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度分布測定方法開發策略——溼法

2021-01-17 廣州微平科技服務有限公司

廣州微平服務有限公司




粒度測試:https://www.weipingtest.cn/productinfo/1151170.html


前言


1. 溼法是粒度分布測定中最普遍使用的方法,可以獲得良好的重現性。


2. 溼法可以測量的粒度範圍很寬,從亞微米的物料到沙子或沉積物,均可測量。


3. 由於顆粒沉降現象可很容易被克服,因此在有大顆粒或多種分散分布的情況下,分散劑的粘度可以確保測量無偏差。


4. 顆粒在分散劑中潤溼時,能量比在幹法分散體系中高得多,因此相比幹法測量,溼法分散穩定性可以被優化。


5. 溼法測量中,顆粒的脆碎度不是那麼重要,因為與幹法相比,該分散方法的侵蝕性較差。



取樣代表性


1. 從大宗物料中取樣是粒度分析中的重要因素,對於大顆粒(>70微米)尤其重要。


2. 雷射衍射是一種基於體積的測量技術,對樣品中大量物質的微小變化很敏感。


3. 可以參考相關指導原則(馬爾文應用指南MPK456)進行取樣。


4. 如果取樣控制較好,那麼很容易得到重現性良好的分析方法。


5. 如果取樣控制不好,則測量偏差可高達20%。


分散劑的選擇



1. 通常水是首選的溶劑,因為水透明而且經濟。對於大顆粒,可以使用自來水,但是自來水中的鹽可能會導致聚集,因此,如果可能的話,可以選用去離子水。


2. 許多物質,尤其是原料藥,是水溶性的,在這種情況下,需要考慮使用極性較小的分散劑。對於非極性分散劑的成本也應考慮在內。

 

表1 為用於雷射衍射測量的分散劑及其極性大小


表面活性劑


1. 溼法分析需要使用分散劑潤溼被測物質,有時必須使用表面活性劑。


2. 表面活性劑通過降低分散劑的表面張力而起作用。這減少了分散劑和顆粒表面之間的接觸角,有助於分散。


3. 表面活性劑的選擇取決於顆粒表面化學性質和分散劑的性質。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吐溫20/80和司盤20/80)通常在藥品和食品領域使用。


4. 陰離子表面活性劑(例如十二烷基硫酸鈉)或陽離子表面活性劑(例如CTAB)不僅可以用來改善潤溼性,而且還可以通過吸附到顆粒表面來穩定顆粒,從而提供附聚的屏障。


5. 不同表面活性劑的選擇可以參見IS014887。


穩定劑


1. 一旦顆粒被分散後,就要考慮如何防止再聚集。


2. 控制水溶液的電導率可以提高穩定性,此時,可以採用去離子水而不是自來水,也可以使用電荷穩定劑如六偏磷酸鈉(Calgon),檸檬酸銨或焦磷酸鈉。


3. 但是,正如表面活性劑一樣,加入過多的穩定劑會導致分散問題。一般,濃度不應高於lw/v%,否則溶液的電導率將會太高,導致發生凝聚。


優化分散劑


1. 選擇正確的分散條件,而無需進行粒度測量,可以將樣品分散在-系列含有不同分散劑的小瓶中。


2. 如果顆粒漂浮在上層,則表明潤溼性較差,可以通過添加表面活性劑或者使用具有較低表面張力的分散劑來改善該情況。

3. 如果顆粒被分散劑潤溼,那麼使用者應該超聲處理樣品,然後觀察沉降行為。


圖1 使用六偏磷酸鈉來穩定氧化鈰懸浮液


測量參數設置


泵和攪拌器的設置

.


泵/攪拌器速率的優化可以簡單地通過確定測量值的粒徑變化隨泵速度增加情況來獲得。


在低速時,粒度結果過低,因為泵速不夠快不足以使樣品中大大顆粒懸浮起來。


在較高的泵送速率(1500-3000rpm)下,測量的粒度達到平穩值,其中粒度保持恆定。泵速應該保持在這個速度範圍內。


注意不要使用默認的最快速度,這可能會導致分散劑產生氣泡,也可能導致被測顆粒被打碎,特別是對於乳狀樣品。



樣品濃度


對於粒度較小的樣品(<10微米),應採用不大於10%的遮光度;對於顆粒較大的樣品可以採用高達20%的遮光度。


可以通過測量在穩定性分散劑中顆粒大小隨所得遮光度結果的函數,推斷出其他散射結果所代表的樣品濃度。


在遮光度較小時,所得到的顆粒結果是恆定的,且較正確的。在更高的遮光度條件下,測量得到的結果將偏小。


超聲處理


被測顆粒被分散劑完全潤溼,十分重要。IS013320-1提供了分散劑優化的指導原則。


必須了解分散劑的能量是如何影響顆粒粒度的。


對於溼法測量也包含了分散劑是怎樣受到超聲影響的。


下面就固體顆粒測量和乳劑顆粒測量來舉例說明超聲處理的應用。


固體顆粒的測量


固體顆粒的溼法測量方法開發如下:


