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居住在人體內的機器人
■ 李銳最近,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神奇的納米機器人;該機器人可在磁性「鑷子」的操控下,在活體癌細胞中精準活動,未來有望用於癌症診斷和治療。他們還設想,用這種納米機器人來阻塞腫瘤血管,從而「餓死」癌細胞或直接破壞癌細胞,未來有望為化療、放療和免疫療法無效的癌症患者提供一種新療法。納米機器人是機器人工程學的一種新興科技;它是根據分子水平的生物學原理為設計原型,設計製造可對納米空間(一納米等於十億分之一米)進行操作的「功能分子器件」,其研製屬於分子仿生學的範疇,所以納米機器人也稱分子機器人。
-
這款將藥物帶進腸道的機器人你敢嘗嘗嗎?
但近日,來自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以下簡稱EPFL)智能系統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推出了一款更加神奇的可吞食並且可消化的自動促動器。它由明膠製成,能夠進入人體腸道,釋放所攜帶的藥物,完成一些醫療任務。所謂促動器,就是指機械裝置中負責帶動運動的部分。與一般由電機帶動的金屬細木工不同,這些可吞食的明膠促動器,是靠內部的空氣、液體,以及可以反應的化學物質來運動的。
-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AFM|3D列印高強韌雙網絡顆粒水凝膠
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Esther Amstad團隊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期刊上發表了「3D Printing of Strong and Tough Double Network Granular Hydrogels」的文章。
-
【第2549期】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3D列印高強韌雙網絡顆粒水凝膠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3D列印高強韌雙網絡顆粒水凝膠 近日,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引入3D列印來製造堅韌的軟質材料,以使其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能。
-
直接推送藥物,這款納米機器人能在你的身體內「遊走」
【獵雲網(微信號:)】1月21日報導(編譯:一晌貪歡)當聽到「機器人」這個詞時你會想到什麼?Boston Dynamics公司(Alphabet 旗下機器人開發公司)的機器狗?軟銀集團的人形機器人?又或者是可以在人體內自由穿行的微型設備?
-
夢從瑞士的洛桑商學院起航,心向世界飛翔
在素有"世界花園"之美稱的歐洲國家瑞士,矗立著一所環境優雅的學校——洛桑商學院,瑞士的洛桑商學院英文名稱為business school lausanne(簡稱BSL),該學院是獲得美國的專業認證機構ACBSP認證的第一所歐洲院校。
-
瑞士黑科技:酷似人工肌肉,重量僅為0.2克的超柔軟昆蟲機器人
小姐姐有話說:瑞士聯邦理工學院,又名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享有「歐陸第一名校」的美譽。它其實是一個在某些科研上,可以趕超麻省理工學院的工科大學,只不過更多人會更熟悉美國的高校。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今天我要告訴你,瑞士人又搞事情了。瑞士聯邦理工學院洛桑分校(EPFL)Herbert Shea教授研究團隊,於2019年12月18日,發表了:以每秒3釐米的速度,在任何地形都可以移動的超輕型昆蟲機器人「DEAnsect」。
-
瑞士洛桑大學屬於幾流大學
洛桑大學(法語:Université de Lausanne;英語:University of Lausanne),簡稱UNIL,瑞士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之一,距今已有470多年的歷史。學校學術氛圍濃厚,與洛桑聯邦理工學院一起,形成致力於教學和科學研究的高等權威學府,是世界著名的綜合性院校。位於西南部沃州的洛桑市,瑞士法語區中心地區,地理位置十分優越。獲得中國教育部認證。
-
瑞士的洛桑商學院 ACBSP認證的第一所歐洲院校
瑞士的洛桑商學院(BSL)是一所創新的商學院,總校位於瑞士,成立於1987年,是ACBSP認證的第一所歐洲院校。瑞士的洛桑商學院(BSL)還提供一般管理、企業財務(準備CFA一級考試)和可持續商業(與聖加侖大學合作)方面的高管培訓,超越傳統教育,圍繞社會、環境和經濟問題組織教學和學習。
-
瑞士的洛桑商學院登QS商業碩士排名榜第二名
洛桑商學院(BSL)官網發布的關於認證和排名信息: 在2019年QS商業碩士排名中,位於瑞士的洛桑商學院的國際及可持續金融碩士、國際管理碩士均在瑞士排名第二。該排名包括了全球150多所院校,以可僱傭性、校友、學習投資回報、思想領導力和學生及教師多樣性這五個維度所做的綜合評定。
-
以領先的醫療和生命科學研發能力投入全球抗疫:瑞士在四個重要領域...
