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和索尼打造了一款微型手術機器人

2020-09-04 科技前沿探索發現


哈佛大學懷斯研究所(Wyss Institute)和索尼(Sony)的研究人員創造了一種手術機器人,該機器人比許多其他此類設備小得多。他們從摺紙中汲取了靈感,製造出了迷你RCM,它的大小與網球差不多,重量與一分錢相同。

Wyss的副教授Robert Wood和Sony工程師鈴木裕之(Hiroyuki Suzuki)使用Wood實驗室開發的製造技術製造了微型RCM。材料彼此疊置,然後用雷射切割,以使其形成3D形狀-有點像兒童彈出書。三個線性致動器控制mini-RCM在多個方向上的移動。

在微觀示蹤測試中,研究人員發現,迷你RCM的精度比手動控制工具高68%。該機器人還成功完成了精確程序的模擬版本,其中外科醫生將針頭插入眼睛以「將治療劑注射到眼球後部的細小靜脈中」。迷你RCM能夠刺穿矽膠管,該矽膠管可複製視網膜靜脈(其厚度是頭髮的兩倍),而不會造成損傷。

迷你RCM真正準備好用於手術室可能需要一段時間。由於它的大小和重量,它比許多其他外科手術機器人(其中一些佔據整個房間)更容易安裝。研究人員建議,如果在手術過程中出現任何併發症,將其從患者體內取出會更容易。