1. 應該在顆粒潤溼後馬上進行粒度測量。


2. 應該使用超聲波進行樣品分散,這可以了解樣品的分散情。


3. 測量時,超聲波探頭應該關閉,這樣可以確保分散是穩定的。

 

圖3 粒子在分散過程中如何變化的理論圖


樣品剛剛潤溼後,粒度可能會下降得比較緩慢,這是由於在泵和攪拌器的作用下,鬆散結合的團塊開始分散。如果此時,遮光度迅速降低,則表明被測物質可能溶解於分散劑中了。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應該更換分散劑。


接下來,應使用超聲並實時記錄粒度。通常在此階段,被測物質快速分散,因為緊密結合的團塊現在正在分散。


隨著超聲處理時間的增加,顆粒大小達到平臺期,這表明被測物質完全分散。如果粒度仍然持續減小,這表明可能在超聲處理期間顆粒破裂。


超聲也可能導致聚集發生,這表明分散是不穩定的,需要分析員調整分散條件。


最後,一旦達到完全分散,應關閉超聲波探頭,監測粒徑。如果顆粒大小在這種情況下保持穩定,則表明分散條件較好。如果顆粒大小增加,則需要調整分散條件,例如通過選擇較高的穩定劑濃度或使用去離子水而不是自來水。請注意,也可以在連續超聲處理下進行測量,以防止再凝聚。


乳劑的粒度測量


如果分散條件未被優化,用於雷射衍射測量乳液的稀釋可導致顆粒聚結。如果可能,表面活性劑和穩定劑的選擇應該儘量模仿實際產品。如果乳劑的組分末知,那麼需要使用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在去離子水中測量。分散劑的穩定性需要通過長時間多次測量來驗證。不能使用超聲波,因為這會促進進一步乳化。泵速也不能過高,這會導致破乳。


方法開發案例---二氧化矽



起初,粒度是在有分散器和攪拌器的作用下的分散期間測得的。我們可以看到,粗顆粒越來越少,因為鬆散的團塊這時被分散了。


緊著著,分散器中的超聲波探頭被開啟,分散的速度加快。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粒度比較均勻為止。粒度穩定表明是在沒有顆粒破碎的情況下完全實現的,因為如果有破損,粒度會持續下降。此時,關閉超.聲波,以評估分散是否穩定。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粒度穩定,證明分散體系確實穩定了。


方法開發案例---藥物粉末



因為該粉末是水溶性的,所以粉末被分散在異丙醇中。樣品在超聲波處理下,粒度不斷減小直到在120秒-240秒達到平臺期。此時,應該選擇180秒作為超聲波處理時間。表2顯示了180秒超聲波處理時,批與批之間的變化,該表證明了該方法重現性良好。


方法開發案例---乳劑



圖5 顯示了設定正確的分散參數在乳劑粒度測量的重要性。分散介質分別用低濃度的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緩衝液。


然而,一組測量是在含有高濃度電解質的自來水中進行的,而另一組測量是在去離子水中進行的。可以看出,自來水中的高電解質濃度導致乳液絮凝,導致粒度的測量值比預期大得多。


請注意,在這種情況下,進行單次測量不會理解整個分散過程。兩種分散方法在測量過程開始時產生相似的粒度。


只有通過重複測量才能揭示使用自來水作為分散劑時分散體的不穩定性。這樣就可以理解並分離出可變性的可能來源。


總結


溼法測量方法開發需要用戶探索並且了解怎樣取樣,怎樣選擇合適的分散劑以及在使用超聲波對樣品的影響。在控制好_上述每個因素後,就可以得到重現性良好的穩定的方法。同時,這也增加了粒度測量對物料屬性變化的靈敏度。


