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裡的古代方國の奴國(東京灣)前方太平洋深處

2021-01-15 論語會館

《太平洋50國の伊都國》提到,伊都國(北九州福岡灣地區),「(帶方)郡使往來常所駐」,說明古代帶方郡,甚至比帶方郡更早的時期就有出入日本九州島的常規成例。日本彌生時代(300 B.C.~250 A.D.),稻作、青銅器、鐵器等先進技術迅速由北九州到大和盆地到關東,傳遍日本,繼而開創波瀾壯闊的古墳時代,應該說離不開「郡使」的功勞。

這一「功勞」在《三國志》中其實曾有隱約提到,那便是伊都國之後的奴國、不彌國兩條使譯路線。

《三國志》奴國航線記述如下:

(伊都國陸行),東南(渡海)至奴國百裡。官曰兕馬觚,副曰卑奴母離。有二萬餘戶。

作為一條陸上路線,由北九州進入本州島一路東行本可以直達北海道津輕海峽,但在伊豆半島一帶,由於中央山脈重重阻隔,一直到12世紀關東地區才得以與關係融合發展,漢魏使譯顯然能發現這一地理、人文分區,並理當記錄在案。關東以西最後一站即富士山腳下被盛譽為「富士山腳下的清流之城,伊豆半島的正大門」的靜岡縣。

靜岡縣擁有關東以西最後一處適宜駐泊的海灣,12世紀陸上道路開通之前,舟行是進入一山之隔的東京灣最主要的方式。由靜岡縣東南行抵達東京灣第一座大島,即為下一文化區——奴國。

我們選取靜岡縣海灣供奉「東海第一神格」的三島大社作為起始測點,作為東京灣大島作為奴國標誌點測點。驗證如下圖:

《三國志》奴國航線及奴國測點驗證圖

大島是東京灣地區的門戶,出海第一島,也是第二島鏈最北端的第一島,東北方向可以前出白令海峽,南方可以通達大洋洲紐幾內亞島、澳洲大陸,東方則可進入北太平洋海流和西風帶直抵夏威夷群島。

奴國有「有二萬餘戶」,這在三世紀以前是個非常大的數目,如伊都國僅「千餘戶」,而由本州島一路走來,「二萬餘戶」顯然不包括本州關東以西地區,而《三國志》後文又羅列了大量與「奴」有關的方國,所列方國均位於東太平洋且未言其戶口數目,故而此處「二萬餘戶」當為整個二十四古辰國、倭國之外的東太平洋戶口概數。

阿伊努人人像

鑑於日本原住民阿伊努人是早期關東地區的主要人口,上述「二萬餘戶」當包括阿伊努人口,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記錄涉及「伊都國」至「奴國」,而阿伊努人也恰有「伊」、「奴」二因,且「阿」為東夷發語詞,相當於「我」,值得深入研究。

據語言學家的觀點,阿伊努人的語言是極為獨特的,但與因紐特人、印第安人的語言具有相通性,屬馬來-玻里尼西亞語系,未來我們將給予更多關注。無論如何阿伊努人屬於一支重要的深太平洋族群是可以肯定的,隸屬於「奴國」應是可證的,事實上後續我們便有重要的相關闡述。

以上可以視作東北亞奴國路線。下一節我們講述東北亞「不彌國」路線。

阿伊努人人像

本文全部成果及版權歸汶山老師所有。汶山老師變賣家產十年閉關方有上述成果,現網絡公開,轉載或使用成果時請給予必要的說明和尊重。

奴國航線與汶山先生已公開西太平洋古國的路帶關係

學術前沿,路帶共同體必修課,了解古代「一帶一路」,學習「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文化強國2035」貢獻力量,敬請持續關注。

