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漢病毒所在尼亞病毒免疫炎症調節機制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並常伴有炎症因子的異常誘導甚至「炎症因子風暴」,被稱為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平均致死率約12%。目前尚無針對SFTSV感染的特異藥物或疫苗,病毒致炎致病的機理仍不清楚。哺乳動物進化出一系列的模式識別受體來識別入侵病原的核酸或者其他保守的分子組分,進而誘導炎症和免疫響應。
-
細胞「門神」抵抗病毒感染調控機理揭示
對機體抗病毒機理的深刻認識是抵抗病毒感染,應對重大疫情防控的關鍵所在。記者24日獲悉,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李濤博士和張學敏院士團隊成功發現細胞「門神」——環鳥腺苷酸合成酶(cGAS)抵抗病毒感染重要調控機理。國際頂級學術期刊《Cell》(《細胞》)日前在線發表了相關研究論文。
-
Science|人源NLRP1識別RNA病毒感染活化炎症小體
(Inflammasomes)是機體免疫細胞內識別炎症性或損傷性刺激完成活化的炎症複合體。炎症性Caspase進一步通過活化IL-1β/18增敏免疫系統,並水解Gasdermin引發焦亡【1】。,這種功能與NLRP1響應炭疽LF因子不同:LF通過N端降解功能水解出C端的CARD,直接結合Caspase-1組成炎症小體,而RNA病毒感染則是通過結合LRR和NACHT結構域,依賴於ASC組裝炎症小體。
-
eb病毒能治療好嗎 如何預防EB病毒感染
由於西醫對該病毒不能使用抗生素藥品,老中醫告訴我們用犀牛角或羚羊角煲水喝,我寶寶喝一天就退燒了,喝兩天就停,大涼的,喝多了受不了的。另外不能讓寶寶做激烈運動。EB病毒就是人類皰疹病毒,在人群中廣泛感染,幼兒感染後多無症狀,或有輕微咽炎或上感,EB病毒長期存在於人體淋巴組織中,在免疫力低下時可以導致反覆感染。預後比較好,請不用擔心。
-
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在抗病毒免疫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本報訊(邵龍飛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裴楠)病毒感染因其變異性強、傳播迅速等特點成為重大疫情防控的主要挑戰,對機體抗病毒機理的深刻認識是應對病毒感染的關鍵所在,日前,我國科學家在該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
科學家們在抗逆轉錄病毒治療領域的重要研究成果!
【2】Science子刊:早期抗逆轉錄病毒治療可能保留針對HIV的關鍵免疫反應doi:10.1126/scitranslmed.aau0528在HIV病毒感染的最早階段進行聯合抗逆轉錄病毒(ART)治療可能產生功能性CD8「殺傷」T細胞並維持CD4輔助性T細胞作為這種病毒的主要靶標。
-
雙鏈RNA的感受器NLRP1——人源NLRP1識別RNA病毒感染活化炎症小體
撰文 | tac.G炎症小體(Inflammasomes)是機體免疫細胞內識別炎症性或損傷性刺激完成活化的炎症複合體。其功能實現通過位於胞質的感受器(如NLRP3、AIM2等)實現炎症小體組裝,完成對炎症性Caspase(Caspase-1/4/5)的活化。炎症性Caspase進一步通過活化IL-1β/18增敏免疫系統,並水解Gasdermin引發焦亡【1】。
-
水生所揭示魚類調控抗病毒天然免疫反應的機制
與哺乳動物類似,魚類抗病毒感染主要通過天然免疫反應系統和獲得性免疫反應系統來行使功能。天然免疫反應系統是在生物體演化出來的、對抗病原體感染的古老防禦系統,從低等的無脊椎動物到人類都得到高度發展,是生物體抗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重要防線。但是,獲得性免疫系統是從有頜類動物才開始演化起來。
-
突破|武漢大學發現人體新的抗病毒免疫機制
責編 | 迦漵在病毒感染與複製的過程中,胞漿中產生大量的病毒核酸(如DNA,RNA或RNA-DNA複合物)。此外,宿主編碼的DNA酶如TREX1或DNase II發生突變或者在腫瘤放療或化療過程中導致細胞核DNA釋放至胞漿並在胞漿中累積,激活cGAS-STING信號通路,導致嚴重的炎症反應。因此,了解cGAS的活化與穩態調控機制對於理解抗病毒免疫應答以及炎症反應有著重要的意義。
-
藥抗病毒的作用機制
而中醫藥臨床防治毒副作用小,藥源豐富,價格低廉,能調節整體免疫功能,抑制病毒複製,阻止病毒致細胞病變,改善臨床症狀,在治療病毒感染性疾病方面顯示出了獨特的優勢。 1 中藥抗病毒的應用現狀 獸醫臨床上用於抗病毒的中藥製劑名目繁多,多以商品名出現。
-
COVID-19可影響心臟,病毒對心臟有明顯趨向性
與未顯示淋巴細胞浸潤的SARS相關心肌炎不同,這種免疫和炎症反應是屍檢中SARS-CoV-2感染後的典型發現。參與電傳導的心肌細胞受累可導致傳導阻滯和惡性室性心律失常,二者均可導致心臟停搏。COVID-19相關的心臟功能障礙也可由其他原因導致,包括Takotsubo症候群(也稱為應激性心肌病)、內皮炎引起的局部缺血和血栓形成相關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以及兒童多系統炎症症候群
-
免疫抑制劑和生物製劑治療炎症性腸病的嚴重感染風險比較
免疫抑制劑和生物製劑治療炎症性腸病的嚴重感染風險比較: 系統評價和薈萃分析 文獻來源: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20Jan;18(1):69-81.e3.