儘管疫苗作為最終解決方案獲得大部分的投入和資金,但一般的共識是有效的疫苗很難在短期內出現;其他控制病毒和疫情的關鍵領域還包括檢測、抗病毒藥物、轉化使用已獲批准的其他適應症藥物等。 瑞士擁有世界領先的醫療和生命科學領域的企業和科研機構;他們以高度的創新和研發能力,為抗擊新冠肺炎做出了重大貢獻。
-
昆蟲機器人即將成為現實,小小昆蟲作用可真大
機器人一直以來都是科學家們重點研究的一個話題,而人們通常會去採用仿生理論研發機器人,這同樣是機器人學家的最愛。仿生學仿生學是一個很通俗的學科,這個學科旨在於把地球上的各種生物進行解析,研究其他生物的運作機能以及身體結構。
-
一種「壓電材料驅動的微型夾爪」可抓取自重30倍的物體
近日,由哈佛大學,洛桑聯邦理工學院以及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聯合在國際機器人通訊期刊《IEEE機器人與自動化通訊》(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Letter)發表了一篇文章中提出了一種「壓電材料驅動的微型夾爪」,這款夾爪本身張開的尺寸大約為0.2mm,自身重量0.1g, 但確可以抓取重達3g(30倍)的物體。
-
瑞士研發出模擬肌肉運動控制的智能神經假體
原標題:瑞士研發出模擬肌肉運動控制的智能神經假體 最近,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神經科學家從自然的肌肉運動控制中獲得靈感,設計出多種新型假體設備,從腦控輪椅、遠程監控機器人到先進的義肢,能更好地替代人體四肢功能。經過測試,用戶能用這些神經假體完成多種任務。研究人員最近在美國舊金山召開的認知神經科學協會(CNS)大會上宣布了最新成果。
-
蘇黎世聯邦理工「非接觸式機器人抓手」問世
導讀隨著各個行業中自動化和機器人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們對機器人抓爪的要求越來越高。通過使用聲懸浮力,瑞士科學家近日開發出了一種無損傷和無汙染的非接觸式機器人抓手,用於處理高度易碎的物體。近日,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超聲波抓取器,通過聲波懸浮,該抓取器可以在零接觸的情況下拾起和操縱小物體。這使得機器人能夠處理易碎物品,例如精密手錶零件。
-
「可食用」機器人問世:外形類似大象
時隔四年後,奧地利約翰尼斯 · 克卜勒林茨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也發明了一種 「可食用」機器人。製作這款機器人,使用的是基於食用級材料明膠的通用生物凝膠。這隻看上去有點兒眼熟的機器人也有點兒卑微——不僅可被人吃,還能在幾個小時內被汙水中的微生物吃(分)掉(解)。
-
這8所全球頂級的專業理工大學,你知道嗎?
選擇優質的理工類大學就讀人工智慧、機器人等新潮專業,是不少準留學生家長的心願。今天,美國英文學院(AAE)為你分享8所U. S. 4、瑞士——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urich) 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urich),在U. S.
-
納米機器人發展前景令人鼓舞,未來值得期待
其實這些「探險者」就是納米機器人;它們直接觀看到人體各個器官的組織和運行情況。納米機器人技術在當時只是一種科學幻想,但如今已出現在現實世界。前不久,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與香港科技大學以及湘潭大學合作,研發出一種基於聚集發光元件的納米仿生機器人系統,用於血腦屏障穿越及腦膠質瘤靶向診療。
-
洛桑聯邦理工學院提出專利概念——減排9成二氧化碳還能循環利用?
近日,洛桑聯邦理工學院Valais Wallis學院的研究人員申請了一項新概念的專利,該概念可將卡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近90%。過程是將二氧化碳捕獲在排氣系統中,將其轉化為液體並將其存儲在車輛上;然後將液態二氧化碳輸送到服務站,在那裡液態二氧化碳會被轉化為傳統燃料。
-
基於聲波的機器人夾持器被開發 無需接觸就能精準操縱微小易碎物體
作為在聯邦理工學院的研究項目的一部分,這位前聯邦理工學院博士生目前正在開發一種方法,可以完全舉起和操縱小物體而不需要接觸它們。在小型部件損壞需要花錢的情況下,例如在制表業或半導體行業,這一點尤其重要。 傳統的機器人夾持器容易損壞脆弱的物體。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以使用柔軟的橡膠狀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