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護蔡英文竟說「糖也是毒」 諾貝爾獎得主李遠哲引爭議

2021-01-09 雄觀天下

據臺媒報導 含有萊克多巴胺的豬肉進口臺灣,引發民眾食安疑慮,諾貝爾獎得主、臺灣前「中研院長」李遠哲日前表示,如果是在安全標準內,萊劑對健康影響不大,像是糖、硝酸鈉也是毒,「大家還是吃」,引起爭議。國民黨「立委」葉毓蘭昨(6)日在臉書炮轟,大家應該請李遠哲統領「萊豬黨文武百官」與「萊豬立委」們,每天在他決定的無害劑量下,身先士卒,擔任萊豬核食的試驗隊。

李遠哲日前在出席時代力量黨團舉辦的座談時指出,如果是在安全標準內,萊劑對健康影響不大,比方說,有人認為糖也是毒,不能吃太多,硝酸鈉也是毒,但為了保鮮,所以放一點點,大家也還是吃。至於日本核災地區食品,若檢驗出無核廢料汙染,也是沒問題。

對此,葉毓蘭寫下,物以稀為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李遠哲在回臺後,被陳水扁、蔡英文奉為「國師」,積極參與政治,花了不少納稅人的錢奉養,「既然已知空汙和地球暖化嚴重,為何不善盡資政的言責,提醒蔡英文不要再一意孤行,大搞火力發電,以人民的肺來發電?」

至於李遠哲以糖、硝酸鈉比擬萊豬,葉毓蘭諷刺地說,大家應該請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李遠哲,統領「萊豬黨文武百官」與「萊豬立委」們,每天在李遠哲決定的無害劑量下,身先士卒,擔任萊豬核食的試驗隊,連吃一年,如果完全無害,全民力挺小英號召,狂嗑萊豬核食,以換取臺灣的「國際地位」。

