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眼睛極限:能感知單個光子

2020-12-04 快科技

將人眼與相機進行比較是很多研究都會涉及到的課題,在結構上眼睛與相機的確有很多相對應的地方,例如瞳孔和光圈、視網膜和感光元件等。

但是,兩者也有很多區別,包括人眼並不能像相機那樣記錄影像,而是涉及到複雜的腦詮釋過程,眼睛內的視錐細胞和視杆細胞則分別負責處理高光和低光,因此要回答人眼的ISO究竟為多少並不容易。

近日,美國洛克菲勒大學進行了一項名為「Direct detection of a single photon by humans」的研究,該研究志在找出人類視覺的極限。

結果顯示,人類的雙眼已經達到能夠感應到單個光子的水平

至於具體的ISO數值,研究資料中指出100W燈光大約每秒輸出5 x 10^32數量的光子,遺憾的是該數值無法換算成ISO,因此我們還是無法得知人眼的ISO究竟是多少。

儘管人眼的確相當強大,但問題是,人類的視覺涉及到心理因素,所謂「看見」並不單單只是視覺細胞對光子有反應,同時也要讓我們的主觀意識「看到」,這一點與相機拍攝照片存在差異。

當然,人類的技術也同樣不可小覷,要知道去年CMOS發明人的新一代感光元件QIS,其在極端程度下也可感應到每一個光子。

相關焦點

  • 一項神經科學研究表明:人類肉眼可分辨單個光子
    原標題:人類肉眼可分辨單個光子 究竟什麼才是人類視力的分辨極限?英國《自然—通訊》雜誌7月19日在線發表的一項神經科學研究表明,人類的視力能以高於隨機水平的概率偵測到單光子,這一研究為人類肉眼的分辨極限提供了新的見解。 20世紀40年代的研究已經證實,人類被試對象能報告出低至幾個(5個到7個)光子的光信號。
  • 從人體發光到能識別單個光子,盤點5大你擁有卻不知的「超能力」
    你有沒有想過,人的極限在哪裡?上天給了我們會跑、會遊泳、會說話等能力,給了我們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和味覺,我們是否還擁有其他我們不知道的能力?比如我們常說的第六感?比如我們的耳朵除了能感知到聲音,是否還能感知到其他東西?
  • 人眼竟然能對一個光子識別!太厲害了
    究竟什麼才是人類視力的分辨極限?
  • 就人類肉眼而言,是否可以看見單個的光子?科學家的回答讓人意外
    人類的眼睛雖然很敏感但是是否能看到單個光子呢?答案是可以的,因為在視網膜上的傳感器對單個光子有反應。在不到100毫秒內至少有五到九個信號能到達大腦,但是,神經濾波器一次只允許一個信號穿過大腦去觸發一次意識回應。
  • 光子如雪也能崩塌
    光子如雪也能崩塌  光子雪崩機制連鎖反應過程圖解  圖片來源:波蘭科學院 寂靜的雪山,隨著一聲「咔嚓」的輕響,雪層斷裂,「白色妖魔」呼嘯而下,巨大的力量能將將所過之處掃蕩殆盡,自然界的雪崩危害巨大,能摧毀森林、威脅人類。
  • 人眼能直接看到光子嗎?
    人類眼睛能直接看到光子,這是不容置疑的。實際上,光子是人類唯一可以直接看到的東西。人眼專門設計用於檢測光。當光子進入眼睛,並被覆蓋在眼睛內背面的視網膜的視杆或視錐細胞之一吸收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當您看著椅子時,實際上並沒有看到椅子。您會看到一束光子從椅子上反射出來。
  • 研究發現單個光子無法超越光速
    ,結果發現在單個光子情形下,愛因斯坦的理論依舊有效:單個的光子速度仍然無法超越光速的極限。由此,物理學家們希望了解單個光子情形下,其傳播速度將遵循群速度還是信號速度。 為了回答這一問題,杜勝望教授的團隊不僅要獲得單個光子,還要將「光前驅」,即一個光學脈衝前端的波形屬性,從光子的其它部分剝離開來。先前進行的,基於宏觀電磁波傳播(即包含大量光子)的實驗已經證明,光前驅是一個光學脈衝中傳播速度最快的部分。
  • 生物學:擊敗光學顯微鏡的極限,一次一個光子!
    生物學:擊敗光學顯微鏡的極限,一次一個光子!純碲化物太陽能電池的光致發光(紅色)和二次諧波產生(灰度),同時成像。標準解析度在左側,右側的增強解析度由CSU定製顯微鏡捕獲。世界上最先進的光學顯微鏡使我們能夠看到單個分子,蛋白質,病毒和其他非常小的生物結構。但即使是最好的顯微鏡也有其局限性。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的科學家正在推動一種稱為超解析度顯微鏡技術的極限,開闢了潛在的新途徑,以前所未有的解析度照亮生物組織中的單個細胞過程。
  • 人類的眼睛是如何感知光明的?
    亮度感知可以用非線性亮度和線性黑視素之和來解釋,說明黑視素信號可以表示絕對的亮度水平。近日,日本橫濱國立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將最近發現的一種視網膜細胞——黑視素細胞的功能分離出來,證明了其在視覺環境感知中的重要作用。
  • 糾纏光子陀螺儀克服了光纖陀螺儀經典極限!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物理學家首次通過實驗證明,使用糾纏光子克服了這個經典極限,即所謂的「發射噪聲極限」,並達到了經典光無法達到的精確度。由奧地利科學院和維也納量子科學與技術中心的馬蒂亞斯芬克(Matthias Fink)和魯珀特烏爾辛(Rupert Ursin)領導的物理學家們,在最新一期的《New Journal of Physics》上發表了一篇關於糾纏增強光子陀螺儀研究論文。
