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這個交互地圖看看7.5億年前的紐約市

2020-09-04 煎蛋

如果紐約市是在1.7億年前建成的話,那時候地球上還有恐龍,從紐約出發,劃條小船不一會兒就能抵達非洲。

根據一個新的在線交互地圖,在侏羅紀時期,此前數億年前形成的盤古大陸已經開始逐漸分裂,各塊大陸開始朝向現今的位置漂移。

點擊此處訪問該在線地圖

這個交互地圖是由軟體工程師Ian Webster設計的,將大約7.5億年前至今的地球大陸的演化過程視覺化,這個地圖能將使用者瞬間帶到地球被冰封的時期,帶到第一個單細胞生物出現的時候,帶到人類和氣候變化成為地球最大威脅的時候。

Webster是在研究板塊構造論的時候製作出了這個數位化地球,該理論認為地球的外地殼分裂為數個部分,隨著時間推移,拖拽著大陸一起在地幔上移動。「我發現數據很難消化,而且大多數的交互模型都有點過時或者一般接觸不到,」Webster說道,「於是我有了這個想法,這個項目中絕大部分都是我在一次國際長途航班上完成的。」

這個地圖是一個網頁應用,基於地質學家和古地理學家Christopher Scotese所創建的地質模型。該網站使用的是由雪梨大學和加州理工一起開發的軟體GPlates,地質學家也會使用該軟體來視覺化歷史中板塊構造的重組。

用戶可以輸入城市的名稱,來查看數億年前該城市的位置。比如說在6億年前,建造巴黎的地方還在水下,到了2億年前,巴黎就漂移到了加拿大附近。這一模型還能讓用戶快速跳轉到地球「第一個」出現的時間點,比如說「第一個」多細胞生命誕生的時候,第一朵花出現的時候,以及第一個原人出現的時候。

「我最喜歡的部分之一,就是從地質的角度看,複雜生命的出現相對較晚,」Webster說。地球是在45億年前形成的,而第一批陸地植物在距今大約4.3億年前才出現。「我非常喜歡觀看阿巴拉契亞山脈演化的過程,」他說,「它們曾經和喜馬拉雅山一樣高,但是在之後的數億年間逐漸變矮。」

本文譯自 LiveScience,由譯者 Diehard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相關焦點

