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和蜘蛛也能造福人類?談談那些不為人知的生物「黑科技」

2020-12-04 中科院格致論道講壇

不沾水的紡織品,不會堵塞且低能耗防霜的納米鋁翅,新型集水裝置……恐怕你無法想像,這些我們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納米仿生技術,都是大自然給我們的啟示。那麼,那些常見的昆蟲和植物,究竟隱藏著哪些不為人知的「黑科技」?

出品:"SELF格致論道講壇"公眾號(ID:SELFtalks)

以下內容為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高雪峰演講實錄:

下面我會分享:這些生物經過數百萬年的進化都具有哪些特異功能以及獨特的微納結構,它們又能給科研人員提供哪些靈感、助力工程技術難題的解決。

超疏技術的誕生與原理

我們生活的地球往往又被稱為藍色星球,具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包括我們人類,都極其依賴水資源。

水,又被稱之為生命的源泉,如果沒有水,想像一下,綠洲會變成荒漠、人類和動植物都難以生存,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是離不開水的,每天都需要喝水,洗澡生活也需要用水。但另一方面,水,也會給我們日常生活和工業生產帶來許多困擾。

舉個例子,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下雨天,你的衣服會溼,非常不方便;天氣寒冷,淋溼了,老人小孩很容易會感冒。

是不是曾經都想過,有沒有一種技術,能夠使衣服不怕水、不會被浸透。其實,這個就是我要講的超疏水納米科技。

先展示一個簡單的小實驗,小朋友在家長的陪同下在家裡面就可以實現:當我們把鐵鍋或者鋼板燒得很燙的時候,水在表面會四處飛濺。這其實就是一種超疏技術、水在表面完全不沾的。

這種超疏技術的實現原理:就是通過高溫加熱。快速在水與固體接觸的界面處會快速產生蒸汽,從而可以託住液滴、阻止水在材料表面浸潤、鋪展

但問題是:這種技術非常耗能,而且幾百度的高溫燙死人了,沒法用。儘管這種方法容易實現,但沒法真正實現應用。

荷葉的超疏水技術

自然界經過數百萬年的進化,有各種神奇的功能,我們人類的發展史,實際上就是不斷學習、模仿自然的過程。針對這個工程技術難題,自然界有沒有什麼好的解決方案呢?

荷花,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常見,每到夏天,在許多池塘都會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古人很早就已經意識到,蓮花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神奇特性,在亞洲,荷葉更是被認為是聖潔的象徵。其實,這些都是源於荷葉表面雨水不沾的神奇特性。

通過這個小視頻,我們可以更加直觀的感受到:水是很難在荷葉表面駐留的,會瞬間滾離。這就是我們人類所希望擁有的超疏水技術。

想像一下,荷葉表面的灰塵是不是很容易就被水帶走了,即使我們在荷葉表面撒上很多泥土,只要一澆水,表面立刻會幹乾淨淨,這就是為什麼荷葉之所以被認為聖潔的原因。

在高倍電子顯微鏡下,我們可以發現荷葉表面分布有無數的微米乳突,每個乳突的大小大概6~9um,間距是20um。

這是什麼概念呢,一米縮小1000倍就是1mm,1mm再縮小1000倍就是1um,而1um再縮小1000倍就是1nm。這種微米乳突是多麼的精細。

更有意思的是,如果進一步放大,我們還會發現:每個微米乳突以及乳突和乳突縫隙的表面還包覆有更精細的納米突起。荷葉表面其實是一種精細的微納複合結構,而不是我們肉眼所看到的光滑平整表面。

光滑平整表面通常是固液兩相接觸,液滴黏附在表面很難去除,而荷葉表面的微納結構可以實現固-液-氣三相接觸,液滴會懸浮在微納結構表面,水珠與固體表面的接觸面積也會大大減小。也就是說,固-液界面黏附會大大降低,水滴在表面很容易滾離,並且沿途帶走灰塵。

受荷葉靈感啟發,我們就可以人工研製超疏水界面,水滴可以完全不沾。

如果超疏水表面撒上白色粉末來模擬灰塵,滴水就很容易實現表面清潔。即使液滴高速撞擊,液滴完全都碎裂了,細小的水珠也不會在表面駐留。

受荷葉超疏水自清潔原理的啟發,科學家已經研製出完全不沾水的紡織品、遇水能夠自清潔的功能塗料。

水有多種形態,除了宏觀尺度的雨水,我們在冬天或者遇到低溫潮溼的環境,還會遇到冷凝現象。

什麼是冷凝?就是空氣中的水分子會在低溫材料表面凝結,比如從冰箱裡拿出冰鎮的雪碧或者可樂的時候,表面會很快形成冷凝水;寒冷的冬天,當我們從室外進入空調房時,房間內的溫暖的水汽會很容易在眼鏡表面凝露,眼鏡表面一旦凝露,就看不清了。

我們都知道:荷葉是生長在夏天的,那荷葉表面的超疏水微納結構能防水汽穿透嗎?在低溫潮溼的環境下,還是超疏水的嗎?

