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扁平魚眼鏡頭問世

2020-11-25 騰訊網

中國民商

為改革發聲

為民企立言

微信號:ce_china

為了拍攝一張全景照片,攝影師通常會使用魚眼鏡頭——由多個曲面玻璃製成的超廣角鏡頭,這些鏡頭會扭曲入射光線,從而產生圓氣泡般的圖像。它們的球面、多片設計使魚眼鏡頭笨重,且生產成本昂貴。通常情況下,超廣角魚眼鏡頭都是厚實的球狀裝置,不容易被整合到智慧型手機等設備中。不過,這種情況很可能被改變。

日前,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麻薩諸塞州洛厄爾大學的工程師共同發明了一款完全扁平的廣角鏡頭。這是第一個能夠產生180度全景影像的扁平魚眼鏡頭,由一種被稱為「超透鏡」的極薄材料所組成,具有顯微特徵並以特定的方式操縱光線。

實際上,超透鏡是由超級材料組成的薄層超表面製成,是一種二維平面透鏡結構,其體積極小、重量輕,易於集成,可實現對入射光振幅、相位、偏振等參量的靈活調控,具有強大的光場操控能力。在超分辨顯微成像、全息光學、消色差透鏡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傳統魚眼鏡頭是一種焦距為16mm或更短的並且視角接近或等於180°的鏡頭,屬於超廣角鏡頭中的一種特殊鏡頭,它的視角力求達到或超出人眼所能看到的範圍。在這項技術中,新型魚眼鏡頭由一個單獨、扁平的毫米厚玻璃片所組成,其中一面有微小的結構,能夠準確散射入射光線,從而產生全景圖像。這也是一個傳統弧形、多元件的魚眼鏡頭所能完成的作用。這種鏡頭需要在光譜的紅外光線下使用,不過研究人員表示也可以做出修改,使用可視光捕捉圖像。

這項新設計可能適用於一系列的應用,比如這種超薄超廣角鏡頭可以直接內置在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中,而不需要作為笨重的附加組件物理連接在這些設備中。研究人員表示,這些鏡頭可以組合應用到醫學影像設備中,比如內窺鏡,還可以應用到VR眼鏡、可穿戴電子設備以及其他計算機視覺設備中。

實際上,這項設計來自於一次意外的發現,因為有些人認為用超廣視角無法製造出超透鏡。麻省理工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副教授Juejun Hu表示:「事實上,超廣角能夠實現魚眼圖像,這完全超出我們的預期。」這不僅僅是光線彎曲,而是思想上的彎曲。

Hu教授和他的同事們最近將這項研究成果發布在了最新一期的《納米通訊》中。實際上,扁平超投機的設計大部分還處於試驗階段,但很可能會重塑光學領域。此前,科學家已經設計出高解析度和60度相對廣角的影像。進一步擴大視角,傳統上需要其他額外的光學元件去校正像差和模糊強度,其中一種方法是給超透鏡添加附件。

於是,Juejun Hu教授和同事們提出了一種簡單的設計方案,不需要額外的組件,也不用保持最小元件數量。他們的新型超透鏡是一個由氟化鈣製成的單層透明鏡片,在其中一面覆蓋了一層碲化鉛。每個結構或元「原子」被科學家們塑造成為一種納米級的幾何圖形,比如矩形或骨狀構型,這些結構能夠以一種特定的方式折射光線。當光線通過光圈(如相機的虹膜)並進入鏡頭時,它穿過玻璃並進入碲化鉛薄膜,然後以不同角度通過元原子分散。其結果是單一的清晰圖像,視野為180度。

在常規的魚眼鏡頭中,玻璃的曲率自然會產生相位延遲分布並最終產生一個全景圖像。研究人員可以制定元原子的工作模式,並將這種模式應用在扁平玻璃的背面,這樣設計的背面結構,就能使每個部分都能夠產生完美聚焦。

此外,研究人員在正面裝上了一個光學孔徑或者稱為光開口。當光從開口處進入,就會在玻璃的首個表面上發生折射,之後再有角度地進行散射。接下來,光會從不同而連續的角度碰到背面的不同部分。只要恰當地設計背面結構,您就可以保證在一整個全景視角下完成一個高質量的成像。

在演示實驗中跨越整個全景,新鏡頭被調整到光譜的中紅外波段進行操作。研究人員使用了裝有超透鏡的成像裝置去抓拍帶有條紋的目標,然後他們會對比整個場景下的不同角度拍出的照片質量,結果發現新鏡頭拍出的條紋圖像非常清晰,即使是在相機視線的邊緣,橫跨將近180度,仍然保持了清晰的效果。

結果顯示使用研究人員的設計,能夠在180度的全景中完成完美的影像呈現。在其他的研究中,團隊設計將無定形矽納米柱作為元原子,將超透鏡放在近紅外波長下進行操作用。他們將超透鏡接入模擬系統中測試成像儀器。接下來,他們將模擬場景設計成巴黎的景色,畫面由黑白影像連接組成一幅全景畫面。然後,他們運行模擬系統觀察新型鏡頭能夠產生哪類影像。

