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趣談:太平洋真的很「太平」嗎?

2020-11-04 學地理觀海洋

世界上第一個發現太平洋的人是巴爾沃亞,但他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實現在太平洋上航行的夢想。第一次航行在太平洋上並為之命名的是著名航海家麥哲倫。麥哲倫和他的船員在經歷海峽裡狂風巨浪的考驗之後,進入了一片湛藍開闊的海域,波光粼粼,麥哲倫與船員長舒一口氣,站在船頭高興地說「這真是一個太平洋啊」。這個名字象徵航行順利,很快在水手當中傳開,並成為當下全球通用的名字。我們印象中的太平洋也像一個大湖一樣平靜美麗。


然而,這個海洋不僅僅有美麗的一面,也有波濤洶湧的一面。在中緯西風帶,狂暴的海浪席捲島嶼的海岸。這個緯度帶上的島嶼多數是火山島,海岸上,原本猙獰的巖石在浪裡都被逐漸磨的光滑,可見威力之大。我在前期文章中也有關於西風帶的更細緻的描述。

太平洋由於非常寬闊,很容易在持續風力的作用下形成規模罕見的巨浪。世界上有可靠觀測記錄的最高海浪產生於太平洋,34米高。


深海讓很多人都感到壓抑和恐懼。而深不可測的馬裡亞納海溝更是一般人難以想像的地方。其實如果對於相關知識有所了解,並不會覺得它們有多恐怖。深海生物習慣於高壓環境,一般不會到淺海來的,更不會主動去攻擊船隻。即使出於科學研究等目的把他們撈上來,也會很快變得奄奄一息。

世界四個超過一萬米的海溝都在太平洋,裡面蘊藏著很多人們不知道的奧秘和可能存在的大量礦藏。隨著科學技術進步,我們會更多的使用深海提供的資源。

圖:太平洋環礁,大部分由珊瑚構成,很好看

太平洋是地球上火山活動最劇烈的地區之一。太平洋的大部分海區都屬於太平洋板塊,邊緣部分經常發生火山活動和地震。兩大板塊相撞時,大洋板塊由於密度更大向下俯衝,熔入軟流層再生,邊緣就形成了深深的海溝,大陸板塊被頂起來形成島弧。

這些過程都伴隨著強烈的地震,某些情況下還可能引發海嘯。太平洋沿岸的主要國家,包括我國,美國,日本在內,共同建立了環太平洋海嘯預警系統,來預防可能發生的海嘯災害。

夏威夷等一些活火山集中分布的地區,巖漿有時候會燒毀方圓十幾公裡的一切東西,把那些區域重新變成石質荒漠。巖漿直接流進海裡,在冰冷的海水中迅速冷卻,形成奇觀。

太平洋裡的生物,為了生存和繁衍,也經受著嚴峻的考驗。面積廣闊使得很多動物遷徙幾千甚至上萬公裡去尋找新的棲息地。途中可能存在的危險又有很多,只有自身足夠強大才經得起前方的考驗。

太平洋也許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太平」,因為它有規模罕見的巨浪,幽深的海溝和劇烈的地質活動。然而這些並不妨礙我們探索它的奧秘,挖掘資源。

