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的一切皆虛妄到底是什麼意思

2020-12-04 青禾亭

佛說,一切皆虛幻,一切都只是鏡花水月。所有的愛恨情愁,所有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都不過是心底的幻覺。

有人不理解,明明我看到,我摸到,我感受到,怎麼能說是虛幻,眼前的都是實實在在的東西,而且大家都能看到,體驗到。

那麼請問,你在夢中是否也能看到,聽到,摸到,感受到?你在夢中大部分時候會懷疑真實性嗎?一般不會,在夢中大部分人會覺得一切都是那麼理所當然。當你醒來時,夢中的一切皆是虛幻。

也許是我們死去的那個時候,意識落入空,亦或落入另一個世界,生的世界不復存在,離你遠去,那麼,一切皆空,一切皆虛妄!

如果是這樣,親人的離世也許更加能釋懷,死亡的畏懼也會少很多。

即便是這樣,也讓我們在虛妄中好好生活吧!因為虛妄也是真實。

相關焦點

  • 《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到底是什麼意思?
    《金剛經》中有這麼一句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很多人覺得,這裡的意思是說,只要看到所有的相都是假的,就能看到如來。那麼,這種理解對不對呢?這裡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佛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明白了這句話,你就會開悟!
    如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手抄《金剛經》不僅僅是花存在這種空性,我們這個世界的一切,都存在這個現象。佛說:一切恩愛會,難得無常久。其實就是說的這個意思。人間的恩恩愛愛,是是非非,最後都會成空。你一旦對某種東西產生執著,就會讓你陷入其中,無法自拔。修行的人,就是要明白事物存在的這種空性。要明白事物不會因為你的執著而一直駐留。只有找到自己的如來本性,才能真正永久存在下去。明白了這一點,你就會開悟,人的如來自性就會出來。
  • 佛說某某,即非某某,是名某某是什麼意思
    對此,南懷瑾先生在《金剛經說什麼》一書裡寫道:「這些話,就是儒家經常反對的,認為這樣翻來覆去,般若波羅蜜,不是般若波羅蜜,就是般若波羅蜜」,並進一步把這句話解釋成「也就是佛說,真正的智慧成就,即非般若波羅蜜;智慧到了極點啊,沒有智慧的境界,那才是真智慧。」其實,《金剛經》裡沒有一句簡單重複的話。
  • 佛說:一切皆空性,放下便是自在!
    佛說:一切皆空性,放下便是自在!放下,是擁有,是解脫,是頓悟,一念之心,能夠放下,萬事就會得到解脫與自在,這是一種人生的態度。塵世間,煩由心生,愁從心來,唯有放下,便得從容!人生好事壞事,皆成往事,世間本無物,何處染塵埃,面對過往請你學會接納生活,所有的一切不愉快此刻已經煙消雲散了,沒有什麼理由可以讓你抱著過去生活一輩子,錯過了太陽不可惜,可惜的是因為你沒有看到太陽也錯過了月亮,生活到每一天都是新的起點,放下過去才可以看到未來,放下苦惱你才可以接納快樂,放不下昨天,今天再美好你也看不見,所有到苦惱都是源於得不到但是又想得到茅盾的心理
  • 既然佛說一切虛幻不實,已經明了此理的人們為何還要精勤修行?
    既然世間一切都是虛幻不實,為什麼我們還要精勤修行?看看下邊佛與商人的對話,應該可以解除這個疑惑。佛對前來請教的商人說,你要知道離開人的心,苦樂並不存在。一切苦樂怖畏,不過都是人的心態在來回變化而已。如來已經不在三界六道之中,心中已經不掛念世間任何的事與物。在如來心中,沒有善法、惡法的掛念,沒有善報、惡報的執著,也沒有證悟果位的想法。
  • 六道輪迴是怎麼來的(《佛說大乘流轉諸有經》解讀)
    臨命終時皆悉現前。又復諸法體悉空無。所造業報而不散失。唯願世尊。哀愍為我分別解說。解讀:那時,摩羯陀國的國王影勝大王,前往竹林中頂禮世尊足,右繞三圈坐在旁邊一面。這時醒勝王對佛說:「世尊,為何有情眾生先前所造諸業,造完後早就消失了,而在臨命終時卻又顯現在眼前?為何一切法的體性都是空無,所造的業報而不會散失呢?但願世尊,為哀愍我的緣故為我分別解說。」
  • 佛系出自哪裡佛系什麼梗?解釋佛系屬性什麼意思及佛系生活來源出處
    佛系出自哪裡佛系什麼梗?解釋佛系屬性什麼意思及佛系生活來源出處!最近網上特別流行一個詞「佛系」,什麼佛系追星、佛系男孩、佛系女孩、佛繫戀愛都出來了,讓人看得摸不清頭腦。那麼,佛繫到底是什麼意思?佛系是什麼梗呢?》》》佛系是什麼意思佛系女孩是什麼梗?
  • 薛之謙渡mv歌詞什麼意思 墮落升華一念間皆虛妄
    「面對過去的一切你還可以保持平靜嗎?選擇墮落還是升華皆在一念之間」薛之謙《渡》mv歌詞什麼意思?一開始就營造了一種神秘詭異的氣氛,薛之謙在mv當中扮演的擺渡人到底在表達什麼?歌曲當中的歌詞又應該怎樣解讀呢?
  • 為什麼愛因斯坦說時間和空間只是人們的一種錯覺?佛法告訴你答案
    愛因斯坦美國亞利桑納大學教授斯多爾特則說:「學校都教我們說世界是由原料、物質、量子、原子構成。勒梅特那麼,物質到底是什麼呢?科學家們認為,物質源于波的振動,形成了粒子、人類、浩淼宇宙裡面的所有物體。最後,科學家們得出了一個結論:一切物質由心想產生!而這,正是佛法早已提出的觀點。在佛教大乘經典《金剛經》中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意思是說,整個宇宙皆是虛妄不實的。
