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皆是因果循環

2020-12-05 浮生歸來超少年

我獨泊兮,其未兆。

「我獨泊兮,其未兆」「我獨泊兮」中的「泊」是停泊,是始終保持著一種清澈、靜謐、寧和的狀態。「其未兆」這三個字看似簡單,但這三個字裡面的含義非常大。

在佛家的一個故事裡面有一句叫「菩薩畏因,世人畏果」,是說芸芸眾生都不怕因,就怕果。就像今天很多人做事不考慮後果,等到後果產生的時候才知道害怕。這就是不怕因,就怕果,也就是芸芸眾生「眾人熙熙」的結果。

那麼,什麼叫「菩薩畏因」呢?在這裡再跟大家普及一下佛家的一個概念,佛家最終都要成佛,成佛是修佛最終的目的。修佛有一個階段叫「菩薩」,菩薩指的是人世間有著極高人文情懷的,悲憫眾生,且能夠捨身取義的修佛之人。

其實,「菩薩」二字是源於《心經》的「菩提薩埵」這四個字當中。在敦煌流傳著一個「捨身飼虎」的經典故事,這個經典故事裡講的就是,在釋迦牟尼佛之前,尼泊爾有一個國王非常喜歡佛,他的三個兒子出去打獵,第三個兒子看見一隻老虎帶著三隻小老虎,幾乎要餓死了,他就跳了下去,結果這時候再一看老虎已經沒有力氣吃他了,他就把自己的脖子動脈割開,讓老虎喝完血之後把他吃了,這樣那三隻小老虎也都得救了。「捨身飼虎」這個故事中的主人公叫薩埵王子,所以就叫「菩提薩埵」。在讀《心經》的時候裡面有一句叫「菩提薩埵」,這句就不能翻譯了,因為故事中的這個人就叫薩埵,所以只能用原文「菩提薩埵」。

在佛家的境界裡,菩提叫覺悟。薩埵是有情眾生的一個人,叫覺悟了的有情眾生者,就叫菩薩,菩薩就是這麼來的。那麼由此來看,「菩薩畏因」講的就是一個真正的覺悟的人不造因。

人們所能夠感受到的世間萬物都是因果循環的結果,一切都逃不開因果。所以,做任何事首先要想到不造因,不造惡因,惡果就不來。

老子在這裡告誡了人們一個深刻的道理,他講他始終保持著一種清淨、寧靜、淡泊的狀態。「其未兆」,「兆」是徵兆,就是不讓不好的東西出現。就是說他不造因,他就能讓他面對的任何事不出現。在這裡老子把修道的最高境界講出來,告訴尹喜他是什麼狀態,他與芸芸眾生之間差別在哪。

