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度分布方法學驗證的可接受標準

2021-01-17 醫藥萬花筒

方法驗證的目的是通過測試會造成粒徑結果差異的所有可能參數,以確定方法的穩健性和完整性。FDA將驗證定義為「建立文件證據,提供高度的保證,確保特定的過程能持續生產符合其預定規格和質量屬性的產品」


1、軟體的驗證


定期進行測試以確認其性能(IQ / OQ(至少每年一次)。軟體是經過驗證的軟體,應符合CFR211 Part 11的規定。本文將依次考慮每個主要變量。


2、方法的驗證


(1)取樣


對於粒度測定,第一步就是如何取出具有代表性的樣品。從表1中可以看出,不同取樣方法是有很大差異的。

Riffling法最適合自由流動的粒子,但如果要處理大量的粉末,可能需要很長時間。如果樣品是懸浮液,那麼這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而粉末,在運輸過程中導致堆頂部的大顆粒和在底部的細粉,懸浮液將會相反。大顆粒必須充分混勻。使用某種攪拌器(特別是磁力攪拌)可能會導致大顆粒被拋到容器的外部而不能被取到。


(2)樣品製備


樣品製備為「以有意義的方式將樣品預處理和進行測量的技術」。樣品分散時,任何情況下,分散介質,空氣(用於幹法分散)或液體都不應對顆粒造成不可逆的改變(如溶解或聚集)。整個樣品製備過程時方法開發的一部分,而不是驗證。


(3)範圍


理論上儀器的檢測範圍應覆蓋樣品的粒子範圍,對於範圍在20nm-2000μm之間的粒度儀來說,對於大多數藥物樣品的檢測沒有問題。


(4)專屬性


在粒度分析中沒有嚴格的要求來進行這個測試。適當的技術應該在方法開發中建立。當然,不同的粒度分析方法可能會導致同一樣品的不同結果。另外,對於雷射粒度檢測,很難開發一種能區分製劑內中不同組分的粒度分析方法。在懸浮液的情況下,可能需要配製空白混合物並分開分析。


(5)耐用性


分析方法的耐用性表明其能夠保持不受測試參數的微小變化的影響,從而在日常使用中保證其可靠性。在進行重複性,重現性和中間精密度測試之前,應考慮方法的耐用性。


通常考慮的變化是測量持續時間和測量穩定性的變化。幹法測量的氣壓和溼法測量的泵/攪拌速率的變化是方法開發的重要部分,通常在這裡可以簡要提及。


a)測量時間


這個測試的目的是確定一個合適的測量持續時間,然後用於重複性,重現性和中間精密度測試。


樣品應按照所研究的方法進行製備。10次測量的周期應該持續2,5,7,10和15秒的時間。應記錄每個時間的單個數據和平均數據。結果可以繪製成圖。可以通過中值粒度的相對標準偏差來選擇適當的持續時間。對於中值粒徑[D(v,0.5)]大於10μm的粒子,相對標準偏差(RSD)應小於3%;中間值粒徑小於10μm的粒子的RSD必須小於6%。這反映了一個事實:即較小的顆粒越難分散。

可以看出RSD隨時間增加,因此選擇RSD低(5秒)的中間點進行測量。從總體數據看,可以推斷2秒是不夠的,因為它似乎沒有給予較大的粒子足夠的時間進行採樣,所以D(v, 0.5)明顯較低。


b)重複性/樣品測量穩定性


為了確定樣品在分析過程中是否穩定且不發生團聚,解聚或溶解,有必要在已知時間點監測粒度分布。


樣品應按照所研究的方法進行製備。建議在初期建立的時間內至少進行五次測量。測量可以在1、3、5、7和10分鐘後進行。應在每個時間點至少進行五次重複測量。然後應確定D(v,0.1),D(v,0.5)和D(v,0.9)值的平均值和相對標準偏差。


對於D(v,0.5)大於10μm的物質,當滿足下列條件時,可接受的時間點標準:D(v,0.5)RSD 小於3%,D(v,0.1)和D(v,0.9)RSD小於5%。


對於D(v,0.5)小於10μm的物質,當滿足下列條件時,可接受的時間點標準為:D(v,0.5)RSD小於6%,D(v,0.1)和D(v,0.9)RSD 小於10%。


這反映了較小的顆粒更難分散的事實。這些是ISO13320中規定的可接受性的標準,許多樣品應該很容易達到更低的RSD。

從上述結果可以清楚地看出,乳糖樣品在懸浮狀態下是穩定的。從這些結果可以確定,1分鐘後應進行測量,以使樣品時間達到平衡。


c)氣壓(乾式測量)/超聲波(溼式測量)