相關焦點

  • 石墨坩堝的粒度分布是怎麼測定的?
    石墨坩堝的粒度分布是怎麼測定的?電子顯微鏡法的優點是除了可以測定石墨坩堝粒度分布外,也能知道粒子的形狀。一般採用—萬倍的電子品微照像,測定石墨坩堝粒子頻數分布。重力沉降法的測定裝置為超速離心機。這種超速離心機是在相當於重力1萬倍的強大離心力情況下測定膠體石墨坩堝的粒度分布的(普通實驗室用離心機,其離心力最大限 度只相當東力2000倍)。
  • 粒度在藥物研究中的應用及國內外相關法規匯總
    此外,輔料的粒度分布也可能會影響藥品的製劑工藝(如流動性、混合均勻性等),最終可能影響藥品的安全性、功效和質量。 採用何種方法進行粒度測定 各國藥典對藥物粒度的控制均有詳細的控制手段。常見的分析方法有篩分法、沉降法、顯微鏡法、雷射粒度測量等。
  • 粉體粒度檢測方法及選擇原則
    粒度大小及分布是粉體最受關注的指標,而這些數據都需要通過各種粒度檢測方法獲得,因此,客觀真實地反映粉體的粒度分布是至關重要的。特點:方法簡單、快速,可得平均粒徑和粒度分布,分幹法和溼法兩種篩析法,細粒和黏性物料用溼法。②電沉積篩基本原理:物料通過電成型的微孔篩將樣品分級。測定範圍:5-56μm。特點:近年來開始在工程技術上使用的一種新型篩析儀器。
  • 雷射粒度分析方法中幹法和溼法的重複性比較
    雷射粒度儀測試法是新型粒徑測試方法,應用廣泛,測試速度快,測試範圍廣。雷射粒徑分析儀是根據雷射在被測顆粒表面發生散射,散射光的角度和光強會因顆粒尺寸的不同而不同,根據米氏散射和弗氏衍射理論,可以進行粒徑分析。雷射粒度儀的測試方法可以分為幹法和溼法2種。
  • FDA審評專家對粒度控制的看法和建議
    很多出版物中都提到,粉體的粒度分布對口服固體製劑生產過程中的每一步都有很大影響,包括預混合/混合、制粒、乾燥、整粒、包衣、包裝和壓片[1-3]。因此,在每個特定藥物申報的不同開發階段,應評估藥物生產過程中粉體的粒度影響[4]。一旦在最終開發階段確定了粒度的影響,就可以選擇粉體的粒度分布,並確定合適的質量標準,達到控制產品質量的目的,保證生產的一致性。
  • 粒度控制不明白的看過來,FDA專家把要點給你歸納好了!
    因此,顆粒的粒度標準建議作為制粒工序的一部分。由於在溼法或幹法制粒過程中有一個預混合過程,如果這些成分對總混粉末或成品的均勻性有顯著影響,那麼就需要對原料藥和關鍵輔料的粒度分布進行控制。如果將粒度方法轉移到其他實驗室,則需要對不同實驗室所使用的方法進行重現性評價。分析方法的耐用性是指測量條件有小的變化時測定結果不受影響,對方法參數進行故意改變並提供正常使用過程中的可靠性指標[16]。在粒度測定方法的開發階段,應對耐用性進行評估。一旦確定了最優的方法參數,就可以通過這些參數的微小變化來評價耐用性。
  • 粒度分布方法學驗證的可接受標準
    2、方法的驗證(1)取樣對於粒度測定,第一步就是如何取出具有代表性的樣品。從表1中可以看出,不同取樣方法是有很大差異的。(4)專屬性在粒度分析中沒有嚴格的要求來進行這個測試。適當的技術應該在方法開發中建立。當然,不同的粒度分析方法可能會導致同一樣品的不同結果。另外,對於雷射粒度檢測,很難開發一種能區分製劑內中不同組分的粒度分析方法。在懸浮液的情況下,可能需要配製空白混合物並分開分析。
  • 化學藥品粒度、纖維長度和粒徑分布檢測指南
    1.引言通常,依據吸入毒性策略(67/548/EEC文件第七版修正案),以及確定急性毒性作用途徑和28天基線研究的必要性,決定了對於粒度檢測方法的需求。該研究策略為執行吸入毒性研究提供了重要論點依據。藥品通常會含有特定的可吸入的顆粒大小範圍(如,可能沉積在呼吸道的任何地方)。
  • 粒度測試方法及分布圖的解析
    用特定的儀器和方法反映出粉體樣品中不同粒徑顆粒佔顆粒總量的百分數。有區間分布和累計分布兩種形式。區間分布又稱為微分分布或頻率分布,它表示一系列粒徑區間中顆粒的百分含量。累計分布也叫積分分布,它表示小於或大於某粒徑顆粒的百分含量。在原料、輔料的質量指標中,粒度分布、粒徑大小已經成為一項非常重要的功能性指標,對顆粒的流動性、藥品的溶出度等性質影響很大。
  • 粉體學基礎知識——粒徑和粒度分布
    粉體粒子的物理性質主要有:粒子與粒度分布、粒子形態、比表面積等。 粒子徑與粒度分布 粉體的粒子大小也稱粒度,含有粒子大小和粒子分布雙重含義,是粉體的基礎性質。 對於一個不規則粒子,其粒子徑的測定方法不同,其物理意義不同,測定值也不同。
  • 粒度檢測行業標準大閱兵 冶金、機械陣容強盛
