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佛前供水,這4條「禁忌」,一定要知道!

2021-01-15 南山雜說

許多人誦經之餘,為了感恩佛的功德,於是在家設置佛堂。平時用於自己供養佛,禮拜佛。

佛教中,供養佛有不同的方式。比如有供養水、供養花、供養水果、供養香等等很多。我們要明白,無論給佛供養什麼,都要發心正確,不要有「賄賂」佛的想法在裡面。

佛說「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你以清淨的心態去供養佛,就會得到清淨功德。如果以「交易」的想法去供養佛,就失去了供養的真正意義,一切功德,都會散掉。

通常說來,你供養給佛的一切,佛都不會要你的。甚至連供養所得的一切功德,都會通過各種方式,「回向」給你。比如佛前供水,佛教中稱之為「大悲水」。水利萬物,告誡我們的要修大悲心,要有利他的心。

除此之外,佛前供水,這4條「禁忌」,一定要知道!

一、所供之水要乾淨、清純。

佛前供水有著特殊的含義,第一代表著苦海。佛說我們眾生,都生存於苦海,想要脫離這苦海,就要時刻不忘自己身處水深火熱之中。

第二代表著無染。一個人要脫離苦海,就是要讓自己達到清淨無染的地步。《藥師琉璃光本願經》中云:「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澈,淨無瑕穢。」如果所供之水有汙濁、雜質,最好不要用。一定要用乾淨、清純之水。如果有條件,最好用純淨水來做供養。

二、供水的數量有講究。

佛前供水,一般都會用杯來盛載。供水最好用杯,因為杯諧音「悲」,帶有「大悲」的寓意。佛教中有「大悲水」的說法。所用之杯,最好上面刻有「大悲咒」,這樣在供水的時候,就會想起大悲咒,等於念誦佛的名號。

供水的數量也有講究,可以供一杯,也可以供三杯。如果覺得三杯不夠,可以用七杯。佛教中講究「制心一處」,「佛法僧」三寶。為什麼要供七杯呢?因為佛陀出世時,前走七步,步步生蓮。打坐七七四十九天開悟,講法四十九年。所以,「七」在佛教中,有這種特殊的含義。

三、供水的多少要懂得。

所供之水,不能過滿,也不能過少。俗話說:「水滿則溢,月滿則虧。」寓意是平時修行,也要注意做事不可太過,會給自己帶來果報。同時也不要「放逸」,要常護心。

供水以七分滿最佳,注意不要灑出來。同時,杯與杯之間,也不要太緊密,其間留有一指的距離即可。當裝好水之後,要記得蓋上杯蓋,保護好「大悲水」,不讓它被塵埃落入,造成汙染。

四、供水一定要堅持。

很多人由於各種緣故,即使在家,也不堅持供水。修行的人,最忌諱的就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就相當於,你有心修,卻不實踐。

佛陀並非一定要你的供養,但是你自己一定要修自己的心。《法句經》云:「勤奮不放逸,克己自調御,智者自作洲,不為洪水沒。」只有勤奮的修行,勤奮的供養,你才會功德無量。所以,供水一定要堅持。堅持供養,才能不斷地獲得功德。

在我小的時候,經常隨爺爺在佛堂中供水,爺爺告訴我,供水的諸多講究,是因要我們懂得因果。佛說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正確地做供養,就會得到好的結果。

