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給你做手術的也許是DNA納米機器人

2020-12-08 光明網

除了帶貨、識別、運輸、卸載藥物,DNA機器人還可以被裝載上更多「邏輯門」,以實現更多功能——

未來給你做手術的也許是DNA納米機器人

目前在很多領域,智慧機器人已經可以幫人類完成高危、高難的工作。如今的機器人已不再只是「鋼鐵戰士」,生命基本物質——DNA(脫氧核糖核酸)賦予納米機器人「血肉之軀」。

這種「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DNA機器人,能在納米尺度上執行任務,因此它可以在人體細胞內發揮作用,這也讓很多科研人員看到了其在醫療領域的廣闊前景。在11月1日舉行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科學前沿話題講堂上,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樊春海圍繞DNA製成的納米級機器人做了專題報告,表達了其對DNA機器人治療疾病的樂觀設想。他認為,總有一天,基於DNA的機器、基於DNA的自組裝機器、基於DNA的納米機器人,可用來治療人類疾病。

框架核酸提升DNA機器人「智能」

「DNA納米機器人最核心的技術就是DNA摺紙技術,在此基礎之上,融合了一些可調控的機制,使得DNA不止能被折成各種結構,還具有了動態的機械功能,從而可以被稱為『機器人』。」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齊浩介紹,雖然DNA納米機器人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電子機器人,但之前能構建的生物分子都沒有這些動態的功能,而DNA摺紙技術幫助實現了分子的自組裝,因此能賦予它一些動態調控的功能,使之更智能。

「不同形式的DNA結構也被稱為框架核酸。通過DNA摺紙技術,將連成片的DNA當作『紙』,經過設計和堆疊,構建出自己想要的模樣,實現了人工設計自組裝核酸結構。這種折出來的框架核酸,具有可編程的尺寸、形狀和機械性能。有了這些DNA框架結構,科學家就可以在納米範圍內精確地組織小分子,使其成為架構納米藥物的有效平臺。」齊浩介紹,通過DNA摺紙技術,就可以搭建出機器人的「骨架」。

和傳統的DNA相比,DNA框架具有更穩定的結構,不容易被體內的外切酶降解,從而更加準確有效地進入細胞,向人體內遞送靶向藥物。

框架核酸可以賦予機器人一些動態功能,而且這些功能是可控的。「DNA機器人可以實現很多功能,比如DNA行走、識別、結構開合等,這些技術都是通過DNA的序列設計技術來實現的。而序列設計是基於DNA鏈和鏈之間的識別來控制配對。」齊浩舉例說,比如DNA機器人行走,就是根據核苷酸的鹼基互補配對原則,A、T、C、G這4種鹼基能夠兩兩連接,形成雙鏈。利用這個原理,設計特殊序列的DNA「樁」,這些DNA「樁」就像是DNA機器人前進路上用來踩踏的磚頭。當機器人一隻腳踏上正確的「樁」時腿部會快速進行鹼基配對,另一隻腳隨機選擇一塊正確的「樁」,踏出下一步,踩著之前樁子的那隻腳就變自由了。

「其實很多高分子材料都能做出動態功能,比如溫度、硬度變化,材料也能『動』起來,實現智能化。但之所以DNA用來做機器人引起這麼多關注,是因為DNA摺紙可以在這麼小的尺度折出更複雜的結構,使得DNA機器人的可控精度、靈敏度更高。」齊浩介紹,目前DNA序列設計技術發展很快,出現了很多軟體,可以精準設計出DNA鏈和鏈之間相互識別、作用的序列。

能與更多物質結合實現更複雜功能

「最開始研究DNA摺紙,主要是通過DNA摺紙和組裝,做出一個結構,從而來實現各種功能。現在越來越多的科研人員,讓DNA與生物酶等其他分子結合在一起,以實現更複雜的功能。」齊浩舉例說,就像去年,有科研人員在DNA摺紙技術基礎上,固定納米金、生物酶,並且精準控制。相當於把DNA摺紙做成分子生物晶片,而後固定各種生物元件,以實現更複雜的分子功能。

