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佛說,一切皆有因緣果報,想要修福報就要從「它」做起!

2020-12-04 心歸善緣

佛教:佛說,一切皆有因緣果報,想要修福報就要從「它」做起!

福報,對於我們每個人而言,都非常重要。一個有福報的人,出門遇貴人,好運連連,做什麼事都容易成。而一個福報淺薄之人,憂愁煩惱纏身,生活處處受阻。佛說,世間萬事萬物,一切都在因緣果報中,只要你細心觀察,就可以發現這個道理。這也是佛法中認為,亙古不變的真理,這也是學佛之人、信佛之人,心中始終敬畏並奉行的真理。當然,有人信,但也有人不信,或者是半信半疑。常常有人問我,師父,我人都已經死了,還能有什麼未來呢?有這種觀念的人,往往目光短淺,心量狹小,看不到長遠。這也是為什麼在人緣或者是事業上無法擴大的原因。

佛法認為,這個世界一切法相都是因緣和合而成,因緣果報的道理是絕對的。而想要修福報,就一定要修善法。那麼什麼是修善法呢?修善法就是修善因、修善業,用善法和善業來成就自己,那麼就一定可以得到福報。佛法還認為,修善法可以幫助改善自己的命運。與其將希望寄託到看風水、算命之事上,還不如學習向善,從修善法做起。

佛法中有說到,修善法有兩個方面,一面是積極,另外一面是消極。消極的修善法就是節流、惜福;而積極的修善法就是開源。這個很好理解,假如你有萬貫家財,但如果你不懂得惜福,一味的貪圖物質享受,天天吃喝玩樂。不用多久,再多的錢也會被你消耗殆盡。但如果你懂得細水長流,勤儉節約,這萬貫家財也夠你享用很久。

我們今生的福、祿、壽都是過去的因果決定的。過去的因,今生的果,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些人可以生活幸福,吃穿不愁;但有很多人卻窮困潦倒,仍然掙扎在生活的底層。如果不懂得努力改變,那麼這一生也就只能是隨著因果業力流轉輪迴。所以,想要增加自己的福報,一定要從當下做起。惜福、修福,累積我們的福德。福德有了,福報自然就會源源不斷地來,這是功德巨大的事情。

累積福德有兩種方法,一是開源,二是節流。積極修善法,可以獲得好的助緣,而節流就是不浪費,不揮霍我們現有的福報。累積福報的過程說難不難,但貴在堅持。譬如說節約每一滴水,節約每一度電,自己的東西要節約,公家的東西也同樣要節約。不假公濟私、不將公家的東西拿回家私用,否則,這就是佛法中常說的觸犯了偷盜行為,會折損我們的福報。只有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才能在為人處事上找到正方向。發正念,行正行,任何地方都是修善法最好的道場。

佛法中從來沒有看相、算命一說,而社會上所謂的「算命」一事,也與佛法沒有太多的關係。佛說,相心由生。「相」與佛法的關係就在於佛法認為,一個人的內心與行為是怎樣的,會表現在外貌上。這也就是為什麼佛陀、佛菩薩都是莊嚴肅穆、慈悲善良、福德因緣具足。佛陀佛菩薩相好,但這也是因為修善法得來的。佛法勸誡世人,我們不僅要積極修善,還要懂得懺悔。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對於曾經犯下的過錯,懺悔、反醒,並立誓不再做,就是在消業培福。而這一切,都要我們從內心深處去改變。所以,心念的轉變才是最重要的。

