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世界上最頂尖的選手,到業餘愛好者能參考的標準,詳細說說5000米、五公裡的區別,各個完成時間代表的水準。
具體為世界紀錄、奧運會報名標準(A標/B標)、世界田徑錦標賽/青年田徑錦標賽、鑽石聯賽、全運會資格、中國田協的《田徑運動員技術等級標準》、《全國田徑鍛鍊等級標準》、《軍人體能標準》,等等。
先說一個概念,5000米和五公裡是兩個不同的比賽。
前者距離以米(m)為單位,指的是在標準400米田徑場上的徑賽長跑項目,繞著跑道跑12.5圈。5000米也有室內和室外比賽,賽道平整沒有坡度,實際跑下來的距離更為精準,專業選手會穿徑賽長跑釘鞋,正規田徑比賽的計時也精確到毫秒(ms);
後者距離以公裡(km)為單位,指的是在人造路面(柏油、水泥、石板等路面)進行的路跑。因為有起伏及折返、彎道等,在賽道複雜度和精確性上與田徑場肯定沒法比,每條比賽賽道都有其獨特性,受外界環境影響也更大,選手穿著也是路跑鞋,比賽計時只精確到秒(s)。
5000米男子世界紀錄,是「貝神」凱內尼薩·貝克勒(Kenenisa Bekele)2004年在國際田聯大獎賽荷蘭站跑出的12分37秒35,過去快17年依然無人能破。女子世界紀錄,是蒂魯內什·迪巴巴( Tirunesh DIBABA)的14分11秒15;
貝克勒5000米12分37秒35的世界紀錄,過去快17年依然無人能破
點擊下方連結觀看貝克勒破世界紀錄視頻:
回顧貝神5000米的世界紀錄
五公裡世界紀錄的設立要晚很多,2017年11月才開始有正式的世界紀錄一說。
五公裡目前男子世界紀錄是今年摩納哥5K路跑比賽,烏幹達的約書亞·切普泰基(Joshua Cheptegei)的12分51秒、超過原紀錄整整27秒。女子紀錄是哈桑(Sifan Hassan)的14分44秒;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當下五公裡路跑的世界紀錄越來越向場地5000米徑賽靠近。切普泰基的12分51秒,對比過去10年的5000米成績,居然也能位列3-5名間(路跑只記到秒)。這個路跑五公裡的世界紀錄,也比近十年的徑賽長跑大神,莫法拉的5000米個人紀錄(12分53秒11)更快些。
前段時間刷屏的韓寒,嚴格意義上跑的是5000米,而非五公裡:
——通常對業餘長跑愛好者來說,在操場跑道上跑5000米,要比在柏油路面跑五公裡更快一些。5000米和五公裡的區別並不是文字遊戲,但如果不是專業運動員的話,業餘長跑愛好者把它們當作一個東西,問題也不是太大。
至於五公裡/5000米的水準,由高到低,自己對號入座吧。
奧運會參賽標準
世界紀錄前面已經提過了,這畢竟是數十年才出幾個的天才才能嘗試挑戰的。對世界頂級長跑選手來說,奧運會參賽資格的A標/B標,算得上是優秀的洲際級長跑選手衡量標準了(註:並沒有所謂洲際級運動員的說法,這裡只為方便理解)。
想參加奧運會必須達到的成績標準,每屆奧運會的標準都在變,基本上是一屆比一屆成績更高了。
東京奧運會的5000米奧運參賽標準,男子13分鐘13秒50,女子15分鐘10秒00。
以東京為例,5000米比賽最終男女子各42人規模。達到上述成績標準的(需在指定測試賽+指定時間段內達標),每個國家能選派3人參賽。
但並非達標就一定能參加奧運。一般奧運會每個項目每國都只能派出3人,一些體育大國,比如美國百米達標的選手近200位,中國只有蘇炳添和謝震業兩個人;比如肯亞馬拉松達標的選手近50人;所以奧運會參賽標準只是一個衡量標準,確定了一定比例的參賽者。達標超過的國家自己篩選出最終出賽者,未達標的國家也能通過後續排名系統和其它相應選拔比例,或者諸如特殊的外卡、難民代表隊等方式參與。
5000米的奧運會標準,對當下的中國長跑而言,是難度極大的奢望——
男子的水準較國際頂級一直差距很明顯,國家紀錄是夏豐遠的13分25秒14,已經是1997年的事了。近3年國內選手5000米最好成績,是多布傑的14分00秒13(2018年4月)。距離奧運標準都差很遠。
事實上奧運會、世錦賽這樣的最高水準長跑,目前中國男子能參加、且可能存在前十名次的只有馬拉松(基本也只會出戰馬拉松項目)。