答案是,不能!如果對荷葉表面降溫,我們就很容易發現,荷葉表面會有很多的冷凝水,但此時的冷凝水已經不再是球形的水珠,而是不規則的、扁平的液滴,換言之,荷葉微納結構已經被水穿透了。

為什麼荷葉對雨水是超疏水的,而在低溫潮溼環境下會被冷凝液穿透,原因在於:周邊的水分子尺寸非常小,遠遠小於荷葉微米乳突以及納米突起之間的縫隙,水分子會優先在微納結構縫隙內部凝結,之後不斷地吸收水汽長大,冷凝液會牢牢地黏附,很難去除。

冷凝微液滴融合自彈性去除

我曾經看過一部法國紀錄片,名字叫微觀世界,講了各種昆蟲的神奇功能,其中一個鏡頭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蚊子的幼蟲是在水下繁衍棲息的,但當它長大後竟然能克服水的粘滯,從水中鑽出來,站在水表面,瞬間飛離。

兒時或許都有這樣的經歷:把螞蟻或者小昆蟲扔進水裡,它們會被淹死。所以當看到這一幕的時候,我感到非常震驚!

蚊子,人們都很熟悉,夏天會咬人,大家很討厭它,但是蚊子其實渾身都是寶,蚊子的口器實際上就是一種無痛針,如果人類能夠仿造,那麼以後小朋友打針就不疼了。

我這裡關注的是:蚊眼作為一種精密的光學元件,其本身是超疏水的,其表面能否防霧?

於是我們做了一個實驗,將捕捉的蚊子黏附在雙面膠表面,一邊噴霧一邊在高分辨光學顯微鏡下觀測:我們發現水汽會在蚊子的口器以及觸角表面凝結成球狀的微滴,但是在蚊眼表面卻不會。換言之,蚊眼表面可以防霧

不同於荷葉表面鬆散的微米乳突納米突起結構,蚊眼表面覆蓋有一層更精細的、能夠緊密排列的納米錐,正是這種獨特的密排列納米錐陣列結構阻止了霧滴的黏附。

這種結構在自然生物中普遍存在,比如蟬翼表面也有類似的密排列納米錐陣列結構,在低溫潮溼條件下,不僅可以有效的阻止冷凝液的穿透,更神奇的是,這些球狀的冷凝液滴可以通過相互融合實現自彈射去除。

通過理論計算分析,我們可以知道,冷凝液滴相互融合釋放的過剩表面能要高於界面黏附引起的能量耗散,換言之,有足夠的表面能轉換成機械能實現融並液滴的自彈射去除。

這個是非常神奇的,超疏水荷葉表面的水滴一般是在重力作用下滑離或者是撞擊彈離,而冷凝微滴由於尺寸非常小,重力效應不起作用,其完全依賴於冷凝液滴相互融合釋放的微弱過剩表面能來驅動。

受此啟發,我們提出了「材料表面原位生長密排列納米針錐就可以實現小尺度冷凝微液滴融合自彈射去除」的策略。左側這張是光學正視圖,可以看到,冷凝液滴通過相互融合自動從表面消失。右側是光學側視圖,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冷凝液滴在表面自彈射去除的軌跡。

通過這個視頻,能夠更直觀地感受到:冷凝液滴在納米仿生表面能夠自彈射去除、很難長時間駐留。這種新型的、冷凝微滴可自彈射去除的納米仿生技術,正好能夠解決空調散熱器翅片通道易被冷凝液阻塞的技術難題。

空調翅片通道的間隙往往只有一兩個毫米,冷凝液很容易阻塞通道,嚴重影響空氣對流以及室內降溫,非常耗電。

受蟬翼啟發,我們已經成功研製具有冷凝微滴自彈射去除功能的納米鋁翅,表面的冷凝液滴只有30-50um,我們研製的納米鋁翅不會出現冷凝液堵塞現象,而且還具有低能耗防霜的功效,與左側現有商用空調鋁翅形成鮮明對比。

