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者必看:世界地震帶分布 出行之前需考慮

2021-01-19 夢路定製旅行

  雲南昭通6.5級地震,向在地震中殞身的同胞致以沉痛的哀悼。地震等自然災害,總讓人感嘆大自然的無情。我們無法阻止地震,但可以儘可能的規避。尤其對於旅行者來說,了解哪些地方地震比較頻發,出行之前儘可能的多獲取當地資訊,總是沒錯的。小編也精心搜集了世界地震帶及20世紀以來世界地震分布圖,給大家一個參考。



世界地震帶分布


  據統計,全球有85%的地震發生在板塊邊界上,僅有15%的地震與板塊邊界的關係不那麼明顯。而地震帶是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帶,在地震帶內地震密集,在地震帶外,地震分布零散。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地震帶:

  環太平洋地震帶:分布在太平洋周圍,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從阿留申群島、堪察加半島、日本列島南下至中國臺灣省,再經菲律賓群島轉向東南,直到紐西蘭。這裡是全球分布最廣、地震最多的地震帶,所釋放的能量約佔全球的四分之三。

  歐亞地震帶:從地中海向東,一支經中亞至喜馬拉雅山,然後向南經中國橫斷山脈,過緬甸,呈弧形轉向東,至印度尼西亞。另一支從中亞向東北延伸,至堪察加,分布比較零散。

  大洋中脊地震活動帶:此地震活動帶蜿蜒於各大洋中間,幾乎彼此相連。總長約65000km,寬約1000——7000km,其軸部寬100km左右。大洋中脊地震活動帶的地震活動性較之前兩個帶要弱得多,而且均為淺源地震,尚未發生過特大的破壞性地震。

  大陸裂谷地震活動帶:該帶與上述三個帶相比其規模最小,不連續分布於大陸內部。在地貌上常表現為深水湖,如東非裂谷、紅海裂谷、貝加爾裂谷、亞丁灣裂谷等。



中國地震分布


  中國的地震活動主要分布在5個地區,這5個地區是:臺灣省及其附近海域;西南地區,包括西藏、四川中西部和雲南中西部;西部地區,主要在甘肅河西走廊、青海、寧夏以及新疆天山南北麓;華北地區,主要在太行山兩側、汾渭河谷、陰山—燕山一帶、山東中部和渤海灣;東南沿海地區,廣東、福建等地。

  從中國的寧夏,經甘肅東部、四川中西部直至雲南,有一條縱貫中國大陸、大致呈南北走向的地震密集帶,歷史上曾多次發生強烈地震,被稱為中國南北地震帶。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級地震就發生在該帶中南段。該帶向北可延伸至蒙古境內,向南可到緬甸。

  根據地質力學的觀點,中國大致可分為20個地震帶。

  中國主要地震帶

  臺灣帶、海原-松潘-雅安帶、河西走廊帶、爐霍-乾寧帶、天山帶、閩粵沿海帶、山西帶、馬邊-巧家-通海帶、花石峽帶、哀牢山帶、東北深震帶、渭河平原帶、冕寧-西昌-魚鮓帶、拉薩-察隅帶、蘭州-天水帶、營口-郯城-廬江帶、銀川帶、騰衝-瀾滄帶、西藏西部帶、河北平原帶



20世紀以來地震發生點分布:




