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福人類的黑科技!這微型蜘蛛機器人,能進入人體做精細手術

2021-03-06 Maxidea極創意

看到題目就點進來的朋友們肯定很好奇吧?讓蜘蛛爬進體內做手術,難道說的是我們的小可愛荷蘭弟?難道是因為能力越大、責任就越大?其實,我想大家可能誤會了,我說的可是哈佛大學和波士頓大學合作的一個研究團隊,他們用一種全新的製造技術打造出來了一隻微型軟體蜘蛛機器人。


據了解,這隻小蜘蛛由無彈性矽膠製成,研究團隊利用微型雷射切割出12層材料,相互粘合形成蜘蛛的身體和手臂。而且他們藉助軟光刻技術在蜘蛛體內繪製了一個複雜的微觀通道網絡,這樣當液體在通道中流動時,蜘蛛就會以特定的方式移動。並且為了讓蜘蛛保持最終形態,通道內還可以通過固化樹脂加壓,利用外部的UV光照射讓樹脂硬化,這樣就可以讓蜘蛛保持特定的姿勢了。


聽不懂沒關係,反正就是這隻小蜘蛛可以藉助水或者是酒精在體內遊走,並可以模擬澳大利亞孔雀蜘蛛的表現,而與其他通常只有一個自由度的小型機器人相比,這隻小蜘蛛可是具有前所未有的18個自由度,包括12度的運動和另外6種顏色和結構變化。

雖然這隻小蜘蛛的長度有2.5釐米,目前還沒有辦法勝任任何工作,但是相信隨著科技的發展,將來某一天,它一定能爬進你的體內,執行各種精細的醫療任務,比如幫你修復組織、破壞腫瘤,或是幫你疏通阻塞的血管。只是我還有一個不成熟的小建議,蜘蛛嘛,看著還是讓人心慌慌的,不知道換成小龍蝦效果如何呢?

