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億年前的文明地圖,中國一直可以走到澳洲,世界是一片大陸!

2020-12-04 騰訊網

地處北半球亞洲大陸的中國和位於南半球的澳大利亞,相隔重洋,飛機或船舶或許可以到達澳洲,但要步行到澳洲卻是萬萬不可,但在三億年前,全世界都在一起,世界只有一片大陸!

盤古大陸,它到底是怎麼分開的?

盤古大陸,也被稱為「泛大陸」或者「超大陸」,這是地質史上出現的全世界陸地都連接在一起的情形,這是德國地質學家阿爾弗雷德·魏格納提出的大陸漂移說,根據1960年代發現的洋中脊擴張,從而推演出遠古地球的大陸分布狀況!

盤古大陸是從岡瓦納古陸演化而來,地球大陸一直在變化中,從5.5億年前岡瓦納古陸與波羅的大陸、勞倫大陸和西伯利亞大陸之間的形成、分裂,一直到3億年前形成盤古大陸,每隔數億年,地球上的大陸會經歷分分合合,未來的地球又將會合併成一個超級大陸!

地球上的大陸為什麼會跑來跑去?

說起板塊漂移,大家肯定會想起德國科學家阿爾弗雷德·魏格納,但其實「大陸漂移說」最早是荷蘭地理學家亞伯拉罕·奧特柳斯提出的,這位老兄是是史上第一本世界地圖冊的製圖人,所以他對全球地圖瞭然於胸!

亞伯拉罕·奧特柳斯於1570年繪製的Terra Australis Nondum Cognitaas

1596年奧特柳斯發現在地圖上,南美洲東岸同非洲西岸似乎可以連在一起,因此提出了「大陸漂移說」,不過當時的漂移理論是比較幼稚的,僅僅認為地球自轉與潮汐運動可能是漂移的主要原因。

此後有古生物學家發現,遠隔重洋的兩塊大陸上,發現的古生物化石群幾乎是一致的,而這種比如貝類和植物是不可能跨越如此距離還不會形成亞種的,另外還有古氣候以及巖層與地質構造的證據,1915年,德國氣象學家魏格納在《大陸和海洋的起源》中闡述了這一觀點!

魏格納和他的同事們認為,全球大陸的形狀都可以拼接在一起(大致拼接),他們把這塊大陸稱為Pangaea,而包圍這片大陸的就是Panthalassa海洋!這就是盤古大陸的由來,剛好這音譯非常類似盤古,和中國古代神話中開闢天地的盤古那是絕配,一看就知道這是上古時期!

證據在哪裡?

空口無憑,這證據來得比魏格納提出漂移說還早,古生物學家發現很多古生物化石都是大陸連接在一起的證據,甚至南美洲、非洲、澳洲、印度、以及南極洲都有相互之間的聯繫。

還有1965年英國的布拉德將大陸架900米深度為邊緣的「新大陸」形狀和再次拼接,記過發現比現代世界地圖拼接的精度要高得多,有些位置重合,結果發現這是各大河流的入海口,這是衝擊平原後的新陸地!

另外還有冰川作用以及古氣候的說法,但給予最大支持的無疑是1960年代美國和法國的科學家發現大西洋底存在的南北向非常壯觀的裂縫,而且不僅是大西洋底存在,而且在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洋底都有類似的海底山脈,這些山系相連,縱橫各大洋海盆,連綿高達8萬千米,山體高出海底1500米到3000米,寬度千餘米至數千米不等!

洋中脊分布

全球海中張裂性板塊邊界的一系列火山結構系統,是地幔對流層上升在地殼處湧出,快速冷卻成玄武巖所致,洋中脊中心處巖石年齡最年輕,靠近大陸後的重新深入地殼,回到地幔,完成一次循環。

3億年前你家在哪裡,我們誰又是我們的鄰居?

說了那麼多廢話,反正地球板塊都是在動的唄,只是動得太慢,沒有人能感覺出來!但時間拉長到億年就不一樣了,那麼三億年前,我們朋友圈都是那些國家呢?

古地球上現代國家的分布

Massimo Pietrobon製作了一份盤古大陸上的國家分布,非常有意思,我們來看看到底誰是我們的鄰居!其實變化並不大,比如越南寮國以及泰國印度等,幾乎都沒有變,只是有些區域的面積偏小,因為部分陸地當時還在海底!

