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優生學」錯在哪兒

2020-12-05 科學網

 

《反對完美:科技與人性的正義之戰》,[美]麥可·桑德爾著,黃慧慧譯,中信出版社2013年6 月出版

 

現代科學技術仿佛最終能把一切都變得完美無缺,但這只是一個錯覺,實質上只是讓一切變得固定化、現成化罷了。而美、好、優秀等價值概念本身並不是科學技術能夠提供的,當我們要運用某一科學技術改善人類境況時,我們應當首先反思相應的「意圖和目的」究竟是什麼。

 

■胡翌霖

 

在20世紀上半葉曾經風靡一時的優生學,甚至在許多地方以法律的形式推行,最終由於納粹的暴行而聲名掃地。納粹的錯誤是顯而易見的,它試圖通過強制節育乃至種族滅絕的暴力手段改善人種。但出錯的是什麼?僅僅是暴力的手段,還是說優生學本身也有問題?這一問題似乎從未得到充分的反省。到了半個世紀後,隨著遺傳學、基因學等生命科技的發展,優生學的相關問題又以新的形式顯露了出來。

 

這正是麥可·桑德爾《反對完美:科技與人性的正義之戰》一書所面對的問題:納粹的強迫固然不對,但如果一切都是出於自願呢?如果父母出於自己的意志,利用遺傳學和基因技術更好地「定製」自己的孩子呢?我們還有理由提出異議嗎?

 

不同於許多技術批判者,桑德爾並不全盤拒斥基因技術,而是對科技的運用展開了倫理反思——優生學不僅僅是一個科學和技術的問題,也更是一個倫理和價值的問題。在研究具體如何辨識和篩選優質基因之前,我們先要反思的是:究竟什麼才是「優」?

 

桑德爾以一個特別的案例開始談起:一對失聰的女同性戀伴侶想要一個同樣失聰的孩子,因此找到了五代人都耳聾的捐精者,最終成功地生育了一個聾兒。此事經媒體報導後引來了諸多譴責,但她們不以為然,她們認為她們和那些要求精子提供者有高身材和高智商的人並沒有什麼不同,在她們看來耳聾並不是一種缺陷,而是一個難得的特質。

 

那麼這對伴侶的做法有問題嗎?如果她們做錯了,問題是出在不該讓孩子耳聾,還是「定製」孩子這一舉動本身?而那些為孩子定製一般被認為是優秀品質的父母,其做法是否也有某些令人不安之處呢?

 

桑德爾的不安與海德格爾對現代技術的反思遙相呼應。海德格爾指出,現代技術的實質是「集置(或譯座架)」,它就像一個無所不包的架子,預先規定了每一件事物的位置,所有的事物都呈現為定製物,井井有條但不再有驚喜和神秘之處。

 

桑德爾認為,生命本應被看做一種「恩賜」,一種自然的「給予」,而不是一種訂造的產品。基因定製的問題不在於損害孩子的健康或所謂的選擇權(孩子本來就沒什麼選擇權),而是在於在這種行為背後所隱含的傲慢態度,而這也將損害親子關係,使父母失去「對不速之客的寬大」這一理念所激發出的謙遜態度和同情心。

 

桑德爾承認這種把生命看做恩賜的態度有某種宗教性,但這一理念也並不要求信奉某種宗教。相反,對人類科技能夠掌控一切的傲慢心態同樣有某種宗教背景,只是由人類取代了上帝的位置。

 

現代科學技術仿佛最終能把一切都變得完美無缺,但這只是一個錯覺,實質上只是讓一切變得固定化、現成化罷了。而美、好、優秀等價值概念本身並不是科學技術能夠提供的,當我們要運用某一科學技術改善人類境況時,我們應當首先反思相應的「意圖和目的」究竟是什麼。

 

桑德爾花了很大篇幅討論體育運動員的問題——用技術手段改善運動員的某些條件,究竟是好是壞呢?桑德爾認為不能一概而論。例如為跑步運動員設計更好的跑鞋,很可能是對跑步運動的促進,但允許跑步運動員搭乘地鐵完成馬拉松則完全是破壞了運動。那麼營養劑、興奮劑、特殊的訓練設施或特定的手術呢?有一些措施似乎處於中間地帶,很難給出明確的判斷,但這類問題的曖昧性恰恰意味著這類問題需要得到更多的反思和討論。每一項技術措施究竟是好還是壞,問題不僅僅在於技術本身,更在於我們對這一「運動」本身的「意圖和目的」的理解,我們究竟為何欣賞跑步比賽?我們如何理解作為跑步運動員的「優秀」?在表面上,跑步這一運動追求的是更快的速度,跑得快就是好運動員,但如果這一速度是通過興奮劑乃至搭地鐵而達到的,這又背離了跑步的宗旨了,藉助了背離宗旨的技術而達成的「更快」未必是一個更好的結果。

 

面對基因技術的問題也是類似,表面上說,我們更青睞更高、更健美、更聰明的孩子,但僅此而言未必就是一個更好的結果,關鍵在於,生命的宗旨、人生遊戲的規則是否被破壞了?人類社會原本那些令人欣賞和激動人心之處是否打了折扣?