今天的內容分享到這裡,關於太平洋還有什麼了解的趣聞,歡迎在評論區討論。

相關焦點

  • 哈裡斯:這名日裔美軍上將讓太平洋很「不太平」
    哈裡斯:這名日裔美軍上將讓太平洋很「不太平」■新華社記者 劉陽美國白宮9日宣布,總統川普提名現任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裡·哈裡斯任美國駐澳大利亞大使。哈裡斯被視為美國軍方亞太政策的鷹派人物,擔任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期間,他的種種言行讓太平洋很「不太平」。一旦美參議院正式通過其任命,出任澳大使的他又會對亞太地區和平穩定作出怎樣的負貢獻令人擔憂。「好戰分子」哈裡斯1956年出生於日本港口城市橫須賀,美國駐日海軍基地就位於這裡。他的父親是駐日美軍中的高級軍官,母親則是日本人。
  • 不太平的太平洋,誕生於7.5億年前,亦是未來世界的內海
    浩大的太平洋之下,卻沒有像他的名字那樣太平,在6400萬平方英裡的太平洋上,可以感受到在宇宙中的那種孤獨和恐懼感,甚至更甚。巴爾沃亞發現了太平洋,麥哲倫為太平洋命名,而如今它又目睹著我們的政治與文明。太平洋的地緣歷史變遷7.5億年前,太平洋誕生了,沒人知道那個時候的太平洋到底是怎樣的。作為地球上最古老而且最大的水域,自然是人類敬仰的目標。雖然表面上看上去波瀾不驚平平無奇,但是在海上的水手們,卻是對太平洋最膽寒的。
  • 太平洋見證的歷史變遷
    而在眾多的海洋中,無論是海域面積、深度,還是所包含的島嶼均排在第一位,人類至今都不能夠完全探索太平洋,但是太平洋卻見證人類歷史的發展以及文明的進步。 《太平洋的故事》由英國作家西蒙 溫徹斯特編著,該書以美國聯合航空公司154航班的飛行路線開始介紹,關注太平洋本身,講述在人類活動的影響下太平洋發生的地理變化,並揭露太平洋已經不如以前太平這一殘酷事實
  • 硬體趣談:人類真的可能在網絡實現永生嗎?
    很多人在影視作品和動漫作品中經常能看到上述的環節,這讓我們不禁思考:人類真的可能在網絡實現永生嗎?答案是不可能!要這麼說的話你真的有點輕視你自己,實際上你和鄰居打招呼這麼一個簡單的動作就包含了人臉識別和智能對話等多個功能,甚至還要根據對方的狀態用不同的話術。光一個人臉識別就已經能秒殺市面上所有的AI技術了,由此可見大腦的流弊之處。
  • 大西洋太平洋有清晰的分界線,黃渤海也有,難道海水之間不相溶嗎
    我們都知道世界上有四大洋,它們分別就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這四大洋把地球分成了六大板塊七大洲。大洲之間的分界線有的依據大陸板塊,有的依據山脈,大洲的分界總是看起來那麼明顯。但是大洋之間的分界就不那麼明顯了,畢竟大洋和大洋都是相互毗連的,而且海水和海水都應該是一樣而互溶的吧。所以對於大洋與大洋的分界可能我們總是那麼不容易搞清楚,都叫一個名字不就行了嗎?
  • 地球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有多大?所有陸地都放進去,還剩一個非洲!
    記得上學的時候大家都在地理課上學過,地球上有七大洲,四大洋。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極洲。四大海洋分別是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地球上海洋面積要比陸地面積大很多,佔到了地球總面積的70%,地球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水球。
  • 早稻田大學亞洲太平洋研究科真的好嗎?
    早稻田大學亞洲太平洋研究科,很多同學都會簡稱為「早大亞太」,是早稻田大學最具外國人留學生人氣的研究科之一。 早稻田大學亞洲太平洋研究科真的好嗎?早稻田大學亞洲太平洋研究科真的好嗎?
  • 玩轉地理 | 太平洋的冰窖——鄂霍次克海
    鄂霍次克海是西北太平洋的一個海,鄂霍次克海原稱通古斯海或拉穆特海。中國唐朝稱「少海」、「北海」,阿穆爾河(中國黑龍江)注入其中。鄂霍次克海南部和東部靠近太平洋,屬溫帶季風氣候。鄂霍次克海的大部海面10月至次年6月結冰。
  • 地理|這個太平洋小島,是美國離中國最近的領土
    前言有那麼一個太平洋小島,它是美國的海外領土,島上居民大部分都是美國公民,島上的建築相當一部分都是美軍基地;同時它地處太平洋戰略咽喉之地,歷史上曾四度易手,被三個不同的國家佔領;今天它又成為了旅遊天堂,吸引無數國人慕名遊玩,它就是這篇文章的主角——關島。關島在哪?估計這個地方應該很多人連名字都沒有聽過。
  • 聶海勝趣談「太空生活」:24小時看16次日出日落
    聶海勝趣談「太空生活」:24小時看16次日出日落 2017-05-20 20:45:0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地圖世界】你知道真實的太平洋到底有多大?