-
各國最新發現新冠病毒的主要死因並非肺部炎症而是另有其他...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中新社·華輿訊 據旅日僑網報導 最近,各國陸續傳來屍檢、臨床數據報告發現新冠病毒肺炎患者主要死因是血栓,不是肺部炎症!
-
過度活躍的免疫細胞,是導致新冠肺炎加重的主要原因
在治療新冠肺炎患者的緊急戰「疫」中,11家國際醫學研究機構聯合發表論文,中性粒細胞胞外網狀陷阱(Nets)的過度活躍的免疫細胞,導致過激的免疫反應,從而加重病情。研究結論發表在實驗醫學雜誌中,描述了嚴重的新冠肺炎感染患者發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肺部炎症、肺部損傷等,尤其是新冠肺炎病毒在晚期更加難以控制。
-
貓咪眼鼻有黏液分泌物,可能是杯狀病毒,但要警惕致死性病毒突變
貓杯病毒(FCV)是一種導致貓上呼吸道感染(URI)的病毒。貓杯病毒是一種高度傳染性的病毒,會導致貓的輕度至重度呼吸道感染和口腔疾病。它在收容所和繁殖地特別常見,經常感染小貓。大多數貓在感染了杯狀病毒後能完全康復,但罕見的病毒株尤其致命。這種病毒對人類沒有威脅。
-
...人類終將戰勝HIV|HIV|抗艾|戰勝|免疫系統|愛滋病|病毒|細胞|...
免疫系統由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免疫活性物質組成,僅免疫細胞就多達十餘種,細菌、病毒想要戰勝免疫系統絕非輕而易舉的事。但是,HIV卻想了一個辦法,不攻擊人體組織,也不直接致人生病或死亡,而是攻擊免疫細胞,致人體免疫系統失去抵抗力,從而導致各種疾病及癌症在人體內生存,最終發展為愛滋病(獲得性免疫缺陷症候群)。HIV十分微小,一個針尖上居然能容納約16000個病毒顆粒。
-
eLife 病毒利用免疫蛋白來避免抗病毒免疫系統!
2020年7月8日訊 /生物谷BIOON /——根據近日發表在Elife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通過發現C型肝炎病毒逃避免疫系統的詭計,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抗病毒防禦系統,可以用於治療許多病毒感染。病毒有許多策略來避免免疫系統的防禦。它們通常通過劫持免疫系統自身的蛋白質來達到這一目的。
-
病毒感染症狀大不相同!你的免疫系統經受得住考驗嗎?
連日來,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仍在肆虐。患者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乏力,呼吸道症狀以乾咳為主,並逐漸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表現為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礙。部分患者起病症狀輕微,可無發熱。
-
檢驗醫學對新冠病毒感染診治的臨床價值與幾點思考
新冠病毒感染特別是重症患者,存在炎症風暴,新冠病毒作為一種病毒感染,在無特效藥物的情況下,主要依靠機體自身的免疫清除,治療以支持治療為主,在輕症患者理論上沒有必要使用激素;重症患者很要必要使用中等劑量激素以抑制炎症風暴的進一步進展,臨床一線的經驗也證明了重症患者使用激素有效。整體印象就是:輕症不適用,有向重症發展的苗頭時要儘早使用。激素使用時機見下面段落關於反映炎症進展的標誌物。
-
原因可能在於病毒感染導致的免疫反應
2017年5月17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身體對流感病毒和HIV等病毒作出的免疫反應可能導致學習和記憶問題。儘管病毒導致的免疫系統激活長期以來與認知問題相關聯,但是它的內在機制很少獲得理解。在這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病毒相關的免疫激活導致皮質(負責學習的大腦區域)中大腦迴路內的神經細胞之間的連接丟失。這些小鼠隨後在學習能力測試中表現得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