相關焦點

  • 這家企業的微型手術機器人進入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評通道
    近日,由華科精準(北京)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神經外科導航定位系統(型號:Q300),獲批進入國家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通道,成為華科精準繼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磁共振實時監測顱內雷射消融系統之後的第三款國家創新醫療器械。
  • 外科微型手術機器人,還有多少種可能
    外科微型手術機器人,還有多少種可能 2020-08-28 11: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受摺紙啟發,哈佛大學團隊打造微型外科機器人:可進行精密手術
    哈佛大學團隊新近開發出一種微型外科機器人,它只有網球大小,僅有 1 枚硬幣的重量,但是它成功地完成了一項困難的模擬手術任務。哈佛大學維斯研究所教授 Robert Wood 和索尼公司的機器人工程師 Hiroyuki Suzuki 合作,他們受摺紙啟發,創造了一種新的微型運動中心遙控機械手,名為「mini-RCM」。這項研究極大地縮小了外科手術機器人的尺寸。
  • 可在人體內消化,能夾蘋果,瑞士洛桑聯邦理工研發的這款機器人厲害了
    該機器人驅動器由明膠甘油複合材料構成,研究人員稱,這是一款可以「食用」的機器人。明膠沒有固定的結構和相對分子量,可溶於熱水,可以在人體內進行消化,這意味著我們離「可食用」的機器人技術又進了一步。 我們知道,當一個機器人縮小到微型之後,機器人的動力來源是一個亟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一個很關鍵的挑戰。目前,不少科學家們會通過磁場給機器人提供能量使其在人體內遊走,比如 MIT 研發的能幫助修復體內損傷可摺疊機器人,麥吉爾大學研發能精確鎖定並殺死癌細胞的納米機器人等等。
  • 機器人視界|微型機器人 助力精準醫療
    這意味著,一旦這些算法被人們掌握並應用於現實,如機器人的升級製造,機器人或將可以通過圖靈測試,成為有意識的有機生物,又或者是人類將已掌握的算法應用於各種微型儀器或微型機器人並應用於人類身體,通過網際網路連接運轉,使人類自己升級為「智神」。 目前,雖然還無法實現超物種變身,但是人工智慧系列產品已取得一系列驕人成果。
  • 我國科學家研發微型機器人,體積極小,有望在未來用於微型手術
    你見過最小的機器人,是哪種?如果有個人跟你說,最近發明了一種像創口貼一樣大的機器人,相信你一定會覺得這個人是神經病吧?但事實上,這種機器人確實已經被研發出來了,如此小的機器人,你一定會覺得好奇這是做什麼用的。
  • 微型手術機器人如何在血管裡「乘風破浪」?
    你是否能想像在不久的將來,「醫生」能進入你的血管「做手術」呢?電影《神奇旅程》講述了5名醫生縮小後進入病人血管,順利找到出血點最終挽救生命的神奇經歷。儘管我們做不到像電影一樣將醫生縮小送進體內,但微型機器人或許可以代替醫生發揮作用!
  • 人類對微型機器人的認知和研發,一些你不知道的事!
    如果有可以代替人類幹活的機器人的話,那人類將會輕鬆不少,現在的發展顯然已經開始向這領域在進攻。微型機器人可以攜帶攝像機和微型光纖,進入人類無法到達的地方去觀察環境,存儲或傳輸圖像。當地下電纜斷了以後,讓成幹上萬個微型機器人沿著電纜爬行,爬到斷頭時,便讓雙手搭在前端斷頭上,於是微型機器人便成為連接導線,永久留在電纜上。微型機器人可以清潔、修理空間望遠鏡,檢查宇宙飛船熱屏蔽罩,給飛機機罩除冰。
  • 外科手術革命?中國科學家打造微型機器人,多種姿勢隨意切換,或實現體內治療
    這個在50多年前看似天馬行空的想像,現在科學家們正在研究如何將其變為現實,當然不是將人縮小,而是讓微型機器人進入人體內,進行各種操作和治療。「我們研究的目的就是瞄準了未來的創傷很小或者微創手術,」德國馬普智能系統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胡文琪說。不過如何穿越人體內複雜的各種環境,對僅有毫米甚至微米大小的機器人來說是非常艱巨的任務。
  • 蚊子和蜘蛛也能造福人類?談談那些不為人知的生物「黑科技」
    那麼,那些常見的昆蟲和植物,究竟隱藏著哪些不為人知的「黑科技」?其實,這個就是我要講的超疏水納米科技。先展示一個簡單的小實驗,小朋友在家長的陪同下在家裡面就可以實現:當我們把鐵鍋或者鋼板燒得很燙的時候,水在表面會四處飛濺。這其實就是一種超疏技術、水在表面完全不沾的。
  • 谷歌首席科學家稱,2045年人類將實現永生,納米機器人將接管人體
    庫茲韋爾之所以作出這樣的預言,是基於這樣的判斷:人體即將可以植入納米機器人,納米機器人開始接管人類的免疫系統,把病原體,腫瘤等一系列的病變錯誤進行修復。人體開始啟動程序化,植入納米程序晶片後開始由機器人編程,實現一系列的組織器官的修復,比如癌症還有心血管疾病的修復。
  • 黑科技!惠州首臺機器人手術顯微鏡落戶市三院
    近日,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神經醫學中心率先引進高端醫療設備——ZEISS KINEVO 900機器人手術顯微鏡,並已完成裝機調試,為惠州首臺。剛剛落戶,KINEVO 900機器人手術顯微鏡就服務了一名患者。
  • Nature子刊封面:哈佛等開發微型手術機器人
    導讀顯微外科手術,例如眼外科手術和神經外科手術,需要極其精細和複雜的操作。這款手術機器人是專門為遠程操作的顯微手術而設計的,它僅僅重達2.4g,尺寸為5cm x 7cm x 5cm, 由三個獨立驅動的微型直線驅動器驅動,每一個直線驅動器重量僅為0.41g。經分析和測試,該機器人的位置精度可以達到0.0264mm,負載能力大約為27mN。通過實驗測試展示了該機器人在顯微外科手術領域巨大的應用潛力。
  • 人類的微型科技,納米機器人,原來是如此的可怕
    說到機器人許多人都會以力大無窮、冷血的形象進行定義,對其充滿了幻想。遺憾的是,目前機器人技術正處於起步階段,各方面體系並未健全,無法大量推行於人類社會之中。不可否認的是,機器人的發展是科技的必然趨勢,新興發展的重點方向之一。
  • 微型機器人可以給我們帶來什麼好處
    其外觀像石頭、樹木、花草,裝有各種微型傳感器,可以探測出人體的紅外輻射、行走時的地面振動、金屬物體移動造成的磁場變化等,並將信號傳送到中央指揮部,指揮部可控制防禦區內的武器自動發起攻擊。   (2)機動式的微型機器人。它們裝備有太陽能電池板和計算機,可以按照預定程序機動進入敵人陣地與敵人同歸於盡。   (3)生物型微型機器人。
  • 機器人!普渡大學微型機器人輸藥已進入動物實驗階段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普渡大學的研究人員試圖通過對微型機器人施加旋轉的外部磁場,以此控制微型機器人行動軌跡。機械工程系副教授David Cappelleri說道,通過這些外部磁場不僅能為無法攜帶電池的微型機器人供電,還能安全地穿透人體中不同介質,幫助微型機器人們像越野車開過崎嶇山地一樣越過人體內部複雜的「地形」。
  • 神奇的微納米機器人走進人體
    福田敏男教授被稱為「微納機器人之父」,是北京理工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2020年IEEE總主席,也是中國機器人峰會學術委員會專家,在第五屆中國機器人峰會上,他為我們帶來了「微納米機器人」專題演講,帶來了最前沿的科技理論和研究成果,送上了一場智慧交融的科技盛宴。 利用納米醫學機器人實現對人類重大疾病的精準診斷和治療是科學家們追逐的一個偉大的夢想。
  • Nature子刊封面:哈佛大學等研發的微型手術機器人
    導讀顯微外科手術,例如眼外科手術和神經外科手術,需要極其精細和複雜的操作。科學家們希望用機器人來替代一部分人手的工作,從而克服人手在微小尺度操作的局限性,包括手部震顫和其他細微手部動作對手術造成的影響。近日,來自索尼集團和哈佛大學的研究者們 (Hiroyuki Suzuki和Robert J.
  • 微型機器人:由雷射驅動,未來可用於顯微外科手術
    這些「外科醫生」也就是微納機器人。受自然界微生物自由運動啟發,人類通過電場、磁場、光場等手段可以有效地驅動這些微納機器人。微納機器人在無創手術、靶向藥物運輸和生物傳感檢測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可重構的微型機器人,由電磁場遠程控制,可在人體內運動,進行給藥或者手術。
  • 小小的微型機器人可以穿越人類活體結腸
    普渡大學的工程師們創造了一個小小的長方形機器人,它的身材只有幾根人類的頭髮那麼寬,下圖中這個黑色末端的小長方形裝置就是它。這款小小的機器人可以通過在結腸中做端部翻轉的動作,並且已經在活體動物模型中進行了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