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石模板納米碳、鹼金屬硫化物、聚合物粘結劑、核殼結構

2020-11-22 騰訊網

01

沸石-模板納米碳材料用於能源存儲與轉化

納米碳材料代表了物理、化學和材料科學領域最熱門的話題之一。通過沸石-模板製備納米碳材料已經發展了20多年。近年來,以沸石為模板的納米碳的新穎結構和性能不斷得到開發,並在能源存儲和轉化領域也逐漸興起。在此,澳門大學湯子康教授聯合深圳大學張晗教授東北師範大學郎中玲博士等人,總結了以沸石為模板的納米碳在先進合成技術、新興性質和新穎應用中的最新進展:i)由於沸石的多樣性,相應納米碳的結構眾多;ii)通過各種合成技術手段,可以獲得沸石-模板納米碳的新特性,例如多級孔隙率、異質原子摻雜和納米顆粒負載能力;iii)沸石-模板納米碳的應用也從傳統的氣體/蒸氣吸附技術發展到了先進的能源存儲技術,包括鋰離子電池、Li-S電池、燃料電池、金屬-O2電池等。最後,作者展望了沸石-模板納米碳材料的未來發展趨勢及方向。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vs.202001335

02

鹼金屬硫化物作為安全、高容量金屬-硫電池的正極

可充電鹼金屬-硫(M-S)電池因其具有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而被公認為是最有前景的下一代儲能技術之一。然而,金屬多硫化物在有機液體電解質中的溶解以及與金屬負極有關的安全性問題極大地阻礙了M-S電池的發展。鹼金屬硫化物(M2Sx)作為正極材料,可與各種安全的非鹼金屬負極配對,例如矽和錫。因此,結合使用的M2Sx正極-基M–S電池可以實現高容量和安全性,從而提供了更為可行的電池技術以供實際應用。在這篇綜述中,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劉華坤/Yun‐Xiao Wang團隊系統總結了開發M2Sx正極-基M–S電池的最新進展,包括M2Sx正極的活化方法、M2Sx正極的優化以及電解質和負極材料的改進。此外,還指出了M2Sx正極-基M–S電池的未來研究方向。

03

可逆交聯聚合物粘結劑實現高性能鋰-硫電池

由於電池的廣泛使用對環境存在一定負面影響,所以電池的可持續性需要納入電池的系統研究中。在本文中,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Liu Gao課題組通過羧基-氨基離子相互作用使聚丙烯酸和聚乙烯亞胺交聯,合成了一種可溶性離子交聯聚合物(DICP),並將其作為鋰-硫電池的粘結劑。這種相互作用受pH所控制。因此,交聯的粘結劑(聚合物)網絡可在鹼性條件下輕鬆解離,從而提供了一種簡便的策略——通過方便的洗滌方法即可回收有價值的組分。使用回收碳-硫複合材料所製備的硫正極可提供與新鮮電極相當的容量。此外,諸如原位X-射線吸收光譜、原位UV-可見光譜、X-射線光電子能譜和密度泛函理論計算的電池性能和表徵,證實了DICP是一種比其商用產品更為有效抑制多硫化物在電解質中溶解的粘結劑。通過將可逆交聯聚合物粘結劑用於回收的Li-S電池,其電化學性能得到顯著改善,該研究闡明了大規模儲能系統的可持續發展。

04

核-雙殼結構實現高倍率鈉存儲

具有可控化學成分的核-多殼結構因其較優的電化學性能而備受關注。在此,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孫道峰/康文裴團隊採用金屬-有機框架(MOF)-on-MOF的自模板化策略,製備了具有核-雙殼結構的秋葵-狀雙金屬硫化物(Fe7S8/C@ZnS/N-C@C),其中Fe7S8/C分布在核中,而ZnS嵌入其中一層。通過層層組裝法製備了MOF-on-MOF前驅體,其中具有MIL-53內核、ZIF-8外殼和間苯二酚-甲醛(RF)層(MIL-53@ZIF-8@RF)。用硫粉煅燒後,所得結構具有多級碳基質、豐富的內界面和分層的活性物質分布。結果,它提供了快速的鈉離子反應動力學、出色的贗電容貢獻、良好的抗體積變化能力以及逐步的鈉化/脫鈉反應機理。作為鈉離子電池的負極材料,Fe7S8/C@ZnS/N-C@C的電化學性能優於Fe7S8/C@ZnS/N-C、Fe7S8/C或ZnS/N‐C。在5.0 A g-1電流密度下循環1萬次後,能夠展現出364.7 mAh g-1高且穩定的容量,並且容量衰減率僅為0.00135%。這種MOF-on-MOF自模板化策略可能提供一種方法,以可控合成具有一定組分的核-多殼結構用於能源存儲與轉化。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smll.201907641

