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病毒免疫突破 病毒感染導致致死性炎症的主要原因
抗病毒免疫突破 病毒感染導致致死性炎症的主要原因時間:2019-02-23 11:23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抗病毒免疫突破病毒感染導致致死性炎症的主要原因 北京2月22日電(金歆、莊穎娜)日前,我國科學家在機體抗病毒機理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
武漢病毒所揭示宿主細胞未摺疊蛋白質反應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 infection(《定量蛋白質組學研究揭示宿主細胞未摺疊蛋白反應參與發熱伴血小板症候群病毒的感染過程》)。該工作通過定量蛋白質組學技術,首次系統地繪製了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病毒(SFTSV)感染後宿主蛋白的調控圖譜,並進一步揭示了SFTSV的感染過程依賴於宿主細胞未摺疊蛋白質反應(unfold protein response, UPR)的輔助。 SFTSV是近年來流行於中國、韓國、日本等多地的一種新發蜱傳布尼亞病毒,確診感染病例呈逐年增加的趨勢,致死率可達30%。
-
郭德銀組揭示細胞新型自噬受體調控機體抗病毒天然免疫反應新機制
該研究發現RNA病毒感染宿主細胞可誘導表達一種新型自噬受體CCDC50,該自噬受體通過識別K63型泛素化修飾的RNA病毒模式識別受體RIG-I/MDA5(RLR)並介導後者的自噬途徑依賴的降解,從而抑制病毒感染誘導的I型幹擾素的產生,幫助機體恢復到靜息狀態,避免過度免疫反應造成的組織損傷和自身炎症。我校博士後侯盼盼為論文第一作者,郭德銀教授為通訊作者,我校醫學院、附屬第七醫院為第一作者單位。
-
植物如何抵抗病毒?我國科學家發現植物幹細胞廣譜抗病毒機制
和人類一樣,植物感染病毒也會生病。植物病毒引發的病害是威脅農業生產的第二大病害,作物染上病毒將帶來毀滅性後果,輕則減產、重則絕收。 那麼,植物如何抵抗病毒?有沒有一種方法,能夠抵禦威脅作物的大部分病毒,進而保障糧食穩產? 我國科學家交出了漂亮的答卷。
-
激素調控植物幹細胞分子機理揭示
激素調控植物幹細胞分子機理揭示2017-06-06 18:24 來源: 科技日報 山東農業大學張憲省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在植物幹細胞領域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揭示了激素調控植物幹細胞活動的分子機理。6月2日,國際植物學領域頂級學術期刊《植物細胞》發表了這項研究成果。該成果為推動更大範圍植物離體快繁、生物育種和基因工程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植物幹細胞主要存在於莖端、根端和形成層,莖端幹細胞通過不斷分裂與分化形成植物的地上部分;根端幹細胞形成植物的地下部分。外源施加細胞分裂素和生長素能夠在體外培養條件下誘導植株再生,是德國科學家Skoog和Miller在1957年的重大研究發現。
-
科技進展 | 中山大學郭德銀教授團隊揭示細胞新型自噬受體調控機體抗病毒天然免疫反應的新機制
在RNA病毒感染的小鼠模型中,CCDC50缺乏會減少RIG-I / MDA5的自噬降解並促進I型IFN反應,從而導致病毒抵抗力增強和存活率提高。這些結果揭示了自噬與抗病毒先天免疫反應之間的新聯繫,並為RLR介導的抗病毒信號的調節機制提供了更多見解。
-
揭示病毒感染誘導的CD49a+ CD49b+ NK細胞新亞群的來源和功能特性
自然殺傷(natural killer, NK)細胞是機體重要的固有免疫效應細胞,在機體抵抗病毒感染、清除腫瘤細胞的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NK細胞是異質性的細胞群體,由多個表型和功能不同的細胞亞群組成,然而以往對NK細胞在疾病中作用的研究將其視作一個整體,對於在病毒感染過程中NK細胞亞群組成的動態變化及其作用還鮮有報導。
-
植物如何抵抗病毒?「反病毒劫持」關鍵蛋白被發現
科技日報訊 (記者吳長鋒)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生命科學學院趙忠教授團隊通過發育生物學和植物病毒學兩個領域的交叉研究,找到了植物幹細胞免疫病毒的關鍵因子——WUSCHEL(WUS)蛋白,揭示了植物幹細胞的廣譜抗病毒機制。該成果10月9日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