爺爺還說,阿彌陀佛所在的西方極樂世界,有七寶池,八功德水,能讓眾生,於其中清洗自己的一切妄念,快速地趨向佛道。

《水文偈》曰:「菩薩甘露柳頭水,能令一滴遍十方。腥羶垢穢盡蠲除,令此壇場悉清淨。」願眾生六時吉祥,智慧充滿,法喜充滿!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這些禁忌在佛教根本不存在!
    民間通俗的信仰,有很多的禁忌,但那並不是正信的佛教,卻被誤認為是佛教的禁忌其實我們寺院每一尊佛前的每一個香爐,在每天的清晨都必須清理收拾,經常保持像第一次燒過香的香爐一樣清潔。 二、在家的女信徒,在生理期間不敢進入寺院禮拜,甚至不敢到佛前上香、誦經、打坐、念佛,其實這是低級鬼神的禁忌。因為鬼神怕見血汙,所以容易見血發瞋。
  • 佛教:「南無阿彌陀佛」究竟是什麼意思?一定要知道!
    對於大多數信眾來說,提起「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一定會非常熟悉。「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似乎是佛教的代名詞,佛教專屬。佛教道場寺院裡各處也都貼著這樣的標識,僧眾與居士相互見面打招呼,也是這句佛號不離心。
  • 佛教常識:如來佛是不是釋迦牟尼佛?
    很多人對於佛教的了解,都是從小說、電視劇中得來的,所以他們雖然沒有去過寺廟,也沒有讀過經書,但他看過《西遊記》,所以對佛教多少也了解那麼一點點。你要問他佛教誰最大?他會說孫悟空都翻不過如來佛的手掌心,肯定是如來佛最大了。一聽這些話,你就知道他是外行了。這個如來佛到底是誰?
  • 佛教小故事:丹霞燒木佛
    禪師就叫人把大殿上木刻的佛搬下來劈了,用來烤火。當家師出來一看,嚇得大叫說:「燒了佛,這個罪過有多大!要有因果的啊!」可奇怪的是,這個當家的鬍子、眉毛不久掉下來,還脫了一層皮。佛像是丹霞禪師叫人燒的,可因果反而到了當家師的身上去。這就是禪宗裡面一個著名的奇怪公案,即「丹霞燒木佛,院主落鬚眉」的公案。
  • 相忘集 學習筆記-117-【佛教十五題】-11-【第五講】吐火羅文-佛的勝利
    「浮屠」也好,「佛」也好,這兩個詞都是外來詞,而且他們在中國文件出現的先後順序,是在學界是有很大爭議的——就是,對於普通信徒來說,或者對於普通有佛教信仰的來說,討論這兩個詞是沒任何意義的,「浮屠」和「佛」指的都是一個東西,就是:佛陀。但是,為什麼季先生一定要討論這兩個字(詞)的先後順序呢?
  • 《西遊記》是揚佛禁錮道教還是佛教,宣揚道教?
    是要捨近求遠嗎?還是因為佛教的能力高於道教?2、在西遊記中遇到的許多災難都是由道教神的騎士等造成的。當孫悟空發生時,大多數人最終只能從佛教得到解,比如真假美猴王,最終由如來解決。3、孫悟空大鬧天宮,天婷自己解決不了嗎?最後,我們需要找到佛祖祖才來制服這隻猴子。
  • 佛教中佛、菩薩、羅漢有什麼區別?
    再高一級別,就是「菩薩」,菩薩貌似中層領導,但是觀世音菩薩幹事情也是經常親力親為,並不見得去差遣羅漢——由此可以看出,這其中並沒有領導關係。而菩薩、羅漢都聽命於佛。其實從佛教義理來說,「滿天神佛」是不對的,「滿天神仙」是正確的,因為道教是多神論。對於佛教來說,和西方基督教一樣,屬於一神論。
  • 佛教文化橫三世佛,東方藥師佛,娑婆釋迦牟尼佛,西方阿彌陀佛
    三世佛」有兩種說法,一種是依「三世」原本的時間意義而劃分的過去佛、現在佛與未來佛,而另一種是按地域劃分勢力範圍,此三世佛是指東方淨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娑婆世界的釋迦牟尼佛,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前一種三世佛稱為豎三世佛,後者為橫三世佛。
  • 佛教是不是有神論?佛陀是佛教中的「神」嗎?還有佛?
    今天想聊一個有意思的事,那就是佛教到底有沒有所謂的神或上帝存在?如果有神,那神是誰?如果沒有,那佛和佛陀又算是什麼?小時候經常見別人佩戴玉佩,還有一句俗語這麼說「男戴觀音女戴佛」。所以一直以為觀音和佛就是佛教裡的神仙,而且還是多個神仙。但後來數次聽別人說,佛教是無神論的,更別說多神論。那就好奇了,什麼是無神論?是指沒有那所謂的神仙嗎?
  • 這幾個禁忌一定要注意!
    翡翠觀音是最經典的翡翠雕刻題材之一,圈內還有「男戴觀音女戴佛」的說法,觀音也是正義的化身,人們相信佩戴它能保佑人生幸福安康,但是翡翠觀音的佩戴也是有講究的,下面小編就整理的幾個佩戴翡翠觀音一定要注意的禁忌!
  • 家居風水很重要,四大禁忌你一定要知道!
