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莊村集體經濟從無到有

2020-12-04 央廣網

一大早,固原市原州區開城鎮馮莊村村民趙彥琴就走進村頭的溫棚,這裡有1萬多支菌棒需要她照顧,每天趙彥琴都會準時到棚裡報到,查看溫棚的溫度、溼度及香菇長勢。

「我們村共有10棟溫棚,以每年15萬元的價格全部租給寧夏新道誠企業發展有限公司種植草莓和香菇,村民到溫棚打工,不僅鼓了腰包,且壯大了村集體經濟。」馮莊村村委會主任楊軍利說。

自從香菇大棚建起後,趙彥琴就告別了自家幾十畝玉米地,搖身一變成為大棚管理員,每月能領3000元工資。「家裡20畝地,過去主要種玉米和小麥,1畝地年收入800餘元,除去投入成本,辛苦一年掙不到2萬元。」趙彥琴說,自從來溫棚打工後,她把家裡的14畝地流轉了出去,「1個月3000元工資,加上流轉費,1年的收入近4萬元,日子一天比一天寬裕」。

楊軍利告訴記者,2016年以前,馮莊村還是空殼村,村集體經濟薄弱,村裡沒錢辦事。針對這一問題,村黨支部班子因地制宜,對症下藥,以強村富民為目標,不斷創新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思路和模式,積極探索壯大集體經濟多種形式,通過選準產業、項目和載體,加大投入力度,強化政策扶持等方式,推動集體經濟不斷壯大。

「只有把村集體經濟做大做強了,才能有錢給群眾辦更多好事,才能真正讓鄉村活起來,更好地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為鄉村振興奠定基礎。」楊軍利說,在溫棚出租的基礎上,馮莊村又為固原市賢明服裝有限公司提供場地,建起扶貧車間,加工製做校服。

由於馮莊村離縣城近,交通便利,有能力的年輕人都外出務工了,只剩下婦女和老人留守。「自從有了這個扶貧車間,我們村就沒有閒人了。村民在家門口就能上班,只要有時間就可以來做工,不僅照顧了家,還有了收入,村經濟也有入帳,一舉三得。」楊軍利說。

已近正午,村民李紅麗做完手裡的活準備離開:「家裡還有老人和兩個孩子,回去照顧他們吃完飯下午再來。」

李紅麗告訴記者,為了照顧老人和孩子,這些年她一直不能外出打工,每天只能圍著鍋臺轉,手裡連零用錢都沒有。「現在一有空閒我就來廠裡打工,一天做10幾件校服,1個月收入2000多元錢,不僅能給孩子買些小吃食,自己也不時會買點化妝品和衣服。」

壯大村集體經濟,讓家底厚起來,楊利軍掰著手指頭給記者算起馮莊村的「家底」:縣上給的22萬元村集體經濟幫扶資金;出租溫棚1年收入15萬元;扶貧車間土地租金1年收入3萬元;將村上400畝荒灘地,以每畝200元的價格流轉給六盤山薯業有限公司……

「這六盤山薯業也是咱農民的小『金庫』,從種到收,從切種到管理,一年四季都有活幹。」楊軍利向記者介紹,今年切種近半個月時間,村上30多個村民掙了4萬多元。

村集體有錢了,村民的腰包也鼓了,2017年馮莊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8515元,2019年達到10540元,今年預計突破12000元。

「壯大集體經濟的目的就是要讓村民享受更多『紅利』。」楊利軍說,如今馮莊村已告別了一窮二白的日子,原本村上準備將村集體經濟的85%用來給村民分紅,考慮到長遠發展,他們計劃用這筆資金繼續滾動壯大村集體經濟。

去年,馮莊村成立了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合作社計劃明年流轉100畝土地建設溫棚,組織農民學習技術再反包溫棚進行種植,發展集認領、採摘、觀光為一體的農業休閒旅遊,繼續做大做強村級產業,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提升廣大群眾的幸福指數,真正實現鄉村振興!(記者 張 瑛 張 唯)