但方向幾乎是相反的,因盤古大陸分裂後,很多大陸都轉向了,比如中南半島從東方轉向了南方,而格陵蘭島原本在赤道上,現在跑到了北極圈內,所以格陵蘭島上發現熱帶生物化石一點都不奇怪!

格陵蘭島,圖源:地圖帝

但自從2.5億年以後,這些大陸漸漸分離,最終形成了現在的大陸分布,不過各位別著急,據地質學家模擬,再過數億年又將合併在一起,當然這會他們有不同意見,可能會有幾個版本,比如新盤古大陸、盤古大陸終極版、澳村版超級大陸和亞馬遜超大陸。

假如按現在的發展,大西洋逐漸變寬,太平洋將會變窄,美洲會與向北漂移的南極洲會師,然後又會和已經搞在一起的非洲-亞歐大陸板塊撞在一起,形成Novopangea超盤古大陸。其它版本則是在當前發展假如多種因素,形成的大陸也有所不同!

變成超大陸,地球會變成怎樣?

其實超大陸對生命不友好,因為超大陸深處水汽很難深入,會形成乾旱性氣候,現代大陸的腹地除了南美以外,大都是荒漠或者沙漠等,因此未來大陸形成時,又將引發一大波生命滅絕!

非洲沙漠分布

另外氣候也將大變,是否形成新的溫暖期或者冰川期難以預計,不過這至少也得億年計,各位還是不必擔心。

相關焦點

  • 3億年前的文明地圖,中國一直可以走到澳洲,世界是一片大陸
    地處北半球亞洲大陸的中國和位於南半球的澳大利亞,相隔重洋,飛機或船舶或許可以到達澳洲,但要步行到澳洲卻是萬萬不可,但在三億年前,全世界都在一起,世界只有一片大陸!盤古大陸是從岡瓦納古陸演化而來,地球大陸一直在變化中,從5.5億年前岡瓦納古陸與波羅的大陸
  • 3億年前的世界地圖,不敢相信中國可以一直走到澳洲!
    事實上地球最初的樣子可能是一整片大陸,並非如今「七零八落」的樣子。而3億年前的世界地圖,都不敢相信中國可以一直走到澳洲! 中國如今與澳洲隔著一個太平洋,一個巨大海洋的距離,真的不敢相信在3億年前可以徒步走到澳洲,那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從中國能徒步到澳洲嗎?看看3億年前的地球,或許真的可以!
    從中國能徒步到澳洲嗎?看看3億年前的地球,或許真的可以!因為這兩顆小行星上都保留了45億年前最為原始的土地風貌,而地球經過了億萬年的地質變遷和板塊漂移,早就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此地球上的土壤以及巖層分布,無法為我們直接的呈現地球億萬年來的變化。
  • 史前文明的遺蹟:千萬年前的南極地圖之謎
    地球已有46億年左右的歷史,而地質考古發現生命在35億年前就出現了,人類文明出現距今不過1萬年,只是地球歷史的46萬分之一,是地球生命史的35萬分之一,如果把迄今為止的地球生命史看作一天時間的話,人類文明史在其中還不到1/4秒,很顯然,人類文明出現之前的地球歷史和生命歷史都是足夠長的,那麼在人類文明出現之前的漫長時期內
  • 南極大陸史前地圖,揭示人類文明原點
    這封回信封信就像一個炸彈,如果這張雷斯地圖繪製的是南極冰封以前的地貌。皮爾雷斯並不是地圖的原作者,那原圖是什麼時候繪製的?是誰繪製的?要說到這起事件對我們現有知識的顛覆性,那就要說南極洲的冰川是什麼時候形成的呢?學院派觀點:1.7億年前,南極大陸是超級大陸——貢瓦納(Gondwana)的一部分。
  • 澳洲山火持續4個月,一片生長於2億年前的「恐龍」樹林保存下來了
    1月16日,澳大利亞相關部門負責人發表聲明稱,在近日的澳洲山火救災中,消防隊員們成功保護了一片全球僅存的、具有2億年歷史的恐龍樹。 直至今日,澳大利亞多地爆發的特大森林火災已經持續了4個月,目前仍有多處火災未被撲滅。