「這種通過DNA摺紙,折出高精準度的核酸框架,而後再把具有不同功能的生物分子精準固定在框架上,從而實現各種生物功能,是DNA機器人未來的主要發展趨勢。」齊浩說,但這些生物分子固化之後,生物功能怎麼去設計,怎麼讓它們相互之間協調工作,這都是後期需要解決的一些問題。

目前,DNA機器人的效率也需要提高。比如來自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錢璐璐教授研究出的一種可移動DNA機器人,它邁出一步需要5分鐘,一步只能移動6納米,單個機器人用了接近一天的時間才將6個不同的「貨物」運送到指定位置。

「與低效率同時存在的是高成本,每一個DNA機器人的加工成本都很高,如果需要大批量使用成本會更高。」齊浩解釋,這是因為,比如執行一個任務需要100個DNA機器人,目前做不到能精準控制每一個DNA機器人去執行命令,如果有幾個機器人「開小差」,完成任務的效率就更低了,付出的成本就會相應增加。

可成為智能升級版靶向藥載體

「DNA機器人在醫療領域,更多的會用來為某些腫瘤或癌症患者遞送靶向藥,或是製造納米級設備元件,成為精準醫療的加速器。」齊浩進一步解釋,之前都是把藥物做成小分子,在人體內漫無目的地擴散到各個部位。後來出現了靶向藥,就是在藥物上增加識別病灶的分子靶點。而用DNA機器人可以製作智能升級版靶向藥。

齊浩強調,DNA機器人本身並不治病,它只是一個載體,可以攜帶藥物精準到達病灶或者病灶周邊,進行操作精準給藥,以增加現有藥物的效力。

而且除了帶貨、識別、運輸、卸載藥物,DNA機器人還可以被裝載上更多的「邏輯門」,以實現更多的功能和操控。齊浩舉例說,研究人員曾製作過一個DNA機器人盒子,盒子裡可攜帶治療腫瘤的藥物,通過設計識別功能,「盒子機器人」可準確找到腫瘤細胞,並且通過識別預先設計好的分子信號,打開盒子門。這個開門的操作就可以設計「和」或者「或」的邏輯門,滿足兩個條件打開門或者滿足兩個條件中的一個就開門。

DNA機器人,能在納米尺度完成這麼多複雜的操作,讓科研人員看到了它在醫療領域前景可期。有專家表示,這種微小的機器人甚至可以完成定位,操作一臺小型手術。

不過與大多數新生事物相同,DNA機器人應用於醫療,還有很多關鍵的問題需要解決,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生物安全性。

DNA是人類的遺傳信息,使用DNA做成機器人進入人體細胞進行治療,就相當於外源DNA進入人體,可能存在與人類DNA相互作用、整合到人類基因組的情況,對人類自身遺傳信息的穩定性產生影響。

「目前的科研人員都還在DNA機器人的構建層面進行研究,它的功能還沒那麼強大。未來DNA機器人的技術一旦成熟並進入到應用層面,生物的穩定性和安全性等問題就會凸顯出來。」齊浩表示。(陳曦)

