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機器人發展前景令人鼓舞,未來值得期待

2020-12-05 前瞻網

納米機器人發展前景令人鼓舞,未來值得期待

 Winnie Lee • 2020-12-01 11:44:08 來源:前瞻網 E1567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在一個真正史詩級別的科技領域中,沒有任何一項革新技術比納米機器人的出現更為舉世震驚。科學家們正在研發一種比人類頭髮更為精細的微型機器,旨在在人類無法進行操作的分子層面上對原子和細胞結構實現一系列操作;而這種微型機器就是納米機器人,它屬於機器人工程學的一種新興高科技。有科學家認為,納米機器人發展前景令人鼓舞,未來值得期待。

1959年,美國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理察·費曼教授率先提出納米技術的設想。他在一次題為《在物質底層有大量的空間》的演講中說到:「將來人類有可能建造一種分子大小的微型機器,可以把分子甚至單個的原子作為建築構件在非常細小的空間構建物質,這意味著人類可以在最底層空間製造任何東西。」演講中,他雖然沒有使用「納米」這個詞,但實際上已闡述了納米機器人技術的基本概念。

1987 年,美國科幻大片《驚異大奇航》(Innerspace)首次向我們展示了科學家對納米機器人的構想;在影片情節中,縮小至幾納米的人和飛船被注射進人體後,這些特殊的微小「探險者」便在人體內部開始了一場驚險旅行。其實這些「探險者」就是納米機器人;它們直接觀看到人體各個器官的組織和運行情況。納米機器人技術在當時只是一種科學幻想,但如今已出現在現實世界。

前不久,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與香港科技大學以及湘潭大學合作,研發出一種基於聚集發光元件的納米仿生機器人系統,用於血腦屏障穿越及腦膠質瘤靶向診療。該納米機器人系統,以聚集誘導發光材料(AIE)為內骨骼,以自然殺傷細胞膜為外部皮膚,保留了AIE在聚集態的優越的近紅外二區發光性能,同時賦予了AIE自然殺傷細胞免疫調節與識別的功能。

從廣義上來講,只要在納米尺度(一納米等於十億分之一米)能夠進行運動和操作的系統都可叫做納米機器人。納米機器人是納米生物學中最具有誘惑力的內容,也是當今高新科技的前沿熱點之一。不少科學家都看好納米機器人的應用前景和實用價值,一些發達國家還制定了相關的戰略性計劃,投入巨資搶佔納米機器人技術高地。

目前研發的納米機器人屬於第一代,是生物系統和機械系統的有機結合體,這代納米機器人可以注入人體血管內,進行健康檢查和疾病治療;第二代納米機器人是直接從原子或分子裝配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納米尺度的分子裝置,能夠執行複雜的納米級別的任務;第三代納米機器人將包含有強人工智慧和納米計算機,是一種可以進行人機對話的智能裝置。

許多專家強調:當前最重要、最迫切的就是納米機器人在醫療領域的應用。醫用納米機器人可以注入人體血管內,進行血管養護、健康檢查、精準給藥、疾病治療和器官修復等,還可從基因中除去有害的脫氧核糖核酸(DNA),或把正常的DNA安裝在基因中,使機體正常運行。在可預見的未來,被視為當今疑難病症(如癌症、愛滋病、高血壓等)都將迎刃而解。

近年來,醫用納米機器人的研發取得不少可喜成果。例如,2016年7月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科學家研發出可將藥物投遞到特定位置的納米機器人;又如,2017年8月,英國杜倫大學、美國萊斯大學和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的科學家研製出可殺死癌細胞的納米機器人;再如,2019年7月,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科學家研發出可進行藥物遞送或者智能微手術的納米機器人。普通人看來這些成果可能只是不起眼的小突破,但在真正的科學家眼裡,卻蘊含著納米機器人的巨大進步。

不過到目前為止,醫用納米機器人技術依然停留在研發試驗階段,一些技術性障礙還有待破解。從現階段來講,受技術水平限制,納米機器人在驅動、控制、傳感反饋、複合材料等方面都存在研究瓶頸。儘管如此,許多專家還是認為,納米機器人將帶來一場醫學革命。美國工程師、未來學家雷·科茲威爾博士甚至認為,到2030年,納米機器人將可藉助無創的方式進入人類大腦,屆時人類將變得更長壽、更聰明和更幽默。

除了醫療領域外,納米機器人在其他領域,如軍事、環保、工業、農業等也將大顯身手。因此,有專家預言:用不了多久,個頭只有分子大小的神奇納米機器人將源源不斷地進入人類的日常生活。中國科學家、未來學家周海中教授在1990年發表的《論機器人》一文中甚至預言:到21世紀中葉,納米機器人將徹底改變人類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文/張琦(作者單位: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