相關焦點

  • 習近平壯大集體經濟思想的五個內涵
    從「經濟大合唱」思想出發,壯大集體經濟,就是要突顯良好的精神風貌,「集體經濟實力是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堅強後盾」。2017年12月,習近平在考察江蘇馬莊村時肯定了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能光看農民口袋裡票子有多少,更要看農民精神風貌怎麼樣」。
  • 德令哈:「五化」模式壯大村集體經濟
    德令哈市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鞏固黨在民族地區執政基礎、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支撐,當好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答卷人」。強化組織領導,探索多元化發展路徑。制發《德令哈市推動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積極探索發展「股份合作、培育產業、集體股本、聯企興村、物業管理、勞務創收、鄉村旅遊、混合經營」八種經濟發展模式,打造了音發紙業、紅光村田園綜合體、白水河村水電站等一批村級實體經濟項目。堅持因地制宜,推行市場化運作模式。
  • 宋麗丹:我國鄉村振興的關鍵在集體經濟
    集體經濟具有「造血」功能,有利於鄉村治理,避免「城市病」和嚴重社會危機,是鄉村振興能否成功的關鍵。因地制宜發展集體經濟應遵循三個原則,一是土地流轉應主要服務於新型集體經濟體制;二是合作社最重要的原則是堅持農民利益最大化;三是扶貧項目的論證評估應遵循是否有利於農村集體經濟建立和發展的原則。 筆者於2016年開始對貴州省A村的精準扶貧工作進行了為期兩年的跟蹤調研。
  • 德令哈市「五化」模式推動集體經濟整體提升
    德令哈市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鞏固黨在民族地區執政基礎、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支撐,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當好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答卷人」。2020年度全市42個行政村集體經濟總收入預計可達1029萬元,村平均收入可達24.5萬元。
  • 村級集體經濟「百花齊放」
    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底,全鎮13個行政村村集體經濟收入均達5萬元以上,有6個村收入達10萬元以上,佔比46.15%,其中,古昌村集體經濟收入29.52萬元、雅脈村集體經濟收入57.23萬元。雅脈村集體經濟產業園碩果纍纍。
  • 儀隴縣召開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作現場推進會
    7月9日,我縣組織74名鎮村幹部深入學習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先進經驗,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助力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注入新的力量。2019年10月,觀紫鎮長虹村利用中省市縣支持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資金100萬元和東西部扶貧協作資金30萬元,因地制宜,建成了澳洲水龍蝦育苗基地。
  • 越南提出到2025年成立10000個集體經濟組織的目標
    越南《投資報》11月17日報導,越南政府總理日前批准了《2021-2025階段支持發展集體經濟及合作社方案》。《2021-2025階段支持發展集體經濟及合作社方案》提出目標到2025年成立10000個集體經濟組織;吸引800萬成員參加集體經濟組織;100%的合作社、合作社聯合會根據《合作社法》組織及運作;60%的合作社達到較富裕水平以上;20%的合作社管理人員有大學文憑;建立3000個應用高科技的集體經濟組織模式,產品與價值鏈相關聯,實現可持續發展;50%的集體經濟組織和合作社與企業和其他集體經濟組織有關聯
  • 省農業農村廳調研組來新調研農村集體經濟工作
    省農業農村廳調研組來新調研農村集體經濟工作 2020-09-10 19: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探索光伏發電發展新模式 照亮村集體經濟增收之路
    「村委會這片屋頂、再加上來料加工廠房、原小學等閒置屋頂的面積共有3430平方米,全都裝了太陽能發電板,一年下來可增收村集體經濟20餘萬元。」近日,記者來到了開化縣楊林鎮川南新村,看著隨處可見的屋頂光伏,聽著村工作人員的介紹,不禁感慨也許這就是川南新村興村致富、脫貧奔康的綠色發展之路。
  • 集體經濟村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臺——基於高校大學生赴南街...
    集體經濟模式成功推動了農業的機械化、產業化、科學化、信息化及可持續化相結合的現代化之路。南街村集體經濟模式堅持共同富裕,實行按需供給和按勞分配相結合,實行高福利低工資,村民的幸福感高。高校大學生通過入戶調研,參觀敬老院、公社食堂、學校、工廠、醫院等部門,對南街村的集體經濟模式從初進村莊的懷疑態度逐漸轉變為羨慕之情。不少同學開始思考農村集體經濟和農民共同富裕的關係,也開始思考我國農業現代化道路問題。