我國科學家發現錳離子在機體抵抗病毒感染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973計劃的支持下,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蔣爭凡教授研究組發現,錳離子是細胞內天然免疫激活劑和警報素。 天然免疫是宿主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線。
-
山東農大揭示激素調控植物幹細胞的機理—新聞—科學網
植物也有幹細胞,而且和動物幹細胞一樣,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分化成多種功能細胞,是高等生物生長發育的細胞來源。
-
中國科學家發現植物幹細胞廣譜抗病毒機制
中新社合肥10月9日電 植物如何抵抗病毒?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趙忠教授團隊研究發現,一種植物幹細胞免疫病毒的關鍵因子,揭示了植物幹細胞的廣譜抗病毒機制。這一研究成果9日發表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上。據介紹,科研團隊通過發育生物學和植物病毒學兩個領域的交叉研究,找到了植物幹細胞免疫病毒的關鍵因子——WUSCHEL(WUS)蛋白。
-
研究揭示宿主蛋白Cyclophilin A調控抗病毒天然免疫機制
Cyclophilin A(CypA,親環素A)對RIG-I介導的抗病毒天然免疫的調控機制。該研究從天然免疫角度揭示了CypA如何通過調節天然免疫反應來影響病毒的複製,首次闡明了CypA在RIG-I介導的天然免疫信號通路中的作用靶點及其泛素化調控機制,更深入地了解了CypA在抗病毒天然免疫領域的功能。CypA是一種肽基脯氨醯順反異構酶,在各種組織中廣泛存在,高度保守。
-
【肺科•新聞】我院翁志萍團隊揭示piRNA調控逆轉錄病毒入侵基因...
【肺科•新聞】我院翁志萍團隊揭示piRNA調控逆轉錄病毒入侵基因組的固有應答機制 2019-10-12 17: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國科學家發現植物幹細胞廣譜抗病毒機制
和人類一樣,植物感染病毒也會生病。植物病毒引發的病害是威脅農業生產的第二大病害,作物染上病毒將帶來毀滅性後果,輕則減產、重則絕收。那麼,植物如何抵抗病毒?有沒有一種方法,能夠抵禦威脅作物的大部分病毒,進而保障糧食穩產?我國科學家交出了漂亮的答卷。
-
研究揭示蛻膜NK細胞抵抗滋養層細菌感染機制
研究揭示蛻膜NK細胞抵抗滋養層細菌感染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23 21:47:34 美國哈佛醫學院Judy Lieberman等研究人員合作發現,蛻膜NK細胞通過轉移顆粒溶素來選擇性殺死滋養細胞中的細菌
-
南開大學團隊揭示B肝病毒轉錄複製調控新機制
日前,他們在生物醫學領域學術期刊《Theranostics》上發文,首次報導了「組蛋白乙醯轉移酶HAT1信號通路促進HBV cccDNA(B肝病毒共價環狀閉合DNA)微小染色體組裝和表觀遺傳修飾」的新機制,為臨床清除HBVcccDNA和治療B肝提供了新的潛在靶點。 B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的慢性感染可導致肝炎、肝硬變和肝癌。
-
植物如何抵抗病毒?
植物絕大部分器官,包括根、莖、葉、花和果實均來自幹細胞的分化。因此,幹細胞的穩定對植物的生長發育至關重要,特別是需要嚴密保護幹細胞避免其遭受外界病原微生物和不良環境的脅迫。所以,如果能夠揭示幹細胞的抗病毒機制,讓其它細胞也具有類似的能力,那麼就可以使得整個植物擁有抵禦病毒侵襲的能力。因此,具有高度抗病毒能力的植物幹細胞擁有很高的關注度。
-
科研|我國科學家發現植物幹細胞廣譜抗病毒機制
今天凌晨出版的《科學》雜誌報導了中國科技大學趙忠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找到了植物幹細胞免疫病毒的關鍵因子—WUSCHEL(WUS)蛋白,並揭示了植物幹細胞的廣譜抗病毒機制。同行專家如此評論:此研究解決了一個長期存在且備受關注的問題,是植物病理學和植物發育領域的一個開創性研究。
-
研究揭示水稻生長素響應因子(OsARFs)差異性調控水稻抗矮縮病毒...
揭示了水稻生長素響應因子(OsARFs)差異性調控水稻抗矮縮病毒(RDV)的分子機制。水稻矮縮病毒(Rice dwarf virus,RDV)是由葉蟬傳播的能夠引起大面積水稻感病並嚴重減產的一種病毒。感染RDV的水稻植株顯著矮縮,分孽增多,不抽穗或半抽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