有意思的是,這種納米仿生界面還具有防凍雨結冰的功能,這是因為這種界面不僅能夠防水汽穿透,而且還具有超疏水低黏附功能。

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零下二十度的凍雨,一旦落到普通金屬表面會瞬間凍結。

而撞擊到納米仿生表面則會瞬間彈離、還會帶走表面冷凝液。

下圖顯示了過冷水流遇到普通金屬以及納米仿生界面會呈現截然不同的效果,金屬表面瞬間鋪滿固體冰層,而納米仿生界面凍雨完全不沾。

這種技術未來有望解決飛機機翼仿凍雨結冰的工程技術難題。我們知道,當飛機經過雲端遇到過冷雨時,機翼表面會瞬間結冰,這就會極大的影響飛機的安全,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機毀人亡。

而現有的解決方案是當飛機遇到過冷雨時,機翼需要長時間高功率加熱,把水分蒸發掉,這是非常耗能的。因此,金屬表面納米仿生功能化是非常有應用前景的。

自然的啟示

我們現在在江南地區,環境優美,雨水豐沛,是非常幸福的。但是,在我國西部,有些地方還是很乾旱的,年降雨量遠遠小於蒸發量。即使如此,空氣中還是有不少水分的,那有沒有什麼辦法或者技術,可以把空氣中的水收集起來用於飲用或者灌溉。

在乾旱的沙漠中,大部分植被都很難生存,但仙人掌卻可以生存。

這是因為空氣中的水分可以在仙人掌刺的表面凝結並定向輸運至其根部。受此靈感啟發,就可以研製新型仿仙人掌刺的集水裝置用於植被灌溉。

在非洲納米布沙漠,有一種神奇的小昆蟲,它依靠背部特殊形貌及微納結構可以把海邊吹拂過來的薄霧收集成液態水,只要屁股朝天,凝結水就會源源不斷流進它的口器,滿足其生存需要。

受此啟發,就可以研製新型集水裝置,可以滿足一些特殊地區的飲水需求。

在清晨散步時,看到過蜘蛛絲凝結水的現象,這也是很有意思的。受蜘蛛絲集水原理的啟發,未來有望研製更先進的霧水收集裝置。

我們居住的藍色星球擁有不計其數的動植物資源,這是一筆巨大的寶藏。今天所分享的只是冰山一角,我們相信,納米仿生科技在不久的將來能夠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SELF格致論道講壇是中國科學院全力推出的科學文化講壇,致力於精英思想的跨界傳播,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和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聯合主辦,中國科普博覽承辦。SELFScience, Education, Life, Future的縮寫,旨在以格物致知的精神探討科技、教育、生活、未來的發展。關注微信公眾號SELFtalks獲取更多信息。