其中關鍵的問題在於這個鏡頭能否覆蓋全景範圍?Hu教授表示:「我們看到它能抓住全景內的所有圖像,無論你看著畫面的中心還是邊緣,你都能夠看到建築和人,而且解析度非常高。」

研究團隊表示,新型鏡頭還能夠適應其他的光線波長。比如為可視光製造一個類似的扁平魚眼鏡頭,設置的光學特性可能要比現在的更小,便於更好地在波長的特殊範圍內折射。同時,鏡頭的材料也需要調整,但研究人員設計的總體架構需要保持一致。目前,研究人員正在探索新型魚眼鏡頭的應用範圍,不僅僅作為簡潔的魚眼相機,還可以用作全景投影儀,就像直接安裝在智慧型手機、筆記本電腦和可穿戴設備中的深度傳感器。

當前,所有3D傳感器的可視範圍都較為有限,這也是為什麼當你把臉從手機屏幕前移開時,它就無法識別你。我們所研究的新型鏡頭是一種全新的3D傳感器,它能夠完成全景深度分析,非常適用於我們的電子設備。

編譯自麻省理工學院網站

本文刊於《中國民商》雜誌2020年11期

版權聲明:本公眾號除註明出處的文章外,均為原創,如需轉載、引用請註明:轉載自中國民商,ID : ce_china。

相關焦點

  • 科學家開發用來製造薄型扁平魚眼鏡頭的高科技材料
    不過,這種情況可能會發生變化,因為工程師們現在已經創造出了一種完全扁平的鏡頭。通過麻省理工學院和麻薩諸塞大學洛厄爾分校的合作設計,這個原型設備是所謂的超透鏡(metalens)。這意味著它是由一種工程材料--超材料--製成的,它具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備的特性。
  • 世界首款人造3D眼問世
    世界首款人造3D眼問世專家稱,世界首款3D人造眼球有望在五年內幫助許多部分或完全失明的人重見光明,這種人造眼球在某些方面比人眼還要好。香港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款模擬人眼結構和性能的電化學眼球。
  • 新型太陽能玻璃電池問世:讓窗戶發電成真
    新型太陽能玻璃電池問世(圖片來自騰訊)    報導稱,窗戶對於建築物的意義,大家都非常清楚,除了讓陽光進來之外,還可以起到通風和空氣流通的作用。不過,現在許多城市中的建築物和摩天大樓都完全依靠了內部的空調系統通風,而窗戶就成為了一種裝飾和擺設。那麼,對於在玻璃大樓中辦公的白領們來說,每天照射進來的陽光除了讓我們感到溫暖之外,就沒有別的用處了嗎?   美國密西根大學的研究人員就研製出了一種全透明的太陽能搜集器,可以讓普通的玻璃或窗戶變成光伏太陽能電池。
  • 量子計算機一旦成功問世,研究者:時間也許會失去存在的意義!
    量子計算機一旦成功問世,研究者:時間也許會失去存在的意義!計算機的問世,已經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不論是我們生活中使用的微型計算機,還是各種公司和機構使用的中、小型計算機,甚至是大型計算機和超大型計算機,都以它們驚人的速度和存儲能力為人類服務。而最近,研究者稱:量子計算機一旦成功問世,時間也許會失去存在的意義!
  • 「九章」問世,量子計算機將深刻影響未來
    「九章」的問世,意義是多方面的。首先當然是在計算機、IT和數學領域,如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量子霸權」),在某個特定問題上的計算能力遠超現有最強的傳統計算機。此外,它還可以通過量子計算機建立量子通信網絡和量子網際網路等。
  • 07年問世新型超薄CRT
    07年問世新型超薄CRT 2005年03月24日 08:27作者:天極編輯:王竹巖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STV8179F能在操作模式下提供3.6A的峰值到峰值電流,這項特性已經能滿足計劃在2007年問世的第2代大尺寸薄型CRT的產品需求。  採用STV8179F的設計還能承受高達100V的輸出返馳電壓,可實現2H與高清晰度電視所需的短回掃(retrace)時間。
  • 《德保文史》第二輯問世
    《德保文史》第二輯問世 www.gxbszx.gov.cn  2020-12-24 09:06  閱讀:5376次  作者:陸杉  編輯:班潔  來源:右江日報
  • 高強度抗彎日用陶瓷問世
    據悉,一種超高強日用陶瓷問世海外,這種瓷抗彎強度高達170mpa以上。日前市場上銷售的普通日用瓷器如瓷質餐具等,強度普遍均低,不耐用。因此為提高日用瓷的強度,國外一公司通過不斷探索,開發成功一種超高強日用瓷。據介紹,這種日用瓷是由二氧化矽、氧化鋁、鹼金屬氧化物和氧化鎂組分燒製成而成。
  • Foiler水翼豪華遊艇問世
