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資不菲!中國首例本土人體冷凍 補充液氮每年約5萬元

2020-11-22 太平洋電腦網

耗資不菲!中國首例本土人體冷凍 補充液氮每年約5萬元

2017-08-14 12:22出處/作者:其他整合編輯:Alan責任編輯:leijunhua

相信大家都聽說「人體冷凍」相關新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國內也成功做到用本土做人體冷凍呢?據報導稱,中國首例本土人體冷凍是來自"生命延續計劃"的志願者49歲被宣布死亡展文蓮,近日,她被山東銀豐研究院和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的專家們「冷凍」。。。

在銀豐研究院的美國專家看來,「死亡」不是一個瞬時概念,也並非不可逆。就算心臟停跳、呼吸停止,人的身體和大腦,還「活」著。做人體冷凍耗資不菲,「每做一次冷凍,光是冷凍保護劑的費用就是二三十萬。還有手術的其他耗材費用,專家費用,救護車費用等等。」

專家稱,人體進入低溫保存狀態後,每隔10天到半個月需要補充一次液氮,這一費用大約為每年5萬元。

下面是網友評論——

幾百年後活過來,舉目無親。也挺恐怖的

內容超出了我的腦洞

這種技術為什麼不用在那些早逝的英雄身上?比如軍人

相關焦點

  • 中國首例冷凍人,全身冷凍在-196℃液氮中,真能死而復生?
    在中國就出現了首例冷凍人,她就是展文蓮,在2017年5月8號凌晨宣布死亡,享年49歲。在經過家人同意的情況下,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的工作人員在他被宣布死亡之後,立即對她進行了人體冷凍手術。但是一個冷凍人的費用是非常高的,據了解,固定支出包括液氮器程序降溫儀,體外循環機,呼吸機,實驗室搭建等費用,加起來至少接近七百萬,接下來液氮還要每隔十幾天補充一次
  • 中國首例「人體冷凍」5月已完成,冷凍再「復活」真的可行?
    2017年5月8日,49歲的展文蓮因肺癌去世。去世前,她的家人代她完成了遺體捐獻的登記手續,決定在死後接受一項人體冷凍手術。山東銀豐生物工程集團和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的臨床工作人員將展文蓮的遺體程序性降溫,最終在容積2000升、零下196℃的液氮罐內凍存起來。這被認為是中國本土首例人體全身冷凍術。
  • 「中國首例人體低溫保存」滿一年 日耗液氮約40升
    山東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13日對外公布:我國首例人體低溫保存的液氨罐運行狀態良好,平均每天消耗液氮約40升。「中國首例人體低溫保存」曾引起醫學、生物、法律、倫理等各領域專家學者和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生命延續」到底有何意義?「首例人體低溫保存」進展如何?
  • 中國首例本土人體冷凍故事:液氮罐裡的陰陽穿越
    他本身就反對火化,冷凍妻子遺體,還能留下一線希望。「我受過教育,這個事情(指接受人體冷凍),很簡單。」自始至終,桂軍民都是冷凍妻子最為堅定的支持者。別人怎麼說,他不在意。「我們就要這樣幹,誰也沒辦法。有些朋友、同事,知道了也在嘟嘟囔囔,我不聽,和我沒關係。」他停頓了一下,加重語氣,「又不是你的親人,只有我自己才有最深的切身感受。」
  • 中國本土首例,整個身體被冷凍在零下196℃的液氮中,等待覆活
    這項技術叫做「人體冷凍技術」,是一項超越人類極限的未來科學技術,被美國的《生活科學》雜誌列為十大人腦未解之謎之一。不過,人體冷凍技術尚未成熟,還處於試驗之中,原理是將人體或動物保存於極低溫環境,並期望能夠在將來採取先進手段讓其解凍後復活。
  • 中國本土首例,整個身體被冷凍在零下196℃的液氮中,等待覆活
    這項技術叫做「人體冷凍技術」,是一項超越人類極限的未來科學技術,被美國的《生活科學》雜誌列為十大人腦未解之謎之一。不過,人體冷凍技術尚未成熟,還處於試驗之中,原理是將人體或動物保存於極低溫環境,並期望能夠在將來採取先進手段讓其解凍後復活。
  • 中國首例「冷凍人」全身冰凍在-196℃液氮中,真的能起死回生嗎?
    2017年的一個凌晨,49歲的展文蓮在臨床死亡後,接受了人體全身冷凍術,而這也是中國首個在本土冷凍並等待覆活的「病人」。2016年6月,展文蓮去醫院檢查後被確診為肺癌晚期,此後,她的身體開始不可逆轉地迅速衰竭。就在展文蓮丈夫桂軍民快絕望的時候,他從醫生那兒聽到了人體冷凍術。了解之後,桂軍民決定:管他什麼觀念,先把人留住再說!
  • 三體的冷凍技術成真?首例人體低溫保存者已被「冷藏」3個月
    5月8日,展文蓮在中國山東省一家醫院因肺癌去世,科技報周一報導。死亡後,身體立即送往山東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醫生被冰凍保存。55小時的工作中,有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的專家和美國阿爾科生命延伸基金會的Aaron Drake在此協助。人體冰凍是一項實驗技術,假設醫療技術的進步有一天可以使冷凍身體復活。
  • 國內本土首例人體冷凍,未來人類能否永生?
