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的兩個面孔——「保護」和「傷害」

2021-01-11 澎湃新聞
炎症的兩個面孔——「保護」和「傷害」

2021-01-09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轉網 轉化醫學網 收錄於話題#最新研究174#腫瘤研究49

本文為轉化醫學網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Cathy

導言:人類生物學的眾多奇蹟之一就是先天免疫系統的複雜反應,免疫系統能夠快速消滅入侵的病原體並迅速引發炎症反應。

炎症的「兩個面孔」

炎症反應是一種強大的保護形式,可以擴張血管,提高體溫並吸引大量免疫細胞進入感染或受傷的組織。但是,有時炎症不會消失,持續的炎症不但沒有起到有益的作用,反而成為一種持續的、無限制的負擔,會嚴重損害皮膚、關節甚至增加患癌症的風險。

細菌或病毒感染後可能會產生慢性炎症。實際上,在「長期COVID-19」(感染已清除後出現的狀況)的患者中,與COVID-19相關的一些不適問題與慢性炎症有關。除了COVID-19之外,持續性炎症還與多種疾病有關,多年來科學家也在這方面進行了廣泛研究。一個關鍵問題是:是什麼引發了導致慢性炎症的複雜分子事件的級聯?

近期,美國西雅圖市系統生物學研究所的Leah Rommereim及其同事發現,一種蛋白質的含量稍微增加一點,就會引起體內大量的炎症反應。這一發現發表於《科學信號》雜誌,題為「A small sustained increase in NOD1 abundance promotes ligand-independent inflammatory and oncogene transcriptional responses」。

該蛋白質稱為NOD1,是一種細胞內分子,介導對病原體的促炎和抗菌反應。儘管炎症對清除感染有益,但長期炎症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

研究人員表示:「持續性炎症在許多方面誘發腫瘤的發生,包括觸發癌化過程,為癌細胞的增殖提供合適的環境。」

「 NOD1是一種廣泛表達的細胞內固有傳感器,能夠感知細菌肽聚糖。NOD1活性與胃癌密切相關。在一些研究中,NOD1的遺傳變異與胃癌風險相關,並且胃腫瘤中NOD1的表達增加。」

這項研究使用的細菌是幽門螺桿菌,它會引起消化道慢性感染,並與胃癌密切相關。NOD1檢測到幽門螺桿菌的存在,並且在發起炎症反應,驅除細菌中起著核心作用。幽門螺桿菌還會引起胃潰瘍,雖然可以用抗生素治療,但據信全世界有一半人口被這種細菌定殖,特別是生活在發展中國家的人。而且大多數被感染的患者無症狀,不知道自己已被定植。

研究小組調查了NOD1水平的微小變化如何影響炎症和促癌轉錄反應。結果,研究人員發現,抑制miRNA簇miR-15b / 16隻會使細胞中NOD1的豐度增加1.2到1.3倍,並減少激活NOD1所需的結合分子的數量。

另一方面,當NOD1增加1.5倍時,反過來又刺激了NOD1介導的轉錄反應。這兩種情況下的NOD1升高均會導致炎症基因和致癌基因的過度增強。這些數據可以解釋為什麼NOD1中的某些遺傳變異和miR-15b/16的減少與胃癌的高風險相關。

胃癌並不是唯一與幽門螺桿菌和炎症相關的主要疾病。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這種細菌與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動脈粥樣硬化、牙周炎、貧血、格林-巴利症候群以及包括酒糟鼻和銀屑病在內的多種自身免疫性皮膚病有關。

還有其他研究通過腸/腦軸將幽門螺桿菌及其引起的炎症與腦部疾病聯繫起來,包括帕金森氏症和阿爾茨海默氏病。

研究人員表示:「我們的研究表明,NOD1(細菌感染的一種廣泛表達的細胞溶質傳感器)表達的持續小幅增加對細胞轉錄狀態產生了重大影響,包括炎症,尤其是癌基因的表達。」

參考資料:

【1】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12-sides-inflammationthe-curse.html