 

桑德爾支持為醫療目的的基因技術,而反對為「追求完美」而濫用。當然,他承認這兩端之間的界限並不清晰,但這不意味著我們無需小心分辨。一味地抵制技術並不一定意味著回歸所謂的「自然」狀態,製作和使用技術本來就是人之為人的自然狀況,但一味地臣服於技術同樣並不可取。沒有一個一勞永逸的機械手段幫我們判定每一項技術的倫理後果,在發展技術的同時,我們必須始終保持反思和警醒,基於人性對科學技術有所取捨。這是桑德爾給我們的啟示。

 

《中國科學報》 (2013-08-23 第14版 讀書)

相關焦點

  • 優生學理論的詭異魅惑
    無論是教學樓還是研討會的命名,都是優生學在我們視野中留下的紀念碑。然而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優生學隱形的紀念碑已經被鑲嵌在語言、邏輯,還有統計學自身的哲學中了。皮爾遜將優生學稱為「人類有針對性地進行自覺的進化」,他還說高爾頓是以一種先知的熱情在理解這種進化。皮爾遜有著一些極端的種族主義政治觀點,而優生學恰好提供了一種支持其立場的話語。
  • 呂文浩:潘光旦剝離優生學與種族主義的努力
    西方近代種族主義的一部分內容,後來和20世紀初期盛行的優生運動合流,曾經釀成了德國殘殺猶太人的慘劇,由此也給優生學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在二戰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優生學在科學共同體內成為「政治不正確」的「偽科學」,與種族主義的從中作祟是密不可分的。當然,優生學的被排斥,與他們的社會階級偏見不適於現代民主社會的主流輿論也有很大關係,這裡不去詳細討論了。
  • 第十一章 遺傳病的防治--第一節 優生學
    第一節 優生學   優生學(eugenics)是研究使用遺傳學的原理和方法以改善人類遺傳素質的科學,而與此有關的優境學(erthenics)則是研究用改善環境因素的方法來提高後代身心健康的科學。現在提倡的圍產醫學、優育、優教就是優境學的體現。這兩門學科服從於同一目的,即改善人口素質。
  • 優生學和當代中國人的低生育欲望
    優生學理論認為:血統優良的人應該多繁衍子嗣,血統差勁的人應該少生,甚至不生後代。1883年,高爾頓基於進化論和遺傳學首次提出了優生學,到了二十世紀初優生學理論發展迅猛。甚至成為了納粹主義排除異己,屠殺滅族的理由。
  • 社會達爾文主義,優生學及種族歧視
    為了更好地為自己的理論服務,高爾頓於1904年創建了優生學國家實驗室。優生學看上去越來越像一門正經的科學了,它的研究目的說白了就是,讓優秀的人多生孩子,而窮人們自然要克制一些,少生一些,有問題的人,比如精神病患者,則乾脆不讓他們生孩子。在優生學的考量下,百姓被輕而易舉地分為上等公民和下等公民,劃分的標準是個人財富的多少。
  • 放任病毒算「優生學」嗎 「滅霸」高爾頓了解一下
    你們學的是高爾頓的「優生學」吧?假如全國人口6000萬,哪怕只有1%的病死率,死亡人數也高達60萬!這麼糟糕的計劃,是外星人「滅霸」想出來的吧?他整理家族譜發現,605位名人裡有102人是親戚,認為成功人士的後代,成功機率更大,因此提出「優生學」,計劃通過人工幹預,讓有缺陷的人不生孩子,繁衍出「最合適人類」。大多數人覺得,這個觀點太荒唐!
  • 達爾文表弟的優生學:讓高富帥和白富美使勁生娃?
    一種,是充分利用達爾文的名聲,為自己開路,不管走到哪兒,不管遇到什麼人,一定第一時間亮出「達爾文表弟」的身份,招搖撞騙之事未必做,但拉大旗作虎皮為自己添光環,總會十分奏效。另一種,則是冷眼旁觀不服氣,退避三舍暗中較勁,在自己中意的研究領域內焚膏繼晷,竭力爭取獲得不亞於達爾文的成就。高爾頓選擇了第二種,這就註定了他的一生,必將格外勞累辛苦。
  • 優生學理論的詭異魅惑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無論是教學樓還是研討會的命名,都是優生學在我們視野中留下的紀念碑。然而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優生學隱形的紀念碑已經被鑲嵌在語言、邏輯,還有統計學自身的哲學中了。皮爾遜將優生學稱為「人類有針對性地進行自覺的進化」,他還說高爾頓是以一種先知的熱情在理解這種進化。皮爾遜有著一些極端的種族主義政治觀點,而優生學恰好提供了一種支持其立場的話語。
  • 河北省計劃生育與優生學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在保定召開