本文出品自「SELF格致論道講壇」公眾號(SELFtalks),轉載請註明公眾號出處,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人類現有的科技水平能滅絕蒼蠅和蚊子嗎?
    蚊子和蒼蠅都會傳播病毒、攜帶各種病原體,可能會破壞人的免疫系統威脅人們的健康,對人來說蒼蠅和蚊子的存在沒有直能看到的好處,也有科學家致力於研究相關物種,人類現有技術可以消滅蒼蠅、蚊子這樣種群數量龐大體型較小的昆蟲麼?根據對現有生物技術的了解,應該是不太可能的。
  • 造福人類的黑科技!這微型蜘蛛機器人,能進入人體做精細手術
    讓蜘蛛爬進體內做手術,難道說的是我們的小可愛荷蘭弟?難道是因為能力越大、責任就越大?其實,我想大家可能誤會了,我說的可是哈佛大學和波士頓大學合作的一個研究團隊,他們用一種全新的製造技術打造出來了一隻微型軟體蜘蛛機器人。據了解,這隻小蜘蛛由無彈性矽膠製成,研究團隊利用微型雷射切割出12層材料,相互粘合形成蜘蛛的身體和手臂。
  • 蚊子到底地球貢獻了什麼?點名那些蚊子做出的貢獻
    颶風蚊子的存在到底是為了什麼?蚊子和所有其他生命形式一樣,是複雜食物網的一部分。許多魚以水棲的蚊子幼蟲為食,大量的鳥類、蜘蛛和其他昆蟲以成蟲為食。蜻蜓喜歡蚊子,青蛙也吃成蚊,蝌蚪吃幼蟲,蝙蝠吃蚊子。甚至有些蚊子吃很多蚊子,另一些則喜歡其他食物,但蚊子在它們的食物網中確實佔有一席之地。
  • 羊也能「吐絲」?蜘蛛羊橫空出世,是黑科技還是生物災難?
    我們知道,生物的性狀是由基因(和環境)決定的,特定的基因決定特定的性狀,基因改變性狀隨之改變。,從而後一種生物就能表現出前一種生物的性狀。2000年年初,加拿大一家生物鋼公司和當時在懷俄明大學的分子生物學劉易斯開始合作,探索蛛絲的生產辦法。起初,他們將蜘蛛的產絲基因轉移到了細菌,蠶或者苜蓿的體內,但效果都不是很好,最後他們轉向了山羊。
  • 科技倫理是科學造福人類的導航儀
    科技倫理是科學造福人類的導航儀 原標題: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諸多重要文件,其中《國家科技倫理委員會組建方案》排在首位通過。
  • 谷歌黑科技,用交配讓蚊子斷子絕孫
    在寧靜的夏夜,有一種生物讓人深惡痛絕,它不僅會給你喝發「紅包」,它還是流行疾病的快遞員,比如在美洲肆虐的寨卡病毒。然後再由Google使用其強大的計算能力尋找出這些信息中隱藏的「生物標籤」,從而幫助醫療研究人員提前發現疾病並找到解決方案。而這個默默無蚊的Debug計劃,就是他們最近搞的事情。首先,這些蚊子都是不吸血的公蚊子。
  • 蚊子能影響人類的基因?毒蛇讓人的視覺更發達?沒開玩笑,是真的
    那個時候文字還沒有出現,野豬、蜘蛛、蛇、蠍子等動物就已經被人類刻在了石柱上。在《聖經·創世紀》裡蛇引誘亞當夏娃吃「禁果」被罰的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毒蛇毒蠍子被用來害人的事情,在影視劇裡我們更是見識過。總而言之,無論是毒蛇、蜘蛛還是蠍子,這些都是有毒的動物。事實上,它們與我們人類的關係有著悠久的歷史關係,人類的基因和演化深受這些有毒動物的影響。
  • 黑科技!中國能源取得重大突破,居全世界前沿,將造福人類百億年
    說到能源問題的時候很多人都是提高了精氣神,因為現在全球的狀況就是想要找到一種可以解決人類能源的問題,讓以後的生活能夠擺脫石油的控制權,如果中國在可控核聚變研究的一系列突破和領先,就一定會讓國民看到了國家和世界美好的未來。
  • 奇怪生物黑兔蜘蛛走紅網絡:造型蠢萌引人熱議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6日報導,在推特上四處熱播的一張照片揭示了厄瓜多熱帶雨林中的一種奇怪生物黑兔蜘蛛。它擁有八條黃色的腿,與其他許多家族成員不同。攝影師安德烈亞斯•凱(Andreas Kay)於2017年記錄了亞馬遜熱帶雨林中不尋常的長腳蜘蛛。黑兔蜘蛛有八條黃色的長腿,看起來像是一隻黑狗的頭。專家們認為,它的外觀會讓捕食者覺得它很大。這些照片引發了網上關於奇怪的節肢動物是可愛的還是令人毛骨悚然的爭論,並且許多社交媒體用戶還確認了這不是通過圖片處理合成的。這種小型節肢動物因外形特點被稱為黑兔蜘蛛。
  • 如果蚊子滅絕,對人類會有什麼影響?
    一到夏天,蚊子便成了人們的心頭大患,若是讓大家投票選擇最討厭的昆蟲,蚊子一定拍在第一位。蚊子可以通過吸血快速傳播各種疾病,據統計,蚊子傳播的疾病數量達80多種,可以說是對人類百害而無一利。既然大家如此討厭蚊子,它們對人類也沒有貢獻,那讓它們消失,會發生什麼事?對人類又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呢?有些人認為,蚊子也是生態系統中的一環,如若蚊子一夜之間滅絕,一些以蚊蟲為食的生物,如青蛙、蜘蛛、蝙蝠、蜻蜓等,同樣會造成極大的影響,從而蝴蝶效應般影響到整個生態系統。
