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立山珊瑚、血紅肉果蘭……杭州這裡有個動植物王國,最新有了新發現

2020-09-05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黃偉芬 攝影 章叔巖

在浙江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千頃塘保護站,他已經待了很多年,守護著華南梅花鹿,被人稱為「鹿爸爸」。

其實,對於他來說,保護區裡的一草一木,都有著靈氣,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不管是活奔亂跳在叢林間的動物,需要用心尋覓的昆蟲,還是靜靜長在這片土地上的植物。

日復一日的巡護中,他說,「多多少少,每天都會有讓人快樂的影像。或蟲子、或葉子、或遠山、或近水……大自然,大生活,給予我們太豐富的素材,涵養我們的靈魂,滋潤我們的心田。」

今天(9月2日),小時新聞記者在章叔巖的朋友圈看到一組照片,是直立山珊瑚、血紅肉果蘭的花和果。

往年照 攝影葉喜

直立山珊瑚、血紅肉果蘭都是蘭科植物,但是和我們平時所能見到的蘭花又不一樣,它們是腐生蘭花,不長葉子,沒有光合作用,主要從腐爛和半腐爛的枯枝落葉中獲得營養。

也是在清涼峰上深山幽谷的山腰谷壁,生態環境和空氣品質都比較好,才孕育了這些植物。

之所以把這些分享出來,章叔巖希望讓更多的人知道植物世界的有趣——

「很多人只見過長在陽光下,乾燥地方的蘭花,其實直立山珊瑚、血紅肉果蘭也是蘭花的一種,但是生長環境完全不一樣。而且這兩種植物容易被混淆的,因為光從花型上來看很相似,但是果形和色澤還是有不一樣的地方,一個鮮豔一個是跟香蕉一樣的顏色,從視覺和趣味性都還是有點意思的,我把它羅列出來,做一個科普。」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杭州海關查獲瀕危珊瑚標本15件
    杭州海關查獲瀕危珊瑚標本15件 2019年05月28日 14:01:17來源:記者 金建武 通訊員 胡雨丹   日前,經上海野生動植物鑑定中心鑑定,此前,杭州海關隸屬杭州蕭山機場海關查獲的
  • 積極推動珊瑚保育 重現珊瑚王國美名
    每年 「媽祖生」(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前後,是墾丁公園珊瑚產卵的季節,臺灣海洋中心與墾管處特別現場直播珊瑚產卵實況,民眾看得直呼精彩。臺灣擁有豐富的珊瑚資源,但近年來遭受嚴重破壞,應積極進行保護與復育,我們的後代子孫才有機會欣賞到美麗的珊瑚。
  • 杭州給動植物「查戶口」 發現數十種珍惜品種
    說起杭州,總有太多太多的溢美之詞:人傑地靈、物阜民豐……不一而足。  可在這塊江南靈秀之地究竟有多少動物植物在安家,這個實打實的數據在以前還真不好說——人口普查是國之大事,生物普查同樣是對地方環境的綜合考量。從去年開始,杭州主城區首次在西湖區展開生物多樣性的普查。  歷時兩年,杭州動植物的戶口也查得差不多了。
  • 晉安打造大型野生動植物「王國」
    今天上午,福州龍巢野生動植物王國建設項目動工儀式在晉安區壽山鄉芹石村舉行。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白庚勝,福州市文旅局副局長朱壽良,晉安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偉國,晉安區政府副區長陳立新,晉安區政協副主席蔣雲,龍巢集團董事長鄭延寧等出席。
  • 對直立山梗菜你了解多少?直立山梗菜知識大全
    直立山梗菜屬於被子植物門、木蘭綱、桔梗目、桔梗科的一種植物。直立山梗菜,葉螺旋狀排列,下部的葉片長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寬3-4釐米,長可達13釐米,先端漸尖,基部長楔形,邊緣波狀或有不規則的重鋸齒,柄長達6釐米;中部以上的葉片橢圓形或卵形,長4-8釐米,寬3-4釐米,先端急尖,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邊緣具不明顯的小齒,柄長0.5-1.5釐米,具翅~花單生苞片腋間,排成總狀花序,花序長10-15釐米;花梗長3-5毫米,密生短糙毛;苞片葉狀,長橢圓形
  • 直立山牽牛——認識海南植物(36)
    直立山牽牛  又名藍吊鐘,因其花形如吊鐘又是藍色而得名。這種花在海南亦很多見。多種在樓盤背陰處的院落裡。
  • 地球上新發現的71個新物種:貓眼天竺鯛眼睛似貓眼
    科學家對未知領域的探索揭示了一些令人興奮的新發現,2019年美國加州科學院研究人員共發現71種動植物新物種。該物種名單包括:花卉、魚、珊瑚、蜘蛛、海蛞蝓、螞蟻和蜥蜴等,它們遍布三個大洋的海底深處、五個大洲的洞穴和森林。更多地了解這些有趣的新物種有助於更好地分析地球環境和生物群落,並進行有針對性的保護措施。
  • 亞馬遜熱帶雨林世界動植物王國!
    上安第斯山脈冰雪消融帶來大量流水,每年有大部分時間為洪水淹沒亞馬孫熱帶雨林,世界最大的森林,森林茂密,動植物種類繁多,有「世界動植物王國」之稱。這個是美洲豹,花紋真的好美!這個彩色的青蛙貓頭鷹鸚鵡金剛鸚鵡成群的鸚鵡這是燕子!
  • 珊瑚雖美 但還是讓它留在海裡吧