本文來源前瞻網,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前瞻網的立場。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機器人產業發展現狀及未來前景預測
    打開APP 機器人產業發展現狀及未來前景預測 發表於 2019-07-26 15:26:08 目前,國內機器人產業園圍繞機器人產業發展,主要以工業機器人為主,同時也涉及服務機器人等領域。  政策扶持發展、需求不斷擴大,國內機器人市場規模持續增長。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 《2019年機器人產業園發展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 顯示,2018年中國機器人市場超過310億美元,預計2019年將近400億美元。到2020年,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或將超500億美元。
  • 神秘的科學技術,納米機器人或重塑未來!
    機器人是幹嘛的?相信大家對於機器人的定義還是比較陌生,其實機器人(Robot)是自動執行工作的機器裝置。它既可以接受人類指揮,又可以運行預先編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據以人工智慧技術制定的原則綱領行動。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比機器人更強大,沒錯,就是納米機器人!
  • 未來給你做手術的也許是DNA納米機器人
    除了帶貨、識別、運輸、卸載藥物,DNA機器人還可以被裝載上更多「邏輯門」,以實現更多功能——未來給你做手術的也許是DNA納米機器人目前在很多領域,智慧機器人已經可以幫人類完成高危、高難的工作。如今的機器人已不再只是「鋼鐵戰士」,生命基本物質——DNA(脫氧核糖核酸)賦予納米機器人「血肉之軀」。這種「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DNA機器人,能在納米尺度上執行任務,因此它可以在人體細胞內發揮作用,這也讓很多科研人員看到了其在醫療領域的廣闊前景。
  • 未來醫療納米機器人能否獲得突破性的發展和成熟應用?
    打開APP 未來醫療納米機器人能否獲得突破性的發展和成熟應用?機器人與醫療的結合,可以落地在治療、康復、運輸、管理等多個環節,能有效節約醫療資源,提升醫療技術,促進醫療智慧化、現代化的轉型發展。  據《2018年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顯示,在過去一年我國的服務機器人市場之上,醫療機器人的應用已經佔據較大比重,市場規模超過5億美元,成為推動我國服務機器人快速發展的主力細分。
  • 中國開發納米微操作機器人 未來電器可無限縮小
    記者昨日從中科院獲悉,一臺能夠在納米尺度上操作的機器人系統樣機近日由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所研製成功,並通過了國家「863」自動化領域智慧機器人專家組的驗收。在納米尺度上的操作,被稱為「納米微操作」,是納米技術的重要內容,其目的是在納米尺度上按人的意願對納米材料實現移動、整形、刻畫以及裝配等工作。納米微操作始於上世紀80年代,IBM的科學家1989年利用掃描式隧道顯微鏡(STM)操作35個氙原子在鎳金屬表面拼出I-B-M三個字母,成為轟動世界的新聞,開了納米微操作先河。從此,納米操作技術作為一個重要的戰略發展方向吸引各國競相展開研究。
  • 納米機器人或成未來醫學界主角?
    不久前,頂級刊物《科學·機器人學》(Science Robotics)上刊登了關於醫用納米機器人的突破性發現:藉助光聲斷層成像技術,實時控制納米機器人,讓其準確抵達人體某個部位(如腫瘤深處)進行藥物遞送或微創手術,完成人類幾乎不可能達到的療效。
  • 納米機器人在不久的未來,會改變人類的生活嗎?
    早在2001年1月,美國國家納米研究機構成立,現在,全世界的研究機構都在想方設法將這些幻想變成現實。在未來的世界裡,納米機器人將源源不斷地進入人類的日常生活,為我們製造鑽石、艦艇、鞋子、牛排,甚至在我們的血液中穿梭,為我們醫治疾病。
  • 神奇的納米機器人
    納米機器人的設想,是在納米(一納米等於十億分之一米)尺度上,研製可編程的分子機器人(也稱「細胞機器人」或「DNA機器人」)。 納米機器人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國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理察·費曼教授於1959年提出的。他認為人類未來有可能建造一種分子大小的微型機器,把分子甚至單個原子作為建築構件,在非常細小的空間裡構建物質。這意味著,人類可在底層空間製造任何東西。
  • 工業機器人發展前景不好?
    轉載請註明出處機器人行業是未來中國發展最快的行業。作為國家新興戰略產業之一,機器人技術反映了國家科技的綜合實力。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如此迅速,工業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前景如何?一,機器人市場結構2018年上半年,全球機器人行業市場規模突破277億美元,同比增長18%。其中,工業機器人市場為155億美元,服務機器人市場為86億美元,特殊機器人市場為36億美元。
