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天然禪師是唐代著名禪師,因曾駐錫南陽丹霞山(今南召縣丹霞寺),故稱丹霞天然,或丹霞禪師。他原來學習的是儒學,但在科舉途中偶遇禪僧,轉入佛門。曾先後參學馬祖、石頭等法師。禪師已是廟裡的方丈時,有一冬天,天氣異常寒冷,廟裡又沒有柴燒。禪師就叫人把大殿上木刻的佛搬下來劈了,用來烤火。當家師出來一看,嚇得大叫說:「燒了佛,這個罪過有多大!要有因果的啊!」可奇怪的是,這個當家的鬍子、眉毛不久掉下來,還脫了一層皮。佛像是丹霞禪師叫人燒的,可因果反而到了當家師的身上去。這就是禪宗裡面一個著名的奇怪公案,即「丹霞燒木佛,院主落鬚眉」的公案。
評語:這個故事似乎有點不合情理,但很耐人尋味。一是什麼是慈悲。看了這個小故事,使我想起前面講到的一個《刮佛金救人》的小故事,說的是日本榮西禪師為救窮人,把佛像身上的金子刮下來,給窮人換些糧食。這兩個小故事同著異曲同工之妙,正如佛教經典記載,釋迦牟尼成佛前為救鴿子能割肉救鷹,真正的慈悲能布施一切,還在乎自身嗎?
二是學佛教要真正懂得放下。為什麼丹霞禪師叫人燒了佛像,而當家的鬍子、眉毛不久卻掉下來,還脫了一層皮呢?原因在於禪師心中放下了一切,根本沒把這放在心中,而當家師父心中放不下這些困惑,最終被自己的迷茫所執。學習佛教如果老是執著於內心的妄想,內心何來寂靜!
三是從公案中我們要學會思考。中國歷史上禪宗有許多著名的公案,不少公案看似有點不可理喻,但細想之想卻往往很有深意。中國的禪宗,有時並不能用西方的邏輯思維去思考,只有懂得中華文化的意趣,懂得中國的歷史和佛教的背景去思考時,才能體會其中的妙趣。因此,佛教在學習中,要想真正有所得,就要懂得「學詩功夫在詩外」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