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LIFE雜誌:去看窮人的面孔和驕傲者的姿態

2020-12-06 騰訊網

[摘要]去看生活,去看世界;去目擊偉大的歷史事件;去看窮人的面孔和驕傲者的姿態;去看不同尋常的事物;去看千裡之外的世界,去看隱藏在高牆和房間內的事物,以及難以接近的危險事件...

80年前,時代華納旗下著名雜誌品牌《LIFE》誕生,也就是為我們所熟知的《生活》周刊。作為一本攝影紀實類雜誌,它記錄了太多烙印在人類歷史上的偉大瞬間,更有很多人被其詩一樣的發刊詞所打動,它在創刊幾十年來三次停刊跌宕的命運更是讓人唏噓。

80歲了,印刷版早已停刊,只保留線上業務的LIFE活得還好嗎?在新傳播技術環境下,它將沉寂還是新生?

去看窮人的面孔和驕傲者的姿態

創刊與發刊詞

1936年11月,《時代》和《財富》兩大雜誌創辦人亨利·盧斯(Henry Robinson Luce,1898—1967)在紐約創辦了LIFE雜誌,以攝影紀實的定位發行了其第一期雜誌。

亨利·盧斯希望創建一本不只是談論時事新聞的雜誌,他更希望人們通過這些令人驚嘆的照片看見生活。在Life雜誌的創刊詞上,他與詩人阿奇博爾德·麥克利什一起以最完美的方式第一次向世界展示了這本畫報雜誌:

「去看生活,去看世界;去目擊偉大的歷史事件;去看窮人的面孔和驕傲者的姿態;去看不同尋常的事物——機器、軍隊、群眾、以及叢林中和月球上的陰影;去看人類的傑作——繪畫、建築和發明;去看千裡之外的世界,去看隱藏在高牆和房間內的事物,以及難以接近的危險事件;去看那些被男人所愛著的女人們還有孩子;去看並且享受愉悅;去看並被感動;去看並被教育…」

攝影、文學著作誕生地

紀實攝影定位

英國媒體報導稱,《生活》雜誌從實踐上開創了圖片新聞。《生活》經常使用高質量的紙張刊登一整頁一整頁的新聞照片。在《生活》雜誌的全盛時期,發行量超過1300萬冊,成為了美國乃至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聲音之一。

不少攝影大師都曾經是《生活》雜誌的攝影記者,其中包括羅伯特·卡帕、艾爾弗雷德·艾森斯塔特和女攝影師瑪格麗特·伯克-懷特。

羅伯特·卡帕被譽為歷史上「最偉大的戰地記者」,拍下了盟軍在諾曼第的登陸場面。

1945年8月27日,刊登在美國《生活》雜誌上的一幅水兵和護士擁抱相吻歡慶二戰勝利的新聞照片感動了世人,照片的拍攝者艾爾弗雷德·艾森斯塔特因而成為本世紀最傑出的攝影師之一。

伯克-懷特1946年初受《生活》雜誌派遣到了印度,在隨後的兩年中報導了這片土地上發生的大小事件。《齋日裡的甘地》就是她在這期間誕生的名作。

即使是以圖片新聞為主,《生活》還成功地吸引了像海明威這樣著名的作家為其撰稿。《老人與海》就是首發於《生活》。此外,《生活》還是第一個長篇連載英國前首相邱吉爾、美國前總統杜魯門等名人的回憶錄的出版物。

70多年曆程,幾番起伏

第3次停刊

2007年3月26日,美國著名雜誌《生活》宣布停刊。這是《生活》雜誌自1936年創刊以來的第三次停刊了。

1972年,由於電視的大規模普及導致《生活》的銷量每況愈下,時代集團宣布《生活》停刊。1978年復刊的《生活》改為每月出版,但是2000年再次停刊。

2007年3月16日美國時代集團發表聲明稱,將把《生活》雜誌搬到網絡上繼續發展,此外也將繼續經營《生活》品牌下的書籍出版等其他商業事務。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份雜誌一度輝煌,卻又歷程坎坷,在70多年曆程中幾番起伏,直至第三次關閉?