【2】https://stke.sciencemag.org/content/13/661/eaba3244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炎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光遺傳學研究發現激活傷害感受器能夠啟動和放大炎症
    光遺傳學研究發現激活傷害感受器能夠啟動和放大炎症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24 13:38:04 洛桑聯邦理工Stphanie P.
  • 不是面孔的面孔,你知道面孔空想性錯視嗎?
    其實這種錯覺在日常生活中並不罕見,這種將無生命的物體看作面孔的現象,甚至有一個專有名詞加以表述,那就是面孔空想性錯視(王昊 & 楊志剛, 2018)。這種心理現象非常普遍,大多數人都有過類似經歷。
  • 吃糖和吃鹽,哪個更傷害健康?兩個吃多了,結果或許出乎意料
    糖和鹽是我們平時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調味品,它們的任務就是讓我們的食物變得更加美味可口。但如果過量食用的話,那會不會對我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傷害呢?糖和鹽對我們的健康又會有什麼影響呢?吃糖和吃鹽哪個傷害的更大呢?那今天就為大家一一解答。
  • 人流對子宮的傷害有多大?看完這3點,女性要保護好自己
    人流手術比較多見的有負壓吸引術,負壓吸引術,通常是使用一根中空的「吸管」進入宮腔,然後利用負壓,將孕囊和妊娠組織吸出來,手術的過程大概在10分鐘左右。雖然看上去很簡單,但是有些危害,可能會讓人流的女性後悔一輩子。
  • NF-κB 、炎症、免疫和腫瘤
    十四年前,核因子活化B細胞κ輕鏈增強子(NF-κB)首次被證明是將持續性感染、慢性炎症與腫瘤風險增加聯繫在一起的關鍵因子。目前,炎症和腫瘤這一新興領域研究已日趨成熟,炎症也已被廣泛認可為腫瘤的標誌和原因之一。2018年《Nature Review.
  • NASA圖片顯示兩個「火星面孔」,公眾:視覺錯覺
    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這種現象,就是某些東西的輪廓和你想像中的物體十分相似,然後大腦就把它們當成了那個物體。沒錯,這就是人們的主觀臆斷造成的視覺錯覺,這種現象在大自然中很常見,在太空中同樣如此。得益於NASA的3輛火星漫遊者,科學家得到了成千上萬張火星圖片,這其中有些就引起了UFO愛好者的興趣和關注。這是如何發生的呢?一位陰謀論者大膽地宣稱,根據美國宇航局探測器拍攝的照片,他們在火星上發現了「兩張巨大的史前面孔」。
  • 天津洗牙對牙齒有傷害嗎
    核心提示: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重視,牙齒也成為人們重點保護的對象。現在越來越多人選擇定期清潔牙齒或是去醫院進行口腔檢查。但有不少患者反應洗完牙後,牙齒會有酸痛等現象。那麼洗牙是否會對我們的牙齒造成傷害?【天津市中諾口腔醫院】專家來為您做詳細的解答。
  • 慢性炎症可致癌?6種抗炎食物吃起來!
    急性炎症反應通常只持續幾個小時或幾天,但如果免疫系統一直在反應,就成為一種持續性的發炎,也叫慢性炎症,這對身體並沒有好處,慢性炎症可以誘發多種疾病,比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甚至會引發癌症。有研究證實,一些容易促進炎症炎的食物與大腸癌和前列腺癌發病率升高相關。大家也不用犯怵,今天小編來跟大家聊聊抗炎飲食。
  • 靈長類動物能區分熟人面孔—新聞—科學網
    圖片來源:Tierfotoagentur 近日,研究人員在獼猴大腦中鑑別出兩個新區域,似乎能幫助該動物識別
  • Cell Reports:科學家鑑定出調控炎症的免疫系統機制
    在一項發表在近期的Cell Reports期刊的研究中,研究者們使用基因篩查方法和小鼠模型鑑定了一個我們免疫系統中的"反饋迴路",它能使炎症在成為對機體的威脅之前受到阻止。該研究由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的核心研究所成員兼傳染病和微生物組項目(IDMP)的聯合主任Ramnik Xavier領導,共同作者為IDMP 高級小組領導與研究科學家Daniel Graham和研究生Guadalupe Jasso。團隊首先進行了一系列實驗,來確定一組對炎性腸病非常重要的基因如何在不損害健康細胞的情況下控制抗菌防禦功能。