作為方法開發的一部分,應先進行壓力確定(見ISO 13320第6.2.3.2節)。合適的壓力使顆粒分散,但不發生顆粒減小。大多數藥物是易碎的,如果壓力太高,將在進料器被研磨成粉。分散和研磨通常同時發生(導致分布變寬)。通過在不同的壓力下測量相同數量的樣品(理想地通過旋轉切割器採樣到單一粒徑),可以確定在沒有研磨的情況下達到最大分散時的壓力。證明沒有發生研磨的最好方法是溼和幹分散,獲得幾乎相同的結果。 

由上圖可見,1 bar的壓力不足以材料分散。只要壓力大於2 bar,就可以獲得好的結果。


ISO 13320建議使用超聲波輔助分散,過多的超聲波會擊碎的藥物顆粒,儘管這是極不常見的。作為方法開發的一部分,應該測試改變超聲波的持續時間和功率對粒度分布的影響。理論上,應在超聲波檢查之前,期間和之後分別進行測量,以檢查聲波處理對測量的耐用性有何影響。除了分離顆粒之外,超聲波還可以增加顆粒-顆粒碰撞的速率,實際上還可能導致聚集。


d)泵和攪拌速率


測量過程中使用的泵和攪拌速度應作為方法開發的一部分進行測試。所選擇的條件應該能夠在不引起夾帶空氣的情況下懸浮所有物質(如果使用表面活性劑則是特別的問題)。


圖3顯示了根據攪拌器設置,乳糖樣品結果的變化。可以看出,2000rpm以上時結果達到穩定。正是在這一點上,所有的物質正確地懸浮和分散。攪拌速率在2000rpm以下時,樣品沉降導致結果比預期小。

e)折射率選擇的確認


折射率的選擇應該作為方法開發工作的一部分。可以使用折射率匹配流體來提供真實折射率的實驗證據。


(6)線性


遮光是樣本散射的光量的量度。對於給定濃度範圍內的大多數粒度分布,粒度應與濃度無關。在極低的濃度下,由於可能獲得大的RSD(由於高信噪比)並且在極高的濃度下,由於多次散射,結果可能會比預期的要小。建議使用測量持續時間相同的測試方式研究5%,10%,15%,20%和25%的遮光,同樣制訂可接受的RSD。


(7)重現性


重現性實驗室間精確度的指標。它確實可以證明這一點,更有可能表明取樣的有效性。它也可以用來標記不同儀器之間的差異(無論是相同的還是不同的型號)。應從同一批次中抽取多個樣品(至少五個),並按照該方法進行測試。


在研究中,對於每個樣品,應至少進行五次重複測量,並獲得單個和平均結果。


根據五次重複測量的平均結果,對於所有取樣的樣品,應該確定D(v,0.1),D(v,0.5)和D(v,0.9)的RSD。對於D(v,0.5)大於10μm的物質,如果D(v,0.5)RSD小於3%,D(v,0.1)和D(v,0.9)RSD小於5%,則說明具有良好的重現性。對於D(v,0.5)小於10μm的物質,如果D(v,0.5)RSD小於6%,D(v,0.1)和D(v,0.9)RSD小於10%,則說明具有良好的重現性。這些也是ISO 13320規定的標準。

此處採用勺取樣,相對標準偏差與表1中的相符。


(8)中間精度


方法的精確性的測定應通過第二個分析員或第二個儀器(或兩者)來完成。 這實質上應該是重複進行重複性的測試。D(v,0.5)在第二次測試中的RSD應該小於3%。然後將兩組結果合併為一個匯總平均值和一個匯總的RSD(應小於3%)。