佛教有一聖僧名一心禪師,他曾說過這樣一段話:他認為,一個人的身高不代表富貴貧賤,反倒是一尺之面可以看出這一生的命運。三寸之鼻可以看出一生的富貴貧賤與壽命長短,而三寸之鼻不如一念之心。一個人的心念是正是邪,相當重要,它可以影響並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人活一世,只有明白了這個道理,人生之路才會越走越順坦,越走越光明。所以,無論你信不信佛,心中敬畏因果、秉承修善積福惜福去行事,人生的福報自然不會少。感恩大家,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佛說:人的福報都是有定數的!(必讀)
    人這一生帶有多少福氣,有多少衣穿、多少糧食吃,是有定數的,並非無窮無盡,如果過早揮霍完,就要福盡人亡。聰明智慧的人懂得惜福和培福,就像「開源節流」一樣,不浪費福報,而且通過各種途徑為自己修福。很多人喜歡到寺院,到佛菩薩寶像前求福,希望能得佛菩薩加持,賜予財富福報,但其實天上不會掉餡餅,福報是求不來的。福報是靠個人行善積德修來的,我們所做下的每一件善事,存下的每一分好心,最終其實都是成就了我們自己。利人者最終都利益了自己,就像那句話說的: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能夠「舍」的人終有「得」,把自己的福報舍給他人,那麼自身的福報才會加倍。
  • 佛說:縱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佛說,這個世界的一切都是因緣和合而生。套用現在流行的一句話「你所遇到的都是該出現的」,是一個意思。這也是佛法解釋的,為什麼有人作惡反而能夠享受好報,有人行善反而命運坎坷?因為他們因緣和合的緣故,比方說這一世某人的善業條件具足了,他就會受到善報,下一世他的惡業顯現了有了共同受業的因緣,那麼他就會受到惡報。
  • 一切皆有因果,這幾種人,切記萬萬不能去傷害,果報不可思議!
    佛說:「世間一切皆有因果,種如是因,得如是果。」種下了什麼樣的因,就必然會得到什麼樣的果報,有因必有果,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古今聖賢,無有一位,不是深信因果者。但凡具足德行之人,皆是慈愛眾生;而愚痴凡夫,往往就會因為利益,從而做出種種傷害他人之事。
  • 佛教:萬事皆有因果,這四件事萬不可做!
    《妙法蓮華經》中有言,諸佛如來,因一大事故出現於世,即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為此佛說四聖諦、十二因緣,乃至菩薩道六度萬行,歸結起來,就是「因果」二字。有了福慧兩足的因,才會有圓滿成就的果,世間的事有能做的,有不能做的,都離不開因緣果報。有這樣四件事,識因果的人萬不可做。
  • 佛說「二因」,猛然醒悟!
    邪淫皆由我們無始以來的「習氣」和「業力」所致。佛陀對「習氣」和「業力」所宣說的教言,不是一種可有可無的世間學說,也並非是誰創造出來的,它類似於地心引力、能量守恆等定律,是宇宙的一個客觀規律,佛陀只不過是為我們揭示了這個道理而已。
  • 縱使百千劫 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所以世間的一切萬法都遵循著這個苦樂的法則,永遠不可能有什麼超越性的變異。正因為它是世俗名言中一條永恆的法則,在這個宇宙無時無處不顯現它的存在,所以一切真善美的道德行為便有了依據和保證,一切聖賢立教皆基於此,一切生命的求證圓滿也必基於此,否則一切世間的美德、一切出世間的解脫都只會成為口中的立論,而變得毫無實義,義士捨身成仁、烈女堅貞守節也成了迂腐無義之行。
  • 佛教:佛前供水,這4條「禁忌」,一定要知道!
    平時用於自己供養佛,禮拜佛。佛教中,供養佛有不同的方式。比如有供養水、供養花、供養水果、供養香等等很多。我們要明白,無論給佛供養什麼,都要發心正確,不要有「賄賂」佛的想法在裡面。佛說「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你以清淨的心態去供養佛,就會得到清淨功德。如果以「交易」的想法去供養佛,就失去了供養的真正意義,一切功德,都會散掉。
  • 佛教:一個人開始交好運,往往有這四大徵兆,你有嗎?
    我們每個人都想要交好運,都希望自己的人生順順噹噹、百福駢臻,遠離災厄和不幸,可是好運到哪裡求呢?是燒香拜佛還是算命、看風水呢?不,都不是。在佛門裡,一切法皆向內求,與其向外界去尋找,不如問問自己的心。我們常常說「一切唯心造」,萬事發展的好壞全在我們自己的心,我們的心若充滿正能量,充滿陽光和善良,那自然吸引福報和好運來到我們身邊。但若我們內心的磁場是惡意的、消極的、灰暗的,自然也不會有什麼幸運。一個人的福報裡藏著他的幸運,會在未來的日子裡帶給他意外之喜。幸運藏在福報裡,要想交好運,首先得培植福報。一個人開始交好運,往往有這四大徵兆,你有嗎?
  • 佛教:萬事不順皆因福報?你的承受力有多大,福報就有多大!
    佛教:萬事不順皆因福報?你的承受力有多大,福報就有多大!學佛之人都知道,我們生活順遂與福報多少有關。福報就好比種田,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得多自然也得得多。有了福報還要修習我們的福德,否則,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古人常說「厚德載物」就是這個道理。當一個人現有的福報,超過了所能夠承受的負荷時,往往就容易出現問題。比如抑鬱、悲傷、怨恨、指責、憂愁等情緒。這樣的人就算身家千萬,也無法獲得快樂。徹底消除一切問題的方法,就是增長福報。福報在哪個層次,心量就在哪個層次,追求也在哪個層次。福報增長了,生活自然會越來越好。而自己的想法、心態以及追求,也會慢慢的改變。