    劉帥真攝河北新聞網訊(於珊珊、劉帥真、孫宇)11月2日,由河北省醫學會計劃生育與優生學分會、河北省醫師協會計劃生育與優生學醫師分會主辦,保定市第一中心醫院承辦的「2019年河北省計劃生育與優生學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在保定召開。大會吸引了來自全省各級醫療機構從事計劃生育與優生優育專業的醫務人員共380餘人參與。
  • 哈佛教授做約會App遭痛批 教授:這不是真的「優生學」
    基因  這一想法很快在網上招致譴責,很多人將他的想法和20世紀初的「優生學運動」划起了等號,為此,教授發表了有關該Digid8和優生學運動的FAQ頁面,用來澄清自己。  所謂的優生學運動簡單來說就是把人劃分為三六九等,被認為是「弱智」的兒童會被限制自由,送往收容所集中撫養,並剝奪其生育權,以防產出更多的「弱智」。這是19世紀末到20世紀中期發生在英國和美國的大規模真實事件。  丘奇教授表示,「Digid8團隊並不試圖強迫任何人做任何事情,這是它和臭名昭著的優生運動之間的最關鍵區別。」
  • 攜程20歲,贏在哪兒又錯在哪兒丨稜鏡
    2013年回歸後,梁建章曾公開表示:去哪兒網是最大的競爭對手。百度控股的去哪兒異軍突起,將攜程拉下「機票預定第一」的寶座,2013年在納斯達克上市後,頗受資本市場青睞,估值很快飆升到30億美元以上。此後,去哪兒一邊擴大在機票預定業務上的領先優勢,一方面在酒店預訂領域發力,試圖重複「機票戰役」中的勝利。果真如此,攜程將失去OTA龍頭地位。
  • 從優生學運動到禁止結婚情形的變化,看民法典將如何保障婚姻自由
    看到這些人的觀點,自然會讓人想起曾經轟轟烈烈的優生學運動。所謂的優生學運動是源於英國著名的心理學家高爾頓提出的優生學理論。優生學理論認為,人類有優秀的個體,也有劣等的個體,完全可以透過人為的方法,來選擇優秀的人進行生育,或者去除不良的人,不允許他們生育,以此來維持人種的優秀。
  • 達爾文為踐行優生學,與表姐結婚,生的孩子不是殘疾就是弱智?
    在達爾文時代,進化論都還沒有成形,更激進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優生學又從哪裡蹦出來?污衊進化論臉都不要了。優生學是在達爾文之後,由達爾文的表弟表弟弗朗西斯·高爾頓發展起來的,認為應當避免「不適」人群的過量繁殖以及「適應」人群的不足繁殖。
  • 美國強制絕育有「黑歷史」1907年通過世界上第一部「優生學絕育法」
    美國強制絕育有「黑歷史」1907年通過世界上第一部「優生學絕育法」
  • 山東省第十三次醫學遺傳與優生學學術會議成功召開
    2019年7月20日-21日,由山東省醫學會主辦,山東省醫學遺傳與優生學會、淄博市婦幼保健院承辦,銀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的山東省第十三次醫學遺傳與優生學學術會議暨遺傳病診斷及產前診斷新技術研討會在山東淄博順利召開。
  • 石鐵流出席山東第14次醫學遺傳與優生學學術會議
    11月28日上午,華東師範大學生命醫學研究所教授石鐵流應邀參加「山東省第十四次醫學遺傳與優生學學術會議暨遺傳病精準診療與iPS細胞技術研討會」,並做了題為《多層次數據整合解析罕見病致病機制》的學術報告。
  • 專家:高齡懷「二孩」遺傳優生學檢查必不可少
    此外,在懷孕早期的時候還應該做產前診斷、遺傳優生學檢查、產前遺傳諮詢及診斷,可以減少畸形兒的出生。    「高齡婦女懷孕後還需要定期檢查,檢查結果如有顯示可能影響懷孕或者妊娠,儘快接受治療。」遊一平表示,近年來妊娠期糖尿病逐漸高發,備孕時婦女尤其要注意體重,這對孕中健康很重要。另外,高齡婦女生育屬於高危妊娠行為,自然分娩的難度比一般孕婦更大。
  • 恥辱的「不正常」小孩:優生學陰影下的自閉症歧視
    另一方面,優生學的興起和傳播也讓殘疾兒童和他們的家庭面對的歧視更為嚴峻,1942年7月的《美國精神病學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甚至發表了一篇措辭嚴謹的文章,要求對智障兒童實施「安樂死」。
  • 何璽玉在山東第14屆醫學遺傳與優生學學術會議上作精彩報告
    11月28日上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教授何璽玉應邀出席山大齊魯兒童醫院承辦的山東省第十四屆醫學遺傳與優生學學術會議暨遺傳病精準診療與
  • 優生學3.0時代:基因篩選設計「超級寶寶」 自然分娩嬰兒將成劣等...
    「優生學」這個概念,最早是由達爾文的表弟弗朗西斯·高爾頓(Francis Galton)於1883年提出來的。他的本意是想藉助遺傳學來提高人口素質,初衷應該說是好的。但當年遺傳學研究水平還很低,人們誤以為有問題的父母一定會生出有問題的孩子,這顯然是不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