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兒童生物工程"的小編,又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天氣,新的一天又是這麼可愛,今天為大家帶來不一樣的精彩內容,希望各位看官給小編動手評論點讚喔!您的每一次評論點讚都會帶來好運氣喔!
對於機器人,相信大家並不陌生,但是今天我們要說的納米機器人也許您就不那麼熟悉了。
說到納米,我們就會想到小,小的肉眼都看不到,要是未來出現了納米機器人,那到底是一件令人恐懼,還是令人神往的事情呢?還是先來了解一下納米機器人的來頭吧~
第一個使用納米機器人(nanobot)這個術語的科學家是美國物理學家理察·費曼。早在1959年,他在一次大眾演講中,提到了使用納米機器人來治療心臟病的概念。
從那以後,人們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想看看這些納米分子裝置究竟能帶來什麼奇蹟。在科技爆發的今天,科學家們正在微型納米機器人方向闊步前進,尤其是在醫療領域中的應用,已經取得不少進步。
去年,哈工大的科研團隊研發出直徑僅為500納米的納米機器人。這種納米機器人比頭髮絲要還要細得多,未來有望鑽入眼球,並將自身裝載的藥物運送到病灶部位,幫人類微創精準治療眼病。不僅如此,科學研究表明,未來這些微型機器人將由內而外的修補細胞、阻止衰老、治癒槍傷甚至殺死有害細胞治療癌症。
你以為這就結束了?並不是!據悉,還可以讓納米機器人進入細胞對基因染色體定點切割和改造,用於後天遺傳缺陷方面的糾正。當然,是否應該對人類基因進行人為編輯涉及富有爭議的倫理問題。
對於納米機器人,你是滿懷期待,還是心存恐懼?亦或是疑慮重重呢?不妨留言討論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