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MAX系統中導頻和信道估計

2021-01-15 電子產品世界
WiMAX是以IEEE 802.16系列標準為基礎的寬帶無線接入技術,支持固定、遊牧、便攜和全移動4種應用場景。近年來,寬帶無線技術發展迅猛,WiMAX逐漸成為無線通信業界關注的焦點。IEEE 802.16標準主要包括固定寬帶無線接入空中接口標準802.16d和移動寬帶無線接入空中接口標準802.16e。其中,802.16e憑藉其移動性的支持,高速數據業務的提供和較低的成本,被業界視為能與3G相抗衡的下一代無線寬帶技術。由於正交頻分多址接入(OFDMA)技術具有抗多徑衰落能力強,頻譜利用率高等特點,802.16e和802.16d的物理層核心技術都採用了OFDMA[1-2]。

信道估計是OFDMA系統應用研究的關鍵技術,其準確程度極大地影響著系統性能,尤其是結合多輸入多輸出(MIMO)高階調製時。到目前為止,針對單輸入單輸出(SISO)-OFDM系統的信道估計方法甚多,有基於最小平方(LS)的頻域信道估計,有基於傅立葉變換(FFT)的信道估計,有基於LS準則和最小均方誤差(MMSE)準則的時域信道估計,有盲信道估計等。這些方法各有利弊,在不同系統中的性能差異較大。

OFDMA系統中,上下行鏈路工作原理差別很大,下行鏈路是一個廣播信道,可遵循正交頻分復用(OFDM)系統中信道估計方法的思想,而對於上行鏈路,各用戶與基站的通信是隨機的,每個用戶對應自己的多徑衰落信道,信道估計需分別進行。當OFDMA系統結合MIMO技術時,接收信號是多根發射天線的信號疊加,不同天線之間的信號存在幹擾,信道估計的準確程度極大地影響著系統性能,因此MIMO系統中對信道估計的準確程度比一般SISO系統要求更高。另外,802.16d和802.16e標準對上下行鏈路定義了不同的子信道分配方案,以適應不同的情形。在各種分配方案中,導頻開銷和導頻圖案有所不同,因此所採用的信道估計方法也不同。綜上所述,研究WiMAX-MIMO-OFDMA系統中,不同導頻模式下的信道估計極具意義。

1 WiMAX-MIMO-OFDMA系統模型

WiMAX-MIMO-OFDMA系統的發射接收流程與OFDMA子信道分配方法、MIMO技術及其編碼矩陣等有關,其框架結構較多,具體見文獻[1]。發射端大概包括編碼、交織、調製、子信道化、MIMO編碼、插導頻、快速傅立葉反變換(IFFT)操作、濾波、數模(DA)變換、無線射頻(RF)調製等流程,其先後順序在不同情況下有所變化。接收端與發射端互為逆過程。

OFDMA子信道分配分為完全使用子信道(FUSC)和部分使用子信道(PUSC)。FUSC是先選擇導頻子載波,再將剩下的子載波分成子信道進行數據傳輸;而PUSC是先把可用子載波分成子信道,再在每個子信道中選擇導頻子載波。

MIMO技術主要包括發射分集和空間復用[3]。WiMAX系統中支持的有空時分組碼(STBC),空頻分組碼(SFBC),跳頻分集碼(FHDC),垂直分層空時碼(V-BLAST)和水平分層空時碼(H-BLAST)[1]。下行鏈路中支持2根、3根和4根發射天線,上行鏈路中僅支持2根發射天線[1]。對於不同發射天線數,有A、B、C這3種編碼矩陣[1-2]。

WiMAX系統中的子載波分為3種:數據子載波,用於傳輸數據;導頻子載波,用於各種估計或同步;空子載波,包括保護子載波和直流(DC)子載波,不用於傳輸[4]。

802.16e的目標是能夠向下兼容802.16d,其物理層實現與802.16d基本一致,主要差別在於對OFDMA進行了擴展。802.16d中,僅規定了2 048點OFDMA。而802.16e中,可以支持2 048點、1 024點、512點和128點,以適應不同地理區域從20 MHz到1.25 MHz的信道帶寬差異。本文的信道估計是針對802.16e標準進行研究的,其同樣適用於802.16d。