相關焦點

  • 一切有因果,萬般皆是命
    正能量微信:sdtd666 佛說:人的命,皆是天註定 人的命,皆有天註定,不是人力所能改變,比如,聚散有命,得失有命,生死有命,在命運的面前,我們只能示弱,順其天意,聽從天命。
  • 初六,一切皆為虛幻
    初六,一切皆為虛幻 2020-02-01 14: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佛說的一切皆虛妄到底是什麼意思
    佛說,一切皆虛幻,一切都只是鏡花水月。所有的愛恨情愁,所有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都不過是心底的幻覺。有人不理解,明明我看到,我摸到,我感受到,怎麼能說是虛幻,眼前的都是實實在在的東西,而且大家都能看到,體驗到。
  • 越堅決的斷聯,說明曾經愛得越深,這是因果關係
    越堅決的斷聯,說明曾經愛得越深,這是因果關係斷聯是因為不愛了亦或因愛生恨果斷的刪掉你的一切聯繫方式,就這樣消失在你的世界的時候,可能是不愛了,也可能是因愛生恨了,不願意再看到有關你的一切。因愛生恨的例子,我們看到的不少,但是有理智的恨,是決然的和你斷聯。當初愛你有多深,對你的憧憬就有多大,在你一次次刺痛這份憧憬的時候,就是這份愛變質的時候。
  • 佛說:一切皆空性,放下便是自在!
    佛說:一切皆空性,放下便是自在!放下,是擁有,是解脫,是頓悟,一念之心,能夠放下,萬事就會得到解脫與自在,這是一種人生的態度。塵世間,煩由心生,愁從心來,唯有放下,便得從容!人生好事壞事,皆成往事,世間本無物,何處染塵埃,面對過往請你學會接納生活,所有的一切不愉快此刻已經煙消雲散了,沒有什麼理由可以讓你抱著過去生活一輩子,錯過了太陽不可惜,可惜的是因為你沒有看到太陽也錯過了月亮,生活到每一天都是新的起點,放下過去才可以看到未來,放下苦惱你才可以接納快樂,放不下昨天,今天再美好你也看不見,所有到苦惱都是源於得不到但是又想得到茅盾的心理
  • 你的一切,皆可「算」!
    還有交通分析高端的基因組測序等等等等背後都有超算在支撐套用一句流行語從算天、算地、再到算人未來一切皆可算
  • 一切過往,皆為序章
    不要執困於得失或成敗,一切過往,皆為序章。沒有哪個冬天沒有盡頭,沒有哪個春天可以永遠伴隨。未來的路,就在腳下,能夠走多遠,能夠走多長,全在於腳踏實地的走好每一步,不必求快,但要平穩,終會踏出最美的足跡。今天的投資,就是明天的投資。起點,就是終點,無短無長,無高無低,處處皆美,不拘於他山之景,終會鍛造投資的輝煌。
  • 未來狂想曲,未來一切皆有可能!
    未來狂想曲,未來一切皆有可能癌症一直是人類最大的敵人,沾之即死,偶爾見到新聞上得了癌症能痊癒那也是寥寥無幾,估計千萬人中可能才有那麼一個奇蹟出現。這些大家可能覺得我說的有點虛無,但是我相信未來一切都有可能的。如果我現在生活在古代有人和我說以後人類可以上天入地那我也不會相信的!這只是我個人的一點點看法,其實未來人類總有一天會離開地球向著茫茫宇宙進發的。可惜人類真的是太脆弱了,壽命也很短。
  • 一切皆是虛幻,唯有美食不可辜負
    我是美食老鬼,今天是我開通 百家號的第三天,這也是我的第三篇文字,人生於天地間,就要面對世間種種,或者喜,或者悲,或者真實,或者虛幻,一切種種,都是劫難,都是情緣,都要面對。進入網際網路時代,更是虛幻大於現實,難分真假,難辨對錯,唉,昨日看見一個女孩子在網絡上被騙了五萬元錢,痛哭流涕,不僅心生感慨,一切皆是虛幻,唯有美食不可辜負。好了,言歸正傳,今天為大家做一個油炸花生米,簡單易學,好吃不膩。備料:花生米大約三百克(大約一盤的量),花生油適量,鹽少許,白酒少許。
  • 明星白靜去世8年,白母發文思念,網友罵成一片,一切皆是因果輪迴
    在這期間,白靜帶他去找了一個算命「大師」,「大師」說他命中有劫,需要找一個小姐才能破劫,殊不知這一切都是白靜和情人設下的陷阱,在丈夫和小姐在一起時,他們已經偷偷拍下了視頻。後來他終於察覺到一些不對勁,在朋友的建議下一起去報了警,等警察趕到時,果真是滿床的驚喜啊,他深愛的妻子正和好兄弟在床上滾的好不快活。
  • 高維看世界,一切皆有可能!