  • 眼科醫學博士:這些藥物和高碳食物,會傷害視力,「毀」你的眼睛
    至此,你可能想,前面的例子,都只是針對糖尿病導致的眼科疾病,不是普通人啊,可實際上,如果你吃的高碳水食物,無時不刻不在傷害著你的眼睛。高碳飲食,是怎麼傷害眼睛的?當你每天的飲食中,充斥著各種高碳水化合物,比如麵條、麵包、餅乾、油條、餅子、蛋糕、點心、米線、含糖飲料等等的時候,其實,你在給身體代謝增加負擔的同時,也在負作用於自己的眼睛。
  • Caspase-8在細胞死亡和炎症中的作用
    Caspase-8在細胞死亡和炎症中的作用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20 20:25:57 美國聖裘德兒童研究醫院Douglas R.
  • 做好2事,常喝3水,暖宮防炎症
    有些人平時不注意個人衛生,又或者是沒有在意子宮的保養,往往就會使子宮進入寒氣細菌,慢慢的影響到子宮的排毒,使得子宮患上炎症。當子宮受傷的時候,那麼就會引發一系列疾病,其實想要了解子宮的健康狀況,看看女性這兩個部位或許也能知道一點,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瞧瞧吧。女人這2個地方越「黑」,或許子宮內「垃圾」越多,真不能小瞧。女性2個部位越黑,子宮垃圾越多?
  • 從炎症到癌症,大概需要幾年?醫生提醒:有3種炎症癌變機率高
    導語:我們的身體需要休息和保養,只要稍有粗心大意,就會出現問題。如果長時間玩手成機就會出現眼睛發炎,如果長久發聲說的話多會出現咽炎,甚至對於一些慢性的病如果你拖得太久它就會發生癌變。所以我們今天要仔細的分析一下炎症與癌症他們之間的關聯。
  • 美國LIFE雜誌:去看窮人的面孔和驕傲者的姿態
    [摘要]去看生活,去看世界;去目擊偉大的歷史事件;去看窮人的面孔和驕傲者的姿態;去看不同尋常的事物;去看千裡之外的世界,去看隱藏在高牆和房間內的事物,以及難以接近的危險事件...去看窮人的面孔和驕傲者的姿態創刊與發刊詞1936年11月,《時代》和《財富》兩大雜誌創辦人亨利·盧斯(Henry Robinson Luce,1898—1967)在紐約創辦了LIFE雜誌,以攝影紀實的定位發行了其第一期雜誌。
  • 光遺傳操控末梢神經:解密人體「炎症」之謎
    隨後,英國病理學家Charles Scott Sherrington爵士通過刺激傳入神經的感受野從而觸發疼痛的實驗首次發現特異性的痛覺感受器並提出了 「傷害感受器」這一概念。當傷害感受器受到有害刺激被激活時,除了引發疼痛以外,傷害感受器還會通過改變毛細血管管壁的通透性以及影響血液的流動從而引發神經源性炎症。然而,傷害感受器是否與免疫系統相互作用仍是個未解之謎。
  • 炎症和自閉症-一個重要的難題
    自閉症譜系障礙既沒有獨特的發病機制,也沒有藥物治療,但是證據不斷表明在診斷為神經發育狀況的兒童的特定大腦區域存在免疫功能障礙和炎症。波士頓和義大利的一組研究人員合作發現,促炎和抗炎細胞因子顯然在自閉症譜系障礙(ASD)中起作用。該團隊通過研究八個在死亡前被診斷出患有ASD的兒童的驗屍後腦組織,從而證明了一系列細胞因子與自閉症有關。
  • 轉錄產物穩定性和炎症反應之間的聯繫
    紐約大學Lu和同事們發現Auf1缺陷型小鼠表現出嚴重的內毒素血症。深入地研究發現這是由TNFα、IL-1β的mRNA穩定性增加造成的。文章作者指出,人類部分炎症疾病可能源於損傷的轉錄後調控。該研究成果發表在11月15日的《Genes  &  development》雜誌上。
  • 炎症發展成癌,一般要10年時間,醫生:遇到3種炎症,需儘快治療
    類似這樣的想法很多人都會有,畢竟在這個談癌色變的時代,大家對癌症都是高度重視和防治的心態。尤其被人科普後,有些慢性炎症可能會誘發癌症,大家心裡更是害怕。那炎症、癌症之間到底有什麼聯繫呢?
  • 宮寒會導致婦科炎症?別急,經期常喝這3水,排寒氣、預防婦科病
    中醫上認為,宮寒分為內寒和外寒。內寒主要是指女人體內陽氣不足,使子宮的功能受到影響,從而導致月經不調、婦科炎症等症狀。而外寒大多指女人不注意保暖,食用過多生冷食物,使體內寒氣淤堵,血液循環不暢,導致婦科炎症及月經紊亂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