  • 佛說宇宙眾生分十類 四類不受輪迴束縛
    佛陀最初在菩提樹下成道時,曾感嘆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能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由於這個無明的妄想,使眾生在過去、現在及未來的三世中,不斷在六道中流轉。六道就是: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也就是十法界中的六法界,又稱六凡。
  • 修這個「十二因緣法」而悟道的叫「緣覺」(宣化上人)
    「十二因緣法」而悟道的02:28來自宣化上人全集▲ 點擊收聽音頻恭錄自《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在有佛出世的時候,修十二因緣法而悟道的叫「緣覺」;無佛出世的時候,悟這種道的叫「獨覺」。有識,然後就有「名色」了,就是有了胎兒,有一個胎的名字。有名色,就有「六入」,眼耳鼻舌身意就有了。有六入就有「觸」,接觸。有了觸,就有一種領「受」。有領受就生出一種「愛」心來。有了愛心,就要取為自己所有,所以就有個「取」了。取為己有,所以就有了「有」;有了有,就又有了「生」;有了生,就有「老死」。
  • 佛教:一個人開始走運,會出現這5大徵兆,看看你有嗎?
    有些人會選擇到寺院佛前燒香磕頭,祈求佛菩薩慈悲加持自己。也有些人信奉「風水」易學,期望通過調理外在的「風水」來幫助自己轉運。這些方法有沒有用呢?小編告訴大家,能究竟真實地改善命運的方法是懺悔消業、行善積德,用佛教「六度波羅蜜」來說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 佛說:這四種行為,最損自己的福報,因果不虛
    佛說:三世因果,六道輪迴,每個人的生命都有前世,今世和來世,每個人的生活都是自己的一場因果,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來生事,今生作者是,一個人的因果通達三世,因緣成熟,就要接受自己的果報。為了了生脫死,出離三界,能夠有智慧的成就,遠離惡因惡果,佛教制定了嚴苛的「戒律」,一切的六度萬行,都以「戒律」為基礎,因」戒「,而得」定「,因」定「而生」慧「,沒有了」戒律「,絕對不會有成就,而最基本的戒律就是」殺、盜、淫「,一個人能夠堅守這三個戒律,就會遠離因果,會有道德的成就。
  • 佛說:人生有八苦,每一苦你都逃不掉!
    佛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人生八苦,我們都要經歷,誰都逃不過。「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人這一生沒有誰一生順遂如意,無常苦難坎坷是常事,佛門裡常說「法無定法,人生無常」。
  • 佛說:離開「邪知邪見」可得到八種果報,好運自然來找你
    佛說一個人若離開邪知邪見可以得到八種果報,「邪」當然就不正,「見」就是我們常說的看法,看法不正。所以學佛就要把不正確的觀念去掉,把多餘的看法放下,好運自然就來找你,本文就和大家分享離開離開邪知邪見所得到的八種果報。一、得真善意樂、真善等侶。
  • 明白了佛教中所說的定數和變數,就知道了命運的真相
    其實,在《楞嚴經》中佛早就清楚地告訴了我們:「一切眾生從無始以來,種種顛倒,業種自然,如惡叉聚。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導致。」
  • 扒了50條佛沒說過的「佛說」後,我們總結出5個分辨方法!
    「佛說體」  光陰自會為你安排好一切。    44. 忘了吧!    45. 有時候,我們要學會認命。    46. 凡事都是有定數的,不能強求。    47. 人就是苦,今生修來生。    48. 世間的遇見,皆因為相欠。    49.
  • 佛教:為什麼「好人多磨難,壞人樂逍遙」?看完你就明白了!
    佛教裡講:因果通三世,前世因、今生果;今生因、來世果。「預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預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今生遭遇磨難,往往是前世種下過惡因、造下過惡業;今生受享福報,多是前世行善積德所致。「世人不信因與果,因果何曾饒過誰」?每個人自身因緣不同,受報的時機也是不一樣的。佛家講,因果報應有四種,即現世報、來生報、多生報和不定報。
  • 【佛教經典】佛說梵網經卷上·菩薩心地品上(1)白話文
    這時,釋迦牟尼佛全身放如如智慧光,逼照天王宮乃至蓮華臺藏世界。此間,一切世界,一切眾生,見此往未曾有之光,皆歡喜快樂,然不知此光依何因何緣而放,故皆生疑念。不僅地上眾生如此,就是有身光之無量天人,因心昏蒙亦不知佛光之因緣。  那時候,聚此聽法的無量菩薩中,有位大菩薩,名玄通華光主菩薩,從大莊嚴光明正定中起定,隨承佛之神力,放金剛白雲色光,遍照一切世界。
  • 佛說,有福之人的四種特徵,看看你有嗎?
    一個人有沒有福報,是可以從他的行為、語言和思想上,即身、口、意三業上體現出來的。要想有福報,就要自己去積攢福報、培植福報,要廣種福田。要懂得布施、救濟窮苦;要深信因果、放生護生;要孝敬父母、知恩報恩。有福報的人,總是善良的人。善良之人必有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