美國媒介評論人Toni Fitzgerald的看法是,「廣告商並不認為真的需要多一份周末雜誌,對這本復刊的刊物能否吸引報紙讀者,他們並不樂觀。」《生活》2004年復刊時自我定位為增刊,這實際上是一次失敗的轉型。

美國市場上的增刊是一種契合消費者周末購買習慣的媒體,以雜誌形式作為報紙的一疊隨報免費售賣,內容廣泛,通常是時效性較差的話題為主。

《生活》進入(增刊)行業的時候宣稱他們不需要得到直效類和包裝食品類廣告代理商的支持,這兩個恰恰是增刊雜誌廣告收入中佔最大份額的客戶。《生活》覺得他們能更多倚賴高端的廣告客戶,比如做品牌廣告。而然,增刊的內容環境其實並不適合高端客戶投放品牌廣告,這使《生活》陷入一個兩難局面,一方面它自動放棄了投放增刊的一般性客戶,另一方面《生活》自我設定的高端產品廣告客戶。

這也讓讀者出乎意料——它從一本帶有文化品位的雜誌轉型成為一本周末增刊。《紐約時報》記者凱薩琳這樣描述作為增刊的《生活》:「這本雜誌一度以刊登世界級攝影家的作品為特色。但它現有的雜誌已經縮水成20頁的名人訪談和居家小貼士。」無論是從形式還是內容上來看,轉型後的《生活》都無法滿足新舊讀者對它的預期。

自成立以來就像是一面鏡子

涅槃與新生

然而印刷版停刊的LIFE並未就此停止其在內容生產、技術傳播領域的更多探索。

2016年5月,時代雜誌出版商表示,即將推出《LIFE》雜誌的VR版本,LIFE雜誌品牌將通過虛擬實境展現出全新視頻新聞平臺,內容涉及新聞、體育、娛樂、時尚、美食、旅行、財經等主流媒體頻道,為用戶提供沉浸式的故事體驗。

此時的LIFE,也是當前Pinterest上粉絲最多的媒體品牌之一(約一百萬),同時在Twitter上還有接近450萬的粉絲。

LIFE品牌的負責人兼《Time》的編輯NancyGibbs說道:「LIFE自成立以來就像是一面鏡子,能讓讀者更深入地了解這個世界。而此次技術上的革新讓我們的讀者不僅能夠觀察世界,還能親身體驗我們講述的故事。」

2016年9月,LIFE VR推出了《LUMEN》項目。《LUMEN》是一個旨在讓用戶放鬆的虛擬實境體驗,剛剛在LIFE VR中推出。這個體驗將會讓用戶去探索一個充滿生物螢光的森林,並能在數分鐘之內放鬆自己。

記錄歷史瞬間

10張偉大封面

1971年10月15日

佛羅裡達州的迪斯尼樂園,1500名迪斯尼員工在這個新開張的迪斯尼世界做好了迎接遊客的準備。

1964年8月28日

披頭四在2月份剛來到美國,就受到了紐約成千上萬粉絲們的熱烈歡迎。披頭四的出現標誌著英國音樂開始正式進入美國市場,同時搖滾音樂也開始進入變革時代。

1952年4月7日

瑪麗蓮·夢露。她讓這份1952年出版的周刊成為了最具收藏價值的周刊之一。

1965年4月30日

一個位於胎囊中(右胎盤)的18周大小的胎兒。通過特製的微距鏡頭設備,尼爾森發動一場關於子宮胎兒的攝影革命,讓人們史無前例的看到了「出生前的生命」。

1949年8月22日

這是倫納德·馬凱博拍攝的以在牧場上的Clarence Hailey Long照片來展示美國西部牛仔精神。

1954年11月1日

女星多蘿西·丹德裡奇(Dorothy Dandridge)是第一個登上Life雜誌封面的非洲裔婦女,同時她也是第一位被提名為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非洲裔美國人。

1953年7月20日

時任參議員的約翰·甘迺迪和他的未婚妻傑奎琳·布維爾的求愛照片。

1966年2月11日

美聯社戰地攝影師前畫家亨利·休特被分配到越南戰場上,在那裡的一個戰壕裡遇到了一個受傷的陸軍軍醫託馬斯·科爾。

1969年7月25日

這是在尼爾·阿姆斯特朗離開前拍攝的,隨後他乘坐「阿波羅11號」飛向月球,並成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踏上月球的人。

1963年2月1日

電影《群鳥》的海報。早在1942年,希區柯克就曾在Life雜誌上寫過一篇文章」Have You Heard?」,這篇由攝影師Eliot Elisofon拍攝配圖的文章申明了「他們有責任,也必須承擔那些因為戰爭帶來的謊言和傷害」。