--


夢路旅行熱線 400 999 2100

關注更多相關資訊請點擊「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全球地震帶分布(圖)
    根據全球構造板塊學說,地殼被一些構造活動帶分割為彼此相對運動的板塊,板塊當中有的塊大,有的塊小。大的板塊有六個,它們是:太平洋板塊、亞歐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板塊。全球大部分地震發生在大板塊的邊界上,一部分發生在板塊內部的活動斷裂上。
  • [地理知識點]中國地震帶分布(中國四大地震帶)
    [地理知識點]中國地震帶分布(中國四大地震帶) 2011-10-31 17:19 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
  • 常識積累|世界三大地震帶
    嗨,蟲子們,晚上好~星期日一天,微博上就有3個熱搜和地震相關,今天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世界三大地震帶。這個地震帶上有一連串海溝、島嶼和火山圍繞著太平洋,呈馬蹄形,全世界約80%的淺源地震、90%的中源地震和幾乎所有的深源地震都集中在該帶上。其釋放的地震能量約佔全球地震能量的80%。環太平洋地震帶主要影響我國臺灣和福建等東部地區。
  • 世界上主要的火山地震帶分布在哪裡?如何形成的?
    世界上最主要的火山地震帶有兩個,一個是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一個是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這兩個地方在哪裡?我們可以通過地圖看出來。為什麼主要在這兩個地方?我們來具體說一說原因。這要從板塊構造學說說起。
  • 全球及中國地震帶分布 廣州在地震帶上嗎(圖)
    這個地震帶是地震活動最強烈的地帶,全球約80%的地震都發生在這裡。  2. 歐亞地震帶:該帶從歐洲地中海經希臘、土耳其、中國的西藏延伸到太平洋及阿爾卑斯山,也稱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這個帶全長兩萬多公裡,跨歐、亞、非三大洲,佔全球地震的15%。  3. 海嶺地震帶: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的海嶺(海底山脈)。
  • 中國地震帶分布
    據統計,該地區有據可查的8級地震曾發生過5次;7-7.9級地震曾發生過18次。加之它位於我國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經濟、文化、交通都很發達的地區,地震災害的威脅極為嚴重。華北地震區共分四個地震帶: 1、郯城--營口地震帶:包括從宿遷至鐵嶺的遼寧、河北、山東、江蘇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區。是我國東部大陸區一條強烈地震活動帶。
  • 從濟南地震 看中國地震帶分布
    從濟南地震看中國地震帶分布濟南地震臺網,2020年02月18日17時07分,在山東濟南市長清區發生M4.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裡。濟南居民明顯感到3-4秒的震動。透過這張中國地震帶分布圖,我們可以看到,濟南並不處在地震帶上,而且自身地下無大活動斷層,所以不具備產生高級別大地震的條件。
  • 中國地震危險度最高10城市 投資買房必看(3/18)
    中國地震危險度最高10城市 投資買房必看 (3/18) 發布時間:2015-04-29 08:02支持方向鍵←和→瀏覽 我國的地震活動主要分布在五個地區的
  • 一張圖讓你看懂地震等級和地震帶分布!
    一張圖帶你看懂地震等級和地震帶分布!8-9級:商鋪遭到破壞,部分道路下陷,地下管道全面破裂,消防栓遭到一定程度破壞,路燈全面損壞,鐵軌彎曲,地面救援難度增加(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芮氏8.0級)10級:高層建築發生傾倒,道路大面積毀壞,消防栓開始噴射水流,(1960年5月22日,智利大地震,芮氏9.5級,引發火山爆發、洪水)11級:商鋪、高層全面倒塌,導致地表結構發生變化,後續無法開展地面救援工作
  • 地震專家:雖靠近郯廬地震帶但合肥危險不大 大地震需醞釀千年(圖)
    原標題:大地震需醞釀千年 合肥危險不大   郯廬斷裂帶「李四光曾預言全國有四大地震帶,合肥是其中之一。唐山、四川等地都應驗了。」這樣的傳言在網上又火了起來。安徽省地震預報研究中心主任王行舟稱,這些傳言不準確。按照地質分布上來說,合肥靠近郯廬地震帶。郯廬地震帶發生的最大地震是在1668年,震中並不在合肥,但對合肥有影響。大地震是有免疫作用的,積累時間需2000-3000年。按照地質活動規律。合肥發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很小。
  • 衛生類公共基礎知識:世界上的三大地震帶
    今天,中公衛生人才網為大家介紹一下世界上的三大地震帶,這部分內容在考試中會涉及,老師把他們整理了一下,以方便大家參考。世界上的三大地震帶包括:【環太平洋地震帶】全球分布最廣、地震最多的地震帶就是環太平洋地震帶。
  • 我國五大地震帶分布,你家在地震帶上嗎?看完要當心了
    地震的破壞力大,一旦發生就可能造成嚴重的人身財產損失。你知道,中國哪些地方處於地震帶上嗎?全球有三大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全球80%的地震都發生在這些地區。歐亞地震帶,從地中海一路延伸到喜馬拉雅山脈,橫跨歐亞非,影響面積廣泛。
  • 資料:我國強震及地震帶分布情況(附圖)
    中國位於世界兩大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之間,受太平洋板塊、印度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擠壓,地震斷裂帶十分發育。20世紀以來,中國共發生6級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貴州、浙江兩省和香港特別行政區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區、直轄市。  中國地震活動頻度高、強度大、震源淺,分布廣,是一個震災嚴重的國家。
  • 世上最齊全的梵淨山旅遊攻略——出行必看
    世上最齊全的梵淨山旅遊攻略——出行必看梵淨山是貴州一個特殊的地標,有人說他是修仙之人的棲息地、也有人說他的一個座天然氧吧。那我覺得他是一方淨土,是世界上最乾淨的地方。梵淨山歸屬貴州省銅仁市,是被公認的世界自然遺產之一。
  • 常識積累:世界三大地震帶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世界三大地震帶」。  這個地震帶上有一連串海溝、島嶼和火山圍繞著太平洋,呈馬蹄形,全世界約80%的淺源地震、90%的中源地震和幾乎所有的深源地震都集中在該帶上。其釋放的地震能量約佔全球地震能量的80%。環太平洋地震帶主要影響我國臺灣和福建等東部地區。
  • 我國的地震帶分布,看看有你家鄉沒?
    級與日本近海6.7級地震,再次引起了人們對地震的關注,所謂地震就是地殼的震動,按板塊學說來講就是板塊之間相互擠壓,進而造成板塊邊緣或內部發生錯位、破裂。全球分三大地震帶,即環太平洋地震帶、歐亞地震帶及海嶺地震帶,從下圖可以看出我國地處環太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之間,是個多地震的國家。
  • [思維拓展]世界火山地震帶
    板塊與板塊接觸的地方(板塊邊界)是地殼最不穩定的地方,是火山地震的多發區。板塊邊界可以分為碰撞邊界、俯衝邊界、增生邊界等類型。世界兩大山帶(見330頁)屬最新板塊碰撞邊界,這些地區的地殼運動還沒有停止,板塊碰撞仍在繼續,因此這些地區現在還經常發生火山活動和地震。
  • 中國地震危險度最高10城市 投資買房必看(15/18)
    中國地震危險度最高10城市 投資買房必看 (15/18)
  • 科普:地震形成原因及中國地震分布區域
    中國地震分布       中國的地震活動主要分布在5個地區,這5個地區是:臺灣省及其附近海域;西南地區,包括西藏、四川中西部和雲南中西部;西部地區,主要在甘肅河西走廊、青海、寧夏以及新疆天山南北麓;華北地區,主要在太行山兩側、汾渭河谷、陰山-燕山一帶、山東中部和渤海灣;東南沿海地區,廣東、福建等地。
  • 世界三大地震帶
    全球大部分地震發生在大板塊的邊界上,一部分發生在板塊內部的活動斷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