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張勞動,紀錄片從業人員,鍾情那些具有思考和創造力的紀錄片。
去年和今年陸續為幾個影展紀錄片單元選片。觀片數量很多,但質量不敢恭維。看了太多只是記錄而不是紀錄片的東西。堅信格裡爾遜說的「紀錄片是對真實的創造性處理」。今年只選出九部,希望明年十佳能夠填滿。
01
En fremmed flytter ind
《陌生人》
導演:Nicole Nielsen Horanyi
製片國家/地區:丹麥
語言:丹麥語 / 瑞典語 / 法語 / 英語
時長:100分鐘
簡介
阿曼達和她的女兒住在哥本哈根郊區,有一天她在臉書上偶遇了卡斯帕。相識三個月後,她同意和他外出約會並深深地愛上了他。卡斯帕幽默體貼,也有一個女兒。
卡斯帕透露他們家是丹麥最富有的家族之一,他雖是繼承者,但寧願放棄這份遺產。因此他提出要搬到阿曼達的小公寓住時並沒讓人起疑心。
但卡斯帕不是唯一一個「進入她生活」的人,他還拉上了一幫動機不純的家人和戲精朋友,通過臉書介入了阿曼達的生活,直到有一天,電話響了......
短評
在紀錄片美學方面有很大膽的嘗試。不是簡單的搬演,你發現紀錄片也有導演敢打破第四面牆。當國內導演還在糾結真實性,紀錄片倫理的時候,人家早已經玩別的去了。回憶,不是一味的過去時,而有了進行時的東西,每時每刻發生的事情也是記錄本身呀。很有故事性而不喪失紀錄片的本質-對真實的創造性處理。讓紀錄片更像是非虛構寫作。
02
Please Remember Me
《我只認識你》
導演/趙青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大陸
語言:上海話 / 漢語普通話
時長:78分鐘 / 82分鐘(中國大陸)
簡介
中國有一句古話:「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樹鋒和味芳,這是一對生活在上海的耄耋老人,是導演趙青和製片人馮都的叔公和叔婆。他們年輕的時候就相識,因為樹鋒的上一段婚姻,味芳在不經意間等了他十幾年,人到中年兩人才在一起。當他們攜手走到了生命的最後一段歲月,味芳卻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症。 樹鋒和味芳都出生在上世紀20年代,樹鋒從小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講究「仁、義、禮、智」。在樹鋒的記憶中,最美好的時光是童年和青少年時期:同堂生活、吟詩頌詞、研習書法……之後的命運卻是他無法主宰:政治運動、工作調動、喪妻別女……直到1970年,他和味芳走到一起。 將近半個世紀的相伴相守,對樹鋒和味芳來說,愛是記憶,愛是緣分,但愛也意味著良心、道義和責任。在他們心裡,無論對方年輕還是年老,明白亦或糊塗,都不可能磨礪掉內心深處的那份愛,因為愛已經變得淡然純粹、深入骨髓......
短評
真情的流露,不離不棄。 相依的夕陽,且美且惜。 兩位主人公太有魅力了,而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那些艱難的選擇,讓人唏噓不已。
03
《愛山記》
導演:洪嘉寶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大陸
語言:漢語普通話
時長:5分鐘
簡介
對一位盲人按摩師的長期拍攝,選取她的人生中發生的一些故事,通過紀錄片動畫的形式,使用偏實驗性的風格,來對這個人做一個側寫式的剖白。
短評
使用了動畫的形式的一部紀錄短片,短小精悍,視角也很獨特, 描寫殘障人士也並不是高高在上的感覺,導演還是有一定的想法和思路的。
04
In Character
《入戲》
導演:董雪瑩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大陸
語言:漢語普通話
時長:75分鐘
簡介
有著文革情節的導演葉京為了讓13名年輕演員回到文革,他把演員們封閉在四川小鎮的一個兵工廠,隔絕了於外界的任何聯繫——這無異於一場人類學實驗。這13名演員每天穿著文革時期的服裝,聽著文革時期的歌曲……一個演員請假事件掀起了一場殘酷的批鬥會,批鬥會上演員們發生了令人驚愕的變化……
短評
比想像中的劇情稍微單薄,但以現有的呈現已經足夠震撼,更像是一部觀察社會實驗的紀錄片,影片已經超出了跟組紀錄片的範疇,呈現了更寬的維度和社會意義,想到《浪潮》。
05
AlphaGo
《阿爾法圍棋》
