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影響深遠的八大實驗成果

2020-12-03 百度百科

顛覆,影響深遠的八大實驗成果

儘管,歷史上大多數實驗的發明沒有獲得好評,但科學家們卻仍然樂此不疲,因為利用這些實驗的結果,我們更可以好地認識世界,解決某些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

自然選擇

達爾文

達爾文從生物與環境相互作用的觀點出發,認為生物的變異、遺傳和自然選擇作用能導致生物的適應性改變。自然選擇由於有充分的科學事實作根據,所以能經受住時間的考驗,百餘年來在學術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DNA雙螺旋結構

沃森和克裡克

1953年,沃森和克裡克發現了DNA雙螺旋的結構,開啟了分子生物學時代,使遺傳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層次,「生命之謎」被打開,人們清楚地了解遺傳信息的構成和傳遞的途徑。在以後的近50年裡,分子遺傳學、分子免疫學、細胞生物學等新學科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一個又一個生命的奧秘從分子角度得到了更清晰的闡明,

疫苗

愛德華·詹納

第一次接種疫苗在十八世紀的英國,免疫學之父愛德華·詹納研究及推廣牛痘疫苗,防止天花且為後人的研究打開了通道,促使巴斯德、科赫等人針對其他疾病尋求治療和免疫的方法。

核式原子結構模型

歐內斯特·盧瑟福

原子物理學之父盧瑟福,於1911年根據α粒子散射實驗現象提出原子核式結構模型。該實驗被評為「物理最美實驗」之一。

X射線衍射技術

霍奇金

霍奇金是研究x射線衍射技術的先驅者,她利用這項技術成功的揭示了複雜的化學藥品——青黴素的結構。幾年之後,霍奇金採用同樣的技術,明白了維生素B12的結構。她在1964年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X射線衍射技術的應用範圍非常廣泛,現已滲透到物理、化學、材料科學以及各種工程技術科學中,成為一種重要的分析方法

米勒-尤列實驗

史坦利·米勒與哈羅德·尤列

米勒-尤列實驗是一項模擬假設性早期地球環境的實驗,研究目的是測試化學演化的發生情況。這個實驗說明,生命確實可以在原始湯中通過簡單的化學反應產生。

放射元素

居裡夫人

居裡夫人證實放射線是放射性元素原子的特性。這是一項具有革命性的實驗發現。居裡夫人也因此獲得兩次諾貝爾獎。放射性核素(見放射性、核素)的輻射、能量和作為示蹤物的應用,為原子能利用的一個重要方面,它具有效果好、收益大、投資少等優點。

條件反射

巴甫洛夫

俄羅斯生理學家和化學家巴甫洛夫對犬類進行唾液分泌實驗,這些實驗很快受到全世界生物學家的注意。巴甫洛夫致力於神經系統如何支配行為的工作。他通過研究狗產生唾液的種種方式揭示了一些學習行為的本質,對整個神經學具有深遠的影響。並因此發現獲得諾貝爾醫學獎。