轉自「新京報傳媒研究」微信公眾號(xjbcmyj),騰訊文化合作媒體,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美國life雜誌上的老北京影集之1946年的紫禁城
    美國LIFE雜誌曾經在他的書中說:去看生活,去看世界;去目擊偉大的歷史事件;去看窮人的面孔和驕傲者的姿態;去看不同尋常的事物-機器、軍隊、群眾、以及叢林中和月球上的陰影;去看人類的傑作-繪畫、建築和發現;去看千裡之外的世界,去看隱藏在高牆和房間內的事物,以及難以接近的危險事件;去看那些被男人所愛著的女人們還有孩子
  • 重溫經典 liFE雜誌最偉大的11張封面
    Henry Robinson Luce,1898—1967)在紐約創辦了life雜誌。這個前身是在大蕭條時期就存在的幽默周刊,以攝影紀實的定位發行了其第一期雜誌。出版商亨利-盧斯(也是時代雜誌的總編輯)希望創建一本不只是談論時事新聞的雜誌,他更希望人們通過這些令人驚嘆的照片看見生活。在life雜誌的創刊詞上,他與詩人阿奇博爾德-麥克利什一起以最完美的方式第一次向世界展示了這本畫報。
  • Life雜誌歷史上最偉大的11張封面
    76年前的這一周,Life雜誌,這個前身是在大蕭條時期就存在的幽默周刊,以攝影紀實的定位發行了其第一期雜誌。出版商亨利·盧斯(也是時代雜誌的總編輯)希望創建一本不只是談論時事新聞的雜誌,他更希望人們通過這些令人驚嘆的照片看見生活。
  • 美國《life》雜誌攝影師鏡頭下的朝鮮
    消息來自美國《生活》雜誌:         戰後60年,世界進入數位化時代,而對外封閉的北朝鮮當屬一個異類。最近朝鮮半島局勢再次趨於緊張,牽動著日美中多國的神經。即使世界舞臺上的北朝鮮持有著一種微妙的影響力,然而世界對於這塊土地、這塊土地上的人的真實生活的認識一直以來卻只能憑藉於自己的想像力。
  • 最底層的美國窮人,比歐洲中產還富?美國社會福利究竟有多逆天?
    在我們的潛意識裡,真正的窮人,是吃不飽穿不暖每日都在為下一頓而煩惱的人,可是在美國,就算是最底層的窮人,消費能力也是不容小覷的。美國人領到手軟的社會福利,看完太酸了。在美國生活,政府為各個階段的人都會給予充足的補貼,保障人們的正常生活,光是醫療保健方面、營養補給方面和住房等非現金福利,就足以保障美國窮人階級的正常生活,在消費方面更加體現了他們的生活質量,在美國就算是窮人,也能夠買香菸與飲料等非日常必需品。
  • 重溫電影《寄生蟲》,深度剖析窮人階層固有的劣根性及啟示
    做事情缺乏基本的責任心和認真的態度,一副得過且過的姿態。電影中的這一家其實運氣還不錯,上帝並沒有忘記他們。一個偶然的機會,基宇(金家的兒子)的朋友因為自己要出國留學,所以把自己之前給富人家小孩兒做家教的工作介紹給了基宇。基宇通過了面試,有了一份收入不錯的家教工作。
  • 我們是窮人,但不是隱形人《美國甜心》
    十八歲的女孩星(Star)接受傑克的邀約而離家出走,跟著一群年齡相仿的男女一同開著一輛小巴在美國中西部到處跑,一邊推銷雜誌賺錢,一邊抽菸飲酒開派對。然而,從兩人相遇、到星帶著行李跟傑克離開,不會超過二十四個小時。為什麼?
  • 窮人和救助金,正在撕裂德國
    比如美國,不就是因為失業率上升、貧富差距拉大,今天才會如此「分裂」。但在德國,窮人和富人更像兩條互不打擾的平行線,在各自的軌道安穩運行。為什麼德國人心甘情願「養」窮鬼?甚至美國也只對窮人投入1.9億歐元,佔國內生產總值9.9%。中國投入6000億歐元,佔國內生產總值4.8%。所以窮人在德國,過得相當自由和體面。第一,社會救助金種類繁多!
  • 美國life雜誌上的老北京之《1946年的北京古塔》
    《生活》(Life),美國圖畫雜誌。1936年盧斯(Henry Robinson Luce,1898—1967 )創辦於紐約。原為周刊,1978年9月改月刊。時代出版公司出版。內容以專題照片、特寫為主,題材廣泛。
  • 你可能是面孔失認症
    核心提示:臉盲症的人無法辨認和自己擦肩而過的熟人,見過幾次面,下次再見的話,也完全認不出,就算日夜相對的人,只要換一個髮型,可能也要辨認半天。這些人並非記憶力差:他們能夠記住名字、電話號碼,甚至讀過的書,只是辨認起來有點困難而已。所以很多人只能通過記憶熟人的聲音來辨認對方。
