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及粵西地區,對清明節看的很重,僅次於年例和春節,不管在多遠的地方工作,都要儘量趕回來,實在回不來的,也要湊上祭祖的份子錢。
祭祖的時候,抬上山的祭品是很豐盛的。如閹雞、螃蟹、海魚、大蝦、豬肉、發糕、水果、清酒等等。有兩種比較有特色的——
一是燒豬。古時候人們的生活比較窮,只有在清明祭祖時,拜完山之後才有「太公分豬肉」,每個人都能吃上肉。如果是家裡有一整隻豬來拜山的話,就說明這家「豬肥屋潤」,日子殷實。
現在大家生活好了,清明節幾乎家家戶戶都能買一隻整豬,有的是用生豬,大部分人是用燒豬。燒豬的顏色紅火好看,而且到了清明,天氣已經熱了,用燒豬更容易保存。
二是墨魚。湛江靠海吃海,海鮮也是重要的祭品。拜山大墨魚用白水煮熟後,無需切開,保持完整。用墨魚祭祖,祖先會保佑子孫後代肚子裡有墨水,學業有成。在古代,大家都嚮往「學而優則仕」,希望子孫讀書做官,光宗耀祖。
你們家清明拜山用燒豬和墨魚嗎?還有些什麼祭品呢?歡迎參加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