這裡的數據RSD小於3%,顯示中間精度結果可接受。


檢測限和定量限的驗證術語不適用於雷射粒度方法,因此不在本文的範圍內,取決於相關的儀器。



相關焦點

  • 粒度在藥物研究中的應用及國內外相關法規匯總
    圖1 原料藥粒度接受標準的制定何種情況需要制定粒度限度對於原料藥,ICH Q6A明確指出什麼情況下需要制定粒度標準,對於影響藥物溶出度、溶解度、生物利用度、製劑工藝、穩定性、含量均勻度和外觀等的原料藥應制定其粒度標準。
  • FDA審評專家對粒度控制的看法和建議
    ⊙粒度標準如何建立才能達到控制產品質量的一致性?⊙粒度方法學驗證與常規方法驗證的區別是什麼?⊙如何科學制定粒度的可接受標準?此外,顆粒寬的粒度分布可能會導致顆粒的分離,並會影響到顆粒的均勻性,因此,顆粒大小分布的控制不僅對包衣有重要的影響,而且對混合過程也很重要。在此,對初始的糖球、包藥物層顆粒、包緩釋層顆粒和最終混合顆粒,建議制定可接受的粒度標準。針對原料藥,如果其完全溶解在包衣溶液中,一般不需要制定粒度標準。但是,如果原料藥混懸在包衣液中,那麼也最好制定一個粒度標準。
  • 粒度控制不明白的看過來,FDA專家把要點給你歸納好了!
    ⊙粒度標準如何建立才能達到控制產品質量的一致性?⊙粒度方法學驗證與常規方法驗證的區別是什麼?⊙如何科學制定粒度的可接受標準?此外,顆粒寬的粒度分布可能會導致顆粒的分離,並會影響到顆粒的均勻性,因此,顆粒大小分布的控制不僅對包衣有重要的影響,而且對混合過程也很重要。在此,對初始的糖球、包藥物層顆粒、包緩釋層顆粒和最終混合顆粒,建議制定可接受的粒度標準。針對原料藥,如果其完全溶解在包衣溶液中,一般不需要制定粒度標準。但是,如果原料藥混懸在包衣液中,那麼也最好制定一個粒度標準。
  • 用粒度分布預測含量均勻度
    本文修訂了Yalkowsky and Bolton模型,符合USP28/NF23 的CU標準。在一定的規格和σG下,簡單評估d50的可接受範圍。為了測試該模型的有效性,採用在較寬範圍的規格壓片並檢測CU。相對標準偏差(RSD)隨規格降低而升高,與預測一致。然而,如果API的PSD顯著偏離正態分布,由API粒度分布的上部區域來表示σG更為合適。可能是因為大粒子對CU影響最大。
  • 粒徑及粒度分布
    所謂粒度分布就是粉體樣品中各種大小的顆粒佔顆粒總數的比例。當樣品中所有顆粒的真密度相同時,顆粒的重量分布和體積分布一致。在沒有特別說明時,儀器給出的粒度分布一般是指重量分布或體積分布。2.1 粒度分布的列表法與圖示法        粒度分布最常見的表達方式是表格和曲線,分別稱為粒度分布表和粒度分布曲線。粒度分布表實例見表1。
  • 石墨坩堝的粒度分布是怎麼測定的?
    石墨坩堝的粒度分布是怎麼測定的?電子顯微鏡法的優點是除了可以測定石墨坩堝粒度分布外,也能知道粒子的形狀。一般採用—萬倍的電子品微照像,測定石墨坩堝粒子頻數分布。重力沉降法的測定裝置為超速離心機。這種超速離心機是在相當於重力1萬倍的強大離心力情況下測定膠體石墨坩堝的粒度分布的(普通實驗室用離心機,其離心力最大限 度只相當東力2000倍)。
  • 焦炭粒度標準及方法(焦炭的平均粒度計算方法 )
    我的煤炭網>新聞>行業熱點>冶金焦>焦炭粒度標準及方法(焦炭的平均粒度計算方法 ) 焦炭粒度標準及方法(焦炭的平均粒度計算方法 ) 發布日期:2020-06-23 18:45:00 新聞歸檔
  • 『支原體qPCR檢測』的方法學驗證
    近年來,『支原體qPCR檢測』在工業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多,但在項目申報前,先需要進行方法學驗證,依據藥典,在檢測限、特異性和耐用性方面達到要求後,才能替代傳統的檢查方法。 如使用商品化試劑盒,則除了需要試劑盒生產商提供完整的方法學驗證數據外,還需要使用者驗證試劑盒對其樣本的適用性,以及試劑盒表現出預期的性能(例如檢測限、耐用性、是否存在與細菌的交叉反應)。這些必須由使用者自己來證明。
  • 「支原體qPCR檢測」的方法學驗證
    近年來,『支原體qPCR檢測』在工業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多,但在項目申報前,先需要進行方法學驗證,依據藥典,在檢測限、特異性和耐用性方面達到要求後,才能替代傳統的檢查方法。如使用商品化試劑盒,則除了需要試劑盒生產商提供完整的方法學驗證數據外,還需要使用者驗證試劑盒對其樣本的適用性,以及試劑盒表現出預期的性能(例如檢測限、耐用性、是否存在與細菌的交叉反應)。這些必須由使用者自己來證明。在最低檢出限驗證中,歐洲藥典(簡稱EP)規定了汙染細胞的常見9種支原體,要求NAT如替代培養法,對這9種支原體的檢測限需均達到10CFU/ml。