  • 教育職場那些事,學校裡的老黃牛、蜜蜂、蝴蝶、蜘蛛和蚊子的故事
    就拿一個學校來說,真是小天地也江湖,下面的教育職場勵志故事也許能讓你明白一些道理,學校裡的小狗、老牛、蜜蜂、蝴蝶、百靈、蜘蛛、蒼蠅和蚊子-小狗和老牛的對話小狗吉米學校畢業後到處找工作,忙碌了好幾年,終於通過教師招聘當了一名老師,可是工作兩年多了,卻進展不大,毫無所獲。
  • 以人類現有的科技,能否將地球上的蒼蠅蚊子完全消滅呢?
    蚊子和蒼蠅地球上之所以有著無數的蒼蠅和蚊子的存在,是因為他們在這個地球上有著它們自己的生態位,也就是說它們可以在地球上生長發育繁殖的。蚊子首先來說,蚊子和蒼蠅的本性是自然屬性的,人類無論用什麼方法,都不可能把它們滅絕的——除了某些極其極端的方法。
  • 小小一個的蚊子為什麼生命力這麼頑強?人類能將其滅絕嗎
    但是,夏夜,山上,這兩個名詞一組合就感覺不妙,為什麼,因為夏夜的山上那不是蚊子的老巢嗎?雖然人類現在科學技術已經足夠發達了,但是對於蚊子這種古老而又沒什麼用處的生物,還是做不到趕盡殺絕的地步。但是別看這小玩意小小的,卻讓人煩不勝煩。每一個受過蚊子叮咬的人肯定都誕生過想要蚊子滅絕的念頭吧。那麼為什麼科學家不採用一些高科技手段將蚊子滅絕掉呢?
  • 蚊子滅絕,人類就能幸福嗎?《有毒》為你揭開毒物世界的奧秘
    但其實,蚊子如果真的滅絕,影響的不只是我們人類。蚊子的幼蟲在水生生態系統中數量龐大,還是溼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多以蚊子為食的物種比如魚、蛙和蝙蝠等,就會失去一大部分食物。蚊子的消失還會影響授粉,從而導致這些植物的消失。另外,蚊子的影響甚至波及到北極。
  • 科學家終於對蚊子下手了,蚊子真的能被消滅嗎?
    被蚊子叮咬後會產生皮疹,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蚊子包。蚊子叮咬的過程本身也沒有什麼,主要是在叮咬的時候,蚊子會把自身攜帶的病菌也一同傳染給我們,先黃熱病、登革熱和乙型腦炎等疾病就是由蚊子傳染的,對我們來說是很危險的。可以說在所有的動物中,蚊子是對人類最為致命的。
  • 黑寡婦蜘蛛絲"黑科技"將引燃萬億市場!A股唯一標的嘉欣絲綢
    黑寡婦 蜘蛛絲"黑科技"在國內的技術研發有了重大突破!嘉欣絲綢(002404,股吧)(002404)近日在投資者調研中透露,公司子公司超絲科技研發的家蠶蜘蛛超級仿生絲,通過家蠶和黑寡婦蜘蛛的基因組合改良家蠶絲的性能,目前技術上已取得突破,培育的家蠶絲強度已比普通蠶絲強3.86倍,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把毒蜘蛛的基因改造到真菌上,為了對付蚊子人類造出生化大殺器
    給它加裝了澳洲毒蜘蛛的造毒基因片段,這使它成為了一能內含澳洲毒蜘蛛劇毒的基因改造版超級滅蚊真菌:Metarhizium pingshaense!!   在對付蚊子的道路上,人類經過上萬年的殘酷洗禮,如今終於祭出了第一件滅蚊生化武器.....
  • 黑寡婦蜘蛛絲「黑科技」一絲難求!嘉欣絲綢仿生絲技術獲重大突破
    (原標題:黑寡婦蜘蛛絲「黑科技」一絲難求!嘉欣絲綢仿生絲技術獲重大突破)黑寡婦蜘蛛絲「黑科技」在國內的技術研發有了重大突破!
  • 自然界最致命的可怕生物,常見的它每年殺死200多萬人類
    好像普通的蜘蛛不夠可怕,但巴西水蜘蛛卻必須不得不小心,因為這種蜘蛛有記錄的已經殺死了7個人獅子、鯊魚和眼鏡蛇可能是人們都能想到的,但是那些外表看似柔弱,體型很小的動物同樣也是致命的殺手。毒鏢青蛙被致命的毒素所覆蓋,這麼微小的生物身上的毒素足以殺死10個成年人。食人螞蟻,是非常聰明又兇猛的小生物。它們一窩就可以多達2000萬隻,據在冊記錄,每年30人被它們殺死。水母是像天使一樣漂浮在海洋中的驚人的生物。但是,它們是非常危險的,每年可以殺死多達170人!
  • 中國的三大黑科技:液態金屬有生命、沙漠加水變良田、蚊子在絕育
    今天跟大家介紹中國的三大黑科技液態生命金屬提到液態金屬,大家會想終結者裡的機器,大反派就是液態金屬造的,能夠隨意變形。事實上,科幻小說裡的東西正在變成現實。治沙黑科技,加點膠水,沙漠變良田。重慶交通大學的易志堅教授發明了一種神奇的膠水,用這種膠水倒在沙子裡,混合之後,沙子就能轉化為土壤,沙漠就能變成良田。這是什麼原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