  • 央媒看襄陽 |產業興旺 襄陽村集體經濟逐漸走出「空殼化」困境
    「空殼化」困境》展示脫貧攻堅行動中我市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新經驗、新成效全文如下:編者按: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最近在湖北省襄陽市採訪,新華網採訪團隊發現當地不少村的集體經濟已走出「空殼化」困境,呈現出一派新景象。1一村一品 貧困村集體經濟百花齊放 據襄陽市委組織部統計,襄陽市現有集體經濟的村(社區)2477個,其中行政村2273個、涉農社區204個。
  • 【我與兩會】全國人大代表劉橋英:只有集體經濟才能讓大家都富起來
    全國人大代表劉橋英     央視網訊(記者 王佳勇)「現在都搞扶貧,我建議通過壯大集體經濟,來幫助更多老百姓脫貧,」全國人大代表劉橋英說,以村集體為單位,唯有集體經濟搞上去,消滅沒有產業支撐的'空殼村',才能解決村民就業,增加收入,同時村集體也才有實力去幫助更多的人。
  • 農業農村部關於印發《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示範章程(試行)》的通知
    農業農村部關於印發《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示範章程(試行)》的通知農政改發〔2020〕5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村(農牧)廳(局、委):為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規範發展,保障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的合法權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以及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政策
  • 「黨建+」疊加效應顯現 雲南祿勸縣村集體經濟收入全部突破5萬元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強農業、美農村、富農民的重要舉措,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2020年以來,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堅持「紅色領航」,充分釋放「黨建+」聚合、輻射、引領的疊加效應,積極探索村級集體經濟多元化發展路徑,全縣197個村(社區)集體經濟收入全部突破5萬元。
  • 凱裡返鄉創業青年楊光富,捐資為開發區紅巖村集體經濟「解鎖」
    沒有土地,無法搞產業,紅巖村的集體經濟也搞不起來。據幫扶該村的凱裡市紀委的幹部介紹,開始幫扶紅巖村時,村裡的帳戶上只有一萬元集體資金,真的是「馬屎外面光,裡面是一包糠」,位於開發區重要區域的大村,其實不過是「空殼村」而已。紅巖村村頭的公路邊有一塊地,面積有8畝多,「村兩委」領導思考良久,決定徵用它,為發展集體經濟服務。
  • 杭州集體經濟薄弱村全「摘帽」 消薄有十法 增收更長久
    2018年5月,杭州根據全市鄉村消薄經驗,總結出「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十法」,探索出發展物業經濟、盤活資產資源、土地綜合整治、鄉村旅遊帶動等10條路子。如今,杭州已實施消薄增收項目660個。&nbsp&nbsp&nbsp&nbsp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杭州全市309個集體經濟總收入市定薄弱村和258個經營性集體經濟薄弱村全部「摘帽」。
  • 重慶永川 從無到有建新青少年宮
    「活動中心現在還未正式啟動,你來了就要從無到有,把中心做起來。」這是初到新的工作崗位時領導給我說的第一句話。從三尺講臺的一名普通老師到從無到有的校外教育工作,我該如何蛻變?領導的話讓我從剛換工作的新鮮與激情中瞬間沉靜下來,開始了校外教育管理的新探索。
  • 電視劇《創業時代》曝光主題曲《從無到有》MV
       《從無到有此外,現場還曝光了由董冬冬製作,毛不易獻唱的片尾主題曲《從無到有》MV,深情的歌詞搭配劇中觸人心弦的畫面,引得觀眾為之陶醉。該劇將於10月12日19:30登陸浙江衛視、東方衛視。 標籤:
  • 毛不易《從無到有》,他是平凡人的代表,但他一直是優秀的平凡
    暴發戶,永遠相信你的音樂夢,陪你從無到有。 毛不易,你帶給戶戶的星空。 暴發戶,從未想過離開過。 家家陪著戶戶,戶戶陪著家家。 擁抱這份愛,我們在你左右,一直走很久。 你是我們的英雄,無論昨天,今天還是明天,我們愛你註:下面內容為網友評論,網易雲可以聽到。
  • 創業時代主題曲是什麼 毛不易《從無到有》完整歌詞介紹
    創業時代主題曲是什麼 毛不易《從無到有》完整歌詞介紹  《創業時代》10月12日將在東方衛視、浙江衛視播出,該劇由安建執導,黃軒、Angelababy主演。該劇是由付遙的同名小說改編的,主要講述了軟體工程師郭鑫年研發手機軟體魔盒走上創業之路,在這個過程中與同行競爭,邂逅投資分析師那藍收穫愛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