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生活中,想必大家對於eb病毒感染還是有一定的了解的吧,EB病毒又稱人類皰疹病毒,是一種皰疹病毒。它主要感染人類口咽部的上皮細胞和B淋巴細胞。那麼,eb病毒能治療好嗎?eb病毒怎麼預防?下面來了解一下吧。
eb病毒能治療好嗎
可以治好的放心吧!可能要住院治療,我寶寶住院十天就出院了。由於西醫對該病毒不能使用抗生素藥品,老中醫告訴我們用犀牛角或羚羊角煲水喝,我寶寶喝一天就退燒了,喝兩天就停,大涼的,喝多了受不了的。另外不能讓寶寶做激烈運動。
EB病毒就是人類皰疹病毒,在人群中廣泛感染,幼兒感染後多無症狀,或有輕微咽炎或上感,EB病毒長期存在於人體淋巴組織中,在免疫力低下時可以導致反覆感染。預後比較好,請不用擔心。
eb病毒感染治療
EBV感染目前尚無特效治療,疾病大多能自愈,治療為支持性的,抗病毒藥物可以抑制EBV複製,但有研究認為無效,激素僅在有貧血、血小板減少等情況下應用。而EBV疫苗僅對特定人群有益。
EB病毒感染西醫治療
EBV感染目前尚無特效治療,主要為對症用藥。急性期應臥床休息。繼發細菌感染時可酌情選用抗菌藥物治療。
腎上腺皮質激素可使炎症迅速消退,其劑量如潑尼松30~60mg/d,分次口服,4天後快速遞減劑量,直至停藥。對腎上腺皮質激素療效不良者,可給予免疫球蛋白靜脈滴注。
eb病毒是什麼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皰疹病毒科嗜淋巴細胞病毒屬的成員,基因組為DNA。EB病毒具有在體內外專一性地感染人類及某些靈長類B細胞的生物學特性。人是EB病毒感染的宿主,主要通過唾液傳播。無症狀感染多發生在幼兒,3~5歲幼兒90%以上曾感染EB病毒,90%以上的成人都有病毒抗體。
EB病毒是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的病原體,此外EB病毒與鼻咽癌、兒童淋巴瘤的發生有密切相關性,被列為可能致癌的人類腫瘤病毒之一。目前所測EB病毒抗體,主要有針對病毒的衣殼抗原(CA)、早期抗原(EA)和核抗原(EBNA)。
eb病毒感染引發病症
非腫瘤性疾病
1.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
患者感染EBV後多數表現為IM。1968年首次發現該病毒是引起IM的病源,後經血清流行病學等研究得到證實。該病是所知道的由EBV直接引起的唯一疾病,有以下理論依據。
(1)此種病毒只能在淋巴網狀系統的細胞中生長增殖;
(2)培養過程中該病毒能刺激淋巴細胞的增生;
(3)急性期周圍血淋巴細胞可培養出EBV;
(4)患者血清中具有高滴定度EBV的特異抗體,並可長期存在;
(5)無此特異抗體者對此病易感,而抗體陽性者則不發病。IM主要症狀表現為:發熱、咽痛、皮疹、肝脾淋巴結腫大,血液系統改變可以累及三系,但主要以白細胞改變較多,大多白細胞總數增高,可出現異常淋巴細胞。
2.口腔白癍
多發生在免疫功能缺陷病人。在病變上皮的上層可檢測到EBV增殖期抗原及病毒DNA。
3.X染色體相關的淋巴增生症候群
是一種罕見的與X染色體相關的免疫缺陷性疾病,僅見於男孩。EBV感染後常引發致死性IM或惡性淋巴瘤。
4.病毒相關性噬紅細胞增多症
這是一種反應性組織細胞增多症。臨床上主要表現有高熱,肝、脾、淋巴結腫大,肝功能異常,凝血障礙,外周血常規全血細胞減少、無異形淋巴細胞,骨髓中吞噬紅細胞現象多見。血清學檢查有抗VCA-IgG和抗VCA-IgM、抗EA-IgG增高,但抗EBNA抗體缺乏,符合EB病毒急性感染表現。
EB病毒如何預防
而要做到最好的預防EB病毒,那麼最正確、最好的辦法就是應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養成良好的個人習慣具體方法就是以下幾點了。
第一點、大家每天都在呼籲的但也是有一部分人每天都在做的,那就是禁止隨地吐痰。隨地吐痰會將病毒、細菌隨著吐出的痰進入空氣中,造成病毒傳染。所以大家應該禁止隨地吐痰,預防病毒從自身做起。
第二點、母親在哺乳嬰兒前要做好衛生工作,母親應避免對嬰兒進行口對口的餵養嬰兒。
第三點、保持居室內的空氣清新和清潔衛生,保證每天開窗通風至少一個小時,保證每天對居住的地方進行清理打掃,保持家中衛生。
第四點、在出汗後,應避免立即洗澡。要等到汗稍微幹一些後再用毛巾擦乾後在洗澡。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想必大家對於eb病毒感染也是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了吧,eb病毒感染在我們生活中還是比較多見的,所以我們就應該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多注意自己的個人衛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