  • 網絡流行語科普 我佛不渡窮逼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網絡流行語科普 我佛不渡窮逼是什麼意思什麼梗?時間:2019-09-07 17:13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流行語科普 我佛不渡窮逼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意思:萬物向錢看齊,人窮是沒救的。
  • 佛教:佛說,一切皆有因緣果報,想要修福報就要從「它」做起!
    佛教:佛說,一切皆有因緣果報,想要修福報就要從「它」做起!福報,對於我們每個人而言,都非常重要。一個有福報的人,出門遇貴人,好運連連,做什麼事都容易成。佛說,世間萬事萬物,一切都在因緣果報中,只要你細心觀察,就可以發現這個道理。這也是佛法中認為,亙古不變的真理,這也是學佛之人、信佛之人,心中始終敬畏並奉行的真理。當然,有人信,但也有人不信,或者是半信半疑。常常有人問我,師父,我人都已經死了,還能有什麼未來呢?有這種觀念的人,往往目光短淺,心量狹小,看不到長遠。這也是為什麼在人緣或者是事業上無法擴大的原因。
  • 佛說金剛經白話文
    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須菩提!在你看來如何?可以身相看見如來嗎?不可以的,世尊!不可以身相看見如來。因為什麼緣故呢?如來所說的身相,就沒有身相。佛告訴須菩提:凡是所有一切有形有相的,都是虛妄的。若是你看見所有的相都沒有相了,就見到如來了。
  • 大話西遊中,周星馳飾演的至尊寶高喊的「波若波羅蜜」是什麼意思
    1、文字般若所有一切經典,都屬於文字般若。文字本身就具備了智慧,文字也就是言語,因為把我們言語記錄下來,就變成了文字。文字有它的境界,有的人出口成章,每一句話都很優美,因為他有文學的境界,他就有文字般若。
  • 佛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這裡的「屠刀」,並不是世間用來殺生的刀具,而是指惡意、惡言、惡行及一切妄想、妄念、迷惑、顛倒、分別、執著等等,這些東西使人不斷在六欲輪迴中輾轉生死,永無出期,是專門弒人本性的「屠刀」!能夠放下這些,就好比放下了自戕的「屠刀」,使自己原本具有的佛性永無遮攔,自然是佛!任何一個人成佛按照這句話來延伸,都是非常容易的,無非就是「放下」。可是有幾個人能真的「放下」呢?
  • 智慧法語:佛說你看到的一切都如同虛空中的花
    佛說你看到的一切都如同虛空中的花(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經典原文】佛告文殊及諸大眾:十方如來及大菩薩,於其自住三摩地中,見與見緣,並所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
  • 花開見佛悟無生,是什麼意思?
    現 在 我 要 講 念 阿 彌 陀 佛 有 什 麼 好 處, 阿 彌 陀 的 梵 文 是 Amitabha,本來這個字並沒有包含「佛」的意思在裡面,但是翻 譯成中文以後,變成阿彌陀「佛」,多加一個佛字。Amitabha 的 梵文是無量光的意思,Amitayus 是無量壽。「無量光」是什麼呢?我們常說:「佛光常照」,如果佛光常照, 如果阿彌陀佛有無量光,為什麼我們看不到?
  • 《金剛經》:釋迦牟尼佛開壇講法49年時間,核心內容只有這一個字
    前言釋迦牟尼佛自從在菩提樹下開悟,得成無上的佛果,便開始創立了佛教,開始普度眾生。自鹿野苑講法開始,一路荊棘,一生度人無數,直到自己涅槃,在釋迦牟尼佛講法的49年間,其核心內容卻只有一個字——「空」。圖片來自網絡凡有所相,皆是虛妄人們一般看到的事物,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地消逝無蹤
  • 佛說:若不回頭,誰為你救苦救難;如能轉念,何須我大慈大悲!
    佛門《懺悔偈》裡寫道:往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嗔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有了業障,就會感召苦果,在苦果來臨前,當廣修懺悔、修善積德。「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懺悔是消除惡業、積攢福德,人有了懺悔心,就是在自我覺悟、自我救度。《華嚴經》裡有一首偈頌: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 佛說:人生有八苦,每一苦你都逃不掉!
    佛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人生八苦,我們都要經歷,誰都逃不過。「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人這一生沒有誰一生順遂如意,無常苦難坎坷是常事,佛門裡常說「法無定法,人生無常」。
  • 佛說人生有八苦,苦到底是怎麼來的,一定要清楚
    佛說人生有八苦,苦到底是怎麼來的,一定要清楚。佛說人生有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一、生苦:每個人都有生苦,但都忘記了。它是最普遍的苦,因為人的欲望太多了,這樣多的欲望我們沒法實現或得到,所以有求皆苦。八、五陰熾盛苦:我們對五蘊 (即是色、受、想、行、識五種身心聚合)的身心產生執著,稱為五取蘊。取是執取的意思。五取蘊剎那剎那的生滅,它一直遷流變壞,所以是苦。一切都是苦由於執著而來,尤其是對四大假和人身「我執」而來,「我執「又名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