    MT/T   1156-2011粉狀活性炭溼法粒度分布的測定方法煤炭第12部分:粒度分布的測定有色冶金YS/T   1065.2-2015沸石物理性能測定方法 第2部分:粒度的測定 離心沉降法有色冶金YS/T   581.12-2006氟化鋁化學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測定方法 第12部分:粒度分布的測定-篩分法
  • 超細粉體粒度檢測的7大方法!
    不同的應用領域,對超細粉體特性的要求各不相同,在所有反映超細粉體特性的指標中,粒度分布是所有應用領域中最受關注的一項指標,因此,客觀真實地反映超細粉體的粒度分布是至關重要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在超細粉體加工生產過程中,粉體粒度檢測是控制產品生產指標和調整優化生產工藝的主要依據
  • 【投稿】粒度測試的方法及應用簡介
    粉體顆粒在日常生活和工業生產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尺寸的大小和分布情況直接關係到工業流程,產品質量以及能源消耗和生產過程的安全性。因此,準確快捷地測量顆粒的直徑(粒徑)並得到粒徑分布函數成為一個非常有意義的課題。粒度是指顆粒的大小,又稱為「粒度」或者「直徑」。
  • 雷射粒度粒徑分析儀在生物醫藥領域內的應用
    雷射粒度儀分為兩種,一種是幹法,另一種是溼法,測試方法對實驗的重要性我們不用多說,具體選用那種方法,還是要看樣品適合那種方法。溼法是需要分散介質的,一般為水、乙醇、乙腈等等。而幹法一般空氣為分散介質,需要考慮的事高壓分散氣體的潔淨度、含水量等。
  • 雷射散射粒度分析儀工作原理及操作流程
    散射光在經過濾鏡後投射在角度檢測器上面,檢測器通過計算散射光的能量分布就可以推測顆粒的大小及分布特性,以上就是雷射散射粒度分析儀的工作原理。雷射散射粒度分析儀所配備的高功率雷射器,光源穩定、光強恆定。另外儀器裡數量眾多的高精確度檢測器檢測靈敏度高,確保了粒度分析結果的可靠性和重複性。總體來看雷射粒度分析儀具有以下特點:粒度分析測量範圍廣、重現性好、應用範圍廣泛以及操作簡便迅速等。
  • 粒徑及粒度分布
    摘要:粒徑和粒徑分布式粉末塗料的重要參數,文章介紹了粉體材料的粒徑和粒徑分布定義,表示方法,以及在粉末塗料生產中的指導意義。        所謂粒度分布就是粉體樣品中各種大小的顆粒佔顆粒總數的比例。當樣品中所有顆粒的真密度相同時,顆粒的重量分布和體積分布一致。在沒有特別說明時,儀器給出的粒度分布一般是指重量分布或體積分布。
  • 用粒度分布預測含量均勻度
    然而,如果API的PSD顯著偏離正態分布,由API粒度分布的上部區域來表示σG更為合適。可能是因為大粒子對CU影響最大。在非常低的規格中,CU顯著偏離正常值,與API有大顆粒時情況一致,都會出現含量極端偏高的劑量單位。在固體製劑的開發中,粒徑是很重要的一項研究內容。
  • 環境標準實體書 HJ 1068-2019土壤 粒度的測定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汙染防治法》,保護生態環境,保障人體健康,規範土壤粒度的測定方法,制定本標準。本標準規定了測定土壤粒度的吸液管法和比重計法。《土壤 粒度的測定 吸液管法和比重計法》(HJ 1068-2019)是由生態環境部於2019年12月24日批准發布,自2020年3月24日起實施。本標準規定了測定土壤粒度的吸液管法和比重計法。土壤粒度的測定,有吸液管法和比重計法兩種。
  • 關於選擇及影響雷射粒度分析儀的關鍵因素有哪些
    粒度分析儀是用物理的方法測試固體顆粒的大小和分布的一種儀器。根據測試原理的不同分為沉降式粒度儀、沉降天平、雷射粒度儀、光學顆粒計數器、電阻式顆粒計數器、顆粒圖像分析儀等。  5、儀器分辨力  儀器分辨力的判斷是採用測試兩種樣品混合測試的方法,兩種粒度標準物質的移取量要根據其質量濃度而定,確保混合後的樣品中標準物質的質量濃度比為1:2,將樣品混合均勻後加入儀器進行測量。應能夠從儀器測量粒度分布曲線圖中能夠觀察出2個獨立不相連的峰形,則認為雙峰已分開。
  • 粒度測試的基本方法
    粒度測試的方法很多,具統計有上百種。目前常用的有沉降法、雷射法、篩分法、圖像法和電阻法五種,另外還有幾種在特定行業和領域中常用的測試方法。  1、沉降法:  沉降法是根據不同粒徑的顆粒在液體中的沉降速度不同測量粒度分布的一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