女子裡,24歲的許雙雙曾在去年Sunset Tour田徑賽跑出過15分26秒44,也是中國女子長跑五年來最好成績。
但即便是她個人最好成績(排名亞洲賽季第9),依然與奧運會參賽標準有一定差距(距離達標多哈世錦賽也還差近5秒)。
中國女隊也早已不再是王軍霞、曲雲霞、邢慧娜、孫英傑、白雪……那個時代了。
2004年雅典奧運會是中國女子中長跑的「分水嶺」,最近這十幾年,從800米至10000米的國際大賽,中國女選手都沒有什麼表現,甚至出賽都很少。
5000米、萬米長跑對中國來說,奧運會和下面要說的世錦賽,都是非常奢望的賽事。
世界田徑錦標賽
距離現在最近的2019年多哈世錦賽,男女子5000米、萬米項目,中國都沒有選手參賽。
多哈世錦賽的成績門檻要比東京奧運會寬鬆一些,男子13分22秒50,女子15分22秒00。
世錦賽的5000米,中國也很久沒人參加過了……男子歷史上也就兩個人,1987年的張國偉和2015年家門口參加北京世錦賽的多布傑。
U20世界田徑錦標賽
針對20歲以下青少年的世錦賽,5000米男子報名成績標準為14分12秒00,女子為16分35秒00。
國際田聯鑽石聯賽
除了奧運、世錦賽等大型賽事外,鑽石聯賽算是水準最高的洲際田徑比賽了——但是從今年(2020年)起,鑽石聯賽將取消男子5000米項目。
過去的鑽石聯賽的報名成績沒有具體標準,而是以國際田聯規定的年度排名前40位的選手,國際田聯大獎賽同樣如此。相比奧運會和世錦賽,鑽石聯賽曾經的5000米和萬米是允許配速員出現的,即,選手們能通過「兔子」在前面領跑從而創造出更好的成績,所以比賽也很激烈。
只可惜這已經成為過去了。
全運會資格
相比上面的洲際比賽,全運會基本是中國近十幾年來,在5000米項目上國內最出色選手的最高比賽平臺了——但最近幾屆全運會,都只設女子5000米,並沒有男子5000米項目。目前確定下一屆全運會,男子5000米項目會回歸。
全運會的5000米並沒有具體參賽成績標準,而是每個地方隊自己選擇參加預選賽,所有參加運動員需要符合運動員註冊資格。
最近的一次全運會,2017年第十三屆全運會(天津),5000米項目的女子金銀銅分別是:
女子:胥秋子(15:46.42)、許雙雙(15:47.05)、曹茉婕(15:47.27)
中國田協-田徑運動員技術等級標準 / 全國田徑鍛鍊等級標準
上面都是頂級職業長跑選手的成績。這份中國田協的《田徑運動員技術等級標準》,相對來說就更適合多數職業選手、業餘長跑愛好者中的佼佼者來自我衡量了。
對應的,如果只是以日常健身為目的,下面這份按性別、年齡來區分的《全國田徑鍛鍊等級標準》更適合作參照: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人體能標準》
所有提到田徑、長跑,很多論壇都有各種關於軍人的討論,動輒是類似「當年某戰友重裝背負5公裡跑15分鐘才算剛剛合格」的話。
一方面部隊的體能考核與體育田徑測試不同,通常在室外更為複雜的路面,穿著為軍裝軍靴,通常也有一定的背負,所以難度和田徑場/路跑肯定不同;
另一方面距離的測算上出入也較大,包括很多當兵多年後回憶,可能將3公裡錯計成5公裡,才有那麼多賽過各種紀錄的逆天成績出現……
《軍人體能標準(2006年版)》中關於五公裡項目體能要求的介紹為:
五公裡,及格成績為23分鐘整,優秀成績為21分鐘整(內);
針對海軍陸戰隊,則要求20分鐘整(內)。
——上述都沒有負重要求,就是輕裝加日常用鞋。
另外還有一個負重五公裡跑。負重五公裡又分為輕負重、重負荷和負重5公裡越野:
輕負重僅僅攜帶背包、茶缸和水壺;不攜帶武器、不戴頭盔、不穿作戰靴,一般單兵負重13公斤左右;重負荷武裝五公裡攜帶單兵所有武器、頭盔、步槍彈一個基數(約150發)含彈夾、4枚手榴彈、灌滿水水壺、穿作戰靴、背包、茶缸等,負荷大約最少是24公斤(不包括機槍手、火箭筒手及狙擊手等特殊兵種);
以及,不同部隊對考核內容都不盡相同。軍人體能標準的新大綱不再設立軍人徒手5公裡考核,延續考核3000米跑、3公裡武裝越野和5公裡武裝越野。
——基於軍人的特殊性,他們的五公裡成績未必適合普通人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