2 WiMAX-MIMO-OFDMA系統導頻圖案

OFDMA系統中下行(DL)子信道分配方法包括DL-PUSC、DL-FUSC、下行可選完全使用子信道(DL-OFUSC)、支持自適應調製編碼(AMC)子信道的可選子信道分配等,上行(UL)子信道分配方法包括UL-PUSC、上行可選部分使用子信道(UL-OPUSC)、支持AMC子信道的可選子信道分配[1]。本文重點介紹其中5種。

2.1DL-PUSC

首先將可用子載波(數據子載波和導頻子載波)分成基本簇,一個子信道包含兩個基本簇,一個基本簇包含兩個時間符號,佔用每個符號中的14個子載波,如圖1所示。

DL-PUSC是下行部分使用子信道,所有導頻隨著基本簇的劃分被分成6個組,這6個組又分給不同的扇區,每個扇區調用其中的一個或多個組。DL-PUSC支持2根和4根發射天線,不同天線間的導頻通過時域和頻域區分,其變化周期為4個時間符號。

2.2DL-FUSC

DL-FUSC調用所有子信道,首先在可用子載波中指定導頻子載波,然後將剩下的數據子載波分成子信道。導頻子載波分為固定導頻和可變導頻,分別包含固定和可變的兩個導頻集。導頻集中導頻子載波數目和位置隨子載波個數的不同而不同[1]。固定導頻不隨時間變化,可變導頻根據奇符號和偶符號改變導頻子載波,導頻位置的計算如式(1)所示:

PilotLocation=VariableSet#x+6(SymbolNumbermod2) (1)

其中,x=0或1,SymbolNumber表示第m個符號,m 從0開始。

DL-FUSC支持2根或4根發射天線,其變化規則如下:

(1) 2根發射天線:在偶時間符號內,天線0使用VariableSet#0和ConstantSet#0,天線1使用VariableSet#1 和ConstantSet#1;在奇時間符號內,天線0使用VariableSet#1和ConstantSet#0,天線1使用VariableSet#0和ConstantSet#1。其中,可變導頻子載波每2個符號變化一次,如式(2)所示:

PilotLocation=VariableSet#x+6floor( (SymbolNumber/2) mod 2) (2)

(2) 4 根發射天線:在偶時間符號內,天線0使用VariableSet#0和ConstantSet#0,天線1使用VariableSet#1 和ConstantSet#1,天線2使用VariableSet#0+1,天線3使用VariableSet#1+1;在奇時間符號內,天線0使用VariableSet#1,天線1使用VariableSet#0,天線2使用VariableSet#1+1和ConstantSet#0,天線3使用VariableSet#0+1和ConstantSet#1。其中,可變導頻子載波的位置也是每兩個符號變化一次。

2.3DL-OFUSC

這種分配方法調用所有的子信道,先分配導頻載波,再將剩下的數據子載波分成子信道。導頻子載波的分配方法是:每9個可用子載波為一組,分為若干子載波組,每組指定一個導頻子載波,導頻子載波的位置根據OFDMA符號的時間序號而改變。如果9個連續子載波的編號是0~8,則導頻子載波的編號是3l+1,l=m mod3(m是OFDMA符號序號)。DL-OFUSC支持2根、3根或4根發射天線。

2.4UL-PUSC

和DL-PUSC 一樣,首先將所有可用子載波分成「單元塊」,每個單元塊由3 個連續符號上的4 個連續子載波組成,導頻子載波位於每個單元塊的四角,如圖2所示。子信道由6個不相鄰單元塊構成。UL-PUSC僅支持2根發射天線,其變化規則見圖3。

2.5UL-OPUSC

該方法中每個子信道包含6個單元塊,每個單元塊由3個連續符號上的3個連續子載波構成,導頻子載波指定為第二個子載波上的第二個符號。UL-OPUSC僅支持2根發射天線。

