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百分之七十一的面積都被水覆蓋著,水是生命之源,人類亦是從海洋中進化而來。而在眾多的海洋中,無論是海域面積、深度,還是所包含的島嶼均排在第一位,人類至今都不能夠完全探索太平洋,但是太平洋卻見證人類歷史的發展以及文明的進步。
《太平洋的故事》由英國作家西蒙 溫徹斯特編著,該書以美國聯合航空公司154航班的飛行路線開始介紹,關注太平洋本身,講述在人類活動的影響下太平洋發生的地理變化,並揭露太平洋已經不如以前太平這一殘酷事實。
太平洋本是一片寧靜的海域,它遼闊的海域不曾被汙染,也不曾被人類的喧譁打擾,但是一批航海家的出現讓太平洋出現在人類的視野,人們深深的沉迷於太平洋所能提供的財富,一系列擴張也就此開始了。
第一個入侵太平洋諸島的是麥哲倫所帶來的歐洲殖民,西班牙對島上的土著居民十分不友好,無情的剝削與壓迫,以及一系列的疾病,導致原有居民的數量驟減,僅剩餘幾千人,他們的原有文化更是遭到嚴重的破壞,但這只是太平洋災難的開始。
第二個到達太平洋的是德國人,他們看中的是島嶼的商業價值,德國人很快就將一些島嶼變為自己種植園,並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在島嶼附近建立了軍事基地。隨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成為了太平洋島嶼的新主人,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才成為太平洋的接手者。
人類為了更好的研究太平洋,派出過很多勇士,但是海洋即便是表面看起來風平浪靜,但也總有著極大的未知和危險,有很多探險家將生命獻給了這篇神秘的海域。海上最容易發生的自然災害就是颱風,但這些災害卻並非憑空而起,其實是因為氣候日益惡劣導致的。
日本是受風暴之苦最嚴重的的國家,所以日本政府就投入大量經費研究厄爾尼諾,甚至成立了專門的地球科技研究所辦公室,製造了昂貴的地球模擬器。經過精密的計算,研究表明,日本所遭遇的幾場巨大風暴,最初的源頭只是澳大利亞北邊,紐幾內亞巴布亞島附近出現的小型強風暴。
隨著對太平洋氣候的研究,人類逐漸意識到太平洋不僅僅是一個為人類提供資源的巨大包括,同時也是一個脆弱的海洋,細小的改變都會讓它引發巨大的風浪,而這些風暴的代價是人類所承受不起的,環境問題不是單一國家的問題,而是需要全世界攜手攻克的國際難題。
因為人類的貪婪和欲望,太平洋所面臨的已經不止是氣候變暖這一個問題了,人們在戰爭年代需要威力巨大的核武器,而核武器的殺傷力是致命而且持久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願意將這種武器的測試選在自己國家,所以便將目光投到了人煙罕至的太平洋。
如今的太平洋早已不是以前的清澈海洋,它經歷了人類無數次的核武器測試,承擔了太多的核汙染,逐漸變成了「原子洋」,因為人類當時的無知,對海洋做出的傷害至今無法全部彌補。此外,人類對太平洋的開採和利用也帶來了一些列的生活垃圾汙染,太平洋上甚至出現了垃圾帶,大量的珊瑚都出現了白化的現象,人類的罪惡就這樣被太平洋記在了海底。
太平洋連接著東方與西方,兩種文明因為一次航海得以碰面,麥哲倫當年所跨過的太平洋必然是寧靜美好的,奈何人類的本性讓美好變成災難,讓太平的海洋變得紛擾,但是如今人們終於意識到,歷史的教訓告訴我們要想成為地球的主人,人類需要的是合作而不是競爭,對自然不是一味的索取,而是懷著感恩的心情和諧相處。
太平洋見證了太多的故事,它有著財富也保留著報復人類的權利,太平洋的未來也是世界的未來,善待海洋,人類才有明天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