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兔」機械臂成功實施首次月面探測(圖)

2021-01-19 搜狐網

微博圖片

  軍報記者:#快訊#【「玉兔」號月球車機械臂成功實施首次月面科學探測】北京時間14日21時45分,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精確控制下,「玉兔」號月球車機械臂,對腳下月壤成功實施首次月面科學探測。這標誌我國成功突破月面高精度機械臂遙操作技術,實現了38萬公裡外機械臂毫米級精確控制。(解放軍報記者 張曉祺)

  人民網北京1月14日電(趙竹青 祁登峰)北京時間1月14日21時45分,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精確控制下,"玉兔"號月球車舒展"玉兔之手"——機械臂,對腳下月壤成功實施首次月面科學探測。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總體室副主任吳風雷介紹說:"這次探測任務的成功,標誌著我國突破了月面高精度機械臂遙操作控制技術,實現了38萬公裡之外的機械臂毫米級精確控制。"

  據悉,由於受"玉兔"號月球車活動維度限制和避障因素影響,"玉兔之手"完成對一個預定目標點的探測,一般要經過十七、八個操作步驟,幾乎每一步操作都要經過極其精密的計算。2013年12月23日凌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曾控制機械臂進行投放測試,目的是為此次月壤元素成分探測以及其他科學探測工作做先期技術驗證。

  步入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遙操作廳,機械臂控制軟體設計師榮志飛給記者打了個比喻:"此次探測,精度之高、難度之大超乎想像,猶如控制38萬公裡之外的『手』穿針引線,稍有偏差就

  會前功盡棄。"

  據介紹,"玉兔之手"實施首次科學探測的過程中,機械臂末端的粒子激發X射線譜儀,距離目標探測點僅20毫米左右,探測時間持續近30分鐘,所有操作均精準無誤。後續任務中,"玉兔"號月球車還將對月石、月坑等進行科學探測。

http://news.sohu.com/20140114/n393515147.shtml news.sohu.com false 人民網 http://scitech.people.com.cn/n/2014/0114/c1007-24118857.html report 2391 微博圖片軍報記者:#快訊#【「玉兔」號月球車機械臂成功實施首次月面科學探測】北京時間14日21時45分,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精確控制下,「玉兔」號月球車機械臂