  • 《海內經》是四千年前的世界地圖
    《海內經》是四千年前的世界地圖(BSBQ201)一、東海之內,北海之隅,太平洋以東、北冰洋以南的美洲地區。1、四千年前的朝鮮。《說文解字》:」朝,旦也,從倝,舟聲」。朝字古形,左面是旦,右面是舟。北美大陸南部,美國中西部,是一個圓形大盆地,是初升的太陽,是漢字「旦」的象形。北美大陸北部山地,是一個獨木舟,是漢字「舟「的象形。
  • 早於哥倫布,中國人率先發現美洲大陸!這本中國明代世界地圖顛覆了傳統歷史認知
    一直被認為是明朝萬曆三十年(1602年),太僕寺少卿李之藻繪製。也一直被認為是國內現存最早的、第一幅出現美洲的世界地圖;現被南京博物院所收的藏本,為明萬曆三十六年宮廷中的彩色摹繪本。一直以來,這幅堪稱時代巨製的歷史地圖,被認為是李之藻在義大利的傳教士利瑪竇的幫助下繪製的,特別是其中涉及的歐洲、美洲地理部分,並說《利瑪竇中國札記》書中有所謂的記載,說其「母圖」是基於1570年的《奧特裡烏斯世界地圖》;
  • 地球文明或起源於金星?30億年前,那裡一片生機盎然!
    金星一直被認為是人間煉獄,被濃濃的二氧化碳包裹著,導致其地表溫度高達500攝氏度,這樣的溫度足以殺死任何地球生命。金星體積、質量都和地球相仿,那為什麼環境相差那麼大呢? 科學家認為最主要原因還是太陽,金星與太陽的距離比地球與太陽的距離近大約4100萬公裡,這導致金星吸收太陽能量是地球的一倍,就是這多一倍的太陽光使得金星成為人間煉獄。
  • 盤古大陸是怎樣分開的?史前文明是毀於核戰爭嗎?
    後來,特別是在中生代末期,盤古大陸在某種力的作用下,破裂成若干塊,在矽鎂層上分離漂移,逐漸形成了今日世界上大洲和大洋的分布情況。人們稱這一個整體大陸為「超大陸」,而這一個超大陸有一個名字叫「盤古大陸」,因中國有盤古開天闢地的神話故事,天地是由人之聖皇盤古將混沌劈開才形成的,所以稱這個整體超大陸為盤古大陸。 引起盤古大陸分崩離析的原因是什麼?這也可能是引起史前文明消失的原因。
  • 21張地圖證明澳洲這塊大陸真的瘋了...
    澳大利亞幾乎和南極洲一樣大!    不管前總理Tony Abbott怎麼說,1788年英國人來到澳洲的時候,這塊大陸可是宜居多了!而且是個有700多種語言的多民族國家。    也就是說,如果你浪到中部去了,你離文明世界的距離會非常遠。
  • 為何古代琉球發展成文明國家,而離大陸更近的臺灣則是一片蠻荒?
    後來由於歷史演化,現在臺灣成為中國的領土,而琉球則被日本控制,成為「衝繩縣」(關於日本控制衝繩是不是合法,這個實際仍然有一定爭議,不過現在世界各國均承認日本對琉球擁有主權)。一直到16世紀開始,由於大量倭寇襲擊琉球,加之明朝隆慶開關,導致琉球貿易地位喪失,琉球文明衰落,1609年,日本薩摩藩入侵琉球,基本控制了琉球內政。不過,琉球畢竟有條件接受中國和日本兩個文明國家的輻射,所以自身也形成了發達的文明。
  • 南極大陸發現史前文明,運用高科技繪製地圖,曝光亞特蘭蒂斯所在
    而且還有一個重大發現,更加暗示了在幾千年前南極可能存在過一個高度發達的史前文明。人們在土耳其的舊王宮中發現了一張古老的世界地圖,地圖上只剩下了左半邊的大西洋沿岸部分,剩餘部分的上緣被撕掉了。而且這塊大陸在地圖上並不是被冰封的狀態,當時人們並沒有對這張地圖有太多的在意。直到1949年,英國和瑞典的聯合南極考察團,對南極大陸進行了一次十分徹底的考察。這次考察,他們走遍了布滿厚厚冰層的大陸。考察後,有好事者將此次科考得到的南極大陸輪廓與皮爾雷斯地圖做了一個對比,結果讓人吃驚的事情發生了。科考結果得到了南極大陸的輪廓,與皮爾雷斯地圖上南極大陸的輪廓高度吻合。
