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例人體低溫保存完成,人體冷凍技術獲重大突破,是真的嗎?

2020-12-06 生活大秘籍

濟南49歲的展女士因肺癌去世兩天後,身體被放進零下196攝氏度的液氮罐內。工作人員表示,「並不是所有人都會做出這樣的選擇,而且現在的條件,也並不能保證展女士未來一定就能夠『復活』,可以說她為醫療的發展做出了自己的犧牲。」如果是你,死後願意被人體冷凍等待覆活嗎?

什麼是人體冷凍技術?按照科幻小說和電影設定,在極低溫的環境下,促使人體進入低能耗或零能耗的冬眠狀態,等到數十年之後再喚醒復活。

長期以來,人體冷凍技術僅停留在科幻層次,現階段的醫療技術水平遠遠不及。然而,令黑科君詫異的是,最近網絡上突然掀起「中國首例人體低溫保存完成」、「人體冷凍技術獲重大突破」熱潮,鋪天蓋地的報導誇得天花亂墜,實際上卻只是博個噱頭而已,並沒有什麼用!

著名科普作家杜紅

一、前途未卜

儘管著名的科普作家杜紅女士和49歲的濟南展女士作出了自己的勇敢選擇,但由於科技發展的不可預知性,很難說許多年後,這個冷凍的自己是否真能活過來。如果活不過來,高昂的費用不就打水漂了?

二、高昂的費用 據說,做整個冷凍實驗大概需要一百多萬美元。這中間一直到人能甦醒過來,每年還需要不菲的不斷添加的冷凍劑的費用,這又是個未知數。這無疑又增加了家裡乃至兒孫們的負擔。一旦兒孫們負擔不起,勢必會使子孫們陷入二難的境地, 使後代子孫陷入不肖子孫的境地。

三、我是誰

按照現在的理論,肯定是人死後才進行冷凍實驗。人死了,也就是腦細胞已經死亡。腦細胞已經死亡的人從理論上來說,是無法再活過來的。即使以後科技高度發達, 能從你已經死亡的腦細胞中找到以前的「原始記錄」——這個人前世的記憶黑匣子,再進行無差錯的複製,再植入你的腦海,使你活過來,你將會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假如秦始皇被現在的高科技喚醒了,他面臨的囧境,也就是你所面臨的。

所以,老李尊重那些為了醫學甘願使自己冷凍起來的先驅者。但老李是不願去做這種冷凍實驗的,尤其這樣的商業冷凍實驗。做不起,也為了避免以後的無數尷尬,還是遵從自然規律吧。該離開的時候,就離開,也算是給後代子 減少負擔,孫騰騰地方。這也是功德無量的事情。生即死,死印生。何須執著假體放棄新生呢?即使假體還有價值,待等何年馬月有能力治療了、解凍再治此身就不會再壞了嗎?在解凍治療前這段時間她的真身呆在何處呢?是守身,還是四處飄遊。如在飄遊時偶遇他身,借身了又如何處理?所以假體壞了選擇冷凍毫無意義!