相關焦點

  • 玉兔號月球車探測器:靈活高效進行月面巡視探測
    年12月14日,嫦娥三號在月面軟著陸後,其著陸器與玉兔號月球車成功實現了分離,接著進行互相拍照,以及各自的探測工作,其中玉兔號用於在月面進行巡視探測。結構與機構分系統由結構和太陽電池翼機械部分、桅杆、機械臂構成,主要為各種儀器、設備、有效載荷提供工作平臺。導航控制分系統攜帶有相機及大量傳感器,具備獨立處理各種環境的能力,在得知周圍環境、自身姿態、位置等信息後,可以通過地面或車內裝置,確定速度、規劃路徑、緊急避障、控制運動與監測安全,保證到達目的地。
  • 「玉兔之手」」實現38萬公裡外毫米級精確控制
    中新社北京1月14日電 (歐陽開宇 祁登峰)北京時間1月14日21時45分,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精確控制下,「玉兔」號月球車舒展「玉兔之手」——機械臂,對腳下月壤成功實施首次月面科學探測。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總體室副主任吳風雷介紹說:「這次探測任務的成功,標誌著中國突破了月面高精度機械臂遙操作控制技術,實現了38萬公裡之外的機械臂毫米級精確控制。」據悉,由於受「玉兔」號月球車活動維度限制和避障因素影響,「玉兔之手」完成對一個預定目標點的探測,一般要經過十七、八個操作步驟,幾乎每一步操作都要經過極其精密的計算。
  • 月球車「玉兔」在月面到底發現了什麼?
    月球車玉兔在月面上都幹了哪些正經事,又交出了怎樣一份成績單了。  自嫦娥三號在月球上成功著陸以來,月球車玉兔一直吸引著眾人關注的目光。這倒一點兒都不出人意料,畢竟除了特別擅長賣萌以外,月球車玉兔還是近40年來,在月球這片天外大地上踏足的唯一巡視探測器。
  • 五星紅旗首次月面展開
    新華社北京12月3日電(記者胡喆)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月面點火,3000牛發動機工作約6分鐘後,順利將攜帶月壤的上升器送入到預定環月軌道,成功實現我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
  • 月球車玉兔號近況:無法移動仍在工作
    美國宇航局月球勘測軌道器(LRO)拍攝的中國嫦娥3號著陸器與玉兔號月球車,時間是2013年12月24日。圖中同時標出了一塊玉兔號開展研究的玄武巖露頭的位置。嫦娥探測計劃的成功為國際探月項目的進展做出了貢獻(圖像摘自:Xiao, Long. "China's touch on the Moon."
  • 上九天攬月:嫦娥五號近期擇機實施月面軟著陸—中國探月工程揭秘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2009年3月1日,嫦娥一號完成使命,撞擊月球表面預定地點。嫦娥一號衛星首次繞月探測的成功,樹立了中國航天的第三個裡程碑,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具有深空探測能力的國家。
  • 走近「玉兔號」——解密我國首個月球車
    「玉兔號」:威風、敏捷月球車,也稱月面巡視探測器,是一種能夠在月球表面自動移動,完成探測、採樣、運載等任務高度集成的太空飛行器,是在月球上完成零距離科學探測任務的重要平臺。在我國神話傳說中,嫦娥懷抱玉兔奔月,玉兔被賦予純潔、善良、敏捷、聰明等多種形象。經過全球徵名後,我國首個月球車 被命名為「玉兔號」。
  • 玉兔號月球車最新消息:無法移動仍工作採集數據
    玉兔號月球車 資料圖2013年12月2日從西昌發射升空的嫦娥3號著陸器和玉兔號月球車是我國首次開展的月面軟著陸巡視探測行動這是繼1976年蘇聯月球-24號之後人類時隔近40年來的首次月面軟著陸,標誌著新時期月面探測活動的重新活躍,也是我國在航天工程和深空探測科學領域積累實力和經驗的重要步驟。「嫦娥工程」是我國開展月球科學探測的項目代號。按照整體部署,整個項目分「三步走」來實施,即「繞月」,「落月」以及「月面返回」。
  • 月球車「玉兔」到底發現了什麼?
    事實上,嫦娥三號於2013年12月14日在月球雨海東北部成功實施的軟著陸,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阿波羅成功登月之後的40餘年裡,人類探測器實現的唯一一次月球軟著陸。這也使得我國成為繼美國和蘇聯之後,世界上第3個獨立實施月球軟著陸的國家。
  • 嫦娥五號完成月面採樣 首次在地外天體點火起飛
    國家航天局供圖核心閱讀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點火起飛,攜帶月壤進入預定環月軌道,實現我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此前,嫦娥五號探測器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隨後,上升器將把樣品轉移到返回器,返回器將等待合適的月地入射窗口,做好返回地球的準備。
  • 月球車設計者:「玉兔」3個月內不會做高風險動作
    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副總設計師賈陽說:「我們從工程技術上會積極滿足科學家們的需求,但是要在確保巡視器安全和後繼任務的順利實施前提下對目標進行選擇。」  「我們要考慮月球車的能力,還要考慮12月26日將迎來『玉兔』登月後的第一個月夜,那裡的地形是否適合休眠。所以去哪是要結合科學家和工程技術人員兩方的意見。」賈陽說。  準備好了嗎?