  • 南極大陸發現史前文明,運用高科技繪製地圖,曝光亞特蘭蒂斯所在
    南極洲是地球上最晚被人類發現的大陸,同時也是唯一一個沒有人類定居的大陸。我們對南極最大的印象就是冷。其實冷的同時,南極大陸的總面積還是非常大的,它的面積大約是中國土地面積的1.5倍。並且近些年的研究發現,在南極大陸厚厚的冰層下竟然還存在著四百多個冰下湖泊,湖泊中還發現了生命體的存在。還有研究表明,南極在六千多年前並不是今天這個樣子。那時的南極曾處於冰川前期很溫暖的時候,百川奔流,草木,蔥茂,充滿了生機。而且還有一個重大發現,更加暗示了在幾千年前南極可能存在過一個高度發達的史前文明。
  • 亞洲、歐洲、美洲、澳洲、聯合國繪製的世界地圖是不一樣的
    如日本是一個島國,由於國土面積就如中國雲南省這麼大,為了突出自己在世界位置,就以日本瀕臨的太平洋為中心繪製世界地圖。這樣,地球上每一個部分變為長方形,然後通過拼接成了完整的世界地圖。在平行的緯線與平行的經線互相交叉也形成了一副經緯圖,航海者可以在墨卡託投影地地圖上畫出自己航海線上。
  • 文明6神圖種子一覽 文明6神級難度地圖種子推薦
    6個AI,非常遠,我滅掉剛果,怒鋪了13個城   3.資源非常豐富,後期我有10種奢侈,大部分保持在4份,其餘的都賣了 地圖種子:123456789   巨大,其他全標準,大陸名亞特蘭蒂斯玩家左邊是一排山,適合建長城,右邊只有一個文明,消滅之就可以獨霸山右邊所以地,山右邊還有一個自然奇觀,和四個城邦,有一個叫香港。
  • 一張史前世界地圖帶來新的啟示
    在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對話錄》中,歐洲到直布羅陀海峽附近的大西洋上,曾經存在著一個高估發達的文明,那裡曾經擁有一片古老的大陸,一個叫做「亞特蘭蒂斯」的國家(或者是城邦),與它的子民一起,在那裡安居樂業,並且對大海非常的崇拜,自稱為「海的子民」,一直到公元前1萬年,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史前大洪水
  • 為何說今天的地球,正在重複3.6億年前「物種大滅絕」
    分別是4.4億年前滅絕了86%物種;3.6億年前滅絕了75%物種;2.5億年前滅絕了96%物種;2億年前滅絕了80%的物種;6500萬年前滅絕了76%的物種。3.6億年前生物大滅絕,和我們今天非常相似,沒有板塊大規模移動,海水當中PH值也沒有大的改變,但是在這次風平浪靜當中,在一兩百萬年的歷史當中,導致75%的物種大滅絕。科學家們把這次危機稱為,生物多樣性危機。
  • 五百年前的世界地圖裡為什麼沒有中國
    習慣了蘋果或者百度地圖的路痴們,可能不太清楚大航海時代水手們的苦。比如,今天的我們打開一張五百年前的世界地圖,可能會冒出一大堆疑問:南極怎麼沒有啊?美國怎麼只有一個角?南美洲是不是沒畫完?日本呢?竟然沒有中國?
  • 事實上現在所看到的世界地圖並不是一直如此
    當然地圖的改變算不上什麼新鮮事兒,在人類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偉大的帝國衰落了,新的帝國形成了,新的國家,新的地區,新的首都時不時的冒出來,然而科學家們關心的就是另一件事兒,地理地圖會改變嗎?大陸的形狀會改變嗎?它們之間的距離會改變嗎?簡而言之,地球表面的外觀會改變嗎?在這種情況下未來的地圖會是怎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