汶上門生於1982農場中華家

2021年1月12日星期二

相關焦點

  • 太平洋裡的古代方國の不彌國(四國島)彌生時代之謎?
    帶方之郡使或商旅人員進出之日本九州島伊都國,「往來常所駐」,並由此為基地開展政治文化交流。一條路線是從伊都國(福岡灣)進入本州繼續前行,在東京灣地區進入「奴國」文化族群板塊,如前文所述;一條則是直接由九州島西側的福岡縣東行至東側的大分縣,渡過豐予海峽,前往四國島。
  • 太平洋裡的古代方國の軍彌國(東北地方)目標,白令海
    其中奧羽山脈為日本最長山脈,系太平洋與日本海水系分水嶺,地質上與那須火山帶重合一致,即太平洋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碰撞之現時構造。更早期的火山帶已經因太平洋板塊在歐亞大陸板塊下的相對前移而老化,即那須火山帶東側的北上山-阿武隈山火山帶,由於年代古老,風化侵蝕已致其整體頗為平緩。奧羽山脈以西,也即那須火山帶以西為鳥海火山帶,一個地質年代以後或將取代那須火山帶成為東北地方主力火山帶。
  • 太平洋裡的古代方國の夷洲(測點:釣魚島/大宗:臺灣島)
    相應地太平洋諸島夷人與大陸政權的關係也逐漸機制渙漫,疏於交互。此時孫權想到「遠規夷洲」已經帶有強烈的帝王政治色彩,缺乏了早期的道德神聖屬性。另一方面,船舶及航海技術的發展卻以犧牲原始的遠洋生存知識技術體系為代價,上古海洋地理更是幾近荒廢。一年間,衛溫、諸葛直將士減員十之八九,僅從夷洲帶回數千人(真正有意義的行為是再續明德,重結親慕),於是孫權立即以「違詔無功」斬殺二將。
  • 太平洋深處是氣候的時間膠囊
    研究人員在日前舉辦的美國地球物理學會年會上報告稱,被稱為「小冰河期」的全球變冷趨勢在幾個世紀前結束,但它一直存在於太平洋最深處。更重要的是,這一海洋學的時間膠囊或許能幫助減弱當前由人類驅動的變暖。
  • 路帶共同體:太平洋50國の如湛國(白令海)曠世情殤,人間假如
    朱莉婭·菲利普斯(Julia Phillips):《消失的地球》《優由國(峇里島)》一文,我們談到古人箴言口傳,生活之多難,曠世之重災,代代唱念,談到古人於峇里島冰河水道——一萬年前西太平洋唯一的出海水道——愴然於滄海揚塵
  • 太平洋深處發現「巨型金字塔」 ,學者研究後發現:或是UFO所建?
    太平洋深處發現「巨型金字塔」 ,學者研究後發現:或是UFO所建?
  • 太平洋海底深處 驚現"小豬烏賊"
    太平洋海底深處
  • 東京灣是日本關東地區的海灣,因與東京接壤而得名,風景實在太美
    東京灣是日本本州島中東部沿太平洋的海口,景色頻繁出現在日劇中,如《戀愛世紀》、《魔女的條件》等,夕陽西下時海面的粼粼波光、夜空下彩虹大橋閃爍的燈光、緩緩旋轉的摩天輪以及相伴的戀人,景象十分浪漫。東京灣是日本本州島中東部沿太平洋的海口,景色頻繁出現在日劇中,如《戀愛世紀》、《魔女的條件》等,夕陽西下時海面的粼粼波光、夜空下彩虹大橋閃爍的燈光、緩緩旋轉的摩天輪以及相伴的戀人,景象十分浪漫。坐船去臺場,暢遊東京灣,海面浪不大,吹著海風很舒服,經常看到海鷗在天空盤旋,看到日本著名的彩虹大橋,還能遠眺山寨版的自由女神像。相信如果黃昏來看日落應該是件很浪漫的事情。
  • 太平洋底現神秘"巨型金字塔" 外媒:或為古代UFO基地
    參考消息網7月10日報導 英媒稱,人類尚未探索海洋深處的奇觀,但最近一項發現表明,外星人也許已經先地球人一步到達那裡。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6月29日報導,一名研究人員認為,在太平洋深處,坐落著「一座完美金字塔」。
  • 探秘太平洋大海蛇
    今天我們來聊聊太平洋中的大海蛇,首先呢,先了解下太平洋名字的由來,顧名思義太平洋的意思就是平靜的海洋,據說大航海家麥哲倫的船隊在進行航海探險時遇到一個無風無浪平靜祥和的海域,飽受海風巨浪摧殘而倖存的船員慶幸的說:「這真是一個太平洋啊」,於是這片廣闊的海域就被命名為太平洋了。
  • 衛星地圖:西太平洋4個著名海灣,比比哪個最優良?
    東京灣是一個位於日本關東的海灣,位於本州島中東部沿太平洋之海口。二戰結束,美軍的密蘇裡號就停泊在這裡代表盟國接受日本投降。沿東京灣西北岸,橫須賀、橫濱、川崎、東京等重要城市依次排開,南面有兩半島環抱,只留一開口由浦賀水道進入太平洋。膠州灣位於中國黃海中部、膠東半島南岸,為半封閉海灣,近似喇叭形,面積高達500平方公裡。
  • 世界十大海洋平均深度排名|海洋|西北太平洋|亞洲地區|印度洋|...
