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地球上最大的海洋,誕生於7.5億年前,歷經滄桑變化,見證了恐龍的滅絕,見證了地球物種的進化,見證了第一批直立行走的原始人,見證了四大文明古國的絢爛多彩,見證了人類歷史的變遷。浩大的太平洋之下,卻沒有像他的名字那樣太平,在6400萬平方英裡的太平洋上,可以感受到在宇宙中的那種孤獨和恐懼感,甚至更甚。巴爾沃亞發現了太平洋,麥哲倫為太平洋命名,而如今它又目睹著我們的政治與文明。
7.5億年前,太平洋誕生了,沒人知道那個時候的太平洋到底是怎樣的。作為地球上最古老而且最大的水域,自然是人類敬仰的目標。雖然表面上看上去波瀾不驚平平無奇,但是在海上的水手們,卻是對太平洋最膽寒的。
1513年,為了開闢新的土地,為了尋找傳說中的寶藏,西班牙的殖民主義探險家開始了他們的尋寶之旅,第一批出發的人是由巴爾沃亞帶領的船隊。他們選擇了赤道附近的道路,炎熱的天氣,以及瘋狂的昆蟲都在侵擾著這支艦隊。
除了這些惡劣的自然環境,他們還遭遇到了不少土著居民的攻擊,這些土著居民異常強悍,殺得艦隊只剩下不到一半的人數。但是巴爾沃亞從不後悔,他看到了這個世界上最迷人的景象,他知道這就是傳說中最神秘的海域,這就是哥倫布苦尋一生都沒有找到的大洋,這邊的另一頭就是充滿了黃金的寶地。
於是巴爾沃亞興奮地將這片大海命名為南海,但是沒過多久,他就被他的好友親手殺死了,原因是叛國。後來奧地利的傳記作家在寫到巴爾沃亞的時候,興奮地寫道,這是人類的第一雙眼睛!後來,葡萄牙的探險家開始了更加驚為天人的冒險,麥哲倫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環球航行的人,在他經歷過種種艱難之後,將這片大海命名為Pacific,太平洋。然而在這之後的數百年內,這片海洋可一點都不太平。除了天災,還有人禍,一個個扣人心弦的歷史譜寫出了現如今太平洋的重要戰略地位,人類對於太平洋的探索,不僅限於生態和環境,更立身於政治經濟和文化!
大約從16世紀開始,人類對太平洋的探索開始進入到一個全新的階段,人類連接起來了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各個文明之間的交流更加地頻繁,但是交流的過程卻不那麼友好,戰爭、掠奪、殖民是當時的生活基調。
早在巴爾沃亞探索海洋的時候,曾經遇到過土著的阻攔,但是他做的不是友好的溝通,而是拿出了他們準備好的火槍和火炮,將這些衣服都沒得穿的土著人全部轟死,倖存下來的人,丟給野獸活吞,所以巴爾沃亞的悲慘結局也算是死得其所。
于是之後的幾百年內,西方列強發現了美洲的土著居民實在是不堪一擊,用槍炮和血肉,生生地打開了一條通往新大陸的大門。在這之後他們在美洲的大路上開始培養農產品,挖掘各種資源,並且奴役這些土著居民,完成了原始的資本積累。
之後美洲被壓榨得差不多了,他們又把眼光放到亞洲,戰爭的硝煙燃燒到了太平洋西岸。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37個國家被捲入戰爭,15億百姓民不聊生,陣亡的士兵以億計算。太平洋的深處,埋葬著無數的艦隊和屍體。
46年,美國在太平洋中心的環礁試驗核武器,但是當地的居民根本不知道這種炸彈的威力到底有多麼強悍。本來以為,只是炸一下而已,沒什麼大不了,然而沒想到,他們記憶中的那個家再也回不去了。
雖然破壞力大,但是人類帶給太平洋的影響,更多的是積極的,正是因為太平洋,我們才有了大陸漂移說,正是因為太平洋的土著居民,我們才有了海上衝浪這一火爆的娛樂方式,現如今科技更加發達,太平洋的神秘面紗正在被一點一點地揭開。
神秘無比的太平洋,不僅僅是藝術家的靈感來源,同樣地還是許多文學家的嚮往之地,經常可以看到以太平洋作為背景的作品。畫家高更,就是在太平洋的熱帶小島之上,創造出了塔西提島絕美的作畫,這種意境是不可多得的;後來毛姆來到了這裡,他以高更為原型,創造出了歐洲文學史上最著名的小說之一《月亮與六便士》;英國作家傑克倫敦也在這裡寫過一本著名的小說,詩人魯伯特更是吟詩讚嘆。
比藝術更重要的,是人類的利益。太平洋的洋流可以減少燃油消耗,海洋中豐富的魚類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海底藏起來的石油是國家穩定發展的底氣,豐富的金屬和礦產資源是支撐國家高新技術發展的原料。
隨之而來的,也是人類對於海洋及其周邊生態系統的破壞,帶來的隱患是無窮無盡的,甚至可能反噬人類自己,於是我們在太平洋改善工作上的投入以及代價是難以估量的。
7.5億年的歷史,沉澱出了太平洋現如今的樣子,他見證了地球的發展,也見證了人類的文明,從茹毛飲血,到正眼看世界,到屠殺掠奪,到和平發展,歷史的魅力就是在這裡,配合上深不見底的太平洋,這才是波瀾壯闊的地球歷史。
但是人類並不是強大到可以控制自然,人類沒有辦法改變自然,只能遵循原有的規律,到那時當我們主動去破壞這個規則的時候,自然的反擊就該到了。現如今我們要著眼考慮的,不是怎麼更好地開發太平洋,而是怎樣更好地去保護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