05

核殼結構轉化反應機理及其儲鉀性能

各種金屬硫屬化物材料已被探究作為K離子電池(KIBs)的新型負極材料。在本工作中,韓國高麗大學Yun Chan Kang課題組探索了K離子與碲化鐵之間的電化學反應。在初始放電和充電之後,使用原位和非原位方法進行了詳細分析,包括X-射線衍射(XRD)、X-射線光電子能譜(XPS)、透射電子顯微鏡(TEM)和循環伏安法(CV)。從FeTe2與K離子反應的第二次循環起,可逆的反應機理為2Fe + K5Te3+ K2Te2FeTe1.1+ 1.8Te + 7K++ 7e‐。通過簡單的滲透和進一步碲化過程合成了能夠容納碲化鐵納米晶(FeTe2-C)的中空碳納米球,以補償在鉀化和脫鉀過程中納米晶大的體積變化。一次循環後形成的雜化FeTe1.1和準金屬Te的協同作用產生了出色的電化學性能,並且具有均勻分布納米晶的核-殼結構嵌入了碳殼中。FeTe2-C電極表現出出色的長循環性能(在0.5 A g-1電流密度下,500次循環後的容量為171 mA hg-1)和優異的倍率性能(126 mA hg-1),甚至當電流密度為10 A g-1時,亦是如此。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smtd.202000556

(本期作者:毛毛的維)

點擊「分享,點讚,在看」,讓好內容被更多人看到!