2.6五種導頻模式分析比較

(1)分配導頻數

DL-FUSC和DL-OFUSC屬於下行導頻模式,調用了所有的子信道,接收端可以得到全部導頻信號;DL-PUSC屬於下行使用子信道的導頻模式,每個扇區調用其中的一個或多個組,接收端得到的導頻多少和調用組的數目和型號有關;UL-PUSC和UL-OPUSC屬於上行部分使用子信道的導頻模式,一個用戶分配其中的一個或多個子信道,接收端得到的導頻多少與分配的子信道數目有關。

(2)導頻開銷

UL-PUSC>UL-OPUSC>DL-PUSC> DL-OFUSC>DL-FUSC。

(3)導頻功率

DL-PUSC、DL-FUSC、DL-OFUSC 和UL-OPUSC這4種模式中,導頻處功率比平均數據功率高2.5 dB;而UL-PUSC模式中,兩者相等。

3 WiMAX-MIMO-OFDMA系統中的信道估計

目前的信道估計種類繁多,本文就3種典型的估計方法進行研究。仿真條件為:子載波個數是1 024,載頻為3.5 GHz,信道模型採用6徑的典型城市(TU)信道[5],循環前綴是64,發射接收天線分別為2和1,車速是50 km/h,採用1/2卷積編碼加交織,其他不同條件下的信道估計仍可參考這些仿真圖。

3.1時域LS信道估計

(1) 時域LS信道估計算法原理

時域LS信道估計器實際是一個解相關器,接收信號通過和偽逆矩陣相乘分離出信道特性。算法假設接收端知道每個徑的具體延時,但不知道確切增益。

若一根發射天線的一個時間符號上有M個導頻{a i(mk)}, k =0,1…M -1,i 表示第i 根發射天線,mk表示第k個導頻所處的子載波,mk∈{0…N -1},N為子載波個數,那麼接收到的導頻信號,其矩陣形式如式(3)所示(為了簡化,省略掉接收天線和時間序號):

其中,

代表第k個導頻子載波上的接收信號;hi=[hi(0),hi (1)…hi (L -1)]?祝,hi (l)代表了第一徑的覆信道增益;hpi是加性高斯噪聲向量;Tpi =diag[ai(mk)/k =0…M -1]是一個MpMp的對角矩陣,Wpi見式(4):

Wpi是ML的傅立葉變換矩陣,?子i, i =0…L -1是每徑的時延,Tu是符號周期。

因為(Tpi )HTpi=dI,d為常數,I為單位陣,所以信道的時域衝激響應如式(5)所示:

hLS=((TpiWpi)HTpiWpi)-1(TpiWpi)HYpi

=1/d ((Wpi)HWpi)-1(TpiWpi)HYpi (5)

然後把時域衝激響應hLS轉換到頻域,就得到所需的信道頻域響應。

(2) 時域LS信道估計仿真性能及分析

分配的導頻數目對時域LS估計器影響較大,此估計器非常適合下行FUSC和下行可選FUSC模式;對於下行PUSC,如果只分配一個組時,一般不採用(子信道分配數目與組的型號有關);對於上行的導頻模式,只有用戶分配到的子信道數為兩個以上時方可採用。另外,估計性能還與導頻功率有關,在導頻載波數相同的情況下,上行PUSC性能較差。圖4是時域LS信道估計的均方誤差(MSE)性能比較圖。

3.2頻域LS信道估計與插值

WiMAX-MIMO-OFDMA系統的導頻模式是二維離散的,第k 個子載波的頻域LS信道估計H(k )如式(6)所示:

其中Y(k )、H(k )、p(k )和W(k )分別表示第k個子載波的接收信號、信道頻率響應、導頻信號和高斯白噪聲。

WiMAX系統中,定義了保護子載波,而且導頻不是以2的n 次方等間隔插入,這樣,公式(6)不能進一步化簡,存在求逆計算,複雜度較高,目前的硬體條件難以實現。另外,此算法需要預先知道信道多徑時延,這給信道估計也帶來了一定不便。

對於頻域LS信道估計,只能得到離散點的信道狀態信息,要得到全部子載波的響應,必須進行插值。目前,線性插值(Linear),三次樣條插值(Spline)和最近點插值(Nearest)是3種常見的方法。Linear插值相當於把相鄰的數據點用直線連接進行插值;Spline插值是利用已知數據求出樣條函數後,按照此函數插值,其曲線最光滑,但當數據分布不均勻時,結果不理想;Nearest插值是根據已知兩點間的插值點和這兩點間的位置遠近來插值,實現最簡單,但插值最粗糙。

