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優生學運動到禁止結婚情形的變化,看民法典將如何保障婚姻自由

2020-12-04 小才有說法

最新通過的《民法典》婚姻編與現行《婚姻法》相比有諸多的亮點,其中一個就是重新規定了禁止結婚的情形,即毫無保留的將《婚姻法》第7條中所說的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的內容刪除。

就像某些事稍微有變總能讓某些人覺得不爽一樣,《民法典》的這一改變也遭到一些人的反對。

他們認為有先天性疾病的人就不應該結婚,還有人認為患有抑鬱症以及傳染病的人也不應該結婚,他們覺得有了病還結婚是對另一方的不負責任,更是對未來子女的不負責任,他們建議為了子孫後代的健康,這一類人還是不結婚為好。

看到這些人的觀點,自然會讓人想起曾經轟轟烈烈的優生學運動。

所謂的優生學運動是源於英國著名的心理學家高爾頓提出的優生學理論。優生學理論認為,人類有優秀的個體,也有劣等的個體,完全可以透過人為的方法,來選擇優秀的人進行生育,或者去除不良的人,不允許他們生育,以此來維持人種的優秀。

這樣的理論一提出就被某些精英階層帶有目的的加以利用,使其在世界上大行其道,並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優生學運動。受優生學運動的影響,美國有些州甚至通過立法,採取強制手段對罪犯、低能兒、先天后遺症及身體有缺陷的人進行絕育,不允許他們生育後代。

就連美國總統羅斯福認為:一個良種好公民不可推卸的責任就是把他或她的血統留給這個世界;我們不應該讓那些劣等血統在這個世界上存留。

更為誇張的是二戰前夕的德國,有些優生學者藉助優生學理論提出了種族衛生學,並大肆宣傳雅利安人是世界上最優秀的的人種,要防止優秀的雅利安人血統被劣等民族汙染,甚至禁止雅利安人同其他民族通婚。

這套理論所導致的最大悲劇就是為希特勒在40年代初「最終解決」「猶太人問題」而採取的大規模屠殺猶太人的策略,提供了輿論準備和理論根據。二戰爆發後,希特勒徹底貫徹這一理論,導致500萬猶太人慘遭殺戮。

再回到現在,來看看那些覺得《民法典》將「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內容刪除不妥的人他們的觀念和優生學理論是不是一個套路呢?若有人說不是,我想,至少應該很像吧。

在某種意義上,說他們就是典型的優生學理論的實踐者,一點不為過。

按照他們的邏輯,也許只有那些所謂的「精英」人群才享有生育的權利,所謂的「低能」人群應該絕育,這顯然是荒謬的。

優生學運動盛行以來,一直都有人一出反對意見,認為這是一套荒謬的且容易被別有用心的人帶有目的加以利用的理論。

再說在這個社會裡,一個人身體健康與否本來就不是最終影響他是否成為優秀的人,人格健全的人的決定性因素。我們只需放眼四周,就會很容易發現,這個社會裡生活著許多身殘志堅的人,他們通過努力,一樣也能走向成功,甚至還居身本行業「金字塔」的頂端,成為行業的翹楚。

反而有些所謂的四肢發達的健康者、聰明人卻淪為了階下囚,有的甚至成為社會的「殘渣爛葉」。

從這個角度講,那些所謂優生學理論的實踐者,對允許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該結婚的人結婚的擔憂,是不是完全屬於一種多餘呢?

再說生育也是每個人的權利,因身患疾病就被剝奪生育權顯然不那麼妥當。對於任何一對夫妻來說,繁育後代也是一項自由,自己可以在法律的框架下自由決定生還是不生,以及生幾個的問題。再者,夫妻之間這種生育的自由更不應該通過法律的形式以限制結婚為手段加以拘束或限制。

也就是說,任何人無論是否患有某些先天性的疾病,都可以自由決定自己結婚還是不結婚,以及跟誰結婚的問題。疾病不應該作為禁止結婚的某一項前提,成為阻擋婚姻自由實現的一道障礙,以至於最終阻礙正當的生育權的實現。

《民法典》施行以後《婚姻法》也將成為歷史。而《婚姻法》第七條規定的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的內容,已被此次《民法典》婚姻家庭編所刪除,這不得不說是立法的一大進步。 也就是說《民法典》施行後,任何人不論身患何種疾病,再也不會因此而被禁止結婚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對於身患某些疾病的人來說,法雖然刪除了那些內容,在結婚登記方面,已經掃清了障礙,但若想達到結婚的目的,卻仍然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因為法律規範對婚姻的認可和真正地實現結婚,這並不是一回事。

畢竟法只是明確了可以結婚,可真正要實現結婚那完全是兩個人之間共同意願的一種契合。結婚與不結婚的選擇也不是一方同意即可的,最終還得靠兩個人。

既然婚姻是靠兩個人的共同選擇,而患有疾病對於自身來說又是一件非常不利的事情,那會不會有人為了達到結婚的目的,刻意隱瞞病情呢?

