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飛魚說史
秦國地處華夏的西部邊陲,在中國歷史很長時間裡一直被中原文明所排斥,中原人稱之為西部蠻夷之邦。
春秋時期,秦國出了一個秦穆公,也就是春秋五霸之一,國力強大之後本欲東出問鼎中原,但是被晉國牢牢的掐住了喉嚨,經過秦晉的崤之戰,秦軍大敗,自此龜縮在崤山以西不再東出爭霸。
秦穆公也不愧為一代明君,他看到了東出無望,就掉頭向西吞併西部狄戎,一下吞掉了西部二十個少數民族建立的國家,秦國的疆土也一下擴大了千餘裡,這也是保證秦國能躋身戰國七雄之列的原因。
到了戰國時期,秦國沒落一直沒有好轉,秦國君主傳到了秦獻公這裡,秦國積貧積弱到了極點,又加上連年對外的戰爭,秦國衰亡已成為必然趨勢。
但,秦國出了一個秦孝公,一切的厄運似乎嘎然而止。
從秦孝公開始,無數山東有才之士,開始西向入秦謀求發展,秦國也開始走出了挨打的低谷。
當然,這裡的山東並不是現在的山東省,秦國有座天險,叫做崤山,這也是秦國的東部屏障,這座山也成為了劃分秦國和東部諸侯的分界線,所以這座山東邊入秦的士子,又被稱為「山東士子」。
不過,戰國時期入秦為官的山東士子下場都不好,為何他們還爭著去送死?
秦國對山東士子的吸引力到底在哪,為何這些人明知是火坑還會往裡跳?
入秦山東士子的下場。
秦孝公任用衛國的商鞅,在秦國開啟了強秦根本的變法,當然,商鞅在秦國的變法並不是戰國變法的先河,在這之前吳起曾在魏國進行了變法,讓魏國一度成為戰國初期無敵的存在,尤其是魏國軍制改革後練成的魏武卒,曾創造了5萬魏武卒打敗50萬秦軍的記錄。
我們言歸正傳接著說商鞅,商鞅可以說是強秦的開創者,但是這並不能保證秦國會給他一個圓滿的結局,相反,商鞅的功高震主、驕橫以及讓自己凌駕於秦法之上的做法,早已引起秦國本土王室的不滿,所以他的下場不僅被誅了三族,連個全屍也沒有留下。
秦惠文王時期任用魏國的張儀和公孫衍又成為了決定戰國時局的兩個人物,這兩個人都曾為秦國的強大立下了汗馬功勞,公孫衍幫助秦國收復了魏國時吳起佔領的西河之地,張儀又縱橫捭闔,用自己的外交能力,化解了一次又一次六國合謀攻秦的陰謀,但是這兩人都被秦國給驅逐出去了,最終鬱鬱而終。
魏國是秦國的人才儲備基地。
秦昭襄王時期任用魏國的範雎,讓遠交近攻成為了秦國的基本國策,為秦相幾十年,連戰功赫赫的白起,都死在了他的九字真言(其意怏怏不服 有餘言)之下,但是最中他也沒得善終,被秦王猜忌疏遠之後,自辭丞相之位,不就病死。
秦莊襄王時期任用衛國的呂不韋,奇貨可居一字千金的他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故事,秦王嬴政也在呂不韋的培養下成為了千古一帝,但是他最終的結果也只是被賜飲鴆而亡。
講到這裡,我們發現這些大才不是魏國人就是衛國人,其實戰國時期的衛國早就成為了魏國的附庸,秦國能夠強大,和魏國源源不斷地為秦國輸送治國的賢臣是分不開的。
這些人無一不是在歷史上留下自己大名的人才,他們難道就不知道去秦國的這些士子最後的下場嗎,不,他們肯定知道,但是他們為何又爭先恐後往火坑裡跳?
山東士子不顧生命入秦為官的原因。
春秋時期,周朝的「禮」統治天下,階級分明,你能達到什麼樣的高度,只能靠出身,你出身貴族,即使什麼本事都沒有,也能享受上層社會的各種福利待遇,如果出身平民或者奴隸,不好意思,你本事再高,也終究還是奴隸,想改變現狀,沒有任何可能。
但是到了戰國時期,禮樂崩,各諸侯國的變法,就是對「周禮」的挑戰和破壞,當然也打破了階級的限制,更多的布衣開始走向了歷史舞臺,改革最徹底的就是秦國,秦國與士子分國的豪言,不斷吸引著山東士子前去賣命。
學而優則仕,當官也是無數讀書人的終極目標,越是優秀的人,越對舞臺要求的大,所以當秦國的橄欖枝拋來的時候,這些人才都會按耐不住內心的饑渴,即使明知前面是深淵,也在所不惜,因為自身價值的實現,有時候往往比生命更重要。
這些入秦的士子,他們其實都知道隨著官做的越來越大,自己也越不容易抽身,下場只會越來越慘,畢竟秦國姓嬴,但是當一個人享受過權力的薰陶和金錢的魅力之後,又有幾個人能看開這一切,在厄運到來之前全身而退呢,其實幾乎沒人能做到。
飛魚說:
戰國時期入秦為官的山東士子下場都不好,為何他們還爭著去送死?其實他們的目的不是去送死,而是去為了實現自我價值,所謂有人活著已經死了,有人死了他們依然活著,這些大才都一致選擇了後者。
秦國對山東士子的吸引力在哪,為何這些人明知是火坑還會往裡跳?秦國對於山東士子的吸引其實就是秦孝公給山東士子畫的」寡人與之分國「的大餅,優秀的人總是抵擋不住權力的誘惑,當然也無法抑制內心的才華。
這些爭先恐後入秦的士子,還會有另外一個心理,那就是前人的下場慘,不一定自己的下場就慘,能力越強越不服輸,他們輸給的也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的內心,有句話是,想要打敗一個厲害的人,就讓他的內心極度膨脹,就是這個道理。
入秦為官,對於當時的山東士子來說,其實就是用才華換富貴和權力的遊戲,你的才華展示完了,能力用盡了,那麼這場交易也就結束了,這時侯,你不僅要交出權力和財富,還要交出自己的生命,因為制定遊戲規則的是秦國。
對此,您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