    咱們在不少科幻電影看到過人體冷凍的橋段,把人體低溫保存,然後等待起死回生。比如《復仇者聯盟》裡的美國隊長在被冷凍了70年,復甦後又是一條能戰能鬥的好漢。那麼這到底有沒有可能實現呢?人體冷凍人體冷凍技術,正式在全球範圍內被人知曉,還是在上個世紀的70年代。1972年,一個名叫阿爾科生命延續的基金會在美國成立,它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體冷凍服務供應商。
  • 中國本土首例「人體冷凍」完成 專家稱「起死回生」還有很長的路
    央廣網濟南8月15日消息(濟南臺記者馬藝 陳振國)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死亡能夠被按下暫停鍵嗎?很多人相信通過「人體冷凍」可以實現。人類遺體被推進液氮罐內低溫保存著,等待科技發展、醫學發展,等待起死回生。49歲的濟南市民展女士身患癌症去世後,遺體被低溫保存,成為中國本土首例「人體冷凍」案例。
  • 全國首例「人體冷凍」案例引發關注 人體冷凍真的能讓人「復活」嗎
    2017年5月10日晚,山東濟南,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低溫醫學研究中心,桂軍民和剛剛做完人體低溫保存手術的妻子展文蓮進行最後的告別,隨後,展文蓮的身體被轉移至零下196攝氏度的液氮罐中長期保存。兩天前,展文蓮因肺癌去世。
  • 人體冷凍:科幻還是騙局
    工作人員正在給裝有冷凍遺體的液氮罐中補充液氮。近日有媒體報導稱,一位來自山東泰安72歲的女性肺癌患者身體在腦死亡後被冷凍在零下196℃液氮中,患者家屬希望該患者能在未來的某一天得以復活,這是在中國本土實施的第二例人體冷凍手術。人體冷凍及復活,這一經常在科幻電影和小說中出現的情節,正在被國內外更多的人寄予厚望。不過,冷凍後復活的希望,即使在小白鼠身上也沒能實現,就被一些機構用來為人類服務,是科幻還是騙局呢?
  • 中國首例!全身冷凍在-196℃液氮中,真能死而復生?
    中國首例!全身冷凍在-196℃液氮中,真能死而復生?人體冷凍技術是一種試驗中的醫學技術,是指在人類死亡之後,在極低溫的情況下深低溫保存,並希望可以在未來通過先進的醫療科技將他們解凍後復活和治療,不過至今為止冷凍人還是處於不能復活的狀態。
  • 國內首例人體冷凍保存 人類真的可以「起死回生」嗎?
    然而看似不可撼動的自然規律卻也終究因為科學的發展而好像有所動搖……8月14日,世界知名低溫醫學專家阿倫·德雷克(Aaron Drake)14日在濟南對外宣布,他在濟南為中國第二位冷凍申請人執行了冷凍全身的手術。這也是中國首例人體全身凍存手術。
  • 中國首例本土人體冷凍完成 遺體被冷凍等待"復活"
    原標題:中國首例本土人體冷凍完成 遺體被冷凍等待"復活"   2   對銀豐研究院來說,展文蓮也是他們真正冷凍的第一具人體。   銀豐研究院由銀豐生物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豐生物)於2015年出資成立。
  • 中國首例人體低溫保存完成,人體冷凍技術獲重大突破,是真的嗎?
    濟南49歲的展女士因肺癌去世兩天後,身體被放進零下196攝氏度的液氮罐內。工作人員表示,「並不是所有人都會做出這樣的選擇,而且現在的條件,也並不能保證展女士未來一定就能夠『復活』,可以說她為醫療的發展做出了自己的犧牲。」如果是你,死後願意被人體冷凍等待覆活嗎?
  • 對話美國人體冷凍專家:中國首例冷凍者杜虹現在一切正常
    法制晚報訊,近日,我國國內首例人體低溫保存手術已完成,來自山東濟南的展文蓮是首個在中國國內冷凍並等待覆活的「病人」。而展文蓮是繼中國首位接受人體冷凍者——重慶女作家杜虹之後,又一例來自中國的人體冷凍者。有所不同的是,2015年5月,杜虹選擇的冷凍機構是美國最大的人體冷凍機構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會(以下簡稱阿爾科)。
  • [新聞眼]山東濟南 封面:中國本土首例人體冷凍完成 花費昂貴 逝者...
    [新聞眼]山東濟南 封面:中國本土首例人體冷凍完成 花費昂貴 逝者「復活」夢想還很遙遠 山東濟南:封面:中國本土首例人體冷凍完成,花費昂貴,逝者「復活」夢想還很遙遠。
  • 中國首例人體冷凍:用防凍劑置換血液 手術持續55小時
    原標題:國內首例人體冷凍:按下生命的暫停鍵  8月15日,是山東濟南人展文蓮的百日祭。在墳前,丈夫桂軍民帶了妻子的手機,播放著她生前最喜歡的歌之一《我只在乎你》:「人生幾何能夠得到知己,失去生命的力量也不可惜,所以我求求你別讓我離開你……」  這個皮膚黝黑「性格剛強」的男人哭了。
  • 中國第二例本土「人體冷凍」手術完成 「復活」至少還要50年
    她是山東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銀豐研究院」) 生命延續研究計劃的志願者,也是國內第二例公開的在本土完成人體低溫保存實驗的志願者。第一例志願者是於去年離世的49歲肺癌患者展文蓮,由銀豐研究院和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完成手術。在中國,現階段的人體低溫保存實驗是在志願者死亡的前提下展開。今年3月,銀豐研究院正式獲得山東省衛計委批覆的遺體接受站資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