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核:小文
引言:世界上所有的東西如果有本質,那麼這個本質是什麼呢?提出這個問題的人名字叫泰勒斯。早在古希臘的時候,他就已經開始思考這個問題了,但是僅僅依靠當時的科學技術,他最終得出的答案是水。所以他也被人們稱為是哲學之父。
當牛頓坐在蘋果樹的地下被蘋果砸中,他望著砸了他蘋果,腦海想著的是為什麼蘋果會垂直下落。於是,牛頓就因此而總結出了牛頓經典力學定律。而如果當時牛頓看著蘋果,想的不是蘋果為什麼會垂直下落,而是蘋果到底是由什麼構成的。那麼很有可能,引領哲學發展的就是牛頓了。哲學的起源,其實就是物質的本質。哲學的領域被分為兩種,一種是自然哲學。它探究的是地球上所有的物質究竟是由什麼組成的。而另外一種則是形上學,它探究的就物質的本身為什麼能稱為其本身,也就是我為什麼是我。
亞里斯多德是一位非常出名的物理學家,他因為發現了排水體積法,成功地幫國王辨別了金匠是否有偷工減料的行為而名震天下。於是在科學的領域,亞里斯多德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物。但是人無完人,許多著名的科學家也因此受到了他的迫害。亞里斯多德認為,地球上所有的物質都是由金、木、水、火、土這物種元素構成的,而地球以外的所有物質都是由以太構成的。在我們今天看來,這種說法簡直就是異想天開,毫無科學依據的。但是在那個時候,所有的人都認同亞里斯多德的說法。
然而突然有一天,一位名為德謨克裡特的年輕人卻對亞里斯多德的說法表示懷疑。德謨克裡特通過學習基礎的理論知識以及師傅的教導,他提出了另外一種說法。他認為,宇宙中所有的物質都是由虛空以及原子構成的。這對於當時以亞里斯多德為主要領導地位的學術圈來說,無異於是怪物一樣。於是,在亞里斯多德的黨派打壓之下,德謨克裡特的許多研究理論都被燒毀。德謨克裡特本人也因此而吃了不少的苦頭。但是從學術研究的角度上來說,其實二人十分地相似,都是全能型學者。
在中學的時候,我們曾經學過一種物理現象,那就是布朗運動。布朗運動也被稱為是擴散運動,是由一位植物學家家羅伯特·布朗發現的。他在研究花粉的時候,無意間通過顯微鏡觀察到了神奇的一幕。花粉在水滴中不停地運動,但是並沒有外力在推動它。布朗身為一名植物學家,當然沒有足夠的理論支持他研究其中的原因。直到1877年,德紹兒克思重新發現了這一現象。他一開始的想法認為,是水分子含有的熱量驅使花粉發生熱運動的現象。
隨著,一位偉大的科學家橫空出世,那就是著名的愛因斯坦。他在1905年這一年爆發出來開創性的思維,接連提出了布朗運動,狹義相對論,光電效應等著名的理論。並且在布朗運動的詳細說明中,愛因斯坦認為物質是由原子構成的。後來,盧瑟福通過加速阿爾法粒子,轟擊金箔,最終發現了原子的存在,質子也是通過這種方法發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