最後,葉毓蘭指出,看到李遠哲近年來的政治發言,悖離民心,也難免喟嘆諾貝爾的光環黯淡矣。

相關焦點

  • 諾貝爾獎得主李遠哲再爆爭議:為護蔡英文竟說「糖也是毒」
    據臺媒報導 含有萊克多巴胺的豬肉進口臺灣,引發民眾食安疑慮,諾貝爾獎得主、臺灣前「中研院長」李遠哲日前表示,如果是在安全標準內,萊劑對健康影響不大,像是糖、硝酸鈉也是毒,「大家還是吃」,引起爭議。李遠哲日前在出席時代力量黨團舉辦的座談時指出,如果是在安全標準內,萊劑對健康影響不大,比方說,有人認為糖也是毒,不能吃太多,硝酸鈉也是毒,但為了保鮮,所以放一點點,大家也還是吃。至於日本核災地區食品,若檢驗出無核廢料汙染,也是沒問題。
  • 臺灣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瘦肉精美豬跟糖一樣 有毒也可以吃
    80多了還要給民進黨搖旗吶喊。李得主說,我們吃糖,糖也是毒,我們不能吃太多,還有鈉,食物為了保鮮,都是毒,但我們放一點點,大家還是吃。現在每天(臺灣)空氣這麼差,得肺腺癌的人那麼多,我們卻不關心肺腺癌,卻每天都在談萊豬(瘦肉精美豬),這是不可思議的。至於民間對萊豬的反彈聲浪,他說,民眾也許得到的訊息不是那么正確。
  • 羅智強嗆李遠哲:挺萊豬挺到頭殼壞去?
    華夏經緯網1月7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對開放萊豬進口議題,臺灣研究院前院長李遠哲昨提出觀點,認為萊豬在某一個限度下是沒問題的,還舉例說大家吃糖,但研究糖的人說糖是毒,不能吃太多。國民黨革實院長羅智強今早臉書發文,質問李遠哲糖是否被160多國列禁藥、在食品中都明確標示、要如何少吃到萊劑?並質疑「李遠哲,挺萊豬挺到頭殼壞去?」
  • 諾貝爾獎得主引關注,中國科研工作者應反思,這兩點需要引起重視
    2019諾貝爾獎牽動人心,其中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已經揭曉。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討論,自從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之後,就有人提出了「貝爾彌補效應」,值得大家的思考。197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授予了脈衝星的發現者 Antony Hewish,引起了巨大的爭議,因為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遺漏了女性研究者貝爾,評審委員會也因此受到了「性別歧視」的質疑。這一次的風波讓評審委員會開始重視學生在科研工作者的貢獻。
  • 李遠哲喊糖也是毒 沈富雄突飆出一句惹旁人笑翻
    [新聞頁-臺海網]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研究院前院長李遠哲宣稱,糖還有硝酸鈉,都是毒品,為了保鮮,我們還是放一點、大家還是吃;而萊豬在一個限度下,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前民進黨「立委」沈富雄對此不禁表示,比起「行政院長」蘇貞昌的作為,李遠哲「糖也是毒」的說法,更讓他受不了。
  • 蔡英文竟說「萊豬讓市場多一個選擇」
    萊豬(瘦肉精美豬)進口臺灣爭議不斷,除了上周立法機構的「豬內臟大戰」,這兩天,民進黨高雄市議員黃明太所謂「失言」,又將話題衝上新高。 為何要叫窮人吃毒豬肉,窮人是惹到你了嗎? 原來萊豬不用標產地了,直接標窮人限定即可。
  • 臺大設諾貝爾獎主車位 "李遠哲專用"引爭議(圖)
    中新網12月21日電 臺大校園內最近新劃設了一個「諾貝爾獎得主專用停車位有人不以為然,表示「學校也太會拍馬屁了吧」,但也有人相當認同,表示美國柏克萊大學也有這樣的設計,這是對諾貝爾獎得主的禮遇,「立意頗為良善」。但也有網友說,柏克萊給他的是「李遠哲博士優先車位」和臺大給的「專屬」車位不同。  這個專屬停車位,位在臺大小椰林大學旁的「中研院」原分所後方。
  • 諾貝爾獎的金色光環會褪去嗎?
    根據《達觀天下:跟尹衍梁學管理》一書記載,尹衍梁說:「我就是在25歲那年許下大願,未來要興辦最好的管理學校、最好的醫院,舉辦華人世界的諾貝爾獎。」 有了這些大願,尹衍梁徹底改變了自己,從一個打架鬥狠的角色轉變為投身事業、開拓進取、回饋社會的非常成功的創業家。尹衍梁25歲時接下他父親的紡織企業,當時的總資產不過600萬元新臺幣。40年後的今天,已成為資產超過2兆億新臺幣元的龐大企業集團。
  • 草娥退出AOA竟為這 引發巨大爭議
    草娥退出AOA竟為這 引發巨大爭議時間:2017-07-01 22:16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草娥退出AOA竟為這 引發巨大爭議 今日(30日),有韓國媒體報導稱,草娥在與所屬經紀公司商議之後,最終決定退出AOA,引發了大家的熱議。
  • 多位諾貝爾獎得主這樣說……
    圖源:中新社 孫自法 攝論壇上,結合新冠疫情,國內外多位院士專家及諾貝爾獎得主就提升公民科學素質的重要性和方法談到了各自看法。如何做出正確的判斷、辯論、決策,這也是科學素養重要的評價標準。」中國科學院院士蒲慕明說。專家表示,疫情期間,中國14億公眾自覺戴起口罩,這是建立在公眾科學素養之上的文明共識和自覺行動,科學的重要性在疫情防控中得到前所未有的體現。
  • 多少諾貝爾獎得主晚節不保|大象公會
    很少有人意識到,有多少諾獎得主在獲獎後轉投邪路,搞偽科學、偽理論,為保健品微商站臺,乃至加盟傳銷公司,收割全球韭菜智商稅。文|徐子銘中國大眾往往對科研工作者高看一眼,更是把諾貝爾獎及其得主奉為權威。出於這樣崇敬的心理,去年北京通州出臺政策,諾獎得主可以獲得最高 100 平米的人才公寓租金補貼,每月約 2000 多元,引來一片笑聲。
  • 諾貝爾獎得主如何花百萬獎金:愛因斯坦留給妻兒
    中國網10月13日訊 據美國《時代周刊》近日報導,獲得諾貝爾獎不僅能為得獎者帶來國際聲譽,也可以得到一大筆獎金。今年諾貝爾獎得主將獲得大約143.6萬美元,與去年持平。許多人都好奇獲獎者將如何花這筆獎金。美國《時代周刊》雜誌專門進行了盤點。
  • 日本那些任性的諾貝爾獎得主
    山中伸彌要說得獎之前就有名的可並不止山中教授一人,還有一位現在已經入了美國籍的加州大學教授中村修二也是這樣,只不過中村修二出名的時候還不是教授,還是日亞化學工業株式會社的工程師,他也不是因為科研而出名諾貝爾獎是個好東西,但是要想得到諾貝爾獎也就得容忍諾貝爾獎得主,大概諾貝爾獎得主的大腦構造和常人都有點不同,說出話來也比較驚世駭俗,容易得罪人。
  • 記者採訪30位諾貝爾獎得主 中國科學家如是說
    ■2001年,諾貝爾獎走過一個世紀。  曾兩次參與諾貝爾頒獎活動的中科院趙忠賢院士說:100年來的諾貝爾科學獎獲獎名錄,從某種角度可以說是20世紀科學發展歷程的縮影。  ■在諾貝爾獎第100次頒獎到來之前,本報與發現圖形科普雜誌聯合推出「IBM諾貝爾獎百年北京青年報記者全球行」活動———即日起派出記者分赴世界各地採訪30位諾貝爾科學獎得主。
  • 為護航「萊豬」,臺「中研院」前院長發聲,硬要把糖說成毒
    作者:小A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臺灣地區「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公然表態稱,要支持「進口萊豬」。美國「萊豬」體內含有萊克多巴胺(瘦肉精),對人體有一定的損害,然而近日臺灣地區「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在接受採訪時竟表示,安全標準內的瘦肉精並不會危害人體健康。 李遠哲還拿「糖也是毒,但人們也吃」為例,說明美國「萊豬」不一定都是不好的。李遠哲這番說辭立刻引發了各方面的反對,糖是人吃的,「萊劑」是豬吃的,李遠哲將這兩者在一起比較,能說明什麼?
  • 12位獲得諾貝爾獎華人名單
    1 楊振寧(1922.10.1 - ) Chen-Ning Franklin Yang 美籍華人,生於中國安徽合肥,父親楊武之是芝加哥大學的數學博士,1942年畢業於昆明的西南聯合大學,他與李政道提出了宇稱不守恆理論,並與其共同獲得了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是最早的華人諾貝爾獎得主。
  • 看來,蔡英文「失敗了」
    《亞洲周刊》「蔡英文身著龍袍圖」封面一事,再度把民進黨獨裁的真相推向高潮。臺灣淡江大學榮譽教授陳一新表示,民進黨正逼著臺灣往「民選獨裁」方向前進,這將是歷史上一個巨大的汙點。蔡英文專斷獨裁《中國時報》報導稱,蔡英文自執政後,每一步都是加劇「獨裁」,不論是清算政敵的資產,還是廝殺政敵,或者是修改相關規定。多年來,蔡英文手段狠辣、不斷變本加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