來源: 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納米機器人創造未來?也許是毀滅,比滅霸還恐怖的納米灰霧了解下
    生物技術被認為是納米技術可以廣泛應用的領域之一。癌症,讓所有人談之色變的萬疾之王,未來也許就會在納米技術面前不藥而愈。現在眾多的科學家都在爭相研究,如何製造出可以進入人體內,針對癌細胞的納米機器人。當百萬量級的納米機器人進入人體內後,就會隨著血液循環流動到全身各處,並且可以根據自身攜帶的基因靶向信息,分辨出癌細胞,並將癌細胞完全分解。達到完全治癒癌症卻不會傷及患者正常的細胞。
  • 在地球生存38億年的納米機器人「噬菌體」,可能用於醫療方面!
    你知道世界上存在了三十八億年的納米機器人嗎?這是一個有關於人類命運的納米機器人「噬菌體」噬菌體誕生於地球上的第一個細菌,之前目前地球上發現最古老的細菌化石來自於三十八億年前,噬菌體是以專門獵殺細菌為生的獵手,它介於生物和非生物之間,所以被稱為納米機器人。
  • 有「手」有「腳」的DNA納米機器人,能在血液中搬運分子級藥物
    編者按:微型機器人是機器人研究的重要領域,對於醫療技術尤其重要。最近,科學家研發出了一款只有DNA單鏈大小的納米機器人。別看這個機器人這麼小,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原文作者為 Timothy Revell,文章發表於《New Scientist》雜誌網站。
  • 在地球生存38億年的納米機器人「噬菌體」,可能用於醫療方面
    你知道世界上存在了三十八億年的納米機器人嗎?這是一個有關於人類命運的納米機器人「噬菌體」噬菌體誕生於地球上的第一個細菌,之前目前地球上發現最古老的細菌化石來自於三十八億年前,噬菌體是以專門獵殺細菌為生的獵手,它介於生物和非生物之間,所以被稱為納米機器人。
  • 遞送藥物、修補細胞、改造基因,納米機器人將帶來怎樣的未來?
    對於機器人,相信大家並不陌生,但是今天我們要說的納米機器人也許您就不那麼熟悉了。說到納米,我們就會想到小,小的肉眼都看不到,要是未來出現了納米機器人,那到底是一件令人恐懼,還是令人神往的事情呢?還是先來了解一下納米機器人的來頭吧~第一個使用納米機器人(nanobot)這個術語的科學家是美國物理學家理察·費曼。早在1959年,他在一次大眾演講中,提到了使用納米機器人來治療心臟病的概念。
  • 遞送藥物、修補細胞、改造基因,納米機器人將帶來怎樣的未來?
    對於機器人,相信大家並不陌生,但是今天我們要說的納米機器人也許您就不那麼熟悉了。說到納米,我們就會想到小,小的肉眼都看不到,要是未來出現了納米機器人,那到底是一件令人恐懼,還是令人神往的事情呢?還是先來了解一下納米機器人的來頭吧~第一個使用納米機器人(nanobot)這個術語的科學家是美國物理學家理察·費曼。早在1959年,他在一次大眾演講中,提到了使用納米機器人來治療心臟病的概念。從那以後,人們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想看看這些納米分子裝置究竟能帶來什麼奇蹟。
  • 納米機器人或成未來醫學界主角?
    不久前,頂級刊物《科學·機器人學》(Science Robotics)上刊登了關於醫用納米機器人的突破性發現:藉助光聲斷層成像技術,實時控制納米機器人,讓其準確抵達人體某個部位(如腫瘤深處)進行藥物遞送或微創手術,完成人類幾乎不可能達到的療效。
  • 納米機器人在不久的未來,會改變人類的生活嗎?
    驢友們感激涕零,捧起食物狼吞虎咽,很快恢復了元氣……上文的故事聽起來像天方夜譚,可隨著人類對於生物的分子機器仿生學的不斷探究和技術上的進步,也許這樣的幻想在幾十年後就能成為現實。早在2001年1月,美國國家納米研究機構成立,現在,全世界的研究機構都在想方設法將這些幻想變成現實。
  • 神秘的科學技術,納米機器人或重塑未來!
    機器人是幹嘛的?相信大家對於機器人的定義還是比較陌生,其實機器人(Robot)是自動執行工作的機器裝置。它既可以接受人類指揮,又可以運行預先編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據以人工智慧技術制定的原則綱領行動。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比機器人更強大,沒錯,就是納米機器人!
  • 除了帶貨、識別、運輸、卸載藥物,DNA機器人還可以被裝載上更多...
    原標題:除了帶貨、識別、運輸、卸載藥物,DNA機器人還可以被裝載上更多「邏輯門」,以實現更多功能——未來給你做手術的也許是DNA納米機器人目前在很多領域,智慧機器人已經可以幫人類完成高危、高難的工作。如今的機器人已不再只是「鋼鐵戰士」,生命基本物質——DNA(脫氧核糖核酸)賦予納米機器人「血肉之軀」。