相關焦點

  • 工學院於海峰團隊合作發表嵌段聚合物模板法製備無機納米粒子進展...
    以嵌段聚合物為模板製備納米粒子是精確控制納米粒子尺寸和形狀最穩定的方法之一。採用傳統方法製備的無機納米粒子表面包覆小分子的修飾物,具有較高的表面能和較大的比表面積,在溶液中容易發生聚集,在製備複合材料的過程中基體內不易分散。以嵌段聚合物未模板製備的納米粒子,其表面包覆共價鍵連接的聚合物,很好地解決了納米粒子在溶液中的穩定性和聚合物基體中分散性的問題。
  • 「前沿技術」採用核殼結構納米顆粒的氣體檢測技術
    ---------- 獲取更多信息,請關注我們----------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研製出一種由銀納米管和金屬有機框架材料(MOF)自組裝成的具有核殼結構的納米顆粒——Ag@MOF,顯著改進傳統的表面增強拉曼散射(SERS)技術。
  • 水熱條件下Y型沸石的製備與合成
    傳統的沸石分子篩通常是在水熱或溶劑熱條件下,由含有無機(鹼金屬氫氧化物)或有機(季銨鹼)結構導向劑的無定型矽鋁酸鹽凝膠晶化而成,改變結構導向劑往往可以改變所得沸石分子篩的結構類型,因此使用結構新穎的季銨鹼已成為開發新沸石分子篩結構類型的重要手段之一。
  • Angew:基於四氮烯結構的含能聚合物
    當今火箭的大部分起飛推力主要由配備固體燃料推進器提供,其中主要裝載由金屬燃料、氧化劑、增塑劑和聚合物粘結劑組成的複合推進劑,在大多數情況下聚合物粘結劑通常選用羥基烯聚丁二烯(HTPB)。幾十年來,在固體助推器中加入能量密度更高的炸藥以進一步提升助推力一直是主要的研究目標之一。
  • Simufact推出了金屬粘結劑噴射(MBJ)仿真技術,以實現批量生產
    來源:海克斯康與PBF基於粉末床的選區雷射熔化金屬3D列印工藝相比,Binder Jetting粘結劑噴射金屬3D列印技術具有幾個關鍵優勢:更具經濟性的粉末材料(類同於MIM工藝所用的金屬粉末材料);不需要支撐結構;高效的列印速度適合大批量生產應用,從汽車、飛機零件到醫療應用。
  • 基於電子結構精準調控策略構築氮碳包覆的核殼結構硒化物電催化劑
    與其它過渡金屬化合物相比,過渡金屬硒化物可以很容易地與碳外殼相互作用,在其耦合界面誘導電荷重新分布,進而形成具有中等吸附強度的核殼結構複合材料。因此,將過渡硒化物內核有效的封裝在雜原子摻雜的碳外殼中,構建具有核殼結構的納米複合材料來提高HER性能,是一種切實可行的策略。
  • 鋰電池CMC粘結劑的四大特點、性能作用及挑選
    ,因此,可以用作鋰離子電池電極粘結劑的聚合物材料並不多。 電池級CMC四大特點 由於羧甲基纖維素酸式結構的水溶性不好,為了能夠更好地對其進行應用,在電池生產中,CMC是使用非常廣泛的材料 第三,製作出高純度產品,並且是屬於低金屬離子含量。 第四,產品與SBR膠乳和其他材料配合使用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電池使用的CMC羧甲基纖維素鈉,將它所具有的使用效果有了質一樣的提升,而且同時也為它提供了良好的使用性能,有了現在的使用效果。
  • 解碼5大鋰電池粘結劑性能
    負極活物質主要是各類型的石墨、矽碳負極,導電劑和正極導電劑種類差不多(炭黑、CNT、VGCF等),目前市場上負極粘結劑一般選擇對環境無汙染的水系粘結劑如CMC、SBR、LA132等。當負極材料採用鈦酸鋰時,粘結劑一般選擇油系的PVDF,用NMP來作溶劑。 活物質、導電劑、溶劑對金屬電極沒有粘附性,故無法做成極片用於製備鋰電池。
  • 惠普3D列印技術的演變:從聚合物到金屬增材製造
    惠普公司自2016年正式商業化其增材製造技術以來,已推出了多款聚合物3D列印系統以及基於粘結劑噴射的金屬3D列印技術。惠普對於佔領未來12萬億美元製造業領域的下一個高地,開啟了全速前進模式。
  • 鹼金屬元素結構與性質
    鹼金屬的化學性質遞變探究(1)鹼金屬與O2反應①已知1.4 g鋰在空氣中加熱充分反應,可生成3.0 g
  • 高離子電導率硫化物固態電解質的空氣穩定性研究進展
    固態電解質主要包括聚合物電解質, 氧化物電解質和硫化物電解質. 在這些電解質中, 硫化物電解質是目前發展最快的電解質之一. 硫化物固態電解質的分類如圖1所示, 這些電解質在室溫下電導率很高, 接近甚至超過了傳統液態電解液的離子電導率.
  • 沸石與金屬酶中的鐵、銅活性位點的關係
    四、兩者相同點①    金屬-氧共價鍵。無論是含鐵、銅沸石還是鐵、銅金屬酶,兩者都有較強的M-O共價鍵,都是因為高價態的中心金屬離子以及配體氧原子的強供體作用導致。對於含鐵沸石和鐵金屬酶,兩者的活性都與其高自旋態有關。②    Second-Sphere Effect。這種效果其實是一種活性中心周圍的原子環境對其活性有著重要影響的現象。
  • 黃維院士團隊在配位聚合物空心微球合成方面最新研究進展
    配位聚合物是由金屬離子和有機配體通過配位作用而形成空間網絡結構,因具有優異的光、電和磁學性質而在催化、生物成像、光熱治療和藥物輸送等領域表現出重要的應用前景。它們的性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體系中的金屬離子,發展普適合成配位聚合物微球的方法具有重要應用前景。
  • 粘結劑噴射金屬3D印表機,Digital Metal邁向批量化生產時代
    南極熊導讀:金屬粘結劑噴射3D列印技術在全球已經成為一種強勁的趨勢,質量、效率、成本都得到大幅度優化,在批量化金屬零件生產上,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南極熊了解,現在,Digital Metal金屬粘結劑噴射3D印表機也已經進入中國市場。 金屬粘結劑噴射技術工藝原理 總體上其工藝流程可以歸納為:3D列印清理燒結表面處理。
  • 日合成具有拓撲基礎結構的分子納米碳
    由日本名古屋大學教授、ERATO伊丹分子納米碳項目總研究負責人伊丹健一郎等人組成的研究小組,成功合成了具有紐結和索烴的分子納米碳,紐結和索烴是拓撲的基礎結構。人類從1960年代開始合成被稱為紐結(Knot)和索烴(Catenane)的分子。
  • 石墨烯液體電池的雙金屬核殼納米管各向異性溶解動力學成像
    人們已經可以從多金屬納米晶體的受控刻蝕或脫合金來合成具有難以通過自下而上合成方法獲得的形狀和組成的非平衡納米結構,但用這種方法很難探測短壽命的中間體。最近,一些研究報導了通過使用原位液體TEM技術對各個單金屬納米顆粒上的溶出事件進行成像。然而,多金屬納米晶體的反應途徑和溶解動力學仍然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
  • 疏水性高倍濃縮沸石轉輪:低濃度、大風量VOCs治理
    疏水性高倍濃縮沸石轉輪:低濃度、大風量VOCs治理北極星VOCs在線訊:低濃度、大風量的VOCs廢氣排放在塗裝行業有機廢氣汙染中佔了很大的比例,吸附濃縮技術是低濃度大風量廢氣治理中最為經濟有效的技術途徑之一。吸附濃縮目前最主流的核心產品就是沸石轉輪!
  • 石灰和沸石對酸化菜園土壤改良效應
    通過室內培養試驗,研究了石灰、沸石、石灰+沸石對菜園酸化土壤的改良效果。結果表明:單施石灰、石灰和沸石混用都能提高土壤pH值,顯著或極顯著降低土壤中交換性鋁含量,減少鋁毒,而單施沸石對土壤交換性鋁無明顯影響。
  • 沸石的特性及應用
    1、沸石的物理化學性能(1)選擇性吸附性沸石的孔道結構使其具有很大的內表面積,脫水後因孔道結構的連通和空曠而具有更大的內表面積,巨大的內表面積形成了沸石高效的吸附性能。天然沸石可以作為載體,承載具有催化活性的金屬(如Bi、Sb、Ag、Cu及稀土等),通過金屬作用表現出良好的催化性能。(4)穩定性沸石的耐熱穩定性主要取決於其中Si+Al與平衡陽離子的比例,在其組成變化範圍內,一般Si含量越高,熱穩定性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