由於插值結果與導頻密度,導頻功率和導頻圖案有關,並不是所有模式都適合使用,下面分別進行分析:

(1) 下行PUSC:此模式下的插值是以簇為單元,每根天線在簇中的每個時間符號上僅分配到一個導頻載波,因此,只能採用Nearest插值。

(2) 下行FUSC:3種插值方法都可採用。但是下行FUSC的導頻分布及不均勻,採用Spline插值時,性能較差,另外,Nearest插值性能較差。綜上,建議選擇Linear插值。

(3) 下行可選FUSC:3種插值都可採用。此模式的導頻分布較均勻,高性噪比時,Spline性能甚至比Linear好。但低信噪比時,由於受噪聲影響,Spline性能不如Linear。

(4) 上行PUSC:此模式下的插值是以塊為單元,每根天線在塊中每個時間符號上至多分配到一個導頻載波,因此,只能採用Nearest插值。

(5) 上行可選PUSC:此模式可採用Linear插值和Nearest插值,其中,Linear性能較好。

另外,比較常見的還有濾波器插值(如維納插值),但由於複雜度較高,不予說明。圖5是頻域LS信道估計與插值的MSE性能比較圖。

3.3基於FFT的信道估計算法

基於FFT的信道估計只適合於導頻以2的n (n 為非負整數)次方等間隔插入的情況。而WiMAX-MIMO-OFDMA系統中,不僅存在保護子載波,而且導頻也非2的n 次方等間隔插入,因此要利用這一估計方法,必須做一些改進。下面是具體步驟:

採用頻域LS算法得到導頻處的信道頻域響應;

對離散的信道狀態信息插值,得到可用子載波處的信道頻域響應;

構建頻域連續性,即對保護子載波部分進行插值(鑑於複雜度問題,可採用Linear插值),得到N點的信道頻域響應HLS;

將HLS(k )經過IFFT操作轉換到時域:h1(n )=IFFT [HLS];

保留h1的前LCP點(循環前綴長度)和後Ltail點(根據當前信道類型和導頻個數取值),中間置0,減小噪聲影響:

將h2(k)經過FFT操作轉換到頻域,即得所需信道估計值:HFFT(k)=FFT[h 2(n )]。

這一方法僅適用於下行FUSC和下行可選FUSC,但考慮到下行FUSC的導頻分布不均勻,插值性能不好,建議不採用。下行可選FUSC中的MSE性能如圖6所示。

4 結束語

本文仿真比較了WiMAX-MIMO-OFDMA系統中的信道估計,得出了每種導頻模式下的最優信道估計:

(1)下行PUSC:導頻分配較多時,時域LS信道估計最優,否則採用頻域LS估計和Nearest插值;

(2)下行FUSC:時域LS估計最優,其它方案性能較差;

(3)下行可選FUSC:時域LS估計最優,其次可選改進的FFT信道估計;

(4)上行 PUSC:用戶分配到較多子信道時,時域LS信道估計最優,否則採用頻域LS估計和Nearest插值;

(5)上行可選PUSC:用戶分配到較多子信道時,時域LS估計最優,否則採用頻域LS估計和Linear插值。另一方面,考慮到目前的硬體水平,時域LS估計較難實現,可採用次優的簡單算法。

5 參考文獻

[1]IEEEStd802.16e-2005. IEEE standard for local and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 Part 16: Air interface for fixed and mobile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systems amendment 2: Physical and medium access control layers for combined fixed and mobile operation in licensed bands and corrigendum 1[S]. 2006.

[2]IEEEStd802.16-2004. IEEE standard for local and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 Part 16: Air interface for fixed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systems[S]. 2004.

[3]王文博,鄭侃,等. 寬帶無線通信OFDM技術[M]. 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3.

[4]YAGHOOBIH.Scalable OFDMA physical layer in IEEE 802.16 wireless MAN [J]. Intel Technology Journal, 2004, 8 (3): 201-212.