相關焦點

  • 中國首例人體低溫保存執行者來青島訪問(圖)
    前不久,中國首例人體低溫保存在濟南完成,並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日前,著名人體低溫保存專家、中國首例人體低溫保存執行者之一的阿倫·德雷克(Aaron Drake)教授來到青島,訪問了齊魯醫院青島院區。  難度主要來自兩方面  據介紹,阿倫·德雷克是2015年為中國首位人體冷凍志願者執行冷凍大腦手術執行人之一。
  • 中國首例人體低溫保存在濟南完成 科技真能給死亡按下暫停鍵嗎?
    因為幾分鐘後,一家生物工程公司旗下的生命研究院的工作人員對展女士實施了一場長達55個小時的手術----人體冷凍,展女士以頭朝下的姿態沉睡在零下196度的極低溫液氮罐內。這是我國首例人體冷凍實施案例。  桂先生一家是如何接觸到「人體冷凍」技術的?他做出這個「冷凍」妻子遺體的決定是如何考慮的?
  • 有了人體冷凍技術,「起死回生」還會遠嗎?
    據中國新聞網報導,山東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聯合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臨床專家採用人體冷凍技術,實施了中國首例人體冷凍手術。那麼什麼是人體冷凍技術呢?這種技術真的可以令人起死回生嗎?發展這一技術有何意義?一起隨小編來看看吧~   什麼是人體冷凍技術?
  • 中國首例「人體冷凍」5月已完成,冷凍再「復活」真的可行?
    去世前,她的家人代她完成了遺體捐獻的登記手續,決定在死後接受一項人體冷凍手術。山東銀豐生物工程集團和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的臨床工作人員將展文蓮的遺體程序性降溫,最終在容積2000升、零下196℃的液氮罐內凍存起來。這被認為是中國本土首例人體全身冷凍術。
  • 中國首例人體低溫保存滿一年 "生命延續"有何意義?
    山東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13日對外公布:我國首例人體低溫保存的液氨罐運行狀態良好,平均每天消耗液氮約40升。「中國首例人體低溫保存」曾引起醫學、生物、法律、倫理等各領域專家學者和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生命延續」到底有何意義?「首例人體低溫保存」進展如何?
  • 全國首例「人體冷凍」案例引發關注 人體冷凍真的能讓人「復活」嗎
    去世前,她和家人籤署相關文件,成為第一個由國內機構實施人體低溫保存的志願者。人體冷凍技術是科幻世界裡的常見橋段,在《三體》《太空旅客》等很多科幻小說、電影裡都能見到,現實中的這項技術是什麼樣的?真的如科幻電影裡一樣神奇嗎?
  • 回顧:中國首例人體低溫保存在濟南完成
    把 《回顧:中國首例人體低溫保存在濟南完成》 貼到Blog或BBS
  • 中國首例本土人體冷凍完成 遺體被冷凍等待"復活"
    原標題:中國首例本土人體冷凍完成 遺體被冷凍等待"復活"   2   對銀豐研究院來說,展文蓮也是他們真正冷凍的第一具人體。   銀豐研究院由銀豐生物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豐生物)於2015年出資成立。
  • 「中國首例人體低溫保存」滿一年 日耗液氮約40升
    山東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13日對外公布:我國首例人體低溫保存的液氨罐運行狀態良好,平均每天消耗液氮約40升。「中國首例人體低溫保存」曾引起醫學、生物、法律、倫理等各領域專家學者和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生命延續」到底有何意義?「首例人體低溫保存」進展如何?
  • 中國首例人體低溫保存滿1年 「生命延續」有何意義?
    中國搜索5月14日訊山東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13日對外公布:我國首例人體低溫保存的液氨罐運行狀態良好,平均每天消耗液氮約40升。「中國首例人體低溫保存」曾引起醫學、生物、法律、倫理等各領域專家學者和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生命延續」到底有何意義?「首例人體低溫保存」進展如何?
  • 中國本土首例「人體冷凍」完成 專家稱「起死回生」還有很長的路