  • 美科學家打破單個光子攜帶信息量紀錄
    美國物理學家最近成功地讓單個光子攜帶的信息量達到1.63比特,這一數字打破了此前單個光子最多攜帶1.585比特信息的紀錄。該研究成果有助於衛星通信效率的最大化。相關論文3月23日在線發表於《自然—物理學》上。    從理論上講,如果發射器能夠調整單個光子的波長,而接收器能夠高精度地測量和分辨該波長,那麼一個光子能夠攜帶的信息量可以輕鬆達到幾個比特。
  • 有的動物僅憑皮膚就能感知顏色,為什麼人類只能用眼睛?
    人類用眼睛吸收光線,胡椒蛾,是否和人類一樣,也是用眼睛來感知顏色嗎?用正常的思維來考量,覺得這個問題非常簡單,除了眼睛,還能用什麼來感知光線呢?但大自然的神奇賦予了胡椒蛾異於人類的天賦。最新的一項研究發現,胡椒蛾毛蟲能敏銳感知周圍環境,即使蒙上眼睛,它們也能隨著不同環境改變自身的顏色。簡而言之,幼蟲可以用眼睛和皮膚「看到」色彩。
  • 雪崩時,沒有一個光子是次要的 新型納米材料有望帶來革命性應用
    光子雪崩機制連鎖反應過程。圖片來源:波蘭科學院寂靜的雪山,隨著「咔嚓」一聲輕響,雪層斷裂,「白色妖魔」呼嘯而下,將所到之處掃蕩殆盡。自然界的雪崩危害巨大,能摧毀森林、威脅人類。實際上,雪崩並非雪花專有,光子也能發生「雪崩」,同樣的能量噴湧,帶來的卻是革命性的應用。
  • 人類閉上眼也能感知危險,難道真的有第3隻眼睛?專家:全靠它!
    相信很多人在生活中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當閉著眼睛,完全看不見周圍環境的時候,突然有一個尖銳的東西指著眉心,我們第一時間就能感受到,迅速睜開眼睛。很多人會納悶,明明我們的眼睛是閉著的,它是怎麼感知到危險的呢?難道人類真的有第3隻眼睛?
  • Nature:首個光子雪崩納米材料,如果我們能夠感知周圍的化學環境
    編輯/文龍哥倫比亞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報告聲稱,他們研發出了首個能展示「光子雪崩(photon avalanching, PA)」的納米材料。「光子雪崩」是極端非線性光學行為和效率相結合的無與倫比的過程,從實時超解析度光學顯微鏡、精確的環境(溫度)傳感、紅外光檢測到光學的模擬數字轉換以及量子傳感,納米粒子實現光子雪崩這一現象可以開闢一系列廣受歡迎的應用。
  • 光子是什麼?光子的質量是多少?為何總被誤解?
    引言光總是那麼神聖而又神秘,所以人類對光的探索從未停止,直至今日,我們仍然無法準確地描述光到底是什麼。我們通常說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光是個粒子,那人們自然要問了,光有沒有質量呢?光子的靜止質量為何是零光量子簡稱光子,而世界上不存在靜止的光子。所以光子的靜止質量為零是為了符合相對論而必須具有的屬性。也就是說光並不存在靜止質量,是科學家為了研究方便並複合邏輯,強行給出的必要假設。
  • 光速是極限速度,為什麼有人卻說,思維和眼光是超光速的存在?
    光速是極限速度,為什麼有人卻說,思維和眼光是超光速的存在?我們生活當中無論做什麼,和速度都有非常大的關係。使用最多的應該就是在交通行業了,我們乘坐的交通工具速度是多少?隨著科技的發展,交通工具的行駛速度確實變得越來越快,但是對於科學家來說這絕對不是盡頭,因為在目前宇宙當中被認為最快的極限速度是光速。然而截止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速度是超越光速的,它被認為是宇宙當中最快的速度。
  • 人造眼睛將不再遙遠,有望比人類眼睛更強大
    都說眼睛是人類心靈的窗口,通過一個人的眼睛,可以窺探到一個人豐富的內心世界。但是,聰明的你,有沒有想像過,在未來的某一天,人類可以人造眼睛,屆時或許透過眼睛,將捕捉不到內心世界的信息。為了實現這一偉大的夢想,科學家們一直在不懈的努力,但是,人類的眼睛是一個無比精密的裝置,在製造球形眼球,特別是半球形的視網膜方面,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 太陽停止發熱後,人類需多久能感知到?可能不止8分鐘!
    太陽停止發熱後,人類需多久能感知到?可能不止8分鐘!對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來說,水和氧氣是最重要的資源,一旦少了其中之一,生物都難以生存,水是生命之源,每天無法攝入足量的水,身體平衡被破壞,水就像是萬能藥,無論生活中的什麼疾病,都要多喝水。
  • 深度學習「賦能」光子結構設計
    圖源: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Light學術出版中心,新媒體工作組 人類一直以來就希望製造出擁有人類智慧的機器因此,在光通信,生化檢測,太陽能收集和量子信息處理等方面,設計得當的光子結構可以起到無與倫比的作用。 無論我們是在討論單個等離子體納米結構,還是由電介質或金屬構件陣列組成的超材料和光子晶體,結構設計都起著核心作用。為了理解深度學習在光子學設計中的應用,我們需要先來討論一下目前的光子學設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