    終極不可能,就是一切皆有可能。一個粒子,超越地球引力之後,進入太空之中,就沒有了上下左右的區別,而超越維度結界,則會變得更加自由,沒有空間的限制。不可能就是不會發生,那麼這個不可能空間有什麼意義呢?對於客觀世界而言,不可能確實沒有意義。但是對於主觀而言,幻想的世界、魔幻的世界、電子遊戲中的虛擬世界等,都是不可能空間。意識活動的範圍包括現實與虛幻,不可能世界是意識活動的重要內容。
  • 如果一切皆是天意,那麼現在的我該如何?
    有人說生於人世間,你所有得到的和失去的皆是天意無法人力來左右。什麼是天意?也許就是所謂的命吧!小的時候我懵懂,不知道什麼是命,也不懂得什麼叫做「萬般皆是命,半點由人」。如今這如夢般讓我無法分辨或者說是不願意接受和面對的一切,也許真真正正的教會了我什麼是命,什麼是認命,什麼是天命而不可違!也許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 一切都在此時此地 一即一切 &一切即一
    >二、所有在不同時間發生的事件就如同是在同一時間發生著的那樣發生著,一切皆是因果這種匪夷所思的事件所帶來的結果是:在空間相距無限遙遠,時間相隔無限久遠的情況下,世界上發生的一切事件,就好像是他們在同一時間、同一空間中發生著的那樣發生著。
  • 亨德森壁畫揭幕:一切皆有可能,永遠不要放棄信念
    虎撲7月25日訊 據《利物浦回聲報》報導,Redmen TV與Murwalls LTD合作為利物浦隊長亨德森畫了一幅巨型的壁畫,並配文「一切皆有可能,永遠不要放棄信念」。這幅壁畫位於安菲爾德路134號,用來慶祝利物浦奪冠以及隊長亨德森的驚人崛起。
  • 圖文看電影《新少林寺》,一切皆有輪迴,你信嗎?
    一切都是覆水難收,悔恨交加的他痛哭流涕,都是自己小人之心造成的,利慾薰心的他居然殺死了自己出生入死的好兄弟。更沒想到自己一手栽培的曹蠻會背叛自己。不知所措他精神崩潰到極點,悲痛無以言表。經歷了這麼多的侯傑在少林懺悔,逐漸放下過去改過自新,看破世俗幡然醒悟,決定削髮為僧,誠心向佛以德報怨,法名淨覺。
  • 一切皆有可能|清華-MIT全球MBA畢業生維安妮...
    本文原標題:《一切皆有可能|清華-MIT全球MBA畢業生維安妮(Anne Victor)在清華經管學院2019畢業典禮上的發言》女士們、先生們,同學們、家長們,各位教職員工,院長和主任們:大家下午好。
  • 此心一切念,皆當作修持:請問修行的根本意義是什麼?
    雖然經文中對修行的要求有深淺之別,但皆是希冀人們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一點一滴做起,發善心、行善事,通過萬千人事來磨練性功,最終可以可以達到慈心下氣、悲憫人天的修行境界。相比起前一所述,此處所指的修行更具有社會普適性。也即是說,只要把修行的理運用得當,每個人都能從此等修行中獲得益處。從常理以及宗教感情上來講,看到有越多的人對修行事感興趣,這本是值得欣慰的事情。
  • 萬物皆為一體,全息宇宙假說
    從那個"超級宇宙"裡觀看我們的宇宙,一切事物都是相互關聯的,所有的基本粒子都不是分離的"獨立部分",而是更大整體的一個小片段。分類是一種假象,萬物皆為一體。量子理論告訴我們,所有的粒子都是相連的,或者說是一個粒子,是不可分的。
  • 在電子科大成都學院,一切皆有可能!
    有學生講:「在電子科大成都學院,一切成功皆充滿可能!」作為中國電子類頂尖獨立學院,電子科大成都學院具備「名校、名企」聯合辦學的資源優勢,國家和地方重點發展電子信息產業的專業優勢,以及地處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周圍高新企業雲集的地理和區位優勢,良好的辦學優勢使得這所學校起步便走在獨立學院和民辦高校的前列。
  • 一切煩惱業障本來空寂,一切因果皆如夢幻,無菩提可求
    一切皆空的釋門,也開始把忠臣、孝子,視為佛門中最容易獲得解脫的弟子。「一切煩惱業障本來空寂,一切因果皆如夢幻,無三界可出,無菩提可求。」僧人必定能以智慧觀照,以佛知見,來摒除一切煩惱業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