    央廣網濟南8月15日消息(濟南臺記者馬藝 陳振國)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死亡能夠被按下暫停鍵嗎?很多人相信通過「人體冷凍」可以實現。人類遺體被推進液氮罐內低溫保存著,等待科技發展、醫學發展,等待起死回生。49歲的濟南市民展女士身患癌症去世後,遺體被低溫保存,成為中國本土首例「人體冷凍」案例。
  • 國內本土首例人體冷凍,未來人類能否永生?
    咱們在不少科幻電影看到過人體冷凍的橋段,把人體低溫保存,然後等待起死回生。比如《復仇者聯盟》裡的美國隊長在被冷凍了70年,復甦後又是一條能戰能鬥的好漢。那麼這到底有沒有可能實現呢?中國的首例冷凍人是科幻小說《三體》的編審,重慶女作家杜虹,而她只冷凍了頭部。她選擇的冷凍機構就是美國阿爾科公司,這意味著只有換頭手術技術成熟,或者可以從她大腦中提取出思維之時,她才可以重見天日。而中國首例本土人體冷凍人,則是一位49歲的志願者展文蓮。
  • 對話中國首例人體低溫保存中的美國操作者:不保證能「復活」
    在接受澎湃新聞專訪時,德雷克沒有避諱地承認,人體低溫保存技術尚面臨諸多技術難題,這使得「復活」成為人體低溫保存中尚且無法保證的事情。人體低溫保存的踐行者大多願意相信,借用低溫來按下生命的暫停鍵,可等來未來發達的技術將其復甦,治癒患有的絕症。但這仍然是一件遙遠的事。尤其大腦,這個精細的部位幾乎隱藏著關於人類意識和記憶的所有秘密。
  • 國內首例人體冷凍保存 人類真的可以「起死回生」嗎?
    然而看似不可撼動的自然規律卻也終究因為科學的發展而好像有所動搖……8月14日,世界知名低溫醫學專家阿倫·德雷克(Aaron Drake)14日在濟南對外宣布,他在濟南為中國第二位冷凍申請人執行了冷凍全身的手術。這也是中國首例人體全身凍存手術。
  • 人體冷凍保存技術:死而復生能實現嗎
    在科幻小說中,通過低溫冷凍技術保存人體,並通過未來的醫學技術復活,是個屢見不鮮的橋段。但是,冷凍技術是否真的能讓人很好地保存到未來醫學足夠發達的那一天嗎?  人體保存技術的過程  當某個人被宣布死亡的時候,人體冷凍保存公司會收到通知,然後派遣一個反應團隊,確保這個人的血液繼續在體內流動。
  • 中國首例人體冷凍操作者:非長生不老 不保證復活
    這是德雷克自2016年全職加入山東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以來,實施的第一例人體低溫保存。在此之前,德雷克參與過70餘例。8月15日,在位於山東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的辦公室裡,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見到了德雷克。在接受澎湃新聞專訪時,德雷克沒有避諱地承認,人體低溫保存技術尚面臨諸多技術難題,這使得「復活」成為人體低溫保存中尚且無法保證的事情。
  • 首例人體低溫保存滿一年 銀豐生命延續研究計劃正式啟動
    活動現場2018年5月13日上午,紀念中國首例人體低溫保存志願者活動志願者展女士家屬,山東省知名醫療機構、醫學院校專家,法律學者,人體低溫保存支持者,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的核心成員和部分媒體記者代表參加了本次活動。首例人體低溫保存已滿一年銀豐研究院大廳中播放著展女士最喜歡的音樂——鄧麗君的《我只在乎你》,她的丈夫桂軍民先生將一束黃色玫瑰花放在展女士的巨幅照片前,飽含深情地凝視著她的照片。
  • 「人體冷凍技術」距離我們越來越近,冷凍自己真的可以復活嗎?
    中國第一位「冷凍人」,2015年曾任《三體》編審的女作家杜虹接受了美國Alcor的冷凍方案,冷凍了自己的大腦,共花費75萬,將自己凍起來,等一段時間後解凍復活。這種「時間穿越術」是如何實現的呢?這要從冷凍原理開始說起。
  • 對話美國人體冷凍專家:中國首例冷凍者杜虹現在一切正常
    法制晚報訊,近日,我國國內首例人體低溫保存手術已完成,來自山東濟南的展文蓮是首個在中國國內冷凍並等待覆活的「病人」。而展文蓮是繼中國首位接受人體冷凍者——重慶女作家杜虹之後,又一例來自中國的人體冷凍者。有所不同的是,2015年5月,杜虹選擇的冷凍機構是美國最大的人體冷凍機構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會(以下簡稱阿爾科)。
  • 癌症女子不幸身亡,後成中國首例人體冷凍人,現今如何?
    人體冷凍技術介紹人體冷凍技術,是一種實驗中的醫學技術。就是將人體或動物在極低溫(一般在攝氏零下196度以下/華氏零下320以下)的情況下深低溫保存,希望可以在未來通過先進的醫療科技使他們解凍後復活。目前為止,人體冷凍技術被列為十大人腦未解之謎,其究竟能否成功,還無法判定。但這項技術,的確給予了人類「永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