    Foiler水翼豪華遊艇問世  Foiler將兩臺320馬力的寶馬引擎結合起來Foiler水翼豪華遊艇問世  據悉,Foiler最多可以搭載8名乘客,筆者估計男女比例應該是7:1或6Foiler水翼豪華遊艇問世http://nb.zol.com.cn/680/6800417.html http://nb.zol.com.cn/680/6800417.
  • 萬能觸控板Morph問世
    Morph觸控板問世(圖片來自designboom)秒殺Force Touch?Morph觸控板問世(圖片來自engadget)    據悉,這款名為Morph的觸控板與iPad mini大小相仿,其中內置了2萬多個壓力傳感器,間距1.5納米,最多支持16點同時觸控,可檢測包括手以及畫筆等非生物的運動軌跡與壓力,同時能夠感知不同力度。
  • 《原神》後又一款國產3A手遊即將問世,廢土題材開啟新世代
    而繼《原神》之後,最近又有一款國產3A手遊即將問世。原來,最近在Epic的一場直播活動上,莉莉絲CEO王信文登臺發言透露,莉莉絲用UE4引擎研發的首款廢土末日題材的射擊遊戲——《末日餘暉》即將問世!莉莉絲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一線遊戲廠商,深諳卡牌遊戲和SLG遊戲的製作方式,但是TPS遊戲畢竟與其他遊戲大相逕庭,莉莉絲這次大膽試水究竟會延續之前眾多爆款的榮耀,還是狠狠地栽一跟頭,都牢牢牽動著吃瓜群眾們的目光。
  • 真空管問世
    不過早在電晶體出現之前,收音機、電視、計算機、雷達……等等電子產品可都是在二十世紀上半葉就已發明,而這都拜真空管問世所賜。第一支真空管是弗萊明(JohnA. Fleming, 1849-1945)所發明,1904年11月16日這一天,他正式取得專利,標誌了電子產業的誕生。
  • 中國首艘無軸泵噴潛艇問世,高速航行靜悄悄,美日稱:防不勝防
    圖為:無軸泵噴的驅動磁感應線圈結構近日,據媒體報導,經過五年研發,中國首艘無軸泵噴潛艇問世圖為:馬偉明院士首先,無軸泵噴技術源自於馬偉明院士團隊設計,該潛艇的問世對於馬偉明來說無疑是再立新功圖為:傳統泵噴的美軍維吉尼亞核潛艇潛艇的噪音主要源於變速箱及傳動軸的機械噪音,而我們的小虎鯨潛艇則完全取消了這兩個結構
  • 迄今最清晰端粒酶圖像問世,開拓抗衰老與癌症新療法之路
    迄今最清晰端粒酶圖像問世,開拓抗衰老與癌症新療法之路 張夢然/科技日報 2018-04-27 08:46
  • 帕納科公司最新一款能量色散X螢光光譜儀問世
    帕納科公司最新一款能量色散X螢光光譜儀問世 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 2005/7/19 11:03
  • 阿斯利康疫苗成功引發「免疫應答」年底前問世可能性上升
    英國製藥巨頭阿斯利康周一稱,其與牛津大學共同研發中的AZD1222新冠疫苗已對老年人和年輕人產生了類似的「強大免疫應答」,這使得疫苗年底前問世的可能性進一步上升。尤其是,試驗表明疫苗可在老年人體內誘導產生抗體和T細胞兩種形式的免疫反應,這一感染新冠病毒的最高風險人群有望在疫苗問世後,獲得更有效的保護。阿斯利康表示,老年人對疫苗的不良反應也較低。
  • 1.2萬瓦光纖雷射器在津問世
    該產品的問世,徹底打破國內萬瓦級光纖雷射器依賴進口的局面,使得國產萬瓦光纖雷射器水平再上新臺階。  目前,高功率光纖雷射器主要應用於厚板切割和焊接。萬瓦級光纖雷射器可快速切割厚度達40mm的碳鋼、30mm的不鏽鋼以及15mm的鋁和銅。在此基礎上,可廣泛應用於工業製造、汽車製造、航空航天等領域。  此前,高功率光纖雷射器被國外少數幾家企業壟斷。
  • 透明電極指紋傳感器問世
    透明電極指紋傳感器問世 2018-07-09 03:59:33 2018年07月09日 03:59 來源:科技日報 參與互動    透明電極指紋傳感器問世
  • 特斯拉全球首款敞篷電動汽車問世令人...
    特斯拉全球首款敞篷電動汽車問世令人啼笑皆非時間:2020-11-23 17:31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特斯拉玻璃車頂被大風颳飛了?特斯拉全球首款敞篷電動汽車問世令人啼笑皆非 特斯拉的口碑一直以來還算不錯,一經進入國內也順利搶佔了不少市場份額,它的有點在於它的續航以及輔助駕駛方面,這些地方特斯拉車主都有不錯的體驗。但是,特斯拉裝配工藝一直讓人迷   原標題:特斯拉玻璃車頂被大風颳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