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地球上每一分鐘都有新的生命誕生,也會有舊的生命逝世。同樣地,地球上每天都有物種滅絕,人類在自然界中平均每天也能發現新物種。
根據報導,前段時間一個由多國研究人員組成的科考小組對加拉帕戈斯群島附近的深海進行科考活動,並且發現了多達30個新物種。經過研究,這些物種並非是新形成的,它們在地球上已經有十分悠久的歷史了。
據了解,這次國際科考隊伍發現了30個新物種都是無脊椎動物,其中包括了18種珊瑚、1種海蛇尾、11種海綿和4種甲殼動物。這個隊伍實際上從2015年就開始從事深海生命的尋找,他們的探索設備在4年內通過了更新換代,這次發現30個新物種的正是最先進的遙控潛水器。
一次性發現30個新物種,這在以往的考察活動中是比較罕見的,這讓考察人員感到驚訝的同時,他們還想知道地球上到底還有多少物種是還未被人類發現的?
這個問題並不會有準確的答案,因為只要人類還未能將地球上的每個角落都搜查清楚,那麼一定會存在未知物種。2011年一支由美國和加拿大科學家組成的團隊通過研究指出,地球的物種數量有870萬種。
根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人類已經發現物種數量大約為180萬種,如果該說法符合真實情況,那麼至少還有700萬個物種未被發現,這無疑是個龐大的數字。此外,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的傑伊·倫農教授和他的團隊建立起一個綜合生物資料庫,旨在以現有的生物資料庫來推測未知的生物資料庫,他們得到的答案是還有大約9000億種物種未被發現。
相比起870萬這個數字,9000億顯得有些誇張,但仔細一想這其中有一定的道理。我們對物種的定義是指那些肉眼可見的生物,而肉眼不可見的微生物並未納入統計範圍。曾經就有科學家認為地下存在一個微生物世界,那裡的微生物數量和種類遠遠超過地面上的生物數量和種類。因此如果將微生物種類納入物種的考量範圍,那麼地球物種數量將難以想像。
總而言之,目前科學家的主流觀點認為,未知物種的數量要比已知物種的數量多,那麼這些未知生物都在哪裡呢?它們都生活在人類所到達不了的地方,比如深度在2000米以下的深海區域、溫度高達幾百攝氏度的火山口、某一個從未有人煙的小島等等。人類一直走在探索新物種的道路上,但是要以目前的方式和力量去尋找所有物種幾乎是不可能的。
於是遙感衛星、深海潛水器、無人機等先進科技加入到物種的探索中,它們代替人類去到無法去到的地方,代替人類去執行無法完成探索任務。當越來越多未知物種被發現後,我們會發現原來我們還是「無知」的,因此在自然面前最好保持謙遜。