導演:格雷格·科斯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 韓語 / 法語 / 漢語普通話
時長:90分鐘
簡介
一部關於AlphaGo的紀錄片定於4月21日在紐約翠貝卡電影節首映。該部紀錄片由格雷格執導,演員表有李世石,樊麾,黃士傑,哈薩比斯和席爾瓦。影片時長90分鐘。這部電影全方位展示了人機大戰的過程,更儘可能多的揭示了人類思維的工作方式和人工智慧未來的工作方式。
短評
生在這個時代何其幸運。見證人工智慧的不斷壯大,科技讓不可能變為可能。人類和人工智慧之間相愛相殺,看完很激動。從紀錄片角度來看,結構工整,剪輯節奏把握的很好,有一種大格局和世界觀在。
06
Exit Through the Gift Shop
《畫廊外的天賦》
導演:班克斯
製片國家/地區:英國
語言:英語 / 法語
時長:87分鐘
簡介
與妻兒住在紐約的法國移民泰瑞·庫塔(泰瑞·庫塔Thierry Guetta 飾),經營著一家古著店。他有一個奇怪而瘋狂的愛好,就是拿著攝像機到處隨意拍攝。他的表弟是一名塗鴉藝術家,一次跟拍期間,泰瑞深深地被街頭藝術所吸引,他開始走訪各地的街頭藝術家,並拍攝他們在深夜塗鴉的過程,但這其中卻有一位大人物總是苦尋不得,那就是英國最著名也最神秘的塗鴉大師——班克斯(班克斯Banksy 飾)。然而一個偶然的機會,泰瑞得知班克斯將要到美國舉辦畫展,他便藉此機會擔當其在美國的嚮導,並在一次一次的考驗中漸漸獲得了班克斯的信任,在此過程中,班克斯似乎為他打開了一扇充滿可能性的奇幻的塗鴉之門,泰瑞甚至荒廢了正常工作而專心投入到塗鴉藝術中,他的整個人生軌跡也跟著發生了轉折……
短評
這是比較老的一部紀錄片了。
可以認為是一種非虛構影像,很多地方還是存疑的。影片的敘事風格非常成熟,還帶來了更深刻的思考,人人都是藝術家?人人都可以做展覽?一開始藝術家對消費產品進行戲虐,如同安迪沃霍爾,後來發現,藝術作品反而成為時尚的消費品本身。最後的展覽,更像一種有趣的玩笑。
PS:
更喜歡片名直譯:從禮品店退場
其實我覺得庫塔剪輯的《人生遙控器》才更像一種裝置藝術作品。
07
Visages, villages
《臉龐,村莊》
導演:阿涅斯·瓦爾達 / 讓·熱內
製片國家/地區:法國
語言:法語
時長:89分鐘
簡介
法國新浪潮祖母阿涅斯·瓦爾達與街頭藝術家JR導演,紀錄片伴隨兩人駕駛著JR的小貨車穿越法國的村莊。一路上他們拍攝下所遇到的人物,然後在房子和工廠的牆上塗抹告示牌尺寸大小的肖像畫。
短評
和《畫廊外的天賦》可以一起觀看,效果更佳。作者在片中思考了藝術和生活的關係,藝術介入生活,介入藝術家本身,溫情是影像帶來最大的感受。
08
Close Ties
《親密紐帶》
導演:Zofia Kowalewska
製片國家/地區:波蘭
語言:波蘭語
時長:18分鐘
簡介
結婚的第45個紀念日原本是令人羨嘆之事。芭芭拉和濟斯瓦夫本該為此引以為傲——若是八年前丈夫不曾移情別戀、離家出走。如今他們破鏡重圓,但芭芭拉聲稱若不是腿腳不便,濟斯瓦夫準會流連在克拉科夫城市的別處,拜倒在他人的石榴裙下。除開這昔日的恩怨,及諸如繳付帳單、佔用洗手間、重擺家具的日常煩惱,他們之間還有一條難以名狀的紐帶。
短評
很精緻的紀錄短片,聚焦一對度過四十五周年的感情生活的夫妻的日常。不刻意煽情,用生活的小細節打動觀眾。
09
Shirkers
《逃避者》
導演:陳善治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時長:95分鐘
簡介
1992年,少年譚珊蒂和她的朋友索菲和茉莉拍攝了新加坡的第一部獨立電影-一部名為「偷懶者」的公路電影-和他們神秘的美國導師喬治·卡多納(Georges Cardona)一起拍攝。桑迪寫了劇本,飾演主角,一個叫S的殺手。拍攝結束後,喬治和所有的鏡頭一起消失了!20年後,16毫米罐在紐奧良被找到,桑迪-現在是洛杉磯的小說家-開始了一場跨越兩大洲和許多媒體的新的個人奧德賽:16毫米、數碼、Hi8、Super8、幻燈片、動畫和手寫信件。萬花筒朋克搖滾鬼故事!
短評
用懸疑的講述方式來表現一段塵封多年的往事。種種迷蹤之間,一個少女的電影夢被拼貼了起來。有時候紀錄片的魅力大於故事片在於,永遠的不可預計,事情的發展非人為能改變的。
10
空缺
凹凸鏡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凹凸鏡DOC
用影像和文字關心普通人的生活
凹凸百態 光影日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