    殊不知,引起這些倒黴事的,很可能就是犯了家居風水禁忌,家居風水四大禁忌,一起學習一下,轉運旺財就看你哦!試想在勞累一天的午後,坐在陽臺呼吸新鮮空氣,享受太陽落山前的餘溫,也是一種愜意,所以陽臺在整個家居風水中也有著重要的作用。很多人恰恰因為過度重視陽臺的裝飾而導致犯了風水大忌。 陽臺本就是一個讓人放鬆的地方,所以裝修不必過分張揚,不必華麗打造,整潔簡單自然為最好,在陽臺的側面牆和地面,都可以做一些裝飾美化,挑選一些清新有韻味的裝飾品。
  • 吃黃瓜時一定要注意這七大禁忌
    黃瓜的好處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早晨喝一杯黃瓜汁能起到清爽腸胃的作用,可是黃瓜雖然好吃,不過它也是有禁忌的,想要從黃瓜當中獲取營養,下面這些禁忌大家要記清楚了。告訴你吃黃瓜一定要注意這7大禁忌!1、不宜棄汁制餡食用黃瓜的營養價值豐富,早晨喝一杯黃瓜汁能起到清爽腸胃的作用。
  • 佛教:大日如來是佛教密宗中的根本佛?至高無上,能力強大
    在佛教的密宗中,有著諸多菩薩、天神以及佛,但是這些神靈都由一個至高無上的本尊佛所領導,這尊佛是大日如來。大日如來在佛教密宗有著非常高的地位,是其中地位最高的佛尊,也是佛教密宗中所信奉的最高神靈。無論是金剛界曼茶羅還是胎藏界曼茶羅中,大日如來都是處於最中央的地位,所有佛、天神、菩薩都由大日如來所出,所以大日如來是佛教密宗中的根本大佛,地位之高且無法動搖。大日如來,意為佛光普照的意思,也有意為無上榮耀還有光明照耀,在漢地可以意為毗盧遮那佛、毗盧舍那佛等等。這尊佛象徵著無上的真理,最為真摯的佛理。
  • 清明節50個必須注意的禁忌
    在清明掃墓期間,有些民俗禁忌與風水忌諱要避免。一心提醒朋友們,清明掃墓50條禁忌莫忽視,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下清明掃墓習俗注意事項。1、佛教怎麼看待清明節?清明節除了祭拜祖先、打掃墓園表達慎終追遠之意,亦可參加全國各地的放生共修,將放生功德回向先人,並可為親友消災祈福、增益功德,祈求合家平安吉祥,回向世界和平、災難不生、人民安樂。
  • 釋迦牟尼佛、如來佛、阿彌陀佛,這三者,是同一尊佛嗎
    釋迦牟尼佛、如來佛、阿彌陀佛,這三者,是同一尊佛嗎? 記得有位朋友,曾經不無玩笑地說,在當今社會,真正把佛教「發揚光大」的,並不是什麼僧侶,不是什麼協會,而是一部電視連續劇——《西遊記》。玩笑歸玩笑,不過說的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正是那一部經典的《西遊記》,竟不自覺地讓「佛」的稱呼深入人心了。
  • 澳洲留學,這十五個禁忌一定要清楚!
    但是,今天立思辰留學360的小編要給大家講的是一些在澳洲生活需要注意的禁忌。請小夥伴們一定要看仔細咯,這些禁忌千萬不要犯啦!澳洲生活的十五個禁忌1、不要提兔子這一點很多人都不知道,當初有人覺得兔子可愛引入了澳洲,結果沒有了天敵的兔子瘋狂繁殖,差一點就把澳洲變成一片荒漠。直到今天,澳洲野兔的數量依然是人口的數倍...
  • 佛說這四條真理揭示了宇宙萬物運行的規律
    佛教與非佛教的主要思想認識界限是四法印。承認並堅信四法印,就是佛教;如果不承認、不相信四法印,即使形式上皈依了也不能算是佛子。從佛陀至印度的「六莊嚴」等大師,歷來都是以四法印作為佛教與非佛教的界限。阿底峽尊者則提出佛教和外道的區別是三皈依。這兩個標準並不矛盾。儘管在其他方面還有區分標準,但總的來說分清佛教與非佛教的就是這兩個標準。
  • 去這5個國家旅遊的風俗禁忌,遊客要記住了!
    大家出國旅遊,如果不知道這個國家的文化的話,那麼就會被認為是失禮,嚴重的話可能會被人家逮捕或者驅逐出境那樣就尷尬了,那麼接下來我們看看各國有哪些特殊的問題是大家不可以觸碰的呢?第二:如果你去印度旅遊,和印度人握手或者拍攝的時候一定要用右手,而不可以伸出左手,因為在印度人看來,左手是骯髒的,如果你用左手和他們握手,就會被認為是不尊重人的行為,還有,不要在公共場所接吻,根據『公共猥褻罪』條例,當眾接吻甚至會讓你坐牢,印度有很多法律還處在保守時代。
  • 【第五講】吐火羅文-佛的勝利
    「浮屠」也好,「佛」也好,這兩個詞都是外來詞,而且它們在中國文件出現的先後順序,是在學界是有很大爭議的。  就是,對於普通信徒來說,或者對於普通有佛教信仰的來說,這兩個詞沒有什麼異義,討論這兩個詞是沒任何意義的。浮屠和佛指的都是一個東西,就是佛陀。  但是為什麼季先生一定要討論這兩個字的先後順序呢?是因為這兩個字的先後順序,影響到兩個重大問題。
  • 佛說阿彌陀經析.169 為什麼佛教說中心是須彌山呢?
    原創 人間天 幻海迷局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如須彌山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復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