    海關查獲的珊瑚商報訊(通訊員莊朝曦記者朱光函)夏日炎炎,正是人們去海島度假的好時候,帶上一些當地特產送給親朋也是不錯的選擇。近日一名從馬爾地夫回國的旅客在杭州機場入境過程中引起了工作人員的注意,因為杭州海關隸屬杭州蕭山機場海關關員在執行航班監管任務時發現,他攜帶的行李在過機檢查時圖像顯示異常,海關工作人員在對該行李開箱檢查後發現了12件圓形物品,這些物品正面凸背面凹,中央有窩短而深;另有3件白色灌木狀物品,表面多孔。
  • 大洲島這裡有一個魚類「育嬰場」
    今年最新的《大洲島國家級海洋生態自然保護區海洋生態環境監測分析報告》顯示,監測人員共調查到海草種類2科2亞科3屬3種。由於大洲島人為活動比較少,後港受水文現象影響不大,海草斑塊擁有著較為良好的成長環境。  珊瑚漸欲迷人眼  美麗的大洲島有著仿佛跌進天空的蔚藍大海,而蔚藍之下的色彩斑斕來自海底的珊瑚王國。
  • 萬寧大洲島:這裡有一個魚類「育嬰場」 - 瓊臺往來
    今年最新的《大洲島國家級海洋生態自然保護區海洋生態環境監測分析報告》顯示,監測人員共調查到海草種類2科2亞科3屬3種。由於大洲島人為活動比較少,後港受水文現象影響不大,海草斑塊擁有著較為良好的成長環境。  珊瑚漸欲迷人眼  美麗的大洲島有著仿佛跌進天空的蔚藍大海,而蔚藍之下的色彩斑斕來自海底的珊瑚王國。在淺海區,一眼望去,儘是各式各樣的珊瑚叢。
  • 又有30個新物種被發現!它們是最古老居民,在海底3400米處
    根據報導,這次發現的30個新物種,其中主要是各類珊瑚和海綿,從數量上來看,其中包括18種珊瑚、1種海蛇尾、11種海綿,以及4種新的甲殼動物——東方扁蝦。那麼,科學家們是如何發現它們的呢?說起來,新物種的探索方面一直都在進行,這次發現30個新物種的國際海洋科學家小組,早在2015年就已經展開探索了。這次幫助科學家們找到新物種的功臣,是最先進的兩艘遙控潛水器,它們一個叫做「大力神」號,一個叫做「阿格斯」號。
  • 這裡是日照丨照亮你心中的那片海——日照海洋公園
    大眾網·海報新聞日照3月17日訊 長達36米的巨幕,超過5000噸海水的超大展池和150平方米的巨型展窗,獨具特色的夢幻水母展示,多彩絢麗的珊瑚隧道……17日上午,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來到日照海洋公園,帶著大家欣賞近千種、數萬來自海洋世界的神奇生物,與海洋生物零距離互動,感受海洋世界的神奇魅力
  • 有個這樣的珊瑚缸,就像擁有了一個神秘的海洋王國!
    有個這樣的珊瑚缸,就像擁有了一個神秘的海洋王國!珊瑚的擺放:不同珊瑚有不同的喜好環境, 這點搞混了也是很容易造成珊瑚死亡的原因 ,例如SPS大多比較喜歡高光高水流處(如山頂部分)LPS就劃分很細了, 有喜歡水流的皮革類珊瑚草皮類珊瑚 ,還有喜歡中弱水流的星花類珊瑚、紐扣類珊瑚 、提子分支流星類珊瑚、 菇類等等。還有不喜歡水流的腦類珊瑚, 氣泡類珊瑚等。
  • 中科院海洋所發現三個紫柳珊瑚科新物種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5日訊 近日,《海洋科學前沿》(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 JCR 1區)在線發表了中科院海洋所海洋生物分類與系統演化實驗室最新成果「Morphology and molecular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 又有30個新物種被發現!它們是最古老的居民,藏在海底3400米處
    新物種都有什麼?根據報導,這次發現的30個新物種,其中主要是各類珊瑚和海綿,從數量上來看,其中包括18種珊瑚、1種海蛇尾、11種海綿,以及4種新的甲殼動物——東方扁蝦。那麼,科學家們是如何發現它們的呢?說起來,新物種的探索方面一直都在進行,這次發現30個新物種的國際海洋科學家小組,早在2015年就已經展開探索了。
  • 雲南又一景區走紅,被譽為「動植物王國」,目前免門票開放
    ,熱帶氣候條件為這裡的多姿多彩的景色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氣溫高,水分充足給予了這裡植物很長的生長周期,所以這裡的樹木都是非常高大的,這裡的花草因為水分充足的原因大都非常的豔麗,這一切的一切構成了五彩斑斕的雲南美景。
  • 竟然有兩頭蛇…照片曝光!雲南這個寶藏地方發現20個動植物新種!
    近日,記者從雲南省德宏州銅壁關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獲悉,近年來,德宏州新發現一批動植物新種及新紀錄物種。
  • 海龜、珊瑚……不用去深海,這裡就能看!
    海龜、珊瑚……不用去深海,這裡就能看!南海海洋生物標本館裡陳列的標本有多少是真的呢?熱帶海洋環境中有哪些神奇的現象?大家是不是很好奇呢!>這裡所陳列的標本都是動植物遺體,經過特殊處理製作而成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真」標本。包括海龜、海豚、硨磲、珊瑚、海螺等等,你都可以在這裡一飽眼福。
  • 世界最大熱帶雨林——亞馬遜熱帶雨林,動植物王國
    導語:世界最大熱帶雨林——亞馬遜熱帶雨林,動植物王國水是地球的主人,它佔據了海洋、河流、冰川,染指自然界的萬事萬物,就連我們的身體裡也有佔體重70%的水在日日夜夜有序地工作。奈何城市將我們放逐,遠離水的庇護和滋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