  • 靠一張地圖遊覽7.5億年前的地球,它會告訴你,恐龍埋伏在哪
    現在,通過一張互動地圖,你可以盡情在7.5億年前的地球上玩耍!這就是1.7億年前,侏羅紀時期地球的樣子這幅由軟體工程師伊恩·韋伯斯特設計的交互式地圖,將地球各大洲從大約7.5億年前到今天的演變過程可視化。
  • 你住的城市7.5億年前長啥樣?這張互動地圖能讓你看到
    你住的城市7.5億年前長啥樣? 大數據文摘出品來源:CNN編譯:Hippo一位加利福尼亞的古生物學家繪製了一張交互地圖,使人們可以看到他們的家鄉在超過7.5億年的大陸漂移中遷移了多遠。
  • 7.5億年前,你在哪個村兒?來看看這個「遠古地球儀」
    7.5億年前,你在那個村兒,是出門就到紐約,還是抬頭就是非洲大草原?地球的構造板塊移動了45億年,您的家旅行的距離比您自己跑得遠得多。韋伯斯特此前曾撰文:「我很驚訝地質學家收集了足夠的數據,來對7.5億年前的我的家進行實地測繪。」「在我的測試中,我發現模型結果可能有很大的不同。我選擇了這種特殊模型,因為它被廣泛引用並涵蓋了最長的時間。」您可以使用「年」工具查看從7.5億年前到現在的不同階段的地球大陸。它表明,2.4億年前,從技術上講,您可以從紐約一直走到肯亞的奈洛比。
  • 7.5 億年前,你的家鄉城市在哪裡?
    Project 提供地圖,Ian Webster 開發的3D 古地球地圖,提供了可視化的視角,讓我們能通過簡單的觸摸、點擊、鍵盤輸入等方式,查看遠古時候的地球自然面貌,還能搜尋許多城市幾千萬年甚至幾億年之前在地球上的大致位置。
  • 7.5 億年前,你的家鄉城市在哪裡?
    Project 提供地圖,Ian Webster 開發的 3D 古地球地圖,提供了可視化的視角,讓我們能通過簡單的觸摸、點擊、鍵盤輸入等方式,查看遠古時候的地球自然面貌,還能搜尋許多城市幾千萬年甚至幾億年之前在地球上的大致位置。
  • 大美星球 | 7.5 億年前,看看你的家鄉城市都在哪裡呢?
    Project 提供地圖,Ian Webster 開發的 3D 古地球地圖,提供了可視化的視角,讓我們能通過簡單的觸摸、點擊、鍵盤輸入等方式,查看遠古時候的地球自然面貌,還能搜尋許多城市幾千萬年甚至幾億年前在地球上的大致位置。
  • 這個3D地球儀向你展示你的房子在7.5億年前的位置
    地球已經有45億年的歷史了,在這段時間裡,它經歷了很多變化。今天,我們認識7個大陸,但在2億4千萬年前,只有一個大陸,叫做盤古大陸。盤古大陸只是地球上曾經出現過的三個超級大陸之一(其他三個分別是努納大陸、哥倫比亞大陸和羅迪尼亞大陸),而且不太可能是最後一個。
  • 百度地圖分析報告:語音交互功能詳析
    1.分析背景隨著我國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及智能設備的日趨飽和,國內手機地圖應用市場生態也已形成,百度地圖、高德地圖、騰訊地圖、搜狗地圖幾大廠商佔據了市場。截止2017年6月手機地圖用戶累計規模已經達到6.75億人,隨著人口紅利的消耗,用戶增長逐年放緩。地圖各家地圖應用紛紛藉助自身技術、資源,深耕使用場景與用戶體驗,提供越來越精細化、智能化的功能服務。
  • 想用街景地圖看看老家,卻看到去世7年的父親
    疫情期間,霓虹有位網友閒來無事,於是想著打開谷歌地球看看老家,沒想到頓時就傷感懷念起來:「疫情期間沒事做,就在谷歌地球上看看自己的老家。結果居然看到了7年前去世的父親站在門口。路的盡頭還有一個人,於是就順著路往前一看,才發現是母親。原來父親是在家門口抽著煙等妻子回家。
  • 3億年前的文明地圖,中國一直可以走到澳洲,世界是一片大陸
    地處北半球亞洲大陸的中國和位於南半球的澳大利亞,相隔重洋,飛機或船舶或許可以到達澳洲,但要步行到澳洲卻是萬萬不可,但在三億年前,全世界都在一起,世界只有一片大陸!盤古大陸是從岡瓦納古陸演化而來,地球大陸一直在變化中,從5.5億年前岡瓦納古陸與波羅的大陸
  • 3億年前的文明地圖,中國一直可以走到澳洲,世界是一片大陸!
    地處北半球亞洲大陸的中國和位於南半球的澳大利亞,相隔重洋,飛機或船舶或許可以到達澳洲,但要步行到澳洲卻是萬萬不可,但在三億年前,全世界都在一起,世界只有一片大陸!