  • 遞送藥物、修補細胞、改造基因,納米機器人將帶來怎樣的未來?
    對於機器人,相信大家並不陌生,但是今天我們要說的納米機器人也許您就不那麼熟悉了。說到納米,我們就會想到小,小的肉眼都看不到,要是未來出現了納米機器人,那到底是一件令人恐懼,還是令人神往的事情呢?還是先來了解一下納米機器人的來頭吧~第一個使用納米機器人(nanobot)這個術語的科學家是美國物理學家理察·費曼。早在1959年,他在一次大眾演講中,提到了使用納米機器人來治療心臟病的概念。
  • 遞送藥物、修補細胞、改造基因,納米機器人將帶來怎樣的未來?
    對於機器人,相信大家並不陌生,但是今天我們要說的納米機器人也許您就不那麼熟悉了。說到納米,我們就會想到小,小的肉眼都看不到,要是未來出現了納米機器人,那到底是一件令人恐懼,還是令人神往的事情呢?還是先來了解一下納米機器人的來頭吧~第一個使用納米機器人(nanobot)這個術語的科學家是美國物理學家理察·費曼。早在1959年,他在一次大眾演講中,提到了使用納米機器人來治療心臟病的概念。從那以後,人們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想看看這些納米分子裝置究竟能帶來什麼奇蹟。
  • 納米機器人在醫學上前景簡析
    納米生物學的近期設想,是在納米尺度上應用生物學原理,發現新現象,研製可編程的分子機器人,也稱納米機器人。合成生物學對細胞信號傳導與基因調控網絡重新設計,開發「在體」(invivo)或「溼」的生物計算機或細胞機器人,從而產生了另種方式的納米機器人技術。
  • 移動機器人行業發展現狀與未來發展趨勢
    在成員大會的沙發論壇中,業內代表企業與高校專家共聚一堂,就移動機器人行業發展現狀與未來發展趨勢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此次沙龍論壇由中國移動機器人(AGV)產業聯盟主席、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移動機器人BG總裁張雷主持。
  • 2020-2024年中國酒店機器人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未來發展前景
    酒店機器人隸屬於服務機器人中的專業領域服務機器人,主要從事維護保養、修理、運輸、清洗、保安、教授、監護等工作。根據用途的不同,機器人可大致分為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以及特種機器人三大類。其中服務機器人又可以細分為專業領域服務機器人和個人/家庭服務機器人。而酒店機器人隸屬於服務機器人中的專業領域服務機器人,主要從事維護保養、修理、運輸、清洗、保安、教授、監護等工作。
  • 納米機器人及其生物醫學應用的研究綜述文章
    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2021, 68(1): 130-147)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了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微納米課題組關於納米機器人及其生物醫學應用的研究綜述文章Progress in nanorobotics for advancing biomedicine。
  • 人類的微型科技,納米機器人,原來是如此的可怕
    說到機器人許多人都會以力大無窮、冷血的形象進行定義,對其充滿了幻想。遺憾的是,目前機器人技術正處於起步階段,各方面體系並未健全,無法大量推行於人類社會之中。不可否認的是,機器人的發展是科技的必然趨勢,新興發展的重點方向之一。
  • 瀋陽自動化所發表納米機器人及其生物醫學應用研究綜述文章
    該論文基於課題組在納米操作機器人單細胞單分子探測方面的研究成果,系統總結了近年來納米機器人技術應用於生物醫學領域取得的進展,並展望其未來發展前景。  納米機器人技術是指開發可在納米尺度執行任務(如感知、驅動、操作、推進、控制、協同等)的機器人設備/系統。
  • 家庭服務機器人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分析(附報告目錄)
    文件明確提出機器人是未來發展重點領域,在服務機器人領域圍繞醫療健康、家庭服務、教育娛樂等應用需求,積極研發新產品,促進機器人標準化、模塊化發展,擴大市場應用。同時,突破機器人本體、減速器、伺服電機、控制器、傳感器與驅動器等關鍵零部件及系統集成設計製造等技術瓶頸。
  • 納米機器人的智能化_納米機器人 - CSDN
    而怎樣把人工智慧的方法用在星載雷射測高的數據處理領域,我認為有很多可以值得研究的問題。」最後,陳歡歡教授也指出,在未來基於知識圖譜的邏輯推理和遞進關係的研究是一個值得期待的研究方向。在談到深度學習的發展與挑戰時,董彬教授指出,雖然深度學習技術在實際應用中取得了廣泛的好評,但是深度學習本身的數學理論基礎卻非常薄弱,我們缺乏對其進行分析的有效的數學手段。
  • 裝備製造業之機器人國際發展趨勢及前景
    美國工業機器人在20世紀60年代後期由於受到技術水平、大幅增加的失業率、通貨膨脹等問題的影響,加之急速發展的日本工業機器人市場的擠壓,其機器人發展一直處在低迷狀況。結合美國信息技術水平非常發達而製造業卻不竟如人意的局面,2009年美國制訂了《重振美國製造業框架》,並於2011年推行「先進位造夥伴計劃」,2012年推行「美國先進位造業國家戰略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