    1、太平洋(3939.5米)太平洋位於亞洲、大洋洲、南極洲和南北美洲之間,最大深度11034米,平均深度3939.5米,是世界上最深大洋,也是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最深處是馬裡亞納海溝,是目前已知的地球上海洋的最深處,是由太平洋板塊和亞歐大陸板塊相互碰撞產生的結果。
  • 日本首次在太平洋630米深處發現3米長巨型魷魚
    2012年7月,潛水員在太平洋北部拍攝到3米長的巨型魷魚神話故事中挪威海怪能夠對船隻進行攻擊  【搜狐科學消息】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目前,日本一支潛水小組在太平洋北部630米深處首次真實拍攝到一條3米長的巨型魷魚,並稱這段視頻圖像是非常美麗的瞬間。
  • 【Sideshow】雕像《環太平洋》海怪 Knifehead
    《環太平洋》講述的故事有兩個不同的世界體系;一個是距今幾十年以後的人類世界,在2012的11月份,有一隻類似哥斯拉的巨型怪獸「kaiju」從太平洋底的一處洞穴中冒出,攻擊了日本的大阪市,此後數十年間,不斷有怪獸從海底冒出,攻擊太平洋沿岸城市;另外一個是隱藏在海洋底部的未知世界「The Anteverse「,它位於怪獸出現的洞穴的另一端,通往該世界的入口位於海底
  • 地理趣談:太平洋真的很「太平」嗎?
    世界上第一個發現太平洋的人是巴爾沃亞,但他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實現在太平洋上航行的夢想。第一次航行在太平洋上並為之命名的是著名航海家麥哲倫。麥哲倫和他的船員在經歷海峽裡狂風巨浪的考驗之後,進入了一片湛藍開闊的海域,波光粼粼,麥哲倫與船員長舒一口氣,站在船頭高興地說「這真是一個太平洋啊」。這個名字象徵航行順利,很快在水手當中傳開,並成為當下全球通用的名字。
  • 太平洋深處劇烈變暖,厄爾尼諾概率增大到80%!它確定要來了?
    這段時間,大量暖水團從海洋深處浮出赤道中東太平洋表面,它正加速著赤道中東太平洋地區的變暖。據美國海洋大氣管理局(NOAA)的數據,近日赤道中東太平洋的表面溫度比往年平均更是大幅偏高了1攝氏度!NOAA的預測人員已經將厄爾尼諾現象形成的可能提高到了80%,並認為其可能持續到春季。
  • 「進口」颱風要來西北太平洋?颶風赫克特已進入中太平洋
    它不聲不響地加強到了我國標準中的超強颱風強度,以「平西王」的姿態划過幾乎整個東太平洋,進入中太平洋。這個名叫赫克特(Hector)的颶風不知道,美國空軍已經盯上了它,即將派出飛機飛進它的颶風眼;它更不知道的是,它很有可能進入西北太平洋地盤,從颶風改名為颱風。
  • 北美五大湖、日本太平洋沿岸及英倫城市群
    二,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 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其核心組成部分是東京都市圈、名古屋都市圈和大阪都市圈這日本三大都市圈,也包括三大都市圈外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其他城市
  • 5500米的太平洋海底深處,出現巨大「爪痕」,是哥斯拉留下的嗎?
    特別是在遠離陸地數百公裡的太平洋海底深處,一直是人類從不敢輕易踏足的地方。這是因為在5500米的海底深處,一直以來都有一道長長的痕跡,就像是巨大怪獸的爪子所留下的抓痕。太平洋海底的「爪痕」有人肯定聯想到了電影中的哥斯拉,實際上哥斯拉是電影中的橋段,雖然海洋環境是未知的,但是科學家已經對這些痕跡進行了探究,事實證明這些痕跡並不是未知的怪獸造成的,也不是哥斯拉留下的,竟然是人類製造的。
  • 太平洋和大西洋隔著一條線,為什麼永不相容?看完你就明白了
    太平洋和大西洋隔著一條線,為什麼永不相容?看完你就明白了地球上七分是水三分是陸地,其中太平洋和大氣比較大的比較大的,但是他們也有相遇的相遇的地方很迷明顯的能看到一條分界線是兩個不同的大洋,其實按照常理來說,海水之間是相融的,可實際上是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海水永遠無法相融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