[5]GSM05.05version 5.0.0[S]. 1996.

相關焦點

  • LTE信道估計擴展
    該函數接受以下參數作為輸入:通過導頻(hp)計算的有限信道響應集;與資源網格維度相關的參數,包括資源塊(Nrb)的數量、每個資源塊中的子載波數(Nrb_sc)和每個插槽的OFDM符號數(Ndl_symb)以及其他兩個參數;指定CSR信號相對於資源塊(邊緣)邊緣的位置的向量,以及選擇將響應擴展到整個網格(模式)的算法。
  • 移動通信系統中OFDM技術的分析及其應用
    OFDM增強了抗頻率選擇性衰落和抗窄帶幹擾的能力。在單載波系統中,單個衰落或幹擾會導致整條鏈路不可用,但在多載波系統中,只會有一小部分載波受影響。糾錯碼的應用可以恢復一些易錯載波上的信息。  OFDM允許各載波間頻率互相混疊,採用基於載波頻率正交的FFT調製,由於各個載波的中心頻點處沒有其他載波的頻譜分量,所以能夠實現各個載波的正交。
  • TDS-OFDM系統的載波間幹擾消除方法
    為此,基於線性內插的信道估計方法,本文在TDS-OFDM系統中採用了一種基於決策反饋的ICI消除方法。圖4給出了ICI消除前和ICI消除後的信幹比隨都卜勒變化的仿真曲線。可以看出,隨著Doppler頻移的增加,系統的信幹比性能明顯下降。該ICI消除方法在使用估計的信道參數和理想的信道參數時,性能差異不大。在所給的都卜勒頻移範圍內,即使使用估計的信道參數,該方法相對於沒有採用ICI消除的方法,仍可以獲得20 dB左右的信幹比改善。
  • WiMAX Forum(R) 在馬來西亞開設認證實驗室
    該實驗室將成為 WiMAX Forum 在主要電信市場建立和經營這類中心的全球計劃的一部分,並且於2011年3月10日開始接受產品進行測試和認證。包括 AT4 Wireless(美國和西班牙實驗室)、Bureau Veritas ADT(臺灣)、財團法人電信技術中心(臺灣)、中國電信研究院(中國大陸)以及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ssociation(韓國)在內的 WiMAX 論壇指定認證實驗室已經做好資源準備,以在一個端到端的互操作性測試環境中認證器材和設備。
  • 基於OFDM的水聲通信系統設計
    其中自多途引起的接收信號的振幅衰落,多途引起接收信號的碼間幹擾,再加上海洋環境噪聲、低的載波頻率、極為有限的帶寬以及傳輸條件的時間-空間-頻率變化特性,使得水聲信道成為迄今為止最困難的無線通信信道[1-2].水聲信道多徑時延嚴重,一般的多載波技術在接收端需要很好的信道估計均衡技術才能達到很小失真的回覆信號,正交頻分復用技術由於發射端信號中加入了循環前綴使得抗多徑特性大大提高。
  • 大功率多信道通信系統中無源互調的產生機理和測試系統的設計(一)
    從2012年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通信業運行報告中移動通信用戶總數首次突破10億的數據上也可見一斑。隨著移動通信技術飛速發展和移動通信用戶的不斷增加,我們的通信系統也要持續升級以滿足增加的數據傳輸要求,然而這些飛速的發展和升級並不是完全是積極向上的,也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出現。比如無源互調幹擾,各運營商不同網絡間的幹擾,同鄰頻幹擾以及直放站、幹放有源幹擾等。
  • 天線及傳輸信道模型建模的方法及系統仿真案例概述
    對於通信或雷達系統,天線都扮演著發射及接收電磁波的角色。天線性能的好壞,會對系統性能產生很大影響。傳統理論和仿真技術,很少將天線放入通信/雷達系統進行整體考量。天線設計師重點關注的是天線的方向性、效率、體積等指標,很少考慮天線和傳輸信道的配合,更難得考慮天線特性會對系統系能造成怎樣的影響。
  • 無線安全通信系統設計方法研究
    基於以上特點,本系統選取基於無線信道特徵的接收信號強度和都卜勒頻移作為特徵,對數據傳輸過程進行加密。   1.1 信道強度計算   單頻信號經過復正交解調後得到I、Q兩路信號,可以組成復向量 。如果不考慮噪聲幹擾和多徑幹擾,其模值恆為a 的絕對值。