  • 窮人定律:越是窮人,越是有四種窮人心態,不克服,可能窮一輩子
    窮人定律:越是窮人,越是有四種窮人心態,不克服,可能窮一輩子;窮人越來越窮,為什麼?這四種窮人心態最致命,有一種,也是壞事。窮人心態一:消極窮人遇事往往容易想到壞的一面,心態很消極,他們不能積極地去爭取,所以,在收穫上自然也是很少的。
  • LIFE雜誌最偉大的11張封面
    披頭四的出現標誌著英國音樂開始正式進入美國市場,同時搖滾音樂也開始進入變革時代。 早在1942年,希區柯克就曾在Life雜誌上寫過一篇文章\"Have You Heard?」,這篇由攝影師Eliot Elisofon拍攝配圖的文章申明了「他們有責任,也必須承擔那些因為戰爭帶來的謊言和傷害」。
  • 「喪屍藥」出沒:新毒品從禍害窮人開始
    要是查詢全國和甲卡西酮有關的新聞,會發現多半都和山西長治有關係。總之,甲卡西酮其實早已在禍害中國,尤其是以山西長治為甚。難怪除了「喪屍藥」,甲卡西酮還有個本土的名字——「筋」,如果加上地名,叫作「長治筋」。而目前的一個趨勢是,長治不僅僅是甲卡西酮的吸食之城,更是中轉之城。甲卡西酮這種毒品開始以長治為中心,向全國輻射開去。
  • Thug Life是什麼意思?Thug Life這個到底是個什麼梗?
    thug life什麼意思?大家是不是也很想知道thug life是什麼梗呢?那麼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thug life是什麼意思吧!  thug life什麼意思?  thug life原意是指暴徒生涯,他們講究一個氣場,時刻都要保持狂拽炫酷的姿態。
  • 炎症的兩個面孔——「保護」和「傷害」
    炎症的兩個面孔——「保護」和「傷害」 2021-01-09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不是面孔的面孔,你知道面孔空想性錯視嗎?
    如果對火星探索略有了解,一定聽說過大名鼎鼎的火星臉,1976年7月,美國「海道一號」探測器拍攝的火星表面圖片中,出現了一個酷似人臉的地貌,引發了人們對火星生命的種種猜測
  • 舊社會窮人吃大閘蟹勉強度日?當年一隻蟹可換五斤米
    有人對此作出「解釋」:那時候大米價格貴,窮人吃不起米,所以只能靠大閘蟹充飢。還有網友表示「要穿越回那個年代」。  舊社會窮人真的靠吃大閘蟹勉強度日?記者對此進行調查。  老照片攝影師是美國人  記者查詢資料庫發現,這張老照片並未經過合成處理,而是出自美國攝影師沃特·阿魯法特之手。
  • 《LIFE》雜誌60年來的精彩照片
    《LIFE》是美國著名的圖畫雜誌,在1936年由盧斯(Henry Robinson Luce,1898—1967 )創辦於紐約。內容以專題照片、特寫為主,題材廣泛。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至今,《生活》雜誌攝影師締造了世界新聞攝影的開端,也創造了世界新聞攝影的輝煌,為我們留下了這個時代難忘的歷史剪影。
  • 螃蟹的面孔
    「人面」(personata)之稱源自「人面面具」,但不少人認為它的「面孔」更接近貓臉。四齒關公蟹 Dorippe quadridens雖稱「關公」,實際歸於所謂「人面蟹」或「鬼面蟹」家族。甲殼寬 4 釐米,生活水域 30~100米,地理分布於中國沿海以及印度洋 - 西太平洋,拉丁學名始自1793年。
  • 【SA】The Meaning of Life
    Nor do we have a complete picture of how life and a planetary environment become as intimately entwined as they are on the Ear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