  • 美媒:中國成美國紐約市第二大移民來源國
    據美國《星島日報》報導,紐約市移民辦公室當地時間3月19日發布第二份年度移民狀況報告,指出紐約市無身份移民人數呈下降趨勢,而在所有移民中,中國是第二大來源國,中文已經成為紐約市第二大外語。報告指出紐約市目前有移民320萬,佔全市人口的37.1%和勞工人口的44%,達到歷史最高水平。而紐約市的無身份移民有47.7萬人,佔全市人口的5.3%,比2008年的67.2萬人出現大幅下降,報告說導致下降的原因包括2008年以後的美國經濟勢衰、墨西哥經濟好轉以及近期的邊境嚴防。
  • 互動地圖探7.5億年前地球 古生物學家:第一朵花何時開都能查
    ▲古生物學家伊恩.韋伯斯特發明一種互動地圖。(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高琳景/綜合報導美國加州一名古生物學家伊恩.韋伯斯特(Ian Webster)發明一種「互動地圖」,讓民眾可以查看自己的家鄉在7.5億年前的大陸飄移中已經走了多遠,就連第一朵花何時綻放,都能查詢。
  • 當谷歌地圖遇到人工智慧:Terrapattern AI能找到並定位紐約市的...
    利用人工智慧進行圖片識別並不是個新技術——機器學習技術經常被用來從海量照片中識別,分類,以及歸類物體對象(甚至是人臉)——不過,這個由卡內基梅隆大學開發的Terrapattern全新人工智慧軟體卻可以提供一些獨特的功能:能夠準確定位到類似地標位置的GPS坐標。
  • 我的世界7大史詩級建築 忒伊亞耗時3年 它被譽為最大地圖!
    而建築是這款遊戲的玩法之一,玩家可以用方塊去自由搭建創造,讓我們盤點我的世界7大史詩級建築物,你能夠做到嗎? Top7.故宮: 「故宮」是由國家建築師和Cthuwork工作室建造,前後共計120餘人參加製作,耗時三年建造了一個故宮真實全景圖。
  • 2.5億年前二疊紀大滅絕,4.5億年前奧陶紀大滅絕,6.5億年前呢?
    經過研究,太陽繞銀河系旋轉一圈大約需要2.5億年的時間,那麼我們按照這個時間去尋找,就能發現一些不尋常。人類在地球上出現不過幾百萬年,甚至人類文明史才幾千年,對於2.5億年的時間來說,真實毫不起眼的一段時間。但是往前推,大約2.5億年前,就是二疊紀時代的結束,但是恐龍滅絕是在6500萬年前,只隔了約2億年。
  • 小度音箱等第一方硬體交互次數首次亮相,23億詮釋語音交互價值
    ,人工智慧新業務也展露出一些新氣象,並首次對外披露了這樣一組數據:小度品牌第一方硬體的語音交互次數達到23億次(智能音箱、車載支架等),是去年同期的7倍多。  其實早在2018年第三季度財報時,百度就曾對外公開DuerOS(小度助手)的相關數據,不過彼時的數據主體還是DuerOS生態,TCL、vivo、索尼等合作夥伴的設備佔了不小的比重。此時再看2019年12月的最新數據,小度語音助手的交互次數已經超過50億次,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倍多。
  • 未來你可能用到的地圖APP,除了百度和高德還有哪些?
    這些信息的發布,無疑正式打響「地圖起義第二槍」。 在流量紅利消失的當下,繼2014年「地圖起義第一槍」打響後,手機地圖市場格局似乎平靜無奇,BAT穩居地圖領域前三位,其他地圖廠商只剩下望塵莫及。
  • 百度地圖智能化蛻變:AI技術如何讓導航更加準確、易用?
    這樣的特殊時期,一張智能化且好用的導航地圖將成為人們出行的必備工具,幫助他們在「出行困難年」裡享受到便捷的出行體驗。當然,要實現美好出行體驗的前提是這張地圖的導航足夠精準、路線規劃足夠細緻、使用起來足夠簡便,這些特性也是導航地圖廠商們正在努力實現的目標。
  • 2.5億年前「晶片」與3億年「螺絲」,是穿越還是循環?
    02石頭上的秘密科學家們經過對這塊石頭進行嚴密的分析之後發現,這塊石頭形成的時間可能在2.5億年前,是距離現在非常遠的時間。而更加奇怪的是,在這塊石頭上,表面存在了一種白色的物體,看起來跟現今的晶片十分的相似,讓人覺得它可能就是古代的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