  • Wi-Fi信號的「頻段」和「信道」有何區別?
    IEEE是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成立於1963年1月1日,由美國無線電工程師協會(IRE)和美國電氣工程師協會(AIEE)合併,後來發展成為了一個國際性的電子技術和信息技術的工程師協會,現在是全世界最大的專利組織之一。通信業裡,影響力可以和IEEE相提並論的只有移動通信領域的3GPP組織。
  • 超越100G速率的相干光通信系統的解決方案
    DP-QPSK調製具有四個不同相位的光信號,並且還使用X偏振波和Y偏振波來承載不同的信號。 另外100G相干系統還使用相干檢測技術實現高靈敏度,本地振蕩器與接收的光信號產生拍頻用來檢測接收的光信號強度和相位信息。 DP-QPSK的頻譜使用率是OOK的四倍,信號經過諸如均衡等前端處理,進入光混頻器與本地振蕩器產生的光信號進行相干混合。
  • 無線路由器應該如何選擇頻率和信道才能夠使網絡更加的穩定呢?
    無線WiFi信號排除周圍環境因素的幹擾,例如承重牆、金屬、玻璃對信號的阻擋問題,家用大功率電器冰箱、微波爐等地信號的影響問題等,還受到網絡頻段的選擇,無線信道是否存在同頻幹擾有關。那麼,究竟該如何選擇自己無線路由器的連接頻段與信道呢?
  • Wi-Fi無線信號的「頻段」和「信道」有什麼區別
    打開APP Wi-Fi無線信號的「頻段」和「信道」有什麼區別 百家號 發表於 2019-10-25 17:16:44 IEEE是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成立於1963年1月1日,由美國無線電工程師協會(IRE)和美國電氣工程師協會(AIEE)合併,後來發展成為了一個國際性的電子技術和信息技術的工程師協會,現在是全世界最大的專利組織之一。 通信業裡,影響力可以和IEEE相提並論的只有移動通信領域的3GPP組織。
  • 智能天線技術的工作原理、特徵和技術優勢分析
    自適應天線陣列是智能天線的主要類型,可以完成用戶信號接收和發送。自適應天線陣列系統採用數位訊號處理技術識別用戶信號到達方向,並在此方向形成天線主波束。 現在,簡要地介紹一下智能天線如何克服無線通信中的時延擴展和多徑衰落來提高系統的性能和容量。設天線陣列的不同天線元對信號施以不同的權值,然後相加,產生一個輸出信號。
  • OFDM信道調製解調的仿真及其FPGA設計
    由於FPGA具有強大的並行處理和計算能力,以及豐富的存儲資源和邏輯運算資源,因此在FPGA器件上實現OFDM調製解調結構,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和靈活性。  OFDM與系統框圖  OFDM的多個載波相互正交,一個信號內包含整數個載波周期,每個載波的頻點和相鄰載波零點重疊,這種載波間的部分重疊提高了頻帶利用率。
  • 路由器信道應該選擇哪個比較好
    現在基本上每家每戶都裝有路由器,如果自家設置的無線信道和鄰居家的信道重疊之後,便會形成信道幹擾,影響網速的穩定性,所以我們需要正確的選擇路由器信道,才能使我們的上網體驗更好,下面請看具體設置方法。
  • 「武士」系統精確測定5G通信信道
    美國「科學日報」網站8月10日報導,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NIST)的工程師們開發了一種靈活、便攜的測量系統,以支持第五代(5G)無線通信設備的設計和可重複性實驗室測試,新系統在寬頻譜範圍和多種應用場景下都具有前所未有的準確性。
  • 世界各個地區WIFI 2.4G及5G信道劃分表(附無線通信頻率分配表)
    三個不重疊的信道中工業、科學、醫學 (ISM) 頻段頻率為2.4GHz802.11g2003年發布各種調製類型的數據傳輸率:6 、 9 、 12 、 18 、 24 、 36 、 48 和 54Mbps;可以降級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