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個發現太平洋的人是巴爾沃亞,但他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實現在太平洋上航行的夢想。第一次航行在太平洋上並為之命名的是著名航海家麥哲倫。麥哲倫和他的船員在經歷海峽裡狂風巨浪的考驗之後,進入了一片湛藍開闊的海域,波光粼粼,麥哲倫與船員長舒一口氣,站在船頭高興地說「這真是一個太平洋啊」。這個名字象徵航行順利,很快在水手當中傳開,並成為當下全球通用的名字。我們印象中的太平洋也像一個大湖一樣平靜美麗。
然而,這個海洋不僅僅有美麗的一面,也有波濤洶湧的一面。在中緯西風帶,狂暴的海浪席捲島嶼的海岸。這個緯度帶上的島嶼多數是火山島,海岸上,原本猙獰的巖石在浪裡都被逐漸磨的光滑,可見威力之大。我在前期文章中也有關於西風帶的更細緻的描述。
太平洋由於非常寬闊,很容易在持續風力的作用下形成規模罕見的巨浪。世界上有可靠觀測記錄的最高海浪產生於太平洋,34米高。
深海讓很多人都感到壓抑和恐懼。而深不可測的馬裡亞納海溝更是一般人難以想像的地方。其實如果對於相關知識有所了解,並不會覺得它們有多恐怖。深海生物習慣於高壓環境,一般不會到淺海來的,更不會主動去攻擊船隻。即使出於科學研究等目的把他們撈上來,也會很快變得奄奄一息。
世界四個超過一萬米的海溝都在太平洋,裡面蘊藏著很多人們不知道的奧秘和可能存在的大量礦藏。隨著科學技術進步,我們會更多的使用深海提供的資源。
圖:太平洋環礁,大部分由珊瑚構成,很好看
太平洋是地球上火山活動最劇烈的地區之一。太平洋的大部分海區都屬於太平洋板塊,邊緣部分經常發生火山活動和地震。兩大板塊相撞時,大洋板塊由於密度更大向下俯衝,熔入軟流層再生,邊緣就形成了深深的海溝,大陸板塊被頂起來形成島弧。
這些過程都伴隨著強烈的地震,某些情況下還可能引發海嘯。太平洋沿岸的主要國家,包括我國,美國,日本在內,共同建立了環太平洋海嘯預警系統,來預防可能發生的海嘯災害。
在夏威夷等一些活火山集中分布的地區,巖漿有時候會燒毀方圓十幾公裡的一切東西,把那些區域重新變成石質荒漠。巖漿直接流進海裡,在冰冷的海水中迅速冷卻,形成奇觀。
太平洋裡的生物,為了生存和繁衍,也經受著嚴峻的考驗。面積廣闊使得很多動物遷徙幾千甚至上萬公裡去尋找新的棲息地。途中可能存在的危險又有很多,只有自身足夠強大才經得起前方的考驗。
太平洋也許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太平」,因為它有規模罕見的巨浪,幽深的海溝和劇烈的地質活動。然而這些並不妨礙我們探索它的奧秘,挖掘資源。
今天的內容分享到這裡,關於太平洋還有什麼了解的趣聞,歡迎在評論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