    若你漂流在太平洋的中心點,你會等不到船也看不見人;真的是「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譚老師地理工作室,整理不容易,關注領福利,轉載請註明太平洋覆蓋著地球約46%的水面以及約32.5%的總面積,深度平均4570米左右。地球陸地面積149000000平方千米、全放進太平洋都填不滿。
  • 你真的了解太平洋嗎?
    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充滿活力的水體。也許我們自認為很了解它,但其實我們對其知之甚少。大部分時間裡,太平洋都以平靜美麗的面貌展現在人們面前。文章會介紹一些關於太平洋的「冷知識」。1,名稱由來麥哲倫的船隊在大西洋裡一路向南航行,在德雷克海峽遭遇了狂風巨浪。
  • 難道,真的是景甜魔咒攪渾了《環太平洋2》嗎
    《環太平洋2》好看嗎,談不上出彩,很難看嗎,也不至於是騙錢,從商業類型片角度衡量,《環2》完成度和成熟度,都做得不錯。影片的故事告訴我們,以後中國公司招聘歪果仁的時候,一定要做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工作,不然很容易滋生反骨仔。《環2》是一部以特效為主的商業片,劇情本身就是為了特效動作而服務。
  • 太平洋上失落的傳奇,生活富饒卻神秘消失,姆大陸真的存在嗎?
    太平洋上失落的傳奇,生活富饒卻神秘消失,姆大陸真的存在嗎?提起史前文明,相信很多人並不陌生,比如我們熟知的瑪雅文明,亞特蘭蒂斯文明,蘇美爾文明等。很多人認為這些文明是真實存在的,但也有反對的聲音,他們認為這只不過是人們流傳下來的傳聞而已,他們認為史前文明並不存在,科學家也曾對史前文明的存在作出研究,他們發現或許是地球上真的存在史前文明,尤其是在一些科研調查中發現了幾十億年前的壁畫和遺蹟。那些文明是如今技術沒有辦法創造出來的。或許在史前文明時期存在著高度發達的技術水平。
  • 消失的太平洋「姆大陸」,曾有高度發達的文明?
    19世紀末,有英國科學家曾提出一個假設:月亮是從地球太平洋飛出去的形成的。也就是說,太平洋那裡曾是一塊大陸,當這塊大陸飛到宇宙中,就變成了月亮,也才有了太平洋。20世紀人類登月成功,發現月球上的物質跟太平洋沒有關係,於是這種假設就不攻自破了。但是有這樣一個疑問依然值得我們思考:太平洋為什麼成了太平洋,這裡曾經真的有一塊陸地嗎?
  • 大西洋與太平洋有美麗的分界線,為什麼兩個大洋的海水不能融合?
    大西洋與太平洋有美麗的分界線,為什麼兩個大洋的海水不能融合?相信大家都知道,咱們生活的這個星球百分之七十一都是水,我們生活的陸地只佔百分之二十九。世界四大洋分別是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大西洋,其中大西洋和太平洋兩大海洋幾乎是佔據了咱們星球上水的半壁江山。
  • 日本會沉入世界最深的海溝中嗎?地質學家:最先受影響的是中國
    世界最深的海溝馬裡亞納海溝就在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的深度達到1萬米以上,而在這個海溝旁邊就是日本列島。而且很多科學家都在說,日本在不斷的向馬裡亞納海溝移動。如果日本列島真的移動到了馬裡亞納海溝,日本列島沉沒在馬裡亞納海溝簡直太容易了。日本列島真的會沉沒在馬裡亞納海溝裡面嗎?
  • 【地理視野】中國和美國之間隔著太平洋?不,是北冰洋,附地圖投影...
    太平洋?錯,是北冰洋。這是中科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郝曉光給出的新答案,而且這個答案被中國軍方認可了。這兩個長久以來存在於中國人印象當中的常識誤區,在很大程度上與國內長期使用的地圖有關。國內發布的世界地圖都是橫版的,這樣看起來從中國飛往美國確實需要跨越太平洋。事實上,一些參與軍工科研的專家都有這樣的誤區。
  • 被「天水」衝毀的大陸:「姆大陸」,它真的存在過嗎?
    被「天水」衝毀的大陸:「姆大陸」,它真的存在過嗎?在很多古文獻的記載中,太平洲大陸被稱作「姆大陸」。而「姆」的涵義便是「行水的星星」,這種神秘的通義,似乎喻示著遠古記敘者對太平洲大陸沉沒始因殘留著秘密的記憶。「姆」是希臘字母中第12個字母。
  • 重看《大明宮詞》,發現太平公主的不幸,源自武則天對女兒的教育
    這真的是愛嗎?不,不是,這只是以愛為偽裝,為自己的操縱打上了甜蜜的藉口,甜蜜的外衣掩蓋不了她所犯的錯誤,掩蓋不了她對女兒帶來的傷害。 穆尼爾·納素夫曾說過:」母愛不僅僅是指母親對孩子的愛,也包含了孩子對母親的愛。」 可現在,孩子感受到的只有無盡的傷害,又談何愛,更談何接受。 這樣的母愛充斥著自作自想和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