這一點《民法典》已經考慮到了,規定男女雙方在締結婚姻的過程中,患有疾病的一方對另一方是有告知義務的,也就是說在婚前是要向對方示明自己患有某些疾病的。

若沒有告知會怎麼辦?顯然會讓另一方處於婚姻選擇中的不公平境地一方婚前隱瞞身患疾病的事實,當事人在婚後知曉的依據《民法典》的規定,婚後另一方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一年內可以主張撤銷婚姻。

也就是說,《民法典》在禁止結婚的情形中減少了一種情形,同時在可撤銷婚姻的事由中又增加了一個內容。

《民法典》的這一減一增,還是讓有些人認為一方身患疾病即使另一方知曉了,法律還可允許他們結婚,這對於另一方來說是不妥當的,不利於保護另一方的利益,諸如一個愛滋病患者同一個健康的人結婚難道就很好?

其實所謂的妥當還是不妥當,對於一個局外人來說是看不明白的,有些事情只有自己覺得合適他就是妥當的。特別是對於結婚這種建立在感情基礎之上的事情來說,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也並沒有什麼,既然都知道對方有疾病還願意同他(她)結婚,這就視為一種接受,兩人感情到位了並無不妥。

反觀過去,因為某些人身患醫學上認為不應該結婚的疾病,導致他們無法實現婚姻,諸如一個身患疾病的人即使和另一方有著多年深厚的感情,到後來卻因為法律的規定而不能結婚,甚至一輩子都沒法登記結婚,是不是有些過於冰冷了呢?