  • 粒度分布測定方法開發策略——溼法
    溼法是粒度分布測定中最普遍使用的方法,可以獲得良好的重現性。2. 溼法可以測量的粒度範圍很寬,從亞微米的物料到沙子或沉積物,均可測量。3. 由於顆粒沉降現象可很容易被克服,因此在有大顆粒或多種分散分布的情況下,分散劑的粘度可以確保測量無偏差。4.
  • 化學藥品粒度、纖維長度和粒徑分布檢測指南
    可呼吸顆粒(該顆粒可到達肺泡),粒徑中值為4.25μm,幾何標準差為1.5μm。研究表明空氣中50%的空氣動力學直徑在4μm的顆粒,屬於可呼吸顆粒。問題是如何將塊狀藥物的粒度分布通過物理測量的方式轉化為空氣動力學直徑,然後轉化為可吸入或可呼吸顆粒佔有比。可以先將藥物處理成氣體分散體,然後測量其粒度分布。現有幾種商業儀器可以用來測量藥物的空氣動力學直徑(見5)。
  • 粒度檢測行業標準大閱兵 冶金、機械陣容強盛
    粒度是檢測粉體的重要參數之一,各種粉體的「十八般性能」幾乎都會被粒度摻上一腳。而涉及到工業生產,標準是絕對的規範,除了國標之外,行業標準無疑是最權威、最有效的補充,在與粒度檢測相關的領域也不例外。
  • 水泥性能與粒度分布關係的數值窮析與應用 - 水泥技術--水泥行業...
    摘要:定量分析了水泥物理性能與粒度分布的關係,旨在指導水泥粉磨過程的質量控制。根據試驗結果和實際生產經驗,提出水泥粉磨細度控制應該以控制粒度分布為最終目標。控制方法應能以足夠的準確度確定水泥的粒度分布。
  • 粉體學基礎知識——粒徑和粒度分布
    粉體粒子的物理性質主要有:粒子與粒度分布、粒子形態、比表面積等。 粒子徑與粒度分布 粉體的粒子大小也稱粒度,含有粒子大小和粒子分布雙重含義,是粉體的基礎性質。 對於一個不規則粒子,其粒子徑的測定方法不同,其物理意義不同,測定值也不同。
  • 雷射粒度儀是如何測試粒度分布的?
    雷射粒度儀是根據顆粒能使雷射產生散射這一物理現象測試粒度分布的。由於雷射具有很好的單色性和極強的方向性,所以在沒有阻礙的無限空間中雷射將會照射到無窮遠的地方,並且在傳播過程中很少有發散的現象。這樣,測量不同角度上的散射光的強度,就可以得到樣品的粒度分布了。為了測量不同角度上的散射光的光強,需要運用光學手段對散射光進行處理。我們在光束中的適當的位置上放置一個富氏透鏡,在該富氏透鏡的後焦平面上放置一組多元光電探測器,不同角度的散射光通過富氏透鏡照射到多元光電探測器上時,光信號將被轉換成電信號並傳輸到電腦中,通過專用軟體對這些信號進行處理,就會準確地得到粒度分布了。
  • 德國新帕泰克:幹法粒度分析-水泥磁性材料粒度分析的最佳選擇
    首先,對於粒度測量方法的比較、納米材料測量方法、不同粒度分析技術周素紅主任做了簡要介紹。隨後,周主任主要對於動態光散射國際標準,圖像法、聲學法表徵顆粒的國際標準,以及目前國內和國際上粒度表徵的通用標準主要歸口做了介紹。
  • 粒度檢測國家(行業)標準百科!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作為重要的檢測參數之一,粒度的世界也不例外
  • 布魯克海文沉降粒度儀在碳黑粒徑分布測量中的應用
    Testa Analytical Solutions註冊公司發布了一份技術報告,描述了如何使用他們的BI系列圓盤式離心/沉降粒度儀精確測量碳黑樣品的粒徑。  由於碳黑聚合物的粒徑分布(PSD)與分散體的熱學及力學性能關係緊密,碳黑PSD的測量成為其質量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儘管譜圖上經常只出現單個峰,但非團聚態碳黑的典型粒徑分布範圍卻十分寬泛,可從10nm到500nm以上。  作者介紹了使用圓盤式離心/沉降粒度儀測量粒徑的原理,他們證明了為獲取更精確測量的消光修正的重要性。
  • 粒度測試方法及分布圖的解析
    有區間分布和累計分布兩種形式。區間分布又稱為微分分布或頻率分布,它表示一系列粒徑區間中顆粒的百分含量。累計分布也叫積分分布,它表示小於或大於某粒徑顆粒的百分含量。在原料、輔料的質量指標中,粒度分布、粒徑大小已經成為一項非常重要的功能性指標,對顆粒的流動性、藥品的溶出度等性質影響很大。
  • 粒度測試知識匯總
    在的不同應用領域中,對粉體特性的要求是各不相同的,在所有反映粉體特性的指標中,粒度分布是所有應用領域中最受關注的一項指標。所以客觀真實地反映粉體的粒度分布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下面就具體講一下關於粒度測試方面的基知識和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