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革卦
革卦的卦象是:上為兌,表示湖澤;下為離,表示火。由於在易經的體系裡,上卦為外卦,下卦為內卦,因此,革卦的外卦為澤,內卦為火,這個卦象的含義也就是說先把皮放到澤中浸泡,浸到一定時候,浸軟了,再拿回室內放到火上去烤,烤到一定程度這革就做成了,這是很抽象地講了一下製革的過程。但是在古人眼裡,由皮到革的過程發生了一場本質的變化,因此,革也就引申為改革、變革之義。
二、鼎卦
鼎卦的卦象是:上為離,表示火;下為巽,一般表示風,這裡表示木。木上有火,一堆木柴上燒著火,跟鼎有什麼關係呢?原來,古人煲湯做飯的時候需要用到大鼎,鼎裡面是大塊的肉和食材,鼎下面正是一堆木柴在燒火。所以,木上有火在古人眼裡就代表著鼎。
此外,對古人而言,鼎不單單是做飯的家什,還是祭祀的禮器,夏禹曾鑄九鼎代表天下九州,鼎從此為傳國寶器和國家權力的象徵。湯王革命,鼎遷於商;武王革命,又遷鼎於周。
由於鼎原本作為烹飪器具,有變故革新的功能,而後面的革命遷鼎又是革新的事情,有革新之義。因此,在古人看來,鼎卦表示革故鼎新,寓意吉祥,亨通。
三、震卦
震卦的卦象,上下都是震,震表示雷,雷連著雷,在天空炸響,相當嚇人。古人以此卦告誡世人"恐懼修省"。
在古人看來,《震卦》表示震動的雷聲,可致亨通。當驚雷震動的時候,天下萬物都感到恐懼,然而君子卻能安之若素,言笑如故,這也就是俗話說的"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由此引申出,大丈夫行的端做得正,善養浩然之氣,威武不能屈,所以能成就大事。
四、艮卦
艮卦的卦象,上下都是艮,艮表示山。兩個山摞在一起,自然險峻無比,肯定沒法翻越了,這就叫做天險,天然形成的一道屏障。古人由此想到邊界、界限,這正是"艮"的原義。凡事一旦到了邊界,自然就得停下,要踩住剎車,要管住自己,要有自控力。
《序卦傳》說:"震者動也。物不可以終動,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事物的動和止是相互的,動必有止,止必有動。艮就是止,但艮卦不叫止卦而叫艮卦,為什麼?就是因為艮除了止意外還有山的象,有安重堅實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