作者:Eve____淡紜__

相關焦點

  • 做不做物理實驗真的沒啥區別?初中生從實驗中的收穫影響深遠!
    可以非常肯定的是,現在的大部分初中生朋友們中真正動手操作物理實驗的非常少,他們多數能夠在物理課堂上經常看到物理老師演示實驗,有時也能在物理實驗室裡面自己動手操作實驗,但是,你以為做到這些就已經足夠了麼?其實這些實驗距離真正的物理實驗還相差很遠。
  • 「人造太陽」影響深遠
    人民網-人民日報前不久,中國、歐盟、印度、日本、韓國、俄羅斯、美國7方30多個國家共同參與的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ITER)計劃啟動主體安裝工作,標誌著人類距離「人造太陽」夢想又近了一步。我們知道,當今原子能電站及原子彈的能量來自核裂變。
  • 中子星內部夸克物質或被證實,將對物理學研究產生深遠影響
    中子星內部夸克物質或被證實,將對物理學研究產生深遠影響 過去40年,證實中子星內部存在夸克核一直是中子星物理學最重要的目標之一。
  • 最新觀測顛覆了海氣通量的傳統科學認知——Eos以編輯亮點報導該研究成果
    近日,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黃傳江研究員和喬方利研究員關於海洋邊界層動量通量的研究成果被美國地球物理學會(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AGU)會刊《地球與空間科學新聞》(Eos)作為「編輯亮點」(Editors』 Highlight)的形式進行報導。
  • 繼雙縫實驗後,量子領域又一顛覆三觀的實驗,因果關係將不復存在
    大家好,歡迎收看量子科普第85期,我是常常,今天和大家聊一聊關於繼雙縫幹涉實驗後,量子領域又一顛覆三觀、顛覆常識的實驗,這項實驗將徹底撼動宏觀世界中存在上千年的邏輯關係,因果先後順序將不復存在。在宏觀物理世界中,存在一個貝爾不等式,主要講的關於是否存在完備局域隱變量理論,這個理論在宏觀世界的地位與質量守恆定律相同,都是不能被撼動的真理,但是在微觀量子領域,有一項實驗將徹底顛覆這個真理,一同被顛覆的還有存在了幾千年的因果關係、邏輯順序,這項實驗就是比雙縫幹擾實驗還要恐怖的延遲選擇實驗。
  • 顛覆認知的量子實驗,現在可以影響過去,我們該如何理解宇宙?
    在哥本哈根派對量子一次次詮釋中,愛因斯坦等一眾科學家也在和哥本哈根派持續地在較量著,最經典的就是愛因斯坦等三位科學家提出的思維實驗量子糾纏,以及薛丁格提出用來嘲諷量子力學的「薛丁格的貓」思維實驗。當然最後的結果大家都應該很清楚了,量子力學一次次的站穩腳跟,發展成為和相對論比肩的的物理學支柱。
  • 中國植物葉綠體基因組研究顛覆學界認知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嶽冉冉  中國科學家一項歷時五年的研究成果顛覆了學界對植物葉綠體基因組的認知——科學家發現整個葉綠體基因組都是可以轉錄的。該研究成果已於近日發表在了《自然》出版集團的《科學報告》上。
  • 影響深遠的古代秘術:佔卜、風水、觀天象
    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古代許多優秀的文明成果對現在中國社會依舊影響深遠。現代人對中國古代的秘術非常感興趣,雖然說這些秘術包含了一定的神秘色彩和迷信成分,但是其中也有其合理因素。那麼中國古代究竟有哪些神奇的秘術呢?
  • 顛覆因果關係的量子延遲實驗
    量子延遲實驗緣起於量子力學中的電子雙縫幹涉實驗。
  • 我國科學家繪出人類細胞圖譜 涵蓋八大系統
    跨越胚胎和成年兩個時期、涵蓋八大系統、建立70多萬個單細胞的轉錄組資料庫、鑑定人體100餘種細胞大類和800餘種細胞亞類……人類細胞圖譜日前問世。北京時間3月26日,國際頂級期刊《自然》在線刊登浙江大學醫學院郭國驥教授團隊的這項研究成果。
  • 世界首例人造生命體 顛覆人類生命本質
    這項裡程碑意義的實驗表明,新的生命體可以在實驗室裡「被創造」,而不是一定要通過「進化」來完成。實驗成果宣布之後,立刻引起世人的關注。這項裡程碑意義的實驗表明,新的生命體可以在實驗室裡「被創造」,而不是一定要通過「進化」來完成。此項實驗歷時15年,耗資4000萬美元。實驗成果宣布之後,立刻引起世人的關注。批評者認為,人類無論如何都不可以充當「造物主」,也沒有資格像「上帝」或那樣創造生命,破壞自然界的平衡;更多人則擔心此研究成果會被居心不良者用來合成生化武器,製造恐怖威脅。
  • 影響人類生活的十大諾獎成果
    作為全球最重要的科學獎項,諾貝爾獎的宗旨便是獎勵那些經過了反覆論證和時間考驗,對人類世界帶來深遠影響的重要的成果和發現。《科技日報》日前盤點了「影響人類生活的十大諾獎成果」,一起回顧一下吧~190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獲獎人:威廉·康拉德·倫琴1895年11月8日,德國物理學家威廉·康拉德·倫琴在家中實驗時發現了