  • 納米機器人發展前景令人鼓舞,未來值得期待
    納米機器人發展前景令人鼓舞,未來值得期待  Winnie Lee • 2020-12-01 11:44:08
  • 直接推送藥物,這款納米機器人能在你的身體內「遊走」
    【獵雲網(微信號:)】1月21日報導(編譯:一晌貪歡)當聽到「機器人」這個詞時你會想到什麼?Boston Dynamics公司(Alphabet 旗下機器人開發公司)的機器狗?軟銀集團的人形機器人?又或者是可以在人體內自由穿行的微型設備?
  • DNA機器人,或讓更多疾病治療未來可期
    如今的機器人已不再只是「鋼鐵戰士」,生命基本物質——DNA(脫氧核糖核酸)賦予納米機器人「血肉之軀」。在11月1日舉行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科學前沿話題講堂上,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樊春海圍繞DNA製成的納米級機器人做了專題報告,表達了其對DNA機器人治療疾病的樂觀設想。他認為,總有一天,基於DNA的機器、基於DNA的自組裝機器、基於DNA的納米機器人,可用來治療人類疾病。
  • 科學家用DNA造納米機器人,可做人體內的搬運工
    網易科技訊 9月15日消息,科學家們已經建造並測試了一種行走機器人,它能夠撿取並攜帶小到裸眼無法看到的微小物體。
  • 人類的微型科技,納米機器人,原來是如此的可怕
    該機器人就如它的名字一樣,其體型微小,幾納米到幾微米不定,可以任意穿梭在自然界中而不被察覺。納米技術是由若貝爾得主理察·費曼提出,其初衷就是以治病為目的。此詭論的發表,引發了科學界的動蕩,大多數人保持支持的態度,因此,才有了如今的納米技術。在1990年,中國著名學者周海中在《論機器人》中預言「到二十一世紀中葉,納米機器人將徹底改變人類的勞動和生活方式。」
  • 神奇的納米機器人
    納米機器人的設想,是在納米(一納米等於十億分之一米)尺度上,研製可編程的分子機器人(也稱「細胞機器人」或「DNA機器人」)。 納米機器人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國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理察·費曼教授於1959年提出的。他認為人類未來有可能建造一種分子大小的微型機器,把分子甚至單個原子作為建築構件,在非常細小的空間裡構建物質。這意味著,人類可在底層空間製造任何東西。
  • 中國開發納米微操作機器人 未來電器可無限縮小
    記者昨日從中科院獲悉,一臺能夠在納米尺度上操作的機器人系統樣機近日由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所研製成功,並通過了國家「863」自動化領域智慧機器人專家組的驗收。  在一個演示中,瀋陽自動化所的研究人員操縱「納米微操作機器人」,在一塊矽基片上1×2 μm的區域上清晰刻出「SIA」三個英文字母(瀋陽自動化所的縮寫);另一個演示顯示,在一個5×5μm的矽基片上,操作者將一個4μm 長、100 nm(納米)粗細的碳納米管準確移動到一個刻好的溝槽裡。
  • 對納米技術你了解多少?
    也許我們也會想到在血管中穿梭的小小機器人,它們有幾個尖利的爪子,能巧妙躲避著紅細胞、白細胞,然後噴出藥物或切割鑽削消滅病菌,為人類的健康而奔波在血液之中。愛因斯坦曾預言:「未來科學的發展無非是繼續向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進軍。」但洞察微觀世界的秘密,需要藉助儀器來開拓視野、延伸雙手。納米科技以空前的解析度為人類揭示了一個可見的原子、分子世界。如今的21世紀是個生命科學的時代。
  • 陷入困境|炮姐最新季,納米機器人出動!
    在綁架炮姐妹妹的過程中,黑暗勢力所使用的武器是一個蚊子形態的納米機器人。納米機器人」是電影和科幻小說中的常客,一次又一次閃耀登場施展絕技。在許多人的印象中,它們就是縮小無數倍的變形金剛。以「納米機器人」為關鍵詞,出現的搜索結果都是伴隨著「史詩級」、「劃時代」、「科技革命」……加持在「納米機器人」上的這麼多名號,到底幾分真實,幾分噱頭?
  • 未來醫療納米機器人能否獲得突破性的發展和成熟應用?
    打開APP 未來醫療納米機器人能否獲得突破性的發展和成熟應用? 而「用於腫瘤治療的智能型DNA納米機器人」是本次上榜名單中唯一的機器人研究項目。 本次「研製出用於腫瘤治療的智能型DNA納米機器人」成功上榜「年度科學十大進展」,表明醫療機器人的發展正在朝著微型化、精準化、智能化方向加速前進,納米機器人正在成為醫療機器人發展的又一風口。  其實,納米機器人與醫療的結合在國際上早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