相關焦點

  • 哈佛和索尼聯合打造微型外科機器人
    外媒消息,自哈佛大學Wyss研究所和索尼的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外科機器人,它比其他許多此類設備都要小得多。他們從摺紙術中獲得靈感,這款微型機器人大約有網球大小,重量約為一便士。Wyss助理教員羅伯特伍德和索尼工程師鈴木裕之共同打造了這款微型機器人。他們將材料相互層疊,然後用雷射切的方式,讓他們形成一個三維形狀。三個線性驅動器控制機器人在多個方向的運動。在顯微鏡下的追蹤測試中,研究人員發現機器人比手控工具的準確率高68%。
  • 哈佛大學和索尼打造了一款受摺紙啟發的微型手術機器人
    迷你手術機器人大約相當於網球的大小,重量與一分錢相同。 哈佛大學懷斯研究所(Wyss Institute)和索尼(Sony)的研究人員創造了一種手術機器人,該機器人比許多其他此類設備小得多。Suzuki使用Wood實驗室開發的製造技術製造了微型手術機器人。
  • 受摺紙啟發,哈佛大學團隊打造微型外科機器人:可進行精密手術
    哈佛大學團隊新近開發出一種微型外科機器人,它只有網球大小,僅有 1 枚硬幣的重量,但是它成功地完成了一項困難的模擬手術任務。哈佛大學維斯研究所教授 Robert Wood 和索尼公司的機器人工程師 Hiroyuki Suzuki 合作,他們受摺紙啟發,創造了一種新的微型運動中心遙控機械手,名為「mini-RCM」。這項研究極大地縮小了外科手術機器人的尺寸。
  • Nature子刊封面:哈佛等開發微型手術機器人
    科學家們希望用機器人來替代一部分人手的工作,從而克服人手在微小尺度操作的局限性,包括手部震顫和其他細微手部動作對手術造成的影響。近日,來自索尼集團和哈佛大學的研究者們 (Hiroyuki Suzuki和Robert J.
  • Nature子刊封面:哈佛大學等研發的微型手術機器人
    導讀顯微外科手術,例如眼外科手術和神經外科手術,需要極其精細和複雜的操作。科學家們希望用機器人來替代一部分人手的工作,從而克服人手在微小尺度操作的局限性,包括手部震顫和其他細微手部動作對手術造成的影響。近日,來自索尼集團和哈佛大學的研究者們 (Hiroyuki Suzuki和Robert J.
  • 哈佛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套基於摺紙造型的高精度微型手術機器人
    近年來,機器人已經在外科手術中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拓展醫生能力的同時,還可帶來更高的手術精度和控制水平。本文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由哈佛大學懷斯研究所副教授 Robert Wood 博士開發的一款微型手術機器人。儘管採用了基於平行四邊形的基礎結構,僅網球般大小的它,還是配備了三套線性致動器,支持旋轉、上下移動、以及伸縮等動作。
  • 外科微型手術機器人,還有多少種可能
    外科微型手術機器人,還有多少種可能 2020-08-28 11: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哈佛將其微型機器人縮小到硬幣尺寸
    受昆蟲生物學的啟發,哈佛大學的一個團隊正在突破其項目的極限,打造出有史以來最小、速度最快的微型機器人。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006/413957.htm在名為「哈佛移動微型機器人」(HAMR)項目的最新進展中,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已經成功地將這個靈感來自蟑螂的機器人縮小到硬幣大小。這個小機器人雖然還不能爬上水柱,但它可以奔跑、跳躍、攜帶重物和快速轉彎。
  • 哈佛大學開發硬幣大小的微型機器人,可完成人類外科顯微手術
    此後的近30年時間裡,Delta機器人憑藉精度高、速度快,被廣泛用於取放組裝、機械加工、焊接、食品包裝等工業流程中。目前,Delta機器人已經步入了「毫米級」時代。據哈佛大學官網消息,哈佛大學Wyss生物創新工程研究所和John A. Paulson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SEAS)的Robert Wood團隊最近已開發出一款新的設計,被稱為「milliDelta」機器人。
  • 外科手術革命?中國科學家打造微型機器人,多種姿勢隨意切換,或實現體內治療
    這個在50多年前看似天馬行空的想像,現在科學家們正在研究如何將其變為現實,當然不是將人縮小,而是讓微型機器人進入人體內,進行各種操作和治療。「我們研究的目的就是瞄準了未來的創傷很小或者微創手術,」德國馬普智能系統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胡文琪說。不過如何穿越人體內複雜的各種環境,對僅有毫米甚至微米大小的機器人來說是非常艱巨的任務。
  • 微型機器人:由雷射驅動,未來可用於顯微外科手術
    這些「外科醫生」也就是微納機器人。受自然界微生物自由運動啟發,人類通過電場、磁場、光場等手段可以有效地驅動這些微納機器人。微納機器人在無創手術、靶向藥物運輸和生物傳感檢測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 摺紙機器人(圖片來源:Charles Walcott)這款新型機器人大約5微米厚(一微米等於百萬分之一米),40微米寬,根據不同的用途可在
  • 這微型蜘蛛機器人,能進入人體做精細手術
    讓蜘蛛爬進體內做手術,難道說的是我們的小可愛荷蘭弟?難道是因為能力越大、責任就越大?其實,我想大家可能誤會了,我說的可是哈佛大學和波士頓大學合作的一個研究團隊,他們用一種全新的製造技術打造出來了一隻微型軟體蜘蛛機器人。據了解,這隻小蜘蛛由無彈性矽膠製成,研究團隊利用微型雷射切割出12層材料,相互粘合形成蜘蛛的身體和手臂。
  • 這家企業的微型手術機器人進入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評通道
    近日,由華科精準(北京)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神經外科導航定位系統(型號:Q300),獲批進入國家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通道,成為華科精準繼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磁共振實時監測顱內雷射消融系統之後的第三款國家創新醫療器械。
  • 我國科學家研發微型機器人,體積極小,有望在未來用於微型手術
    你見過最小的機器人,是哪種?如果有個人跟你說,最近發明了一種像創口貼一樣大的機器人,相信你一定會覺得這個人是神經病吧?但事實上,這種機器人確實已經被研發出來了,如此小的機器人,你一定會覺得好奇這是做什麼用的。
  • 哈佛打造出全球最小的Delta機械臂,可參與微創手術
    2018-01-19/15:43 驅動中國2018年1月19日消息  近日,來自哈佛大學的工程師研發出了世界上最小版本的機械臂
  • 機器人視界|微型機器人 助力精準醫療
    《中國醫療機器人行業發展現狀和市場前景》一文指出,現在的醫療機器人產品與日俱增,如陪護機器人、手術機器人等,儘管醫療機器人產業鏈尚未完全成熟,但許多科研機構或科技企業便已經開始思考,下一代醫療機器人將會是什麼樣。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84期:跳街舞、拍短片!ABB機器人和王嘉爾...
    視頻中的ABB機器人正是IRB 4600機器人,採用創新的優化設計,機身緊湊輕巧,加速度達到ABB同類最高,接合器超快的運行速度,節拍時間與行業標準相比,最多可縮短25%,是一款非常高效的通用機器人。
  • 微型手術機器人如何在血管裡「乘風破浪」?
    也許微型機器人和我們常見的人形機器人是有非常大的區別。從上圖來看,微型機器人不過是幾個顆粒,一個螺旋管,一條尾巴,怎麼能叫機器人呢?然後用兩個外部的攝像頭來感知它的方位、定位,電腦的主機充當它的大腦,作為一個決策,通過這一整個複雜的系統,就形成了微型機器人。這是我製作的軟體薄膜微型機器人。
  • 陳根:摺紙啟示開發微型機械手,將提高遙控手術精度
    文/陳根 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裡,微創腹腔鏡手術,即外科醫生使用工具和插入小切口的微型攝像機來進行手術,使得手術對病人和醫生都更加安全。隨著技術的進步,外科機器人越來越多的出現在手術室裡,外科機器人能夠協助同時操作多種工具,比傳統技術更精確、更靈活、更具控制性,從而進一步協助外科醫生。
  • 波士頓動力的「狗」,哈佛大學的「蟑螂」,機器人和動物的愛恨情仇
    知名的太陽馬戲團也和波士頓合作,將spot納入其馬戲表演陣容。   除了這隻廣受關注的「網紅狗」,最近還有一個機器人被冠上了動物的名字,它就是哈佛大學的「蟑螂機器人」。   受昆蟲生物學的啟發,這個被稱為HAMR-JR的微型機器人問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