁達爾(Tyndall)發現,若令一束可見光通過膠體,則從側面(即與光束垂直的方向)可以看到一條發光的光路,這就是丁達爾效應。溶液雖然也能發生散射現象,但由於粒子半徑太小,丁達爾效應很弱,而難以觀察。可見要產生較強的丁達爾現象與兩方面有關:光的波長和粒子粒徑的大小。
-
如夢似幻 四川敘永驚現「丁達爾效應」景觀
人民網成都9月3日電 8月28日,四川省瀘州市敘永縣水尾鎮上空出現絢麗的「丁達爾效應」景觀,這一景觀持續了約50分鐘,絢麗多姿的景觀吸引了不少村民仰天觀賞。 據悉,丁達爾效應是英國科學家丁達爾於1869年發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