  • 《科學報告》藥用水蛭完成基因測序​對未來研究產生深遠影響
    《科學報告》藥用水蛭完成基因測序 對未來研究產生深遠影響 這項研究為醫學實踐中最常用的水蛭唾液中含有的強力抗凝劑提供了新的見解。 本周發表在《科學報告》上的新研究結果揭示出可能對醫院藥用水蛭的使用產生深遠影響的見解。
  • 150年前《自然》第一期出版有哪些影響深遠的論文?
    1869年Nature第一期出版,150年以來有哪些影響深遠的論文?之稱的英國生物學家Thomas Henry Huxley所寫,主要是歌德的一些摘錄;第二篇來由英國植物學家Alfred W.Bennett描述了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關於冬季開花植物施肥的一些工作,達爾文本人後來寫了兩期作為回應(編者註:由此也可見達爾文和進化論在當時的影響
  • 顛覆舊理論,打開新領域,做幾次實驗才夠?
    諾埃爾·羅斯(Noel Rose)故事要從初出茅廬的年輕博士生諾埃爾·羅斯(Noel Rose)進入知名學術大佬實驗室,用幾隻兔子顛覆了一門學科根基理論開始講起。四次兔子實驗和一次理論顛覆那是在1951年,羅斯剛剛獲得自己的微生物學博士學位,抵達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開始研讀醫學學位。這所學校不乏星光熠熠的學術名師,歐內斯特·維特布斯基(Ernest Witebsky)便是其中之一,維特布斯基二戰期間為逃離德國納粹的迫害,於1936年舉家搬至美國。
  • 他用實驗顛覆認知,我們都誤解了!
    他用實驗顛覆認知,我們都誤解了!人類在探索很多未知領域時,沒有放棄對自身的探索。關於人類的起源,一直是一個亙古難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人類身上藏著的秘密並不比宇宙少。宇宙的誕生源於138億年前的一場奇點大爆炸,才逐漸形成的各種星體,人類的誕生就無從知曉了。
  • 這是影響深遠的妥協,對於...
    這是影響深遠的妥協,對於歐盟來說,至關重要--單一市場的完整性,北愛爾蘭和愛爾蘭之間沒有新邊界,我非常希望英國下議院能夠通過這項協議,因 文/冷靜2019-03-12 16:37:03來源:FX168財經網
  • 海賊王:瘋狂的科學家貝加龐克,顛覆世界的科學實驗
    對於貝加龐克這個名字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但是對於貝加龐克這個人,大家應該都對於他不太了解,他是世界政府的瘋狂科學家,並且呢對於世界來說,他是較為陰暗一面的,在漫畫中,只是提到了幾次有關於貝加龐克的話題,並且只是說貝加龐克在完成足以顛覆世界的科學實驗,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細細說說這個人。
  • 93年前不起眼的會議,卻影響世界近百年時間,影響人們方方面面
    文 人文視角編輯 九歌現如今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快,我們同時也享受著科技成果帶來的便捷,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現如今科技的發展,在93年前的一次不起眼的會議上得到的成果奠定了理論基礎。這次會議雖然沒有很多政治會議出名,但它帶來的影響卻是深遠的。索爾維會議,是20世紀初一位比利時的實業家歐內斯特·索爾維創立的物理、化學領域討論的會議。1911年,第一屆索爾維會議在布魯塞爾召開,並規定了每3年舉辦一次。在1927年之前,已經舉辦過四屆的索爾維會議,第五次索爾維會議是規格最高,影響最深遠,成果最多的一次會議。
  • 黑洞研究對於人類社會有深遠的影響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周刊》2020年第42期,原文標題《黑洞研究對於人類社會有深遠的影響》,嚴禁私自轉載,侵權必究「你認為人類對於黑洞的研究和探測對人類社會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漢森:黑洞研究對於人類社會有深遠的影響。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從最基本的方面來說,人類不斷地問這樣一個問題:我們在宇宙中處於什麼樣的位置?我們究竟在哪裡?在我們的周圍有什麼?在我們的視野之外又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