  • 你好,玉兔二號!
    嫦娥四號月球車命名「玉兔二號」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嫦娥四號任務月球車全球徵名活動於1月3日揭曉,月球車命名為「玉兔二號」。2018年12月8日2時23分,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著陸器和巡視器(月球車)組合體發射升空,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成功著陸月球背面,隨即著陸器與巡視器分離,開始就位探測和巡視探測。
  • 人類首次!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背,發回首張月背近照
    此次任務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首次月背與地球的中繼通信,開啟了人類月球探測新篇章。據國家航天局介紹,嫦娥四號的發現將對研究月球和太陽系的早期歷史具有重要價值,計劃在月背開展的低頻射電天文觀測也可以填補射電天文領域在低頻觀測段的空白,為研究太陽、行星及太陽系外天體提供可能。
  • 「嫦娥、玉兔」又醒了
    「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本月晝期間將對這兩個撞擊坑開展科學探測。「玉兔二號」月球車繼續刷新著由自己打破並保持的在月面工作時間最長紀錄。2019年12月21日5時14分,嫦娥四號著陸器受光照成功自主喚醒,進入第十三月晝工作期。「玉兔二號」月球車於20日18時43分收到正常遙測信號,成功自主喚醒,科學載荷開機正常,繼續月球漫步旅程。
  • 西安光機所:「雙目立體視覺」實現巡視區月面立體成像
    西安光機所供圖中新網西安1月11日電 (記者 阿琳娜)11日,嫦娥四號著陸器與玉兔二號巡視器工作正常,在「鵲橋」中繼星支持下順利完成互拍,地面接收圖像清晰完好。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以下簡稱:西安光機所)研製的全景相機讓全世界人們看到了五星紅旗隨中國製造的探測器在月球背面閃耀。
  • 「嫦娥三號」月球探測車定名「玉兔」
    李本正說:傳說中當年「嫦娥」懷抱玉兔奔月,玉兔善良、純潔、敏捷的形象與月球車的構造、使命既形似又神似。願「玉兔號」月球車早日漫步虹灣。(據新華社11月26日電)新華網北京11月26日電 (記者 底東娜)記者26日從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舉行的嫦娥三號任務第一次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嫦娥三號任務作為探月工程二期主任務,將完成三大工程目標和三類科學探測任務。
  • 嫦娥三號明天凌晨升空 攜玉兔奔廣寒巡天觀地
    中新社 圖  嫦娥三號  月面軟著陸  中新社 圖  昨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臺環抱嫦娥三號和長徵三號乙增強型火箭,發射場系統進入待命加注發射階段。CFP 圖  經嫦娥三號任務發射場區指揮部研究決定,嫦娥三號探測器將於12月2日凌晨1時30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實施發射。  嫦娥三號將首次實現月球軟著陸和月面巡視勘察,並開展月表形貌與地質構造調查等科學探測。目前,發射場設施設備狀態良好,各項測試結果正常,已完成全區綜合演練,發射任務準備工作進展順利。
  • 嫦娥五號完成月面採樣 首次在地外天體點火起飛 今別月宮去 採得月...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月面點火,3000牛發動機工作約6分鐘後,順利將攜帶月壤的上升器送入到預定環月軌道,成功實現我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  據介紹,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面後,開展了太陽翼展開、機構解鎖等相關準備工作,之後就進入了「挖土」的工作模式。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603698)中心副主任、嫦娥五號任務新聞發言人裴照宇介紹,此次嫦娥五號探測器自動採樣任務採用表鑽結合、多點採樣的方式,設計了鑽具鑽取和機械臂表取兩種模式。
  • 天目觀察 「嫦娥五號」將月面著陸 中國探月工程幹得有多漂亮?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嫦娥五號」 搭乘長徵五號遙五火箭從海南文昌發射場升空。30日,據中國探月工程官方消息,經過兩次制動,「嫦娥五號」探測器已實現組合體成功分離,將擇機實施月面軟著陸。「嫦娥五號」任務仍在進行中。此上九天,「嫦娥五號」不僅要登陸月球,還要採集約2000克月球樣品送回。
  • 中國首次探月工程第一幅月面圖像發布(圖)
    新華社發中國網直播:中國首次探月工程第一幅月面圖像發布儀式新華網北京11月26日電(記者陳二厚 黃全權)26日9時40分許,中國國家航天局正式公布嫦娥一號衛星傳回並製作完成的第一幅月面圖像。在第一時間,「中國首次月球探測工程第一幅月面圖像」通過新華社傳到了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