所幸之處,《民法典》將要施行,這一問題將會得到徹底改善。當然我們更要相信,在民法典嚴謹的法的邏輯體系之下,未來的婚姻自由一定會受到更加有力地保障。

關於《民法典》的有關話題,本號將持續推出,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民法典婚姻家庭法:禁止結婚的情形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第7章 禁止結婚的情形民法典第1048條 【禁止結婚的情形】直系血親或者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禁止結婚。一、古代婚姻中的優生學古代農耕社會的婚姻不存在婚姻自由,而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為古時婚姻的目的,一是「事宗廟」(為國家生產人口、儲備人力),二是「繼後世」。同姓不婚,始於西周,其目的還是「事宗廟」(氏族聯婚,保障本族人口優勢,免得外族侵入)。
  • 【民法典微課堂】戀愛結婚更有保障!揭開藏在民法典中的愛情密碼
    在此之前,婚姻法關於夫妻財產約定的籤訂主體認定為「夫妻」,而籤訂婚前協議的男女雙方從法律上而言不存在夫妻關係,因此婚前協議的法律效力缺乏明確依據,民法典將「夫妻」改為「男女雙方」,無疑是將婚前財產約定的情況涵蓋在內。 相較於婚姻法,民法典的規定為婚前協議的效力提供了明確的法律依據。而婚前協議,就是把婚後未知的風險,儘可能地降到最低。
  • 論《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草案)》的體系、內容及其完善
    從民法典的編纂角度看,立法者為維護法律的穩定性和裁判的可預見性,應當選擇抽象概括方法將其預見到的全部社會事實涵攝於法體系之內,並建構領域廣泛、層次分明、意義關聯、前後一致的外部體系[5](P28)。但總的來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草案)》立法不太重視規範體系的構建,相反,其看重的是局部內容的完整性。
  • 《民法典》的88個重要變化
    (五)不再將"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作為禁止結婚的情形《民法典》規定:"直系血親或者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禁止結婚。"(七)因脅迫結婚的,受脅迫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撤銷婚姻,脅迫婚姻請求撤銷起算時間點為"自脅迫行為終止之日起"《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二條規定:"因脅迫結婚的,受脅迫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撤銷婚姻。請求撤銷婚姻的,應當自脅迫行為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 《民法典》的88處重要變化
    (五)不再將"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作為禁止結婚的情形《民法典》規定:"直系血親或者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禁止結婚。"(六)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應當在結婚登記前如實告知另一方;不如實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撤銷婚姻《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三條規定:"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應當在結婚登記前如實告知另一方;不如實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撤銷婚姻。請求撤銷婚姻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 民法專家談「離婚冷靜期」:對比其他多國我國離婚登記自由度較高
    荔枝特報記者/李照6月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全文正式公布,新中國首部民法典將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其中,備受關注的「離婚冷靜期」話題度仍然居高不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規定,「自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登記申請。
  • 《民法典》重大變化
    (五)不再將"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作為禁止結婚的情形《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直系血親或者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禁止結婚。"請求撤銷婚姻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提出。"(七)因脅迫結婚的,受脅迫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撤銷婚姻,脅迫婚姻請求撤銷起算時間點為「自脅迫行為終止之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二條規定:"因脅迫結婚的,受脅迫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撤銷婚姻。
  • ​「民法典時代」來臨:婚姻很神聖 保護更細緻
    《民法典》在婚姻部分存在感十足,不僅界定了夫妻共同債務、設立了離婚冷靜期、禁止索要高額彩禮,還更加細緻的保護了全職主婦的權益。夫妻共同債務如何界定?索要高額彩禮被禁止《民法典》第1042條規定: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幹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
  • 2020最新整理:《民法典》的88個重要變化(建議收藏)
    (五)不再將"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作為禁止結婚的情形《民法典》規定:"直系血親或者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禁止結婚。"(六)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應當在結婚登記前如實告知另一方;不如實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撤銷婚姻《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三條規定:"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應當在結婚登記前如實告知另一方;不如實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撤銷婚姻。請求撤銷婚姻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 《民法典》的溫度
    事實上,這一規定在實踐中很難操作,對於所謂的醫學上不應當結婚的疾病沒辦法完全列舉,而且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人們思想觀念的改變,在對方知情的情況下,是否患有該類疾病並不會影響到當事人雙方的結婚意願。正所謂「所愛隔山海,山海亦可平」,更何況只是一種疾病。
  • 【普法課堂】 涉婚姻家庭20個法律要點(含結婚.離婚.子女撫養等)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是公民權利的宣言書和保障書也是婚姻家庭生活的「百科全書」它針對婚姻家庭領域內的新情況、新問題在結婚、離婚、子女撫養教育等方面完善了相關規定形成了立法中的若干新規定這些新規定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內容01明確規定「婚姻家庭受國家保護」,在重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等婚姻家庭領域的基本原則和規則的基礎上,強調樹立優良家風、弘揚家庭美德、重視家庭文明建設。
  • 民法典正式施行,88處重要變化你必須知道!
    (五)不再將"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作為禁止結婚的情形《民法典》規定:"直系血親或者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禁止結婚。"(七)因脅迫結婚的,受脅迫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撤銷婚姻,脅迫婚姻請求撤銷起算時間點為"自脅迫行為終止之日起"《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二條規定:"因脅迫結婚的,受脅迫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撤銷婚姻。請求撤銷婚姻的,應當自脅迫行為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 【憲法宣傳周】《民法典》婚姻家事十大亮點
    2020年5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經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2021年1月1日開始施行。《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是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和保障書。小編將圍繞《民法典》中婚姻家事的十大亮點進行整理和解析,供大家學習參考。
  • 《民法典》正式生效!這些與你息息相關的問題,都做好攻略了嗎?
    婚姻家庭編八大改變 1.與國家計劃生育政策的調整相協調 民法典將收養人須無子女的要求修改為收養人無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
  • 民法典學習 | 《民法典》49大亮點梳理
    民法典共7編、1260條,分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現行的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將同時廢止。
  •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88處重要變化
    (五)不再將"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作為禁止結婚的情形《民法典》規定:"直系血親或者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禁止結婚。"(六)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應當在結婚登記前如實告知另一方;不如實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撤銷婚姻《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三條規定:"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應當在結婚登記前如實告知另一方;不如實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撤銷婚姻。請求撤銷婚姻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
    二、結婚第六條 男女雙方依據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九條規定補辦結婚登記的,婚姻關係的效力從雙方均符合民法典所規定的結婚的實質要件時起算。第七條 未依據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九條規定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男女,提起訴訟要求離婚的,應當區別對待:(一)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前,男女雙方已經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按事實婚姻處理。
  • 關於《民法典》,青海人一定收藏好!
    「標題黨」「跟風黨」或將承擔民事責任對行為人實施新聞報導、輿論監督等行為涉及的民事責任承擔,以及行為人是否盡到合理核實義務的認定等作了規定(第一千零二十五條、第一千零二十六條)27.侵犯隱私權行為具體化隨著信息化時代的發展,侵犯隱私權的手段愈發隱蔽多樣,此次《民法典》與時俱進,規定了隱私的定義,列明禁止侵害他人隱私權的具體行為
  • 民法典解讀 | 《民法典》49大亮點全梳理
    《民法典》共7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以及附則。《民法典》實施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將同時廢止。
  • 《民法典》49大亮點梳理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2.平等、自願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財產關係和人身關係的法律規範,屬於私法範疇,主體間人格平等,均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權利能力平等,不得「以強凌弱」!恰因為民法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法律關係,則主體相互間從事的法律行為應貫徹意思自治理念,